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旁路转流术的远期通畅率.方法 选择2000~2010年46例(49条肢体)股、腘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28条肢体行大隐静脉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21条肢体行人工血管(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其中膝上32条肢体,膝下17条肢体.结果 大隐静脉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85.7%(24/28)、67.9%(19/28);人工血管组1、3年通畅率分别为76.2%(16/21)、57.1%(12/21).结论 在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自体大隐静脉在性能和远期通畅率上远胜于人造血管.该术式应首选自体大隐静脉作为血管移植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后闭塞的杂交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36例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后移植物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主要是取栓结合血管腔内治疗.结果:术后3个月的通畅率90.6%,6个月通畅率85.7%,1年通畅率68.4%,2年通畅率56.3%.结论:取栓结合血管腔内手术用于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转流术后闭塞,近期疗效满意,为临床提供了一条治疗途径.中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骨髓内皮细胞衬里人工血管间置移植的动物实验,为人工血管内皮化的临床应用作准备.方法分离犬骨髓单核细胞,ePTFE人工血管以二种规格(4 mm×4 cm和8 mm×5 cm)完成内皮化.分别作犬颈总动脉和下腔静脉间置移植(各10条),术后作多谱勒超声检查,处死后作移植血管大体肉眼、病理、免疫组化、扫描电镜等检查.结果颈总动脉移植组2周和2月实验侧通畅率分别为100%(5/5)和60%(3/5),同期对照侧通畅率分别为40%(2/5)和0%(0/5);下腔静脉移植组实验组和对照组2月移植血管通畅率为83.3%(5/6)和50%(2/4).扫描电镜显示颈总动脉移植血管腔面内皮细胞覆盖率实验组和对照组2周时存在差异(84%±11% 与 43%±15%,P<0.05),下腔静脉移植实验组和对照组内皮细胞覆盖率也有差异(95%±6%与77%±13%, P<0.05);颈总动脉和下腔静脉移植物2月时,血管内膜厚度实验组小于对照组(116±28 μm与162±30 μm, P<0.05; 91±24 μm与143±35 μm, P<0.05).结论骨髓内皮细胞衬里的ePTFE人工血管在体内能较快完成内皮化过程,能抑制内膜增生;循环内皮细胞作为内皮细胞的潜在来源,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周围动脉缺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应用ePTFE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周围动脉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探讨血管吻合口感染的预防途径。方法 采用Life Green公司的膨胀泡沫聚四氟乙烯(ePTEE)人造血管通过旁路迂回等方式移植修复因创伤引起的周围动脉缺损38例。结果 人造血管移植术后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螺旋CT或MRI检查显示全部通畅,无吻合口感染。随访6、12和24个月,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96.9%和89.3%。无截肢病例。结论 ePTFE人造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周围主干动脉缺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式。既能解决自体血管来源困难有限、口径小等难题,又能达到自体静脉移植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肿胀,1月左右消退;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者3例;窃血综合征3例;术后感染5例,3例切除人工血管,2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假性动脉瘤4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血栓形成13例,9例行Fogarty取栓术,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初级通畅期最短2个月,最长93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4.4%,1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5%;2年初级通畅率为55.3%,2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78.7%.结论术前应选择通畅的流入道和流出道;术后应重视对瘘管的保护,切忌一点或近距离重复注射,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出现造瘘血管并发症病例,可行二期手术,恢复通畅.  相似文献   

6.
47例人工血管建立血透通路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自体血管不适宜建立血透通路的尿毒症患者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造瘘术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1996年6月至2002年10月,47例患者行肱动脉-人工血管(PTFE)-自体静脉襻式造瘘术,平均随访39月。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前臂肿胀,1月左右消退;术后发生心功能不全者3例;窃血综合征3例;术后感染5例,3例切除人工血管,2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假性动脉瘤4例,行人工血管间置术;血栓形成13例,9例行Fogarty取栓术,4例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初级通畅期最短2个月,最长93个月;1年初级通畅率为74.4%,1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1.5%;2年初级通畅率为55.3%,2年累积次级通畅率为78.7%。结论 术前应选择通畅的流人道和流出道;术后应重视对瘘管的保护,切忌一点或近距离重复注射,压迫止血力度适当,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出现造瘘血管并发症病例,可行二期手术,恢复通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我院近5年针对下肢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糖尿病治疗的单中心经验及治疗体会。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21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下肢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糖尿病的病例,收集患者的基线信息、手术情况及随访结果。