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并计算鼠密度、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601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451只,食虫目动物150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2.09%,鼠密度(捕获率)为11.50%;在242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9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猫栉首蚤、缓慢细蚤、适存病蚤;鼠染蚤率为19.01%,总蚤指数为0.38;黄胸鼠蚤指数为0.6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捕获鼠形动物1 308只,分属2目2科4属9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212只,食虫目动物96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0.83%,鼠密度(捕获率)为10.03%;在143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46只,捡获蚤112匹,鼠体表蚤经鉴定均为印鼠客蚤;鼠染蚤率为32.17%,总蚤指数为0.78;黄胸鼠蚤指数为0.59;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媒介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密度;计算鼠带(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890只,分属2目2科4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 633只,食虫目动物157只,总鼠密度(捕获率)为11.97%,鼠密度(捕获率)为10.35%;在210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染蚤鼠55只,捡获蚤126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适存病蚤;鼠染蚤率为26.19%,总蚤指数为0.60;黄胸鼠蚤指数为0.6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楚雄市2013年鼠疫监测资料,为制定鼠疫防控措施提供客观依据。方法监测方法按《云南省鼠疫防治方案》进行,对楚雄市2013年鼠疫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楚雄市全年共布鼠笼11 954笼夜,宿主动物监测有1目1科2属,总捕鼠数357只,年平均捕获率为2.99%,黄胸鼠密度为0.33%,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次之;蚤类有4种,缓慢细蚤为优势蚤种,鼠体检蚤,鼠体染蚤率为9.24%,总蚤指数为0.45,印鼠客蚤指数为0.16;黄胸鼠染蚤率为7.50%,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0.05;病原学和血清学均未发现阳性材料。结论楚雄市鼠疫处于"静息期",无鼠疫发生迹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漳平市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类的种群构成和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分类,计算鼠密度、鼠种构成、染蚤率、蚤指数。鼠血清用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鼠肝脾用RIHA法检测鼠疫F1抗原。结果捕获鼠形动物730只,隶属2目2科3属8种,啮齿目动物511只,食虫目动物219只。家栖鼠密度为3.51%,黄胸鼠密度为0.56%,野栖鼠密度为2.30%。730只鼠形动物中,染蚤鼠273只,捡获蚤1 002匹,染蚤率为37.40%,总蚤指数为1.42。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黄胸鼠蚤指数为1.37,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为1.40.室内游离蚤指数为0.05;未查出鼠疫F1抗体及F1抗原。结论漳平市的主要鼠种为褐家鼠、黄胸鼠,主要蚤种为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但黄胸鼠密度及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均超出鼠疫控制标准,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泉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夜笼法捕鼠,并对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染蚤率和蚤指数;采用鼠疫RPHA和IHA法等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2009年共捕获鼠形动物2134只,鼠种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分别占51.15%和26.6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3,P=0.019);总鼠密度5.71%,其中山区和沿海地区鼠密度分别为(4.84%±1.51%)、(6.58%±2.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7,P=0.297);鼠体总蚤指数和染蚤率分别为1.16和31.52%;印鼠客蚤指数为1.06,游离蚤指数为0.008,这些指标在山区和沿海地区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鼠疫实验室检测用4种方法均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 褐家鼠仍是泉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捕鼠,并对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2259只,分属2目2科3属7种。