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被誉为“南方人参”的葫芦科植物——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ium (Thunb) Makino]。别名七叶胆、甘茶蔓、小苦芮等。在我国分布很广泛,野生资源丰富。为了大面积种植绞股蓝,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我们对绞股蓝野生转家种进行了开发研究,兹报道如下。一、绞股蓝属植物形态特征多年生攀缘草本,无毛或被短柔毛。叶互生,鸟足状,具小叶3—9枚,稀单一。花单性,小、淡绿色或白色,雌雄异株,稀雌雄同株,排列成顶生或腋生圆锥花序,花  相似文献   

3.
茯苓(Wolfiporia cocos即Poria cocos),分布于中国、韩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这种真菌生长在几种植物(如雪松、柑橘、玉米、桉树、冷杉、木兰、栎树、漆树和松树)的根部形成菌核,在亚洲地区主要寄生于松树。干燥的茯苓菌核在亚洲国家用作传统草药,由于多种方剂中均配伍茯苓而且剂量很大,因此它是比较重要的中药。但是,关于茯苓栽培的报道很少,故本次对茯苓的栽培进行了探讨。 用保存的Pc5、6、11、13、14、15、  相似文献   

4.
鸡骨草又名广东相思子。为豆科植物广东相思子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痛的功能。除配方用药外,尚是生产多种中成药的原料。广西是我国种鸡骨草生产基地,分布钦州、横县、邕宁、上界、玉林等县、市。年产量为80~90万公斤,最高年产量曾达120万公斤,约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而近年年销量为80~100万公斤。1993年至1995年的三年间鸡骨草产销基本平衡,价格较为稳定,产地每公斤销价(下同)为  相似文献   

5.
天冬可用种于和分株繁殖。在春、秋季播种。翌年移栽,种后三年,亩产块根鲜重2200—3900市斤。  相似文献   

6.
平贝母为百合科(Liliaceae)植物平贝母(Fritillaria ussuriensis Maxim),药用干燥鳞茎。为常用紧缺中药材。我省历来靠野生采挖,提供药用,年收购量仅占需要量的2~3%。由于连年采挖,资源衰竭,产量下降。故必须变野生为家种,以逐步解决供求之间的矛盾,尽快满足医疗需要。现将我省九年来的实验结果简介如下: 一、植物分布和生活习性东北三省均有零星分布,我省主要分布于五常、尚志、阿城、延寿、饶河五县的半山区,多生长在向阳的山脚坡地阔叶林下,山间平地也偶有着生。资源颇少,密度稀疏,产量甚低。植物习性:平贝生长在半山区,具有耐寒、喜湿的特点,春季要求气候温暖,阳光充足,水分充沛;夏季要求气候凉爽,遮阴郁闭,土壤湿润的特定的小气候自然环境条  相似文献   

7.
以前栽培茯苓,都是用干松木进行的。用干松木要经过砍树、曝晒,筒木成形、搬运等环节,既花费劳动力,又浪费时间。在晒干过程中,由于天气变化无常,筒木经日晒雨淋,难于避免木霉污染(俗称:乌鸡窖)而造成空窖。能否用生松木进行栽培呢?阳春县双滘公社双坪和七星大队的社员,经一年多的实  相似文献   

8.
<正> 茯苓是常用中药之一。几年来,我们利用砍伐松木留下的树蔸、头等残留废料进行茯苓生产的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松树蔸栽培茯苓技术介绍如下: 一、树蔸的选择及干燥选砍伐后有一定坡度、易排水的坡地上留下的直径约15cm以上没有虫、腐,新鲜的树蔸,就地挖去树蔸厨围的泥土,除净杂草根。  相似文献   

9.
为确保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稳定和人民用药安全,使其尽快进入国际市场,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正在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茯苓为我国常用中药材,鄂东北大别山区为传统产地,1000多年前,产区农民即采挖野生茯苓进行野转家种尝试。明代以来开始大规模栽培,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0.
湖北栽培茯苓物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保我国传统中药的质量稳定和人民用药安全,使其尽快进入国际市场,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形势发展的需要,国家正在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茯苓为我国常用中药材,鄂东北大别山区为传统产地,1000多年前,产区农民即采挖野生茯苓进行野转家种尝试。明代以来开始大规模栽培,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相似文献   