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年目标动脉通畅率,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1年再干预率及术后1年截肢率。  结果  共纳入89名下肢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合并糖尿病的患者。85例(95.51%)接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其中7例手术失败,手术成功率91.76%(78/85)。3例接受人工血管股-腘动脉搭桥术,1例接受人工血管髂-股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100%(4/4)。78例行介入手术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术后1年内2例病例死亡,术后1年生存率97.44%(76/78)。术后1年内再干预率为19.23%(15/78),1年目标血管通畅率(不包括死亡)为85.53%(65/76),1年截肢率为3.85%(3/78)。行旁路治疗患者中,随访时长13~48个月,随访期间未观察到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及再次闭塞,人工血管保持通畅。  结论  腔内血管成形术具有较为理想的术后血管通畅率,且手术创伤小,围术期风险低,在局麻下即可完成,可作为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患者的首选治疗方式;旁路手术远期通畅率好,但围术期风险较高,手术创伤较大,可作为介入治疗失败的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杂交技术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的体会,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2006年12月—2010年7月,我科应用杂交技术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病人16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人工血管取栓6例,人工血管取栓+腔内吻合口成形术10例。结果 1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为(40±15)min,出血量均<100mL。术后1年随访时人工血管通畅13例,保肢15例。结论杂交技术治疗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旁路术后再闭塞,对提高人工血管术后通畅率和保肢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血管外科的发展,手术例数的增加,血管重建也越来越重要,而血管重建就必然会涉及到血管替代材料的问题,移植物缺乏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血管替代材料分为人工血管和生物血管,生物血管又分为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和异种血管.近几年来,多采用人工血管,特别是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的应用较为广泛,但人工血管不完全符合生理需求,其顺应性差[1],血管内皮的生成不及生物血管,静脉和小动脉(直径<3.0~4.0mm)移植的远期通畅率并不十分理想[2];另外人工血管感染、吻合口出血、假性动脉瘤、血栓形成发生率高,不仅导致手术失败导致截肢致残甚至死亡[3],而且价格昂贵.自体血管移植受到血管来源的限制,管径大小和血管的长度往往难以符合要求.异种血管由于其严重的免疫排斥反应而很少应用于临床.相比之下,同种异体血管移植有着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膨体聚四氟乙烯膜(ePTFE)膜压的方法研制一种新型的国产化人工血管内支架。方法 用0 .4mm镍钛合金丝单丝编织成自膨式血管内支架,用ePTFE拉伸成0 .0 3mm厚度的人工血管膜,分别检测其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最后采用膜压的方法来制作人工血管内支架。结果 研制的ePTFE人工血管各项物理性能指标相当突出,镍钛合金自膨式支架的理化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有关标准,它们的生物学性能也完全达标,两者经过膜压成功制作出人工血管内支架。结论 国内首次采用镍钛合金支架与ePTFE人工血管膜用膜压法制成新型的国产化人工血管内支架,该支架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症39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1986~2000年间我院收治的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症39例.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肾下腹主动脉闭塞症患者.其中男31例,女8例,有27例行手术治疗.结果多数患者有间歇性跛行症状(79.4%),71%男患有阳萎症状.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ZTA和MRA检查能够确诊.主动脉造影或DSA检查对疾病状况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帮助.手术需全面考虑患者的全身状态以及受累血管的条件.本组中13例患者行腹主-髂总动脉Y型人工血管移植术、6例行腹主-双侧股动脉旁路术、解剖外旁路5例、2例仅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另有1例行腹主动脉人工血管间置术加肾动脉成形术.腹主-髂总动脉人工血管移植术效果最好,1年通畅率100%,5年通畅率仍为75%.腋-股架桥术5年通畅率仅为37.5%.结论早期诊断、及时及全面的综合治疗是提高Leriche综合征血管移植术后远期通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术及术后闭塞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估聚四氟乙烯人工血管建立透析通路的通畅率,总结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闭塞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行上臂人工血管襻式造瘘术的30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28.7±17.6)个月(8~78个月).围手术期死亡率为0.1年初级通畅率为70.0%,累积次级通畅率为90.0%;2年初级通畅率为56.7%,累积次级通畅率为80.0%.术后并发症包括人工血管初期闭塞13例(43.3%),静脉端吻合口狭窄1例(3.3%),人工血管感染2例(6.7%),肢体肿胀10例(33.3%).共行修复手术24例次,包括单纯取栓术12例次,取栓加人工血管补片静脉端吻合口成型4例次,同时行动静脉端吻合口成型2例次,吻合口球囊扩张2例次,取栓失败后再次于对侧肢体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1例次,人工血管取出3例次.结论 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自身血管条件差的尿毒症期患者重要的透析备选途经,针对不同病因治疗人工血管闭塞可延长人工血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3.
