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紫外线预防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宁  宋蕾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0,16(12):1653-1655
目的:观察紫外线防治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方法:120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紫外线治疗组(58例)和常规换药治疗组(62例),对紫外线治疗组患者从手术后第1天开始,采用短波紫外线治疗仪对切口进行照射治疗,照射后给予常规消毒换药处理更换敷料,直至切口愈合拆线,常规换药治疗组产妇则采用常规消毒更换敷料的方法,直至切口愈合拆线,比较两组脂肪液化率、甲级切口愈合率及切口愈合时间。结果:紫外线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10.18±2.96)d]显著短于常规换药治疗组[(13.73±3.24)d](P<0.001),且甲级愈合率明显升高(P<0.001),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1.72%)明显低于常规换药治疗组(9.67%)(P<0.05)。结论:紫外线辐射治疗对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后24h应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会阴切口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同时期经阴道分娩行会阴侧切术的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682例和对照组321例.观察组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两组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产后用红外线治疗仪理疗会阴切口,可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酒调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治疗组用大黄、芒硝酒调外敷切口+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而对照组为54%,治疗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酒调外敷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红外线超短波治疗腹部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抗感染、更换创面切口敷料方法相同。治疗组上午用红外线照射伤口,下午用大功率超短波治疗;对照组不采用物理治疗。两组待感染控制切口肉芽组织新鲜时予Ⅱ期清创缝合,治疗组继续理疗直至切口愈合。结果治疗组切口愈合天数为(15.26±5.14)d;对照组切口愈合天数为(21.74±5.35)d。两组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腹部切口感染能明显减少切口愈合的天数,疗效好且简单易行,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5.
丁海英 《海南医学》2010,21(1):75-76
目的探讨蒲公英、芒硝治疗妇产科手术后腹部切口硬结的疗效。方法针对妇产科术后腹部切口硬结,观察组40例采用蒲公英、芒硝联合外敷伤口,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常规方法,观察切口硬结消退、渗液停止天数,第7天伤口拆线甲级愈合率。结果观察组切口硬结消退、渗液停止天数(2.8±0.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蒲公英、芒硝外敷治疗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可加速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6.
大黄、芒硝酒调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黄、芒硝酒调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出现红、肿、热、痛及渗液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与治疗组(42例),其中对照组常规换药+红外线照射,治疗组用大黄、芒硝酒调外敷切口+红外线照射,观察两组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结果治疗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95%,而对照组为54%,治疗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芒硝酒调外敷能明显缩短愈合时间,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在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7月在我院行剖宫产的128例足月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采用腹部竖切口经皮内缝合术式,观察组产妇采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比较两组产妇手术时程、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美观度、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级别、住院时间指标。综合评价腹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程、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美观度、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级别、住院时间较对照组产妇均具有明显的优势,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症实施腹部横切口皮内缝合术式进行剖宫产,具有快速、恢复快、产妇痛苦小、切口美观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应用微波理疗的效果.方法 将同期剖宫产手术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于术后12小时应用微波治疗仪照射腹部切口部位,对照组不采用微波理疗.两组术后腹部切口常规换药5~7 天至拆线,两组均排出心、肝、肾疾患、无低蛋白血症.结果 两组切口疼痛程度及切口愈合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剖宫产手术后腹部切口微波理疗可减轻患者切口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9.
TDP照射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TDP照射对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4例产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92例。对照组192例。治疗组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并在术后24h腹部切口配合TDP照射,对照组常规护理及静滴抗生素。观察两组产妇切口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腹部切口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TDP照射能促进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0.
