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杨国钧 《山东医药》1997,37(1):52-52
自1987年射频电流消融术首次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以来,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射频导管消融术已成为根治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度及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其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性心动过速,亦有不少成功的报道。 射频电流是能够转换为电能量的多种电流形式之一,其频率范围介于可听声音和超声之间。根据频率范围的不同,射频电流可达到三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即电切割、电凝血和电干燥。导管消融即利用其电干燥效应,当射频电极与心肌接触时,引起其邻近组织温度升高,细胞内外水分蒸发,产生边缘清晰的凝固性坏死。由于无直流电消融时的电压伤和电火花,无需全身麻醉,故放电期间病人无明显不适。  相似文献   

2.
<正> 一、射频能量射频属高频电流,其频率为100kHz~1.5MHz,用于消融治疗的一般为350~750kHz。根据射频波峰衰减方式不同,可分为调制型与非调制型。调制型的射频能量释放时出现火花,用于外科手术的切割、炭化组织和电凝止血;非调制型的射频,以正弦波形式释放,无电火花,无高电压对组织的损伤,仅使组织发生干燥性凝固,是目前用于心脏消融较理想的能源。射频能量通过导管在体内消融时,电极要与组织直接接触,最好用双极。电流进入使电阻及湿润的组织逐渐升温,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治疗左侧隐匿性旁道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预激综合征伴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在临床上较常见 ,一些常规的治疗方法疗效不佳。我科采用导管消融施以射频电流能量 ,使产生心动过速的心肌变性毁损 ,心动过速失去解剖—生理基础 ,从而达到根治该病 ,取得显著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笔者 1998年 8月至 1999年 5月 ,对左侧隐匿性旁道 11例行导管消融。其中男 6例 ,女 5例 ;年龄 14~ 6 0岁 ;病情 1~ 30年。1.2 方法1.2 .1 射频消融术 :病人平卧位 ,局麻下经锁骨下静脉 ,股静脉和股动脉分别置入冠状窦电极 (CS)、电生理导管电极 3根至右室 (RV)、希氏束 (HIS)、高右房(HRA)…  相似文献   

4.
应用盐水灌注消融电极导管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普通4mm电极用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电流消融已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由于其产生的损伤范围有限,故在部分病例中可出现消融失败或高复发率。灌注消融电极由于其主动冷却作用使输出能量增高,可产生更大更深的组织损伤,故有利于部分4mm电极不能消融成功的病例。尤其是在“消融抵抗性旁道”、心房扑动、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其并发症的发生主要表现在心房颤动消融方面。  相似文献   

5.
射频电流为频率介于100kHz~1.5MHz的高频交流电。由于交流电不产生对神经肌肉的不良刺激反应,射频用于外科已有一个世纪,在神经、泌尿外科和皮肤科应用广泛。根据射频的输出方式、波峰系数、波形和功率输出不同,它可产生三种不同的手术效应,即①电切割,②电凝止血和③干燥。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相似文献   

6.
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前后QTc,JTc离散度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献报道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PSVT)接受射频电流消融 (RFCA) ,不论使用多大能量 ,术后心肌酶变化的峰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 ,提示 RFCA对心肌组织有一定损伤。但此种损伤是否会引起心脏电生理的异常改变 ,研究较少。分析我院 1 0 9例PSVT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前后 QTc及 JTc离散度(QTcd及 JTcd)变化 ,旨在探讨 RFCA是否影响心室肌复极的时间及引起心室肌复极的不同步和电不稳定。资料与方法对象 经 RFCA治疗 PSVT的显性预激综合征、隐匿性旁路及房室结双径路且术前及术后心电图资料完整的 1 0 9例患者 ,剔除了电解质和酸碱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介绍在左室以射频能量进行导管消蚀房室交界区的新技术。8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室上速患者,年龄51±19岁。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3例,使用隐匿性中间隔旁道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及房颤各1例,房扑2例。以射频能量在右侧行导管消蚀房室结(6例)或以射频能量及直流电击消蚀房室结(2例)均未成功。频率为350kHz的射频能量以连续的非调制正弦波发放。释放射频电流经由7F四极导管,其顶端电极长4mm,电极间距5mm,  相似文献   

8.
<正>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最常见的一种室上性心动过速,其发生是由于房室结存在解剖或功能性的双(或多)径路,并且不同径路的传导时间及不应期均不同,形成折返环而导致心动过速。以往的观察发现,AVNRT在女性中发病概率明显增高[1-2]。本文主要通过对不同发病人群的性别、年龄及电生理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寻找其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特点,为这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帮助。1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某些快速型心律失常技术,是心脏电生理学领域内的重大进展。这种治疗原理是把维持心动过速的关键心肌组织作为靶点,经导管电极施加高密度射频电流能量,使之与导管电极顶端接触的关键心肌组织加热、变性毁损。当心肌组织被加热>52℃时,就会发生不...  相似文献   

