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鼻饲管固定方法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神经内科经常遇到鼻饲饮食的患者,以往鼻饲管是用胶布在鼻翼两侧固定。胶布常引起皮肤过敏,且由于出汗常固定不牢,而长期鼻饲者,由于需经常更换胶布及清洁鼻孔,在撕脱胶布时会给患者带来疼痛。为此,经过长期的临床摸索,作者改进了鼻饲管固定方法,经过二年多共90多例患者的使用.效果非常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鼻饲法就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入流汁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鼻饲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水以及患者疾病治疗。以往传统的鼻饲方法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流质食物及反复注入,我科2005—2007年对鼻饲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滴注方式代替传统注入法。  相似文献   

4.
鼻饲饮食注入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素艳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20):2408-2408
鼻饲法就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入流汁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鼻饲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水以及患者疾病治疗。以往传统的鼻饲方法是用注射器反复抽吸流质食物及反复注入,我科2005—2007年对鼻饲方法进行了改进,选用滴注方式代替传统注入法。  相似文献   

5.
鼻饲法就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入流汁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对于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通过鼻饲胃管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水以及患者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鼻饲置管方法的改进。方法将64例脑卒中后需鼻饲置管患者随机抽签分成实验组32例、对照组32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新的鼻饲方法,侧卧10~15分钟,从上侧鼻孔快速将胃管插入。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鼻饲置管方法,按常规插管方法进行插管。当插入至咽喉部时将病人头部向前推移,使脑卒中患者的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这时操作者迅速插入胃管。观察两组病人鼻饲置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成功31例,失败1例,对照组成功24例,失败8例。结果显示实验组鼻饲置管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患者鼻饲置管方法的改进,新的鼻饲方法,侧卧10~15分钟,从上侧鼻孔快速将胃管插入是一种简单且插管成功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病情危重、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不能经口或不愿经口摄食的病人,为保证其营养素的正常摄取与消化、吸收的进行,以维持并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促进其康复,根据病情不同临床多采用经肠营养饮食。根据饮食的供给方式分为口服管喂及胃肠外营养,鼻饲法是管喂饮食法之一。鼻饲法是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食物、营养液、药物和水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机械通气患者大多不能经口进食,往往需安置鼻饲管进行鼻饲以供给患者营养丰富的流质饮食.合理给予肠内营养,可使病人病情缓解,病程缩短,死亡率下降[1].传统观念认为,气囊充气时会不同程度压迫食道,造成安置鼻饲管困难,故安置鼻饲管时,先吸出口腔及气道内分泌物,气囊放气后安置鼻饲管.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卧床、仰位不能移动病人的床上洗头问题,我们对床上洗头的用物作了一点小改进  相似文献   

10.
重症脑损伤早期鼻饲方法的改进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脑损伤通常引起早期胃动力下降,致使传统的鼻饲营养方法难以安全应用。对30 例严重脑损伤患者实施改良后鼻饲营养,观察其早期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实验组(30 例) 采用改良的鼻饲方法,当胃潴留量小于150 ml 时,即滴入高热、高蛋白要素膳;喂养时头高位30°~45°,每4 h 检查一次胃潴留量;胃肠营养量以总量1/4 开始,每天以1/4 量递增,4 天后( 伤后第6 天) 所需的营养量全部由胃肠道提供。对照组(30 例) 按常规方法实施营养支持。结果 改良的早期鼻饲方法使返流、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实验组营养指标( 血清白蛋白、体重等) 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改良后的鼻饲方法有助于早期胃肠道营养的安全实施和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1.
12.
重症脑损伤早期鼻饲方法的改进及并发症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衡阳医学院学报》1999,27(3):304-306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患者鼻饲法的改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脑卒中病人的鼻饲 ,以往常用甘油水节灌注 6次 /d ,但由于灌注的速度过快引起胃残留量过大 ,胃排空延迟 ,以致发生误吸〔1〕,误吸性肺炎发生率为10~ 17% 〔2〕。为了降低误吸发生率 ,作者对鼻饲法作了一改进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0年 7月~ 2 0 0 2年 4月 ,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行鼻饲的脑卒中病人共 90例 ,其中男 4 8例、女 4 2例 ,年龄 4 5~ 80岁。 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 5例 ,两组的年龄、性别、病情近似 ,有可比性。流质均采用肠内营养混悬液 (能全力 ) ,10 0 0ml/d。对照组采用甘油水节灌…  相似文献   

14.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对鼻饲管的固定常规采用在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用胶布交叉固定法,鼻饲管的未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小夹子夹紧。然而,胶布交叉固定法,因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固定效果不理想,导致鼻饲管容易滑出,增加护士工作量。因此,我科自2004年起将胶布交叉固定法改为绷带缠绕固定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鼻饲管固定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对鼻饲管的固定常规采用在鼻翼两侧及面颊部用胶布交叉固定法,鼻饲管的未端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小夹子夹紧。然而,胶布交叉固定法,因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固定效果不理想,导致鼻饲管容易滑出,增加护士工作量。因此,我科自2004年起将胶布交叉固定法改为绷带缠绕固定法,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取30cm×3cm绷带一条(撵成绳状系带)、剪刀、小夹子。2方法下鼻饲管后,先将撵好的系带在鼻孔处交叉打一结,然后系带经两侧面部、耳固定于一侧耳后,调节好松紧度,以容纳一指为宜。保证系带的清洁干燥,如发现系带…  相似文献   

17.
付丽娜  任凤云 《吉林医学》2008,29(12):1047-1048
急诊有些患者(如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由于处于昏迷状态而不能吞咽、不能自口腔进食而需要肠内营养。应用肠内营养可提供肠黏膜组织所需要的特需营养,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鼻饲法及其护理。  相似文献   

18.
鼻饲法是为保证病人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素,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灌入食物和水的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由于鼻饲管固定不牢,病人躁动,活动等,导致胃管脱出,再次插管,给病人带来痛苦,我科自2004年至今,采用一种新方法固定,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韩艳玲 《中原医刊》2003,30(16):52-53
昏迷患儿由于神志不清 ,无法正常进食 ,常导致营养供给不足。鼻饲是为昏迷病人提供营养最经济有效而又安全的方法 ,但昏迷病人病情变化迅速 ,加之整日卧床 ,而常规鼻饲法只能注入流质饮食 ,鼻饲效果常不理想。我科通过对常规鼻饲方法的改进 ,对影响鼻饲效果的几个护理问题进行了相应的处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自 1996年至今共收治昏迷患儿 2 2例 ,男 16例 ,女 6例 ,年龄 2 12岁 ,平均年龄 5岁。其中颅脑外伤术后 13例 ,病毒性脑炎 6例 ,有机磷中毒 2例 ,第四脑室肿瘤切除术后 1例。鼻饲时间 16周 ,平均 3周。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