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尿道激光气化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英】/P.NARAYAN…//JUrol.-1997,157(4).-1309~1312现报导168例经尿道激光气化前列腺(TUEP)术治疗BPH病人随访的结果。本组病人年龄48~92岁(平均682)。选择TUE...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mRN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PCR的方法可自所有标本中检出IGF-ImRNA的表达,并用电泳和Southern杂交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原位杂交表明13/15的BPH和9/12的正常前列腺标本中有IGF-ImRNA表达,IGF-I在上皮的表达强于间质,尤以基底细胞表达最明显。IGF-ImRNA在BPH组织中的量多于正常前列腺。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免疫组化研究李彦锋,方玉华,李黔生,邓晚洪,江军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BPH)、青年正常前列腺(YNP)和老年非增生前列腺(ONP)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雄激素受体(AR)、雌激素受...  相似文献   

4.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附100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6年12月~1997年12月,对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行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切除术(TUVP)。术后随访1~12个月,患者在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生活质量(QOL)评分、剩余尿(RU)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TUVP兼有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及经尿道前列腺激光治疗的优点,具有操作简便、去除增生组织量大、出血少、并发症低、恢复快、疗效显著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96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9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了经尿道前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术中平均出血48ml,均未输血、无TUR综合征发生、手术前后血清钠无改变。随访1-10个月,90.5%的主、客观症状得到明显改善。认为经有列腺电气化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新手术方法,更适于高龄、高危和抗凝治疗的BPH患者。  相似文献   

6.
葛京平  高建平 《男科学报》1998,4(4):236-238
目的:探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的(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PSA密度,PSAD)对PSA浓度在4-10μg/L之间,肛指检查DRE)下沉的衣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地PSA浓度4-10μg/L、DRE正常的12例PC和14例BPH病人的PSAD进行回顾性分析。PSAD为PSA浓度与前列腺体积的比值。结果:PC组和BPH组的PSA分别是6.20μg/L和6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病人行标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菜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值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62例因BPH而行标准TURP的病人术前及术后3-4个月的PSA进行测定。结果;PSA值由术前的4.3μgL降为1.8μg/L,平均减少58%,前列腺体上术前的46.5ml减少为24.4ml,平均减少48%,相当于每切除1g前列腺组织,PSA下降0.11μ/L;术  相似文献   

8.
网状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远期效果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总结应用网状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993年8月~1996年9月应用网状镍钛记忆合金尿道支架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61例,分别于术后6,12,24个月随访。结果术后2年成功率50%,IPSS减少19.3,平均尿流率(MFR)增加5.4ml/s,剩余尿(RUV)减少93.5ml。结论网状尿道支架治疗适合于部分由前列腺增生引起的BOO的高危患者,随访期内未见严重副作用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7年12月~1998年11月采用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EVAP)共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42例,效果良好。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42例年龄56~84岁,平均72-5岁。病程1~11年,平均4-2年。均有严重的排尿困难,有尿潴留者23例,术前行膀胱造瘘者11例。IPSS(31-2±1-2)分,QOL(5-1±0-4)分;B超测定前列腺体积为(44-7±9-5)ml;最大体积为98-3ml,最大尿流率(MFR)为(6-2±16)ml/s,剩余尿(R)为(131±41-6…  相似文献   

10.
冯陶  窦长琪 《中华外科杂志》1994,32(11):685-687
作者建立了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生物素-亲和素酶联免疫(BA-ELISA)测定法并用于临床。测定结果表明,合并前列腺急或慢性炎症患者的血清PSA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以10ng/ml为界值诊断前列腺癌,其敏感性为62.96%,特异性为91.81%。我们用自建的BA-ELISA法和进口试剂盒Tandem-E法平行测定了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的血清PSA水平,结果表明BA-ELISA法用于临床比Tandem-E法更灵敏、更经济。  相似文献   

11.
氟嗪酸前列腺组织的渗透性及抗感染效果[日]/本村胜昭//新药临林.-1994,42(12).-67~71前列腺增生患者服用氟嗪酸后,行TUR-P治疗,对切除的前列腺组织做氟嗪酸浓度测定,并对药物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进行了观察。BPH患者11例,年龄57...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与游离流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的比值在TPSA4-10μg/L之间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中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免法对281例病人的TPSA和FPSA进行测定,并计算F/TPSA,其中TPSA在4-10μg/L的PC和BPH病人分别是10例和51例,结果:PC组和BPH组的TPSA分别是6.22μg/L和6.04μg/L,两组  相似文献   

13.
多肽生长因子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肽生长因子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邓方明,夏同礼,顾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阐明。激素代谢紊乱学说虽为众多学者所证实和接受,但它们不能解释BPH发生的所有问题。间质-上皮相互作用影响着前列腺的生长、发育和分化。在间质-上...  相似文献   

14.
α-受体阻滞剂对射频治疗BPH效果的预测姜曙光,付贵生,陈昭颉,游文智,刘祥丹,邓超雄,朱方强,尹勇经尿道射频热疗(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一种安全疗法。据国外文献报道,该疗法的主、客观缓解率分别为77%和45%。如何提高TURP的...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并发症及防治   总被引:67,自引:1,他引:67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 术中及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及产生原因,以提高TVP 治疗效果。 方法 对380 例有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患者行TVP 术。平均年龄68-3 岁。术前及术后测定血常规、血钠和血糖,术后随访1 ~3 个月。 结果 本组无死亡率。术中平均出血86ml,血常规、血钠及血糖变化不明显,发生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 先兆2 例。术后尿道狭窄发生率为3-2% ,继发性出血0-5 % ,尿路感染4-7 % ,阳萎2-3 % ,逆行射精45-6 % ,无真性尿失禁。 结论 TVP术中保持清晰的视野可预防TURS 的发生。操作损伤是引起尿道狭窄的重要原因。术前控制尿路感染及保持前列腺窝内平整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意义谢庆祥刘春晓姚华强汪鸿缪友仁为了探讨雄激素和多肽生长因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与细胞凋亡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31)王晓麟综述屠曾宏审校前列腺良性增生(BenignProstaticHyperplasia,BPH)是一种良性的前列腺增大,基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BPH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8.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雌,孕,雄激素受体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荧光组织化学法测定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6例前列腺癌(PC组)和12例正常前列腺(N组)的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雄激素受体(AR)。结果显示BPH组和PC组ER阳性率高于N组(P<0.05)。BPH组AR阳性率高于PC组(P<0.05)。提示前列腺组织中性激素受体(SHR)的改变与BPH和PC有密切关系,PC和BPH中SHR阳性者适用于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19.
前列腺癌MDR—PGP170与突变P53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单克隆抗体(MDR-C219,PAb-DO-1)免疫组化技术对38例石蜡包埋的前列腺癌与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切片中的MDR-PGP与突变P53的表达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在38例前列腺癌切片中MDR-PGP与突变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71.0%和60.5%,15例BPH组织中仅3例(20.0%)显示MDR-PGP阳性染色,突变P53在所有BPH中未见阳性染色。在高分化,中等分  相似文献   

20.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6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顾方六良性前列腺增生简称前列腺增生(BPH),是人类男性最常见的良性肿瘤,过去曾称为良性前列腺肥大,现已归人良性肿瘤,是增生不是肥大。BPH是老年人疾病,随年龄增长。青春期至30岁前列腺增长最快,可达每年1.6克,以后即减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