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端粒、端粒酶在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晚近研究提示,染色体端粒行为及端粒酶表达异常在肿瘤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收集文献,就胃肠道肿瘤端粒行为和端粒酶表达异常及意义作一综合复习。一、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tetomere)是染色体末端一种由许多简单重复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复合...  相似文献   

2.
万顺梅  房殿春 《胃肠病学》2006,11(9):558-560
人端粒保护蛋白1(human protection of telomeres 1.hPOT1)是端粒家族成员之一,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因其与端粒末端的单链重复序列结合,故又称为端粒末端结合蛋白。hPOT1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染色体末端.调控端粒长度,阻止末端融合和染色体不稳定以及染色体异常分离。染色体不稳定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hPOT1基因结构和功能异常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已有研究显示hPOT1基因的转求活性和表达增强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本文复习近期文献,对hPOT1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功能是保护染色体末端结构完整和功能稳定,染色体末端失去保护将出现染色体重组、融合、降解。端粒酶是维护端粒的核蛋白复合体,端粒酶缺乏会导致端粒长度随细胞分裂不断缩短而失去稳定性。端粒蛋白由端粒保护蛋白和端粒相关蛋白组成,是参与维护染色体结构稳定的蛋白复合体,在参与调节端粒长度、保护端粒结构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端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肿瘤、遗传性疾病等领域,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端粒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同样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端粒的研究可能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和治疗等提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加强端粒酶与消化系肿瘤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石 《中华消化杂志》1999,19(5):293-294
近10多年来,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癌基因与抑癌基因、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细胞信号传导系统、细胞周期调控物质、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等几个方面。近几年来,端粒酶与肿瘤细胞永生关系的确立,使得端粒酶成为肿瘤分子病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端粒(telomere)是真核细胞线形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由串联排列的重复DNA序列和端粒结合蛋白(telomerebindingprotein)共同构成,是染色体末端的一种保护结构,能防止染色体发生降解、端端融合和重组。人的端粒DNA序列由5′→3′方向的T…  相似文献   

5.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其长度随机体年龄增大而进行性缩短,触发体内细胞老化。衰老作为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发病因素之一,其带来的血管细胞老化及功能障碍在AS的病理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细胞内端粒功能及端粒酶活性的增龄性变化,在AS的病理演进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天然末端,由端粒DNA和端粒蛋白质组成,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作用,与肿瘤和衰老相关性疾病关系密切。在调节端粒长度的诸多因索中,端粒酶至关重要。许多蛋白质组分有利于端粒复制和端粒长度稳定性之间的平衡,参与保持端粒长度稳定。它们通过分别与端粒和端粒酶的特异性结合发挥作用。其中比较重要的有TRFl和TRF2两种。本文就端粒的结构、功能、调控以及检测方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
胃癌及癌前组织端粒状态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不同胃粘膜病变端粒状态的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Southern 杂交技术,检测35 例胃癌及相应的33 例癌旁和19 例手术切缘组织端粒限制性片段长度(telomeric restriction fragmentTRF) 。结果 与癌旁和/或手术切缘组织比较,在35 例肿瘤组织中,TRF缩短、无变化及延长分别占20(57.1% )、12(34.3 %) 及3(7 .6% ) 例;进一步研究发现,由正常胃粘膜(N)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异型增生(Dys) →胃癌(GC) 的发展过程中,TRF有逐渐缩短的趋势,且GC 组TRF长度明显短于N 及CAG 组( P< 0 .01) ;肿瘤组织TRF与患者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端粒酶活性大小等临床病理指标无明显相关性,而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与肿瘤组织中端粒酶阳性率相比较,端粒限制性片段长度可能不宜作为衡量肿瘤生物学行为的一个良好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研究非放射性端粒重复扩增法(TRAP)检测端粒酶的可行性。方法用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在58例胃癌,12例胃腺瘤和9例胃溃疡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84.5%(49/58)的胃癌组织中检测到端粒酶活性,正常粘膜对照组无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P<0.001),12例胃腺瘤、9例胃溃疡组织中各有1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胃癌组织端粒酶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等临床病理参数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端粒酶是一种较理想的胃癌肿瘤标志物;TRAP银染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其功能是阻止染色体末端不被断裂和降解,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和遗传稳定性,且随着细胞分裂而不断缩短,所以端粒长度可以作为生物衰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标记物。与2型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一样,冠心病(CHD)也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端粒长度和CHD与机体衰老、退化均有着密切联系,且已有相关研究证明,白细胞端粒长度与CHD患病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提示端粒可能参与了CHD的发生、发展,但其因果关系尚不明确。因此我们猜测端粒是否通过影响CHD的传统危险因素,进而促进CHD的发生、发展。本文就白细胞端粒长度与CHD传统危险因素关系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近年研究发现,细胞癌变或衰老主要受细胞染色体两端的重复序列——端粒(telomere)长度的控制。端粒长度起着分子钟(molecular Clock)或分子融合(molecular fusion)的作用。端粒是由端粒末端转移酶——端粒酶(telomerase)特异性合成的。因此端粒和端粒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极其重要,本文就他们的结构和功能及其与肝癌的关系作一综述。 一、端粒的结构与功能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真核生物其端粒DNA序列均为一条5′→3′方向的染色体末端富含G的核  相似文献   