11.
地黄栽培历史及其品种考证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温学森  杨世林  魏建和  郑俊华 《中草药》2002,33(10):946-949
目的:考证地黄的栽培历史以及品种记载。方法:查阅古今文献。结果:除部分本草书籍对地黄的记载与目前不一致外,多数记载应为玄参科植物地黄。地黄的栽培历史可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当时就有块根膨大的类型,并开始了人工栽培。由于长期的栽培,选育了许多优良品种,有文献记载的品种多达50余个,但对品种的描述过于简单,严重影响了品种的识别和应用。结论:地黄栽培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可能是造成有关中药质量不稳定的原因之一。因此急需对其进行系统地收集、整理和保存研究,为成分分析、活性筛选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同时建议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应高度重视取样的一致性;在进行GAP基地建设时,应选择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2.
家种银柴胡与家种党参的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银柴胡 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 与党参 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都是根类药材。尤其2—3年生家种银柴胡与家种党参外观较相似。表面都呈浅黄色或淡土黄色,根头部都具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都具纵皱纹及支根痕,长短、大小也相近。在  相似文献   

13.
银柴胡与党参为常见中药材,它们的栽培品外形酷似,易混淆。最近在南宁市发现将家种银柴胡掺杂在家种党参中的情况。关于家种党参、家种银柴胡的性状、显微鉴别及泡沫试验的方法已有报道。为此,笔者对两者进行了一阶导数光谱法鉴别。 1 实验材料及仪器 家种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的干燥根,A、B、C分别产于甘肃、湖北、山东。家种银柴胡为  相似文献   

14.
近期的中药材市场进入实际消化期,很多品种的价格都上了一个台阶,市场暴涨的品种暂时偃旗息鼓,大货成交放缓。多数商家已经将资金投放了一大部分,少数人还在持币观望。前期涨价幅度比较大的品种近日都做停歇,如黄连、干姜、太子参、川芎、青翘、高良姜、八角茴香、桔梗等。新一轮产新价升的品种涨势虽涟漪不断,市场却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15.
近期的中药材市场进入实际消化期,很多品种的价格都上了一个台阶,市场暴涨的品种暂时偃旗息鼓,大货成交放缓。多数商家已经将资金投放了一大部分,少数人还在持币观望。前期涨价幅度比较大的品种近日都做停歇,如黄连、干姜、太子参、川芎、青翘、高良姜、八角茴香、桔梗等。新一轮产新价升的品种涨势虽涟漪不断,市场却波澜不惊。  相似文献   

16.
丁乡 《中国现代中药》2008,10(11):56-58
近期,药材市场本应进入销售旺季,但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订单减少,国内药市整体销势也不如往年,现市场主要以批量、零星交易为主,少见大货成交,销量较2007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但东北野生动植物品种表现较好,价格稳中回升,引起药商关注;同时也有部分家种品种货丰价低,短期内难以出现反弹行情,故提醒商家谨慎经营。现就重点品种走势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近期,药材市场本应进入销售旺季,但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出口订单减少,国内药市整体销势也不如往年,现市场主要以批量、零星交易为主,少见大货成交,销量较2007年同期相比降幅较大;但东北野生动植物品种表现较好,价格稳中回升,引起药商关注;同时也有部分家种品种货丰价低,短期内难以出现反弹行情,故提醒商家谨慎经营。现就重点品种走势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形势发展的需要,“九五”末期,国家科技部下达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我国22个省(市、区)对70种优质中药材开展了“规范化种植研究”,我们承担了其中“茯苓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并对全国茯苓药源及湖北、安徽等茯苓主产区的生产栽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缓解茯苓栽培与林地资源间的矛盾,探索茯苓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道路。方法:从茯苓的生长特性出发,分析传统山地栽培模式的成因,进而运用工程技术构造平地移土栽培模式,并进行茯苓栽培对比试验。结果:实验组(平地移土栽培)与对照组(传统山地栽培)在单位面积产量上差异不大(31 418.5 kg/hm~2和30 092.3 kg/hm~2),而在茯苓结实率以及平均每窖茯苓质量上,实验组虽然比对照组在结实率上低了近10%,但二者的平均每窖茯苓质量接近;在有效成分含量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灰分含量(0.35%和0.32%)、多糖质量分数(31.12 mg/g和30.01 mg/g)、浸出物含量(4.25%和4.01%)方面均满足中国药典要求,且没有体现出明显差异;在经济效益方面,场地构建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对比显示,平地移土栽培可带来较高的生态经济价值。结论:平地移土栽培模式从技术上和经济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茯苓药源及生产栽培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形势发展的需要,“九五”末期,国家科技部下达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我国22个省(市、区)对70种优质中药材开展了“规范化种植研究”,我们承担了其中“茯苓规范化种植研究”课题,并对全国茯苓药源及湖北、安徽等茯苓主产区的生产栽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