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霍龙  李玲 《中国疗养医学》2007,16(6):353-354
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发于青壮年,是由于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我们运用中药熏蒸结合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关于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近10年文献的查阅,对推拿手法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优化手法。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推拿、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手工统计文中推拿时所采用的方法,按其出现的频次排序。结果①共检索到与推拿、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有关的文献163篇,单纯选用推拿治疗的有124篇,占76.1%,推拿并针刺治疗的25篇,占15.3%,推拿配合理疗的4篇,占2.5%,推拿配合中药的4篇,占2.5%,推拿配合封闭的2篇,占1.2%,推拿配合其他4篇,占2.5%。②近10年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均为复合手法,复合手法中频次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斜扳法、按揉法和弹拨法(118/72.4%,112/68.7%,72/44.2%)。结论推拿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主要方法之一,推拿手法多为复合手法,其中以斜扳法、按揉法、弹拨法等为主,斜扳法是最常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3.
彭锐  齐凤军 《中国康复》2007,22(2):128-128
目的:探讨牵引正脊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分为2组各40例,正脊组采用牵引正脊手法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结果:治疗3次后,正脊组痊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牵引正脊手法对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作用快速,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手法选取的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宁  李国梅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41-41,47
目的通过对关于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近10年文献的查阅,对推拿手法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优化手法。方法用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5—01/2004—12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推拿、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手工统计文中推拿时所采用的方法,按其出现的频次排序。结果①共检索到与推拿、按摩、手法、急性腰扭伤有关的文献163篇,单纯选用推拿治疗的有124篇,占76.1%,推拿并针刺治疗的25篇,占15.3%,推拿配合理疗的4篇,占2,5%,推拿配合中药的4篇,占2.5%,推拿配合封闭的2篇,占1.2%,推拿配合其他4篇,占2.5%。②近lO年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均为复合手法,复合手法中频次位居前3位的分别是斜扳法、按揉法和弹拨法(118/72,4%,112/68.7%,72/442%)。结论推拿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主要方法之一,推拿手法多为复合手法,其中以斜扳法、按揉法、弹拨法等为主,斜扳法是最常用的手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某院疼痛科门诊诊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40例,采用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治疗,治疗方案均得到患者本人的知情同意,观察治疗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疗效评价。结果痊愈25例,好转9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到95.0%。VAS疗效评价治愈26例,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治愈率达65.0%,总有效率达到97.5%。结论采用中药塌渍加TDP配合手法复位、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且持久,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6.
痛点封闭合推拿旋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7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痛点封闭合推拿旋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采用"以痛为腧"的针刺封闭法和推拿旋转理筋手法相结合治疗急性腰扭伤,重在解除疼痛,快速缓解症状。结果:两种方法相结合治疗急性腰扭伤总有效率为91.8%。结论:痛点封闭合推拿旋转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方法:83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52例。选用调制中频电疗法和超短波电疗法治疗。对照组31例,以按摩手法治疗。结果:物理疗法治疗对腰痛、腰部活动受限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物理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效果好、见效快。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布结合手法复位联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ALS)的临床疗效。方法:急性腰扭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2组均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超短波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肌内效贴布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以及功能障碍调查表(RMDQ)评分。结果:治疗10d后,2组患者的VAS及RMD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肌内效贴布结合手法复位联合超短波治疗急性腰扭伤可有效的缓解疼痛并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手法复位联合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9.
推拿改良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评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改良后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优化手法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01/2005-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腰肌扭伤和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120例,男83例,女37例,按就诊顺序分成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40例。①推拿改良手法:解除腰骶部肌肉痉挛:患者呈俯卧位,先按揉委中穴2min,再在痛点周围施以按揉、弹拨法15min。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患者呈侧卧位(患侧在上),下位下肢自然伸直,上位下肢屈髋曲膝。医生面对患者,一手置于患者肩前部,耐另一手屈肘以肘内侧置于患者髂部而拇指置于病变节段。先同一方向轻缓地小幅度摇动腰部并逐渐过渡到两手相对。当腰部转到限制位时,病变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给予一短促轻巧的推冲力即可。腰骶部化瘀通络:患者呈俯卧位,在痛点及周围或腰骶部施以擦法。透热为度。②传统手法治疗;采用李业甫主编的《中国推拿治疗学》中提供的治疗方法,包括治则、方法、取穴、治疗部位和操作。③药物治疗:口服芬必得600mg,每天2次,痛甚者简易腰围固定(腰围高约30cm,腰背部有两片硬性薄片,起制动作用)。疗程:推拿组1疗程3d,1次/d;药物组1疗程7d。3组均治疗1疗程。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评分的变化,判定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的即刻疗效。结果: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落。①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96,1.665,1.99,P〈0.01);且推拿治疗后评分高于药物治疗后评分(t=13.225,11.355,P(0.01);改良手法与传统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治疗后评分相差不大(t=1.32,P〉0.05)。②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药物治疗组3组改善率为优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9/97.5%。28/70.0%,5/12.5%,χ^2=58.178,P<0.01);改良手法治疗组高于传统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③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8/70.0%,25/62.5%。