11.
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端粒长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端粒状态及其与该类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以琼脂糖DNA直接杂交技术检测16例早期胃癌、52例进展期胃癌、26例胃粘膜肠化及67例异型增生组织中端粒限制性片段(TRF)的长度。发现胃癌及癌前病变组织中的平均TRF长度均比相应正常胃组织缩短。其中胃癌有15例TRF缩短,6例TRF延长,癌前病变中有22例TRF缩短,12例TRF延长。且TRF的这种变化与胃癌的阶段及癌前病变的程度相一致。结果表明,端粒长度改变可能是反映胃粘膜细胞癌变及胃癌进展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2.
端粒和端粒酶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热点,端粒封闭了染色体的末端并维持了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缺失会引起染色体融合并导致细胞的衰老及死亡。端粒酶的活化可延长染色体末端DNA,维持基因组的稳定,并且端粒酶活性的异常表达又会引起细胞永生化或转化成癌细胞。由于端粒和端粒酶在细胞分裂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因此对端粒及端粒酶结构和功能研究,有助于阐明细胞衰老和恶变的机制,对抗衰老及肿瘤的诊断、治疗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本文就对近年来端粒及端粒酶与衰老的关系作一综述。1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70年代末,Blackburn和Gall〔1〕…  相似文献   

13.
端粒和端粒酶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中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端粒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末端,其主要功能是维持染色体的稳定。端粒酶通过合成端粒的重复序列以阻止端粒的缩短。端粒的长度和端粒酶的活性与细胞的衰老、死亡和癌变有关。本文对端粒和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它们的亚单位在免疫应答中的变化和这些变化在乙型肝炎、肝硬化及肝癌发病中的作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端粒,端粒酶与肝脏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末端复制问题 ,端粒DNA片段随细胞分裂而逐渐丢失。端粒酶能修补端粒 ,维持染色体的稳定 ,导致了细胞的无限制的增殖。许多肿瘤中均可测到端粒酶活性 ,而在绝大多数的正常组织中却检测不到。然而 ,除了恶性肿瘤外 ,肝炎、肝硬化及肝脏的癌前病变中也有端粒长度和端粒酶活性的相应变化 ,这提示了肝癌形成的过程 ,并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开创了一条新路。1 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1 1 端粒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 ,能防止染色体发生末端酶解、端 -端融合、异常重组及染色体缩短 ,并能指导染色体与核膜相接 ;在维持染色体…  相似文献   

15.
端粒和端粒酶与细胞衰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必需结构,具有保护染色体维持基因组稳定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有逆转录酶活性的核糖核蛋白酶复合体,可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端粒及端粒酶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与细胞衰老、永生的关系一直是衰老相关疾病和肿瘤防治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端粒长度和端粒稳定状态的维持及其与细胞衰老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肝癌表现为异常增生的特性,是什么机制介导癌细胞异常增生,一直是肿瘤学家关注的课题。最近的研究表明,端粒及端粒酶在正常细胞的生长调控和癌细胞的形成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 早在本世纪30年代,Muller等首先发现染色体末端即端粒是维持染色体完整所必需的结构。70~80年代,Greider等从四膜虫染色体中分离出端粒结构,并确定它含有5’GGGGTT3’的碱基重复序列。端粒是位于人类线性染色体末端的重复DNA序列,其作用是保护染色体末端不被降解,防止染色体相互融合、重组,从而也保证了细胞的正常分化与繁殖。在脊椎动物(包括人类),端粒是由10~15kb的重复序列  相似文献   

17.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和高血压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知肿瘤和高血压病均为细胞增殖性病变,而且这两种病均存在原癌基因过度表达及抗癌基因低表达,说明肿瘤和高血压病确实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近年来报导端粒酶(Telom-erase)是细胞增殖活性的分子水平标记物,为此本文就端粒、端粒酶与肿瘤和高血压病的可能关系进行阐述。1端粒(Telomere)与端粒酶是真核生物染色体线性DNA分子末端的特殊结构,对维持染色体稳定性和 DNA完整复制具有重要作用: 。早在60年前Muller[1]就发现用X射线照射染色体,能使其断裂,断裂的染色体末端可相互连接形成端粒融合…  相似文献   

18.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串链重复的DNA序列 ,具有稳定染色体的作用 ,其长度随细胞分裂而缩短 ,当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死亡 ,故被认为与控制细胞寿命有关[1] 。端粒酶是具有逆转录酶功能的核糖核蛋白酶 ,能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 ,补偿细胞分裂时缩短的端粒[2 ] 。目前研究认为 ,端粒酶的激活有助于肿瘤细胞无限增殖。我们采用端粒酶重复片段扩增法 (TRAP)银染法对肺癌组织及细胞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一、材料和方法1 标本来源 :手术切除肺组织 5 2例 ,其中 30例…  相似文献   

19.
叠氮胸苷对胃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反转录酶抑制剂叠氮胸苷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及抑制端粒酶活性以控制3胃癌生长的可能性。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telomer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和流式细胞术等检测胃癌细胞经叠氨胸苷处理前后的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增殖能力。结果 经叠氮胸苷处理后,培养的胃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较末处理组降低84.1%,出现衰老形态的细胞,处理14和21天后生长  相似文献   

20.
蔡洪培  邓志华 《肝脏》1999,4(1):54-56
肿瘤细胞的无限增殖与细胞端粒长度维持稳定有关,而端粒长度的稳定是通过细胞激活端粒酶来实现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正常体细胞不表达端粒酶,而85%~95%的肿瘤细胞表达端粒酶活性。近年来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倍受人们重视。本文就端粒酶基础及其在肝癌中的地位、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一、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功能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区域,其DNA为串联排列的6-核苷酸序列,人类端粒的6-核苷酸单位为TTAGGG,构成染色体末端的端粒核昔酸含量为20000bp[1],端粒具有方向性,且进化上高度保守,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