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样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安康市2006-2015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安康市2006-2015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92例,年均发病率为2.20/10万。一年四季均有病例报告,以冬春季为主,3~6月高发;发病地区以汉滨区为主;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月龄、8月龄~2岁组和15~岁组人群,分别占发病总数的20.10%、22.80%和37.84%;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分别占发病总数的45.27%和21.11%。结论巩固常规免疫工作,开展含麻疹类疫苗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活动;加强传染病管理,控制院内感染发生;孕前夫妻双方接种麻疹类疫苗,可有效降低麻疹发病。  相似文献   

2.
许秀玲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10):724-725
目的了解全市小月龄婴儿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加速控制麻疹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焦作市2002~2006年1周岁内婴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02~2006年1周岁内婴儿麻疹平均年发病率为0.36/10万,发病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18.96%;最小发病年龄为出生后21d,以7、8、9月龄发病最多,分别占周岁内病例数的17.12%、14.41%、19.82%;满8月龄达到初免接种月龄的占53.54%,其中有1剂次免疫史的仅占8.82%;发病季节高峰在4~7月,占报告病例的85.83%;经实验室检测抗体阳性的率为72.72%。结论麻疹发病婴儿组人群增多直接影响到全市麻疹的发病情况,应加强麻疹疫苗初次免疫及时接种工作,同时有必要对育龄妇女采取麻疹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3.
奉贤区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奉贤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探讨控制麻疹的措施 ,对 2 0 0 1年~ 2 0 0 3年奉贤区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 0 0 1年~ 2 0 0 3年共 16 8例麻疹中 ,本地麻疹发病 10 1例 ,占 6 0 .12 % ,外来人口麻疹发病6 7例 ,占 39.88%。本地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的 5 3例 ,占 5 2 .4 8% ,<8月龄 2 3例 ,占 2 2 .77% :外地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的 5 6例 ,占 83.5 8% ,<8月龄 4例 ,占 7.14 %。 4月、5月为麻疹高发月 ,占病例总数的 6 7.5 %。麻疹发病率明显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流动、母传麻疹抗体提前消失、未免疫和未接种麻疹疫苗 (Mv)人群的积聚。因此加强MV初免和复种工作 ,提高接种质量和外来人口的免疫覆盖率 ,是控制麻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时忠明  段世彬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22-123,128
目的 通过对济宁市城区近几年来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掌握城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规律,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08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08年麻疹发病327例.2006年麻疹发病率有所升高,2007年转低,2008年又大幅度上升,分别为4.76/10万、0.95/10万、72.14/10万.发病呈春季单一高峰,主要分布在每年3~5月份,占全部病例的61.77%.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学龄前儿童和18岁以上成年人,分别占病例总数的49.24%和37.61%,其中<8月龄的婴幼儿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16.21%.发病年龄上呈现"双相移位",流动人口病例占50.46%.病例中有麻疹疫苗(MV)免疫史的占11.31%,无免疫史(不含<8月龄婴幼儿,不足以接种年龄)占18.96%,免疫史不详的占53.52%.结论 应扎实做好儿童免疫规划基础工作,重点抓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接种,同时建议调整麻疹疫苗的免疫程序,建立新的成人免疫规划体系,建立牢固的人群免疫屏障,预防和控制麻疹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保定市2010-2015年婴幼儿麻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婴幼儿麻疹流行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的麻疹疫情为资料,对该市2010-2015年0~24月龄婴幼儿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2010-2015年全市0~24月龄婴幼儿麻疹发病3 156例,占总发病数的58.3%;其中8~24月龄2 043例,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64.7%,未及时免疫的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36.3%;病例最多的是9~18月龄婴幼儿,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38.5%,0~7月龄次之,占婴幼儿病例总数的35.3%。2<8月龄婴幼儿还未到接种月龄就感染麻疹病毒,是因为病例存在发病前到过医院与麻疹病例或其家中有接触史的情况,所以人群中麻疹病例的数量导致婴幼儿麻疹发病率持续在较高的水平。结论近年来保定市婴幼儿麻疹发病有升高趋势,建议加大查漏补种工作力度,加强人群麻疹疫情监测和免疫水平监测,适时开展强化免疫工作,最终预防麻疹的流行暴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提供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用Excel软件对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和疾病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顶山市2010年共报告麻疹确诊病例67例,发病率为1.34/10万。2-5月为麻疹发病高峰,病例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其中又以<1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共发病26例,占病例总数的38.81%。