5/12.5%;r=30.399,P<0.01),改良手法治疗组优于传统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明屁优于药物治疗组。④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1次的治.煎率差异比较有显著性(15/37.50%,4/10.00%;χ^2=8.107,P<0.05)。结论:无论是推拿还是药物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疗效,推拿治疗好于药物治疗;推拿改良手法在1次治愈率、总治愈率和优改善率方面好于传统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治疗组采用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观察并分析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VAS评分、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对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的疗效,但推拿联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能更好、更快地解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腰痹通胶囊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热奄包外用联合口服腰痹通胶囊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所下降,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腰痹通胶囊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根据急性腰扭伤的分型及发病机理,探讨治疗急性腰扭伤便捷、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急性腰扭伤分为腰后关节紊乱型、腰后关节嵌顿型、肌肉绞缩型、肌肉劳伤型、骶髂关节错位型、混合型。根据年龄大小及体质强弱分别采用推顶复位法、顺拨法、推髂搬腿法和高频电治疗相结合。结果 经l一3次治疗,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最多不超过5次。l00例中治愈52例,显效39例,好转9例,显效率达91%。其中50例配合高频电治疗。结论 手法加高频是治疗急性腰扭伤便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樊永红  张春霞  郭丽 《全科护理》2012,10(21):1962-1963
[目的]探讨采用电脑熏蒸床自制中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方法]将382例急性腰扭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采用电脑熏蒸床给予自制中药熏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膏外敷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电脑熏蒸床给予自制中药熏药治疗能减轻病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对急性腰扭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针刺人中、功能锻炼及手法一次性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5 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针刺人中、功能锻炼及手法一次性治疗 ;并设对照组 3 6例 ,用单纯手法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 85 .71 % ,对照组有效率为 60 .0 0 % ,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人中、功能锻炼及手法一次性治疗是治疗急性腰扭伤较好的方法之一 ,方法简便、安全 ,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塌渍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腰扭伤病人采用中药塌渍配合中频脉冲治疗,同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60例病人治疗10 d 后,痊愈38例,显效13例,有效9例。[结论]中药塌渍配合中频脉冲治疗能有效减轻急性腰扭伤病人的临床症状,合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勇 《中国疗养医学》2013,(11):1030-1030
临床上推拿手法被认为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常用方法之一,文献中报道多有良好疗效,但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时机研究较少。在日常医疗工作中,我们发现推拿治疗可使部分伤者症状加重,甚至难以走下治疗床。现将临床遇到的4例病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改良后推拿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优化手法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择2004-01/2005-04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门诊就诊的急性腰扭伤(腰肌扭伤和腰椎后关节紊乱)患者120例,男83例,女37例,按就诊顺序分成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各40例。①推拿改良手法:解除腰骶部肌肉痉挛:患者呈俯卧位,先按揉委中穴2min,再在痛点周围施以按揉、弹拨法15min。改良斜扳法调整腰椎后关节:患者呈侧卧位(患侧在上),下位下肢自然伸直,上位下肢屈髋曲膝。医生面对患者,一手置于患者肩前部,而另一手屈肘以肘内侧置于患者髂部而拇指置于病变节段。先同一方向轻缓地小幅度摇动腰部并逐渐过渡到两手相对。当腰部转到限制位时,病变节段处于扳动的支点,给予一短促轻巧的推冲力即可。腰骶部化瘀通络:患者呈俯卧位,在痛点及周围或腰骶部施以擦法,透热为度。②传统手法治疗:采用李业甫主编的《中国推拿治疗学》中提供的治疗方法,包括治则、方法、取穴、治疗部位和操作。③药物治疗:口服芬必得600mg,每天2次,痛甚者简易腰围固定(腰围高约30cm,腰背部有两片硬性薄片,起制动作用)。疗程:推拿组1疗程3d,1次/d;药物组1疗程7d。3组均治疗1疗程,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评分的变化,判定对急性腰扭伤患者的即刻疗效。结果:急性腰扭伤患者12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没有脱落。①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药物治疗组治疗后疗效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96,1.665,1.99,P<0.01);且推拿治疗后评分高于药物治疗后评分(t=13.225,11.355,P<0.01);改良手法与传统手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治疗后评分相差不大(t=1.32,P>0.05)。②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药物治疗组3组改善率为优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39/97.5%,28/70.0%,5/12.5%,χ2=58.178,P<0.01);改良手法治疗组高于传统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③3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8/70.0%,25/62.5%,5/12.5%;χ2=30.399,P<0.01),改良手法治疗组优于传统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明显优于药物治疗组。④改良手法治疗组、传统手法治疗组1次的治愈率差异比较有显著性(15/37.50%,4/10.00%;χ2=8.107,P<0.05)。结论:无论是推拿还是药物治疗急性腰扭伤均有疗效,推拿治疗好于药物治疗;推拿改良手法在1次治愈率、总治愈率和优改善率方面好于传统手法。  相似文献   

18.
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后溪穴在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捻转强刺激手法针刺急性腰扭伤患者双侧后溪穴并配以腰部活动。结果全部328例患者,治愈299例,好转29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后溪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简便易行,“一针一效”,取穴少,见效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梅花针刺络法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4月某院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共计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梅花针刺络法配合腰椎斜板法,对照组患者采用腰三针电针法治疗,治疗组3次为一疗程,对照组5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5例,好转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痊愈好转率为90%;对照组痊愈15例,好转12例,有效6例,无效17例,痊愈好转率为54%,两组痊愈好转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梅花针刺络法配合腰椎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在改善症状、提高治愈好转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采用温针、椎旁注射药物配合磁热振和中药熏蒸进行治疗。结果临床痊愈率33.93%及总有效率96.43%。结论应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患者易于接受,疗效满意,具有一定临床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