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少见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结台文献复习,对肿瘤的CT定位和定性诊断进行分析,并评估了PRPT CT诊断的价值。在6例中,恶性神经鞘瘤2例,间皮肉瘤1例,平滑肌肉瘤1例,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神经鞘瘤1例。作者认为CT对PRPT定位诊断比较明确,但对其定性诊断相当困难;CT检查可精确估计PRPT的密度、范围,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这对术前拟订手术计划或放疗的精确定位十分重要。此外,CT对化疔或放疗后观察疗效和病变进展也是最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附244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PT)的最佳诊断和治疗手段。方法 对经病理学证实的244例PRPT的临床表现、病理类型、影像学检查和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①PRPT中的主要症状为腹部包块(61.3%)和腹痛(25.8%);无症状早期病例21例(8.6%);②恶性腹膜后肿瘤以平滑肌肉瘤、脂肪肉瘤和纤维肉瘤最多见,良性中以畸胎瘤最多见;③影像学检查腹部平片阳性发现率仅为28.2%,消化道钡餐或钡剂灌肠检出率68.7%,B超检出率为86.9%,CT检查阳性发现率为92.1%;④良性肿瘤手术完全切除率为91.5%,恶性肿瘤为51.2%,无症状的恶性PRPT为85.7%。结论 PRPT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是诊断PRPT的最好方法,手术切除是治疗PRPT的主要手段,对复发性PRPT应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PRPT)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6月315例PRPT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总结临床诊治经验。结果:31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良、恶性之比0.55∶1。手术治疗294例,完整切除161例,联合切除69例,部分姑息切除64例;21例未行手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患者预后优于部分切除(P<0.05)。结论: 影像学检查可有效诊断PRPT;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是PRPT治疗的关键,再次手术是复发性PRPT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4.
原发性腹膜后良恶性肿瘤的螺旋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特征性CT表现。方法对31例CT检查和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进行分析。结果良性20例,恶性11例。其中定位正确28例,定性正确23例。后腹膜肿瘤的基本CT表现为密度不均的软组织肿块与邻近脏器的受压移位和受侵。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有较高的价值,对定性诊断有较大的帮助,对病理组织学类型估计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结果CT对肿瘤定位诊断的准确率为83.3%,对良恶性判断的准确率为77.8%,术前病理组织类型判断准确率为27.8%.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可靠,对良恶性预测具有帮助,对病理类型估计能提供线索,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1-2008年收治的2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24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影像学检查如彩超、CT、MRI等对诊断腹膜后肿瘤有较高的准确率.手术是治疗腹膜后肿瘤最有效的办法,以化疗作为手术切除后的辅助治疗.结论 腹膜后肿瘤CT检查具有重要价值,应作为首选.对已确诊或未确诊均应尽早手术,对不能切除的肿瘤,应力争做部分切除.对复发的病人,应积极争取再次手术.根据病理类型,采用相应的化疗,以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排CT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CT表现。结果 CT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8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神经源性肿瘤6例,脂肪瘤1例,脂肪肉瘤2例,平滑肌肉瘤3例,横纹肌肉瘤1例,嗜铬细胞瘤1例,畸胎瘤4例。结论 CT三维重建能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 回顾1995-2009年41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为单位体检时发现,其余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2%(37/41).CT检查32例,MRI检查5例,阳性率100%.完全切除36例(87.8%),部分切除5例(12.2%),5例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12.2%).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手段,完整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杨继华  洪允锋 《浙江医学》1995,17(5):298-299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 tumors,PRPT)临床上较少见,约占全身肿瘤的0.07%~0.2%。我院1969年~1993年间共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PRPT53例.现将其诊治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2011年12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5例经术后病理诊断证实为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行螺旋CT检查,对CT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前CT共检出腹膜后肿瘤55个,经手术证实腹膜后肿瘤共55个,检出率为100%。55个肿瘤最长径≤3.0 cm者3例,3.1~5.0 cm者18例,5.1~10.0 cm者23例,>10.0 cm者11例。结论螺旋CT扫描能够清晰显示腹膜后肿物病灶的部位、大小、内部结构及与邻近组织的关系,能够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物做出准确的定位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术前多层螺旋CT对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0年-2011年收治的60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患者,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显示10例侵犯大血管、10例侵犯周围脏器、12例侵犯输尿管;经手术证实为10例、12例、12例.在CT影像学资料指导下本组60例患者均顺利切除肿瘤.结论 术前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提高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的准确率,并且为治疗此病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imary retroperitoneal,PRPT)临床少见,仅占全身肿瘤的不到0.2%,PRPT来源于不同的组织,种类繁多,起病隐匿,诊断复杂,完整切除率较低,术后复发率高,所以如何提高诊断及手术切除率,改善预后仍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我院普通外科于1997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6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在腹膜后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影像学表现。结果CT定位诊断符合率为875%,良恶性诊断符合率为90.63%对部分肿瘤可直接进行病理学诊断。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定位诊断及良恶性诊断可靠,对病理学诊断亦能提供一定线索。  相似文献   

14.