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占总病例的83.58%。在≥8月龄的58例麻疹病例中,有麻疹减毒活疫苗(MV)1次免疫史、2次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的分别占15.52%、17.24%、24.14%、43.10%。结论应提高2剂次MV接种率和满8月龄婴儿麻疹的及时接种率,加强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适时开展重点人群的麻疹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麻疹的流行特征,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榆阳区发生的麻疹病例个案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榆阳区2007年共报告麻疹病例214例,其中实验室确诊病例165例,临床确诊病例49例。病例主要集中在榆阳镇(占发病总数的76.17%),且出现局部暴发现象,男女发病之比为1.97∶1,时间分布以1-5月份发病最高。有免疫史的占发病总数的19.16%,免疫史不详占发病总数的62.15%,未免疫的占发病总数的18.69%。结论麻疹病例的出现与免疫空白有关。应加强对8月龄-6岁儿童的MV常规免疫2剂接种工作。加强卫生网络建设,以便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 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②方法 对商洛市2004~2007年537例麻疹发病情况及320例健康人群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分析.③结果 2004~2007年平均发病率为5.59/10万,2007年为2.54/10万,较2004年下降了74.49%,更改程序后,麻疹流行强度较更改程序前明显下降;各县区发病情况不尽相同;病例主要集中在8月龄~20岁,占总发病数的58.85%;病例中有免疫史的329例,占发病数的61.13%,其中有2次以上免疫史122例,占有免疫史病例总数的37.08%;2007年对320例健康人群麻疹抗体水平监测显示IgG阳性率为96.65%.④结论 麻疹疫苗接种仍存在薄弱环节,加强麻疹基础免疫管理,做好麻疹相关监测,进行必要的强化免疫是消除麻疹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2006年隆化县麻疹流行特征,为辖区科学制定防制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隆化县2006年麻疹病例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年隆化县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66例,实验室诊断120例,临床诊断24例,排除22例,发病率为34.18/10万,无死亡病例。全县共有17乡镇有麻疹病例发生,发病年龄以小于9月龄的小年龄组和8岁以上的青少年及大年龄组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5.69%,除4个月份无病例发生外,其余各月均有病例发生,3~6月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129例,占病例总数的89.58%。结论通过分析发现我县的麻疹疫情主要集中在12月龄内的儿童组、8岁以上的青少年组及成人组,提示继续巩固常规免疫,加强麻疹复种,有计划的在适龄人群中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探讨不足8月龄儿童存在的免疫问题,加强对流动儿童的监管及入托、入园、入学接种证查验工作,规范化管理预防接种卡,预防接种证是我县控制麻疹疫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东莞市厚街镇流动人口麻疹流行特征,为流动人口麻疹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1~2003年流动人口麻疹实验室确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3年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中流动人口麻疹占97.31%;发病季节高峰在3~5月及7月;0~6岁儿童和16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发病高峰年龄为8~24月龄.对8月~6岁麻疹病例麻疹疫苗(MV)免疫史统计分析表明,有免疫史12.06%,53.19%免疫史不祥,34.75%未接种,初免未种及接种不及时是该年龄段发病的主要原因;16岁及以上人群麻疹发病可能与MV未免疫及接种质量低有关.结论 加强流动人口中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及时入册、建证,提高及时接种率和有效接种率,同时开展外来工MV强化免疫,是控制流动人口麻疹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塘厦镇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6~2008年塘厦镇麻疹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6~2008年发生的186例麻疹中,本地麻疹发病2例,占1.07%;外来人口麻疹发病184例,占98.92%.本地病例中免疫史不详的1例,占50%;≤8个月龄(无免疫史)1例,占50%.外地病例中免疫史不详和无免疫史的167例,占89.78%;≤8个月龄52例,占27.96%.4、5、6月份为麻疹高发月,发病例数为135例,占病例总数的72.58%.最小发病年龄为3个月,最大34岁.结论:外来人口麻疹发病率高、发病年龄提前,因此加强初免和复种工作,提高接种质量和外来人口的免疫覆盖率,是预防麻疹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该区2014年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55例,麻疹发病率5.1282/10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3-7月份,共51例,占全年发病数92.73%;发病年龄以0~1岁(小于8月龄10例)为主,共31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56.36%,其次是成人组(22~42岁)15例,占全年发病总数的27.27%,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病例最多,共38例,占发病总数的69.09%。所有病例中无免疫史者38例,占全年发病总数69.09%,免疫史不详者15例,有2剂麻疹免疫史者2例。结论:大连市甘井子区2014年麻疹高发与易感人群积累及一部分人未接种疫苗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及采取更有效的预防控制对策。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2012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2年共报告确诊麻疹病例181例,麻疹发病率为36.5/100万。病例发生主要集中在6—9月份,共130例,占全年发病数71.82%;发病年龄以1岁以下为主共103例,占全年发病总数56.91%(〈8月龄的发病数占其中48.54%),其次是≥21岁年龄组共37例占全年20.44%。在所有病例中有免疫史者2例,无免疫史者173例占全年发病总数95.58%,免疫史不详者6例。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应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免疫规划管理,同时适时开展强化免疫接种保护易感人群,进而实现消除麻疹。  相似文献   

14.
