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护理实验教学中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许敏  张丽娟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2):1077-1079
目的在护理实验教学中应用并评价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护理本科生97人,实验组48人,对照组4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在学期末对学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考试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在护理实验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
护理综合性实验与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开展综合性实验,探讨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实验教学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2004级护理本科4个班(1、2、3、4)18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3班为实验组,2、4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开设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方法。在课程结束后及临床实习期间,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考核、临床实践能力考核和综合能力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性实验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随机抽取89名护理学院2010级本科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43名和对照组46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比较两组学生的实践能力,并了解实验组对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感受。结果:实验组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大多数学生认可此实验教学。结论: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课程,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级165名护生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2007级172名护生作为实验组,采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学期末对护生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实验组护生临床护理综合能力得分和在校期间接受的实验教学方法成正相关。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综合性、设计性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设计性实验在<中医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06级学生209人为实验组,2005级学生228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在<中医护理学>的教学中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比较2组的操作考核和期末成绩,并收集实验组学生对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实验组操作考核和期末成绩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8.61%的学生赞成开设综合设计性实验,并认为其能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各项目得分均在3分以上).结论 综合设计性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中医护理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沟通和合作等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综合性实验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方法 随机抽取120名护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2组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量表测定、理论考试,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凋查.进行t检验和统计描述.结果 实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测评、理论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生;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实验组护生认为综合性实验教学法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结论 综合性实验教学法的开展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体现了跨课程、交叉渗透的特色,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莉  李军 《全科护理》2015,(3):278-280
[目的]探讨设计性综合实验在本科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级四年制护理本科4个班(1、2、3、4)18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1班、3班为观察组,2班、4班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设计性综合实验的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两组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及临床综合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设计性综合实验教学可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护生临床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8.
护理学基础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丽  文华  冯灵  傅静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5):395-397
目的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应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并评价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6级护生156人为对照组,本科2007级护生164人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学期末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牢固程度、技术操作水平、学习兴趣、研究意识、创新精神、科研能力、信息加工、团队合作、教学效果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实验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国英  Yao Yunwu  沈开忠  葛炜  袁爱娣 《护理研究》2008,22(23):2139-2141
[目的]探讨综合性实验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5级11班和12班共104名护生为实验组,2004级7班和8班共94名护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量表测定、理论考试,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测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通过综合性实验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结论]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体现了跨课程、交叉渗透的特色,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综合性实验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综合性实验在《内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专业临床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借鉴。[方法]用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2005级11班和12班共104名护生为实验组,2004级7班和8班共94名护生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对两组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量表测定、理论考试,并对实验组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测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生认为通过综合性实验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锻炼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且有助于学科知识的学习。[结论]综合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打破学科界限,体现了跨课程、交叉渗透的特色,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在护理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设循证护理课程的教学效果.方法 以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为研究对象,2007级为实验组(22名)参与36学时的循证护理教育,2006级为对照组(26名).使用课题小组自行设计的问卷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一学期的教学结束后,实验组教学后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得分(Z=3.582,P〈0.01)和文献评鉴技能得分(t=3.674,P〈0.01)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但实验组循证护理态度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t=0.310,P〉0.05);课程反馈问卷评价中,学生认为循证护理课程教学内容深浅合适、讲解透彻、基本能够掌握;访谈结果提示,通过系统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循证护理的方法开展系统评价和循证护理实践,但该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对该课程的内容和安排提出建设性意见.结论 系统循证护理教学能够提高护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生的循证护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对学生循证护理态度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加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概念图在护理本科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采用抽签法以班为单位将2011级护理本科生分为两组,一个班为试验组(151名),一个班为对照组(157名)。试验组在常规教学基础上应用概念图法,对照组接受常规教学方法。于基础护理学课程前后应用护理专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对所有学生进行测评,用自设概念图教学方法的反馈和评价表对试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课程结束后,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及自我管理能力、学习合作能力、信息素质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课程前(P<0.05)。试验组学生对概念图教学方法评价的各条目得分均>4分。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概念图有助于提高护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得到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13.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护理管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26名护理大专学生分为实验组(209名)和对照组(217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课程结束后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91.38%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提高了自己的整体素质。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护理管理学》教学有利于学生沟通能力、临床实际应对能力的培养,并解决了教学与临床实际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参与式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007级高职护理班4个班级的238名学生分为观察组120名和对照组118名,观察组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active learning state,ALS)对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进行比较并对其进行技能考核。结果实训教学后观察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技能考核成绩总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与式教学法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综合性实验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综合性实验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7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127名随机分为实验班64名和对照班63名,对照班按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授课,实验班按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授课.学期结束时对两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两班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进行比较.结果:两班操作技能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 综合性实验教学方法的开展有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理论知识、更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R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及综合技能的影响。方法在护理本科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开展PBL与CBL结合的模式教学,将135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5名,采用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70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教学,分别于教学前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综合技能的主观评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学生经过学习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各维度得分均高于试验课程前(P<0.05);对照组学生课程结束后,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和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课程结束后,试验组总体评判性思维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各维度得分除寻求真理、系统化能力外,其余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整体评价尚好,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试验组学生大多持肯定态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自主学习能力、综合技能、专业精神方面的自我评价也有明显提高,而且新的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认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DCA循环教学方法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2年1月进入护理学基础课学习的两个护理专科班总共105名学生,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53名和对照组52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方法。课程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在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的成绩,同时调查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及对教学方法的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的技能操作和理论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学生认为PDCA循环法教学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各方面的能力。结论: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PDCA循环法,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学习主动性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a nursing diagnosis course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ETHOD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conducted with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n = 15; control, n = 22)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subjecting only one to a nursing diagnosis cours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cluster, and name clusters of relevant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and within groups.
FINDINGS. After the cours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hree activities studied.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nursing diagnosis content in teaching favors clinical reasoning to determine the patient's nursing care.  相似文献   

19.
基础护理技能实训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职护理基础护理技能实训教学设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采取便利取样方法,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3班为试验组(n=56),选择2006级护理专业4班为对照组(n=56)。试验组通过基础护理技能实训情境设置,运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实施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试验组基础护理技能实训成绩及对教学效果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实习医院对试验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高职护理教育中,开展以提升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基础护理实训教育,有利于高技能、实用型护理人员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PURPOSE. To examine the influence of a nursing diagnosis course on th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by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ETHODS.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conducted with two groups (experimental, n = 15; control, n = 22) of undergraduate nursing students, subjecting only one to a nursing diagnosis course.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identify, cluster, and name clusters of relevant data were compared between and within groups.
FINDINGS. After the cours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three activities studied.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the nursing diagnosis content in teaching favors clinical reasoning to determine the patient's nursing c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