其中啮齿目动物2014只,食虫目动物245只,总鼠密度为12.09%,鼠密度为10.78%。在559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有蚤鼠只73只,捡获蚤297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鼠染蚤率为13.05%,总蚤指数为0.53,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州市鼠疫宿主动物的种群构成及数量分布情况,为鼠疫防治工作积累基础资料。方法采用夜笼法。对捕获鼠类及捡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用鼠疫IHA法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捕获鼠形动物1797只,分属2目2科4属6种。其中啮齿目动物1707只,食虫目动物90只,总鼠密度为10.80%,鼠密度为10.26%;在171只鼠形动物中发现有蚤鼠只61只,捡获蚤265匹,鼠体表蚤经鉴定为印鼠客蚤、缓慢细蚤;鼠染蚤率为35.67%,总蚤指数为1.55;黄胸鼠蚤指数为2.56;未查出鼠疫F1抗体。结论褐家鼠仍是广州市主要鼠种,主要蚤种是印鼠客蚤,未发现鼠间鼠疫流行迹象,黄胸鼠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毛德强  李洪  冯连贵  苏培学  付军 《重庆医学》2011,40(27):2763-2764
目的开展鼠疫疫源地调查,为三峡库区鼠疫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笼夜法捕鼠,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带蚤率和蚤指数。结果共捕获鼠195只,鼠密度为5.13%,其中室外鼠密度(6.98%)高于室内鼠密度(3.01%)(χ2=29.88,P<0.01)。检获蚤339匹,鼠染蚤率为39.50%,总蚤指数为1.74。结论三峡库区丰都县段未发现鼠疫疫情,黄胸鼠为主要鼠种,其携带蚤种主要为缓慢细蚤,且染蚤率及蚤指数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分析蒙自市5年来鼠疫监测数据,掌握疫情动态和趋势,为鼠疫的预警预测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蒙自市每年对辖区内的乡镇采取固定监测点和流动监测点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监测。包括鼠密度、染蚤率、蚤指数、血清学、细菌学检验。结果:2010-2014年蒙自市共布笼65970个,捕获鼠类3449只,总鼠密度5.23;染蚤鼠数708只,染蚤率20.53;总蚤指数0.40;鼠类中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蚤类中以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结论:虽然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但蒙自市仍潜在鼠疫流行的危险,应坚持不懈的开展鼠疫监测工作,严格执行鼠疫疫情"三报"及"零"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监测鼠疫流行态势,为控制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鼠疫监测方法,监测鼠情、蚤情、病原学及疫情态势。结果 1982-2009年捕获动物10科35属63种,其中黄胸鼠占70.53%;年均室内黄胸鼠密度1.81%。室外黄胸鼠密度3.25%;检获蚤类6科19属27种,其中印鼠客蚤占75.82%;黄胸鼠染蚤率20.89%,印鼠客蚤指数0.59;检验鼠、蚤标本311 245份,检出鼠疫菌1997株,阳性率0.64%,25年次判定鼠间鼠疫疫情619点次,确诊人间鼠疫39例。结论德宏州鼠疫流行态势严峻,通过科学监测和落实综合防治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该区连续4年有鼠间鼠疫的流行,鼠疫曾波及过人间,为预防鼠疫,需掌握丽江鼠疫新疫区宿主动物、媒介的种群构成和密度,以便提前预警控制鼠疫的暴发.方法 采用笼捕法、夹捕法在丽江市新疫区县捕鼠和检蚤,进行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染蚤率、蚤指数季节消长.结果 丽江市新疫区2006年-2010年共捕获宿主动物为2目6科2属22种;家栖鼠类3种,野栖鼠类19种.发现鼠体梳检寄生蚤7属12种,平均鼠体染蚤率11.02.,居民区游离蚤最低蚤指数0.01,最高蚤指数0.68,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进一步摸清和掌握我区鼠疫疫情现状,为我区制定鼠疫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宿主动物家鼠密度采用笼捕法,以20×10×10cm的铁丝笼为捕鼠器,以鲜地瓜为诱饵捕捉活鼠,每年连续监测6个月,每月布放3个晚上,晚放晨收。媒介昆虫鼠体蚤检集,将捕获的老鼠分别装袋,用乙醚麻醉后检蚤;游离蚤用粘蚤法检集。结果捕鼠4种计477只,鼠密度为5.47%。主要是黄胸鼠占47.17%。鼠体蚤、染蚤鼠271只,染蚤率56.81%,染蚤率最高是褐家鼠65.27%。鼠蚤指数,检出4种蚤计1275个,其中印鼠客蚤720个,蚤指数1.51;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最高为1.77;游离蚤指数0.019。检测鼠肝、脾188份,用反向血凝阳性滴度试验均为阴性。鼠血清252份,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抗体全部阴性。结论新罗区存在发生鼠间鼠疫的危险性,应加强监测,定期开展群众性的灭鼠灭蚤工作;防止鼠疫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广西鼠疫预警模型,为广西鼠疫早期预警、风险分区监测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广西鼠疫地理信息系统(GIS),筛选影响广西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并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预警模型;根据预警模型评估出的风险分值,把广西26个监测点(市、县、区)划分为高、中、低3个风险区,对不同风险区域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 影响广西鼠疫流行的主要因素为鼠密度、鼠体染蚤率、黄胸鼠构成比、黄胸鼠密度、印鼠客蚤构成比和黄胸鼠印鼠客蚤指数.