李卫  温海燕  蒋又新 《重庆医学》2006,35(11):1033-1034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PR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方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中良性5例,恶性31例.5例良性肿瘤全部完整切除,31例恶性肿瘤中19例完整切除,2例部分切除,10例切取活检.联合脏器切除5例.结论 B型超声和CT是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较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外科手术治疗及肿瘤完整切除是治疗和预后的关键,复发性肿瘤应积极再次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1995-2009年41例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以及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2例为单位体检时发现,其余首发症状及体征为腹部肿块、腹痛、腹胀。全部病例均经B超检查,诊断符合率为90.2%(37/41)。CT检查32例,MRI检查5例,阳性率100%。完全切除36例(87.8%),部分切除5例(12.2%),5例患者行联合脏器切除(12.2%)。良恶性肿瘤完整切除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早期诊断困难。B超和CT、MRI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主要手段,完整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黄子荣 《重庆医学》2012,41(1):77-79
目的总结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探讨螺旋C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经临床手术、经皮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螺旋CT影像资料,结合病理检查结果探讨各类肿瘤影像学特点。其中5例平扫,22例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27例中来源于间叶组织14例,12例为恶性;神经组织3例,1例为恶性;生殖细胞源性肿瘤8例,1例为恶性;淋巴组织2例均为恶性。CT定位正确24例(88.9%),定性正确17例(62.96%)。结论 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有较好的定位判断,并能在定性上显示和解释部分肿瘤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诊断及三维重建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结果CT及三维重建可获得肿瘤部位优质的冠状、矢状位图像,能清晰地显示病灶的部位、大小、内部结构及邻近组织的关系。结论CT及三维重建能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CT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全部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5例均经工作站行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10例行三维重建(3D)。结果神经组织源性肿瘤13例,间叶组织源性肿瘤6例,胚胎残余组织源性肿瘤3例,其它类型肿瘤3例。CT定位诊断正确率为80%(20/25),良恶性诊断正确率为76%(19/25)。结论 CT检查对原发性腹膜后良性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特别是区分良恶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至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6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资料。结果 B超、CT、MRI、DSA对腹膜后肿瘤诊断的正确率分别为73.08%、90.31%、100%1、00%;8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肿瘤全切66例(76.74%),全切者术后2、5、10年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84.23%、62.56%、51.45%,部分切除者术后2、5、10年的平均存活率分别为37.21%、21.58%、11.34%;86例病理结果为良性肿瘤34例(39.53%),恶性肿瘤52例(60.47%)。结论 B超和CT可以作为诊断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主要检查方法 ,手术切除仍是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首选治疗手段,手术效果与肿瘤能否全切直接相关,完全切除者术后的平均存活率明显高于部分切除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超声诊断对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共收集48例腹膜后原发性肿瘤患者,男23例,女25例,全部病例与手术结果及病理检查对照。结果:超声检查对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病理良恶性的诊断符合率达83.3%。内部异质性、边界清晰与不清晰、外形规则与不规则、以及移动性,这些超声征象对于良恶性鉴别较有意义。结论:超声对于腹膜后原发性肿瘤的发现和定位是很好的影像诊断方法;进行超声影像的综合分析,能对大多数病人做出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