Li QL  Zhang XM  Zhang XM  Shen CY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3):2334-2337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搭桥术后人工血管闭塞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治疗的下肢动脉搭桥术后人工血管闭塞53例临床资料,共计104例次闭塞,10例末次闭塞保守治疗,其余94例次手术治疗:单纯人工血管取栓术26例次,再次搭桥或延长搭桥术23例次,人工血管取栓并球囊扩张术18例次,截肢术14例次,人工血管取栓术并股动脉或腘动脉内膜剥脱术10例次,2例人工血管闭塞并感染取出后保守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1例次.结果 77例次血运重建手术,49例次术后人工血管再次闭塞(63.6%).6例失访;47例患者平均随访(29.8±17.1)个月,其中10例死亡(21.3%),12例人工血管闭塞后截肢(25.5%),25例患者保肢(53.2%),其中18例患者人工血管通畅(38.3%),7例闭塞保守治疗(14.9%).生存分析显示本组3年生存率77.4%,保肢率64.7%,累积通畅率45.7%,重建术式对通畅时间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下肢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后闭塞血运重建术后再闭塞率及截肢率较高,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实践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收治的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100例。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采用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医联体模式下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延续护理的50例患者为观察组。干预36个月后,两组患者均采用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评价,并比较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中伙伴关系、问题解决、情绪处理、实施自我护理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56.0%和10.0%,对照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二期通畅率分别为22.0%和4.0%,观察组患者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一期辅助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通畅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外科手术方案的选择及其对移植血管远期通畅率的影响。方法:自1998年12月至2002年12月手术患者中,有80例得到完整随访,按照不同手术方案分组,结合随访结果,统计远期通畅率。结果:移植血管近期通畅率98.5%;1年、3年、5年远期通畅率分别为82%、71%、57%。腹股沟以上动脉旁路术中,移植血管5年通畅率85%;腹股沟以下动脉旁路术血管5年通畅率54%。腹股沟以下动脉旁路术中,移植血管采用自体大隐静脉5年通畅率66%,而采用PTFE人工血管5年通畅率41%(P=0.022)。结论:术前详细评估,结合患者状况制订个体化手术方案,选择适宜的移植物,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才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提高远期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人造血管移植建立透析通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及评价人造血管建立血液透析通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膨体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ePTFE)移植建立透析血管通路116例,并回顾性地分析通畅率和并发症。结果:手术成功率100%,穿刺使用率为95.7%。1年通畅率95.4%。2年通畅率90.4%.3年通畅率为78.4%。常见并发症中血栓形成占8.6%。假性动脉瘤3.4%.感染4.3%。结论:人造血管具有口径大、生物相容性好、通畅率高、血流量充足、使用时问长和易穿刺等优点,是血透患移植内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选用14只健康雄性恒河猴,体重8~10kg。用3mm直径的ePTFE人工血管置换左髂总动脉,近端用0/6无创缝线吻合,远端用73—Ⅱ型血管吻合器(钛环钉)吻合,其中9条人工血管术前进行内皮化。术后4周,取人工血管时连同吻合口周围1cm之髂动脉一并取出,将吻合口行光镜及扫描电镜检查,结果表明钛环钉组血管损伤反应轻,吻合口有完整的内膜覆盖,而缝线组对血管壁损伤反应重,吻合口内膜覆盖不完整,有血栓样组织沉积。钛环钉吻合,对预防吻合口早期血栓形成及晚期内膜增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 37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用人工血管和自体大隐静脉行主动脉、双股动脉 ,股总动脉、动脉 ,对侧股总动脉、同侧股深动脉及股动脉、股动脉耻骨上交叉旁路移植术。结果 :2例并发其他疾病于围手术期死亡 ,术后疗效评估为优 19例 ,良 8例 ,中 5例 ,差 3例。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 2年通畅率 77% ,5年通畅率 6 3%。结果表明 ,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有效治疗方法 ;术式选择应以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效果显著为原则 ;对流出道内径 >3.5mm ,特别是年龄大、全身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应首选人工血管移植 ;临床Ⅳ期患者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19.
人工血管旁路架桥术治疗下肢动脉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提高人工血管旁路架桥手术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的临床效果 ,对采用人工血管动脉旁路架桥治疗的下肢严重动脉缺血 32例进行分析。方法  1996年 1月 - 2 0 0 1年 6月间全组男 2 4例 ,女 8例 ,年龄 5 8 6± 15 1岁。动脉闭塞分别位于肾下腹主动脉、髂动脉、股动脉或股 -动脉 ,行人工血管旁路架桥术。结果 经术后平均 2年 7个月的随防 ,截肢率为 12 5 % ,阻塞率为 18 7% ,通畅率为 81 2 %。结论 下肢动脉闭塞时 ,采用人工血管行动脉旁路架桥术是重建患肢血液循环通道的有效方法 ,动脉造影是选择正确重要手术方式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的外科血管搭桥(BPG)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糖尿病足临界性肢体缺血(CLI)的290例患者中69例选择外科BPG方式重建肢体血运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总结外科治疗经验和体会。结果 69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年和3年并发症发生率(不包括死亡)分别为12.3%±4.1%和15.7%±5.1%,5例死亡,1年和3年生存率为94.2%±2.8%和92.0%±3.5%,搭桥血管1年和3年通畅率90.6%±3.6%和87.2%±4.9%,1年和3年截肢率均为6.5%±3.1%。4例(5.8%)患者术后人工血管血栓形成,其中2例(2.9%)通过取栓后血流恢复,另2例(2.9%)取栓术后再次血栓形成,最后导致截肢;2例(2.9%)术后人工血管感染、血栓形成,手术取出人工血管后下肢缺血坏疽导致截肢;1例(1.4%)术后流出道腘动脉闭塞行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动脉化,术后2年肢体良好;1例(1.4%)术后发生吻合口假性动脉瘤,经手术切除假性动脉瘤,修补破口后术后4年人工血管血流通畅,肢体良好。其他患者在血管搭桥后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搭桥后下肢血流明显改善,足部溃疡愈合速度加快。结论加强糖尿病足下肢动脉闭塞病变术前评估、选择合适的外科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截肢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