谷淑红 《四川医学》2013,(10):1571-1572
目的 探讨应用康复新液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科3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方法,治疗组在单纯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新液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结果 治疗组缩短了渗液消失时间4~5d(P<0.01),愈合时间缩短5.1d(P<0.05).结论 应用康复新液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方法简单安全,取材方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白糖-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我科38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方法,治疗组在单纯常规方法的基础上配合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 结果 治疗组缩短了渗液消失时间4-5天(P<0.01),愈合时间缩短5.1天( P<0.05).结论 应用白糖治疗和红外线照射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缩短了住院时间,降低了医疗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方法简单安全,取材方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于艾灵 《大家健康》2013,(11):105-106
目的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将52例妇产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配到青霉素治疗组(对照组26例)和青霉素配合紫外线治疗组(治疗组26例)。术后第一天,对照组接受500ml生理盐水稀释8万U青霉素静脉注射治疗,直至切口愈合;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对腹部手术切口每天进行30分钟短波紫外线[1]灯照射治疗,直至切口愈合。比较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及切口脂肪液化程度[2]。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相总有效率为84.6%,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紫外线配合治疗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皮内缝合不拆线法在会阴侧切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初产妇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为对照组产妇行阴道分娩的过程中采用羊肠线缝合法对其会阴进行侧切缝合,在为观察组产妇行阴道分娩的过程中采用可吸合成缝线皮内缝合不拆线法进行会阴侧切缝合,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术后切口愈合的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切口愈合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Χ2=12.6,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甲级愈合率为97.2%,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可吸合成缝线皮内缝合不拆线法进行会阴侧切缝合可显著减轻产妇的痛苦,使其手术切口更快地愈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拆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在会阴切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秀芹  李彬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6):541-542,544
目的 探讨会阴切开后不拆线皮内缝合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4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用高分子材料可吸收性缝线行皮内连续缝合术,术后不拆线,48 h出院.对照组采用传统缝合法进行缝合,术后5 d拆线出院.结果 观察组切口均甲级愈合,对照组15例切口感染,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5.58,P<0.05).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2 d,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5 d,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3.98,P<0.05).结论 会阴切开连续皮内缝合不拆线法具有切口愈合快、不需拆线、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提示会阴切开连续皮内缝合的方法有利于产妇术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拆线缝合与皮内缝合2种缝合方法对腹部愈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回顾分析将剖腹产术患者分为拆线缝合与皮内缝合2组,按关腹时间、手术后切口愈合状况、手术前有无陈旧性瘢痕者等进行观察,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再考虑各种并发症、切口类型分别对愈合的影响。结果:行拆线缝合者平均关腹时间12分,行皮内缝合者平均关腹时间15分。术后愈合状况:试验组256例切口Ⅰ期愈合,仅有4例延期愈合。对照组250例Ⅰ期愈合,10例延期愈合。进行x^2检验,P〈0.001。肥胖者及术前有陈旧性手术瘢痕:对照组110例,切口迟延愈合80例;试验组122例,切口迟延愈合20例。通过x^2检验求得P值〈0.001。结论:拆线缝合操作方便,关腹时间短。不论年龄、腹部脂肪厚度、手术切口类型、陈旧性手术瘢痕、有无并发症者都可用拆线缝合皮肤,减少了线结反应。  相似文献   

16.
皮肤缝合器缝合腹部切口64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腹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 3 3例腹部手术病人 ,采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切口 (钉合组 ) 6 4例 ,行常规缝合皮肤切口 (对照组 ) 6 9例。拆钉或拆线后随访 1个月以上 ,分别对两种缝合方法在缝合皮肤切口所用时间 ,术后切口局部反应 ,拆线或拆钉时病人疼痛程度 ,术后皮肤切口愈合情况进行了比较。结果 :钉合组与对照组相比 ,缝合时间分别为 1 .4± 0 .5min和 3 .2± 1 .0min(P <0 .0 5 ) ,腹部切口牵拉痛持续至拆线者分别为 3 4 .4%和 71 % ,拆线时诉疼痛难忍者分别为 47%和 2 4 .6 % (P <0 .0 1 ) ,腹部切口愈合后出现“蜈蚣症”者分别为 0和 48.4% ,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一次性皮肤缝合器在缝合腹部切口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武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7):3777-3778
目的:分析剖宫产腹部切口不同缝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220例,观察组110例,采取可吸收肠线皮内缝合法进行缝合;对照组110例,采取丝线间断缝合法进行缝合。对2组手术切口缝合时间、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平均缝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手术采用可吸收缝线行皮内缝合,切口愈合良好,可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会阴侧切切口愈合因素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行会阴侧切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基础预防护理,对照组切口护理先予以0.9%氯化钠溶液清洗,再用甲硝唑棉球消毒切口,2次/天,外用卫生巾,直至术后拆线;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纱布湿敷切口,2次/天,另用消毒卫生纸代替卫生巾。对2组产妇会阴侧切后切口愈合情况、切口疼痛分级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P结论:会阴侧切分娩产妇,应针对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护理。同时,切口给予湿性换药,外用消毒卫生纸,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产科阴式分娩助产过程中,会阴侧切切口"8"字缝合,切口愈合时间短,拆线前自觉切口疼痛轻,可减少产妇住院天数,且拆线后切口局部无排异反应等明显不适.方法:对在临夏县马集卫生院住院阴式分娩,年龄19~41周岁产妇采用"8"字缝合方法.结果:160例产妇中I期愈合159例,仅1例拆线后皮肤愈合欠佳,经住院换药1周后切口愈合出院.结论:会阴切口"8"字缝合切口愈合好,切口局部疼痛轻,产妇住院天数少,拆线后切口局部无排异反应及自觉不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联合红外线治疗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0月期间术后腹部手术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10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50例)脂肪液化之切口,用大黄、芒硝混匀后外敷,并给予红外线治疗,每日1次。对照组(n=51例)应用普通换药及挤压方法,每日换药1次。结果试验组的切口愈合时间、更换敷料及应用无菌蝶形胶布固定切口次数、二次清创缝合术的几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加红外线治疗能促进脂肪液化伤口炎症渗出物的吸收,加快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