当风险分值>0.6125时,即黄胸鼠和印鼠客蚤构成比均>70%、室内黄胸鼠密度>5%、黄胸鼠体的印鼠客蚤指数>1等4项指标同时满足时,发生鼠疫疫情的风险高;当风险分值<0.3775,即黄胸鼠和印鼠客蚤构成比均<50%、室内黄胸鼠密度<1%、黄胸鼠体的印鼠客蚤指数<0.5等指标同时满足时,发生鼠疫疫情的风险低.结论 广西鼠疫预警模型的建立对促进广西鼠疫防治工作走向信息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蒙自市黄胸鼠鼠疫自然疫源地主要宿主鼠体染蚤情况,为鼠疫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4-2013年间蒙自市鼠疫监测工作中捕获的活鼠鼠体染蚤实验室数据,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蒙自市共捕获3种鼠5种蚤,平均蚤指数3.48;3个鼠种印鼠客蚤、缓慢细蚤染蚤率46.51%,蚤指数0.46(χ2=4.58,P0.05);褐家鼠印鼠客蚤坝区染蚤率最高(χ2=4.58,P0.05);黄胸鼠蚤指数最高,褐家鼠次之(χ2=169.36,P0.01)。黄胸鼠、褐家鼠人蚤染蚤率坝区高于山区(χ2=8.58,P0.05)。结论蒙自市黄胸鼠印鼠客蚤染蚤率、蚤指数坝区和山区差异大;褐家鼠印鼠客蚤染蚤率、蚤指数坝区和山区差异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宁夏盐池县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现况及风险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指导。方法设计Excel表格,收集、整理鼠疫监测数据及资料,建立盐池县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2002-2012年鼠疫信息数据库。结果 2002-2012年盐池县沙鼠鼠疫自然疫源地样方调查面积占疫源地面积的58.60%(1 465/2 500),其中鼠疫主要宿主密度为3.84只/hm2,宿主染蚤率为22.30%,宿主蚤指数为0.54。特别是2005-2006年主要宿主鼠密度、鼠体染蚤率及鼠体蚤指数较高。11年来共检出鼠疫菌68株,其中鼠类检出57株、蚤检菌11株。结论沙鼠动物间鼠疫的流行与疫源地沙鼠种群数量、沙鼠染蚤率及沙鼠蚤指数成正相关性;盐池县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及禁牧生态工程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导致动物间鼠疫发生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畹町经济开发区鼠疫疫源地的活动现状,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科学数据。方法采用常规鼠疫监测方法,监测鼠疫宿主、媒介数量的变化趋势,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3年鼠疫宿主黄胸鼠种群率86.38%,室内密度2.68%,室外密度2.94%;染蚤率23.51%,印鼠客蚤指数0.37;检验鼠、蚤标本3 984份,检测动物血清758份,结果均为阴性。结论畹町鼠疫宿主密度超过预警指标,要做好鼠疫防控措施,严防鼠疫出现周期性复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3年宁夏平罗县沙鼠鼠疫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7-2011年宁夏平罗县陶乐地区监测结果资料,分析该疫源地鼠疫疫情流行态势.结果主要宿主平均密度为2.14只/ hm2,平均染蚤率为30.95%,平均鼠体蚤指数为0.70.监测发现1起鼠间鼠疫疫情,共检出鼠疫菌9株,其中长爪沙鼠检菌6株、子午沙鼠1株、同型客蚤1株、秃病蚤1株.间接血凝检测(IHA)450份,阳性材料1份,血凝阳性率为0.22 %;反向间接血凝检测(RIHA)8份,阳性材料7份,血凝阳性率为87.50 %.结论 2007-2011年平罗县沙鼠鼠疫疫源地动物间疫情活跃,鼠密度较高,局部发生了鼠间鼠疫疫情.  相似文献   

19.
二连浩特市2003年鼠间疫情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年降水量较多、植被恢复较好、鼠类种群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荒漠草原长爪沙鼠疫源地动物鼠疫疫情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方法按照《内蒙古自治区鼠疫监测方案》及其实施细则进行,采用日弓形法和5 m夹线法。结果全年共调查样方76.75×105m2,平均鼠密度5.9只/×104m2,其中长爪沙鼠密度5只/×104m2;调查夜行鼠布夹1 000夹次,捕获率为7.3%;鼠体蚤染蚤率20.8%,平均指数为0.58;全年共剖验各类宿主动物12种697只,检出染疫长爪沙鼠32只,共培养各种蚤713组2 488匹,检出染疫蚤91组155匹,其余结果均为阴性。结论长爪沙鼠疫源地鼠密度异常增高时,动物鼠疫暴发流行的可能性极大,加强防控是避免波及到人间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重庆段巫山县鼠疫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种类构成、数量分布以及宿主动物感染鼠疫杆菌的情况,判断当地是否存在鼠疫疫源地。方法采用笼捕法对捕获鼠类及检获蚤类进行鉴定;计算鼠染蚤率和蚤指数;用间接血凝试验(indirect hemagglutination assay,IHA)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 (1)宿主动物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50只,密度为1.01%(50/4 963),黄胸鼠为优势种。(2)鼠体蚤调查:带蚤鼠19只,共梳理出鼠蚤61匹,均为缓慢细蚤,染蚤率38.00%(19/50),总蚤指数1.22(61/50)。(3)地面游离蚤指数:布放2 500张粘蚤纸,回收2 456张,回收率98.24%(2 456/2 500),捕获地面蚤5匹。(4)鼠疫血清学检查:对捕获的活体鼠形动物全部进行鼠疫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巫山县虽然未曾发生鼠疫,也不是鼠疫疫源地,但从地理景观、宿主动物、媒介昆虫等方面分析,均存在鼠疫疫源地的条件,有发生鼠疫疫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