广州市2007年与2008年麻疹流行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8年与2007年麻疹的流行特征,比较两年间流行特征的异同,为2008年后半年麻疹的控制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利用《麻疹疫情监测系统数据》中麻疹的个案资料,抽取广州市2007年3~9月的2809例麻疹病例,及2008年1~5月的1003例病例,对其免疫史情况、发病年龄构成、户籍性质分布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年间麻疹病例的平均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8年上半年,相比2007年8月龄~14岁麻疹免疫目标人群发病所占比例下降(P<0.05),未到初免年龄(8月龄)病例中6~8月龄占了绝大部分比例;两年中免疫空白病例仍然是发病的重点人群;流动人口仍然是发病的主要人群。结论麻疹免疫目标人群的麻疹控制较2007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非目标人群(8月龄~14岁以外人群)、免疫空白人群及流动人口是麻疹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2014年广西北海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了解麻疹发病的影响因素,为防控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66例确诊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4年北海市报告确诊麻疹病例66例,发病率4.21/10万,比2013年同期上升144.44%,海城区发病率(12.13/10万)最高,发病人群中<8月龄儿童发病占15.15%,≥8月龄~≤3岁儿童占40.91%,>25岁成年人占43.94%;43.94%病例在发病前21d曾在医院就诊或工作;48.48%病例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46.97%病例接种史不详。结论年龄增长导致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下降、易感人群累积、人口流动出现免疫空白点和院内感染等是2014年北海市麻疹疫情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爱红  黎景全  杨华可  黄勇 《中国热带医学》2007,7(9):1636-1637,1639
目的了解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流行情况,探讨预防控制麻疹的策略,为麻疹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资料,对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2~2006年东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病例5835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4/10万。每年5—8月份为发病的高峰期。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儿童居多,占5年发病总数的54.3%。2006年统计外地儿童占发病人数的70.0%,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病例占57.6%(731/1268)。2005年麻疹-IgC,抗体水平监测儿童组和成年组保护率分别为62.1%和51.5%。结论东莞市2002~2006年麻疹发病率呈上升之势,呈小年龄组发病模式。外来青年工人和外来儿童是麻疹发病的易感人群.故应加强麻疹痘苗接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掌握那曲地区麻疹发病与流行趋势,探讨控制对策,为2012年消除麻疹打下良好基础.方法利用那曲地区麻疹监测系统和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对2006~2011年麻疹疫情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11年共报告病例548例,死亡4例,平均发病率为133.53/十万,死亡率为0.97/十万,病死率为0.73%.涉及全地区8个县(区),主要以小年龄组散居儿童和牧民为主,散居儿童和牧民发病473例,占发病总数的86.31%,0~5岁的共发病335例,占发病总数的61.13%.结论高质量的麻疹疫苗的初免和重点人群的强化免疫以及敏感的麻疹监测系统是控制麻疹疫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黄南州1996年-2006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提出控制麻疹策略及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运用SPSS 1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黄南州1996年-2006年共报告麻疹921例,死亡2例,总发病率为44.74/10万.8月龄~14岁病例数占总病例的78.18%;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的占33.55%,无免疫史的占27.80%,免疫史不详的占38.65%;发病高峰在3月~6月显散发和暴发并存,病例以牧业县高于农业县.结论:未免疫和免疫失败人群的积累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高免疫覆盖率和高质量的监测是控制麻疹的关键策略.  相似文献   

19.
118例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麻疹发病与免疫史的关系,探讨麻疹防制对策和措施。方法对本溪市传染病医院2005年4月-2006年5月收住院的118例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疫苗接种与发病的关系。结果118例麻疹患者中,成人占39%,6-8月龄占5%,外来人口占9.3%。无疫苗接种史11例占6.8%,其中3例未到8月龄初免年龄,另外8例为漏种,有接种史42例占16.9%,其中20例8月龄-6岁儿童只接种二针疫苗。22例7岁以上患者占18.6%;预防接种史不详者65例,占55%。结论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措施,及时进行2针接种能有效控制麻疹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洛阳市涧西区2006年麻疹发病情况,分析流行原因和探讨控制策略.方法 对涧西区2006年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麻疹发病资料,用SPSS 12.0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涧西区2006年麻疹发病率为26.50/10万,其中流动人口占88.29%;全年各月均有发病,4~6月发病占全年病例数的70.27%;病例中<8月龄占19.82 %,8月龄~14岁占72.07%,>14岁占8.11%;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者占75.68%,免疫1剂占10.81%,免疫史不详占13.39%.结论 麻疹发病率总体水平较高,是流动人口发病率较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