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我院妇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866例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为44%.主要指征依次为社会因素38.34%,胎儿窘迫26.21%,妊娠并发症及合并症17.55%,臀10.05%,其他7.85%(包括巨大儿、高龄初产妇、珍贵儿等).结论 社会因素胎儿窘迫、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责任助产,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1205例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为22.12%。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4.35%,社会因素28.22%,妊娠并发症17.43%,臀位11.78%,巨大儿3.9%,珍贵儿3.23%,高龄初产1.08%。结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责任助产,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我院妇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1025例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5年剖宫产率为139.84%,2006年剖宫产率为41.25%,2007年剖官产率为52.63%,平均剖宫产率为44.57%。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428%,社会因素28.23%,妊娠并发症17.50%.臀位10.76%,巨大儿4.93%,珍贵儿3.21%,高龄初产1.07%。结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官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责任助产,进行心理调控,控制因社会因素而致的不必要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分析剖宫产主要指征的合理性。方法:回顾分析太原市小店区妇幼保健院2008年-2010年1571例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为42.82%(1571/3669),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社会因素、瘢痕子宫等。3年来以社会因素为剖宫产指征的比率逐渐升高,是我院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应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剖宫产指征,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12月2 806例剖宫产术的指征.结果:2806例剖宫产指征顺位为社会因素25.73%,难产23.98%,其他19.88%,疤痕子宫12.37%,胎儿宫内窘迫12.05%,妊娠并发合并症5.99%.结论: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剖宫产率升高既有患者因素,也有医院因素,要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6.
石玉秀 《当代医学》2010,16(36):38-38
目的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妇产科分娩的产妇共2299例(阴道分娩1282例,剖宫产1017例),回顾性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2007年1月~2010年1月的剖宫产率逐步上升,平均剖宫产率为44.20%。主要指征依次为社会因素28.00%;瘢痕子宫18.92%;其他因素12.85%;臀位11.41%;难产10.60%;妊娠合并症10.17%;胎儿宫内窘迫8.05%。结论社会因素、瘢痕子宫、其他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恰当掌握剖宫产指征,控制因社会因素等导致的不必要剖宫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2004-2007年剖宫产指征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4年来剖宫产率逐年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相应对策。方法对2004年-2007年间自治区人民医院分部妇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4年为38.21%,2007年为60.88%。(2)剖宫产手术指征2004-2006年以难产、胎儿宫内窘迫为主,社会因素列居第3位,2007年社会因素跃居第1位,占29.3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以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和胎儿宫内窘迫的"过度诊断"所致。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尽量减少社会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院妇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106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为23.54%。主要指征依次为:持续性枕后位、产程停滞26例。胎儿窘迫18例,瘢痕子宫16例,臀位14例,社会因素10例,巨大儿9例,珍贵儿4例,妊高症4例,无羊水或羊水过少3例,双胎2例。结论:持续性枕后位、胎儿宫内窘迫、瘢痕子宫二次妊娠、社会因素是医院妇产科2009年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社会因素剖宫产、给予瘢痕子宫孕妇阴道试产机会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院近五年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2005-2009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措施.方法 对2005-2009年我院20 981例分娩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手术指征的变化.结果 剖宫产率有增加趋势,2005年为59.63%,2009年为66.98%.剖宫产主要指征依所占比率的由高到低依次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难产、妊娠并发症等,而且社会因素上升最快.结论 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剖宫产指征掌握较宽松,剖宫产率有上升的趋势.因此,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积极处理难产,减少因社会因素而行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妇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对560例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平均剖宫产率为28.89%。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4.28%,社会因素28.21%,妊娠并发症17.50%,臀位11.78%,巨大儿3.93%,珍贵儿3.21%,高龄初产1.07%。结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责任助产,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性措施。方法对2001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3554例剖宫产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率从65.6%逐渐升高,最高达75.5%,主要指征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高症、相对头盆不称等。结论胎儿宫内窘迫和社会因素已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在于严格掌握剖宫产指标,提高产科诊断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宣传,控制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7年我院剖宫产手术指征及新生儿窒息原因,探讨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5例剖宫产手术与76例新生儿窒息病例资料。结果以头盆不称、社会因素、胎位不正、胎儿宫内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占总剖宫产的66%,是剖宫产的主要指征。引起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分别为:臀位牵引、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脐带因素。结论及时把握剖宫产手术指征,在保护孕产妇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的前提下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3.
庄树侠  高翠宁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2):2863-2865
目的 探讨剖宫产指征对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 年-2011 年10 年间我院剖宫产率变动趋势及发生剖宫产的指征顺位变化.结果 我院剖宫产率呈缓慢上升趋势,平均22%.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指征是难产、胎儿窘迫、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近3 年来,随着临床质控力度的提高,难产及胎儿窘迫明显下降,瘢痕子宫及社会因素呈上升趋势.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分娩者的剖宫产率及指征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10年来剖宫产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逐年升高,1995~1999年为20.13%,2000~2004年上升至39.67%,1999年以前,剖宫产指征以胎儿宫内窘迫为第1位,难产为第2位;1999年以后,社会、精神因素跃为首位,胎儿宫内窘迫次之.结论:剖宫产率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增加所致,与医患双方有关,降低手术率的关键是减少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导致的剖宫产,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我院产科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127例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为26.96%.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37.79%,社会因素25.98%,妊娠并发症合并症15.75%,持续性枕后位和/或横位9.45%,臀位3.94%,巨大儿3.15%,珍贵儿3.15%,高龄初产0.79%.结论 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倡责任助产,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我院近年来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分析剖宫产各项指征的合理性,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12月1 806例剖宫产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由2006年的22.31%上升为2007年的28.81%,主要指征依次由头位难产、胎儿窘迫、社会因素、疤痕子宫、臀位、巨大儿等转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头位难产、疤痕子宫、臀位、巨大儿等.结论 加强孕产期保健,使产妇正确认识分娩增强分娩自信心,同时医生做好阴道分娩的宣教,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并应提高阴道助产技术,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并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我院近三年共1384例分娩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平均剖宫产率为56.88%,胎儿窘迫、社会因素是剖宫产率增加的主要原因.剖宫产术后并发症高于自然分娩者.结论 提高助产技术及产科质量评估、加强围产期保健、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对产妇和家属的宣传教育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李庆文  谢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4):92-92,94
目的 总结近5年剖宫产率及指征变化.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5年来剖宫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 剖宫产率逐年升高,2004年为21.3%,2008年为59.0%.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逐年上升为第1位,相对头盆不称、胎儿窘迫列居第2、第3位.结论 近5年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关键是尽量减少无医学指征的社会因素的剖宫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近年来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尤其社会因素的增长,寻找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方法 选择2001~2005年在安图县医院妇产科分娩的2045例(阴道分娩1084例,剖宫产961例),其中选择2004年1月~2005年12月之间分娩的997例(阴道分娩489例,剖宫产508例,其中社会因素剖宫产占258例),回顾性统计分析剖宫产率的变化及相关因素.结果 5年来剖宫产率明显上升趋势,在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占首位(50.8%),其次为胎位异常、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等.结论 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做好产前宣传教育,有效降低社会因素为指征的剖宫产,而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高剖宫产率的原因及剖宫产指征的构成比,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3371例剖宫产妇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计算每年剖宫产率及各剖宫产指征的比例。结果:剖宫产率有逐年增高趋势。剖宫产主要指征为社会因素、难产、胎儿窘迫、其他等,其中社会因素占首位。结论: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是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处理难产的水平,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