10.
据两项最新研究认为,经心导管电极释放射频电流(射频电)切除心脏副房室传导束,治疗由它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是一种有很好疗效,又十分安全的方法。以往多采用长期服抗心律失常药、外科手术或经心导管释放高能直流电击(切除副房室传导束)来控制SVT,均有较多的复发率与死亡率。报告一 OKlahoma大学首先报道166例(年龄6~78岁,平均32.2岁)预激综合征患者经射频电对其总共177条副房室传导束进行切除的治疗结结果:平均治疗三次,99%患者副传导束都被破坏;15例(9%)曾有预激或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11.
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频电刀有电切、电凝和电灼三种功能。高频电刀用于术中电切时有以下几个因素可影响凝血程度:①电极形状:用柳叶形手术电极刀切割时,刀片越厚,凝血程度越高。一般针状电极的凝血作用较强,带状环形电极较弱,而细导线环形电极几乎无凝血作用。②电极移动速度:电极移动速度越慢,凝血程度越高。③输出功率:选择的电切功率越小,相对的凝血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60例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柳平  邓靖 《山东医药》2008,48(9):81-82
对26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RFCA)治疗.结果 RFCA治疗总成功率为97.3%.认为射频消融是治疗PSVT的一种有效方法,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精细标测,严格控制射频能量及时间是提高安全性和成功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发性左室后间隔室性心动过速临床特征及射频消融的方法学。方法:对16例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特发性左后间隔室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体征、心电图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特点进行分析。在左室后间隔左后分支区域标测到浦肯野纤维电位(P电位)为消融靶点,选用双弯消融导管,温控55~60°(功率20~50W)消融。结果:心动过速时的体表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合并左前分支阻滞图形。射频消融成功率100%,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特发性左室后间隔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易与室上性心动过速相混淆,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周建华  党书毅  胡玲 《心脏杂志》2002,14(6):490-490
mahaim纤维参与和形成的心动过速在临床上较为罕见 ,现就我院收治并成功消融的 1例 m ahaim纤维的电生理特征及射频消融治疗予以报道。1 对象和方法 患者女性 ,2 0岁 ,心动过速病史 4年 ,心动过速时频率 180~ 2 0 0· min- 1 ,每次发作持续数十分钟。未发作时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 ,心动过速发作时 QRS波形增宽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 ,心电图拟诊为“右室特发性室速”。行电生理检查 :心房、心室分别行分级递增起搏和程序刺激 ,诱发心动过速 ,确定心动过速的准确性质。消融方法 :在标测的靶点处释放射频电流 ,功率 …  相似文献   

15.
射频消融治疗的问世和在临床上推广使用是近年来心律失常治疗学上的最重要进展之一。目前射频消融治疗已在房室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等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射频消融的疗效、减少操作时间 ,是当前射频消融治疗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心腔内超声心动图检查是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优点是 :(1 )离所测目标距离近 ,所使用超声频率高 ,故图象非常清晰。 (2 )不受超声窗的限制 ,超声探头与所测目标之间无肋骨、肺组织、肌肉等阻隔。近年来一些心血管…  相似文献   

16.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后可能出现窦性心动过速(简称窦速)。主要发生在房室结双径路(包括快径路或慢径路)以及间隔旁道的射频消融后。主要机制为射频能量损伤迷走神经纤维,导致迷走神经对窦房结的去支配作用,从而引起不适宜窦速。症状可以持续几天到几个月不等,多能自行缓解。  相似文献   

17.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一种类型,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类型.射频消融术(RFCA)是根治PSVT的有效方法,治疗AVNRT具有成功率高、创伤小、复发率低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有症状的AVNRT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于2009年6月18日成功为1例AVNRT合并Ⅰ度房室传导阻滞(AVB)的病人行射频消融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前 ,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几乎都用射频能量[1] ,但并非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发射至导管尖端的射频能量 ,对一些室上性心律失常可达到满意的效果 ,然而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的消融 ,用这种能量则不易成功。这虽然与心律失常环路的标测困难有关 ,也与射频能量的组织穿刺性不够有关。另外 ,许多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都是由起源于肺静脉的电活动所触发 ,现在用的点状射频消融方法很难在肺静脉与左心房交界处造成连续的环状损伤 ,以致仍不能防止肺静脉的电活动触发房颤的发生[2 ] 。目前 ,正在研究其它穿透较深的能源和导管如超声[3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延迟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例顽固性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住院行射频消融术.例1女性,15岁,预激综合征,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生理检查示左侧旁路.例2男性,体表心电图正常,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左侧房室旁路.结果在消融放电时,2例患者的房室旁路均可被阻断,但都因停止放电后旁路多次复发而致术中消融失败.例1术后一天预激消失,例2术后第七天重复心内电生理检查无旁路传导.平均随访7个月无心动过速复发.结论射频能量对心脏的作用,不仅发生在释放能量的当时,而且可延迟到术后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程控刺激不能诱发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射频消融慢径的临床疗效。方法  6 1例有心动过速病史且心电图疑诊为AVNRT的病人 ,电生理检查有房室结双径(DAVNP)但不能诱发AVNRT ,随机分为两组。A组 30例不消融而进行临床随访 ,当心动过速复发且经心电图证实为窄QRS心动过速者接受射频消融阻断慢径。B组 31例接受射频消融以阻断慢径 ,术后临床随访。结果 A、B两组分别有 2 4例和 2 7例病人完成随访。A组 2 4例随访中分别在 1年内发作心动过速 ,再次接受消融阻断慢径后随访 (12 .1± 12 .2 )个月 ,仅 1例复发心动过速 (4.2 % ) ,与消融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B组 2 7例平均随访 (2 4 .2± 17.6 )个月 ,1例复发心动过速 (3.7% ) ,与A组病人消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0 1) ,而与其消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有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史且心电图疑诊为AVNRT的病人 ,电生理检查有DAVNP而不能诱发心动过速者 ,射频消融阻断慢径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