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敏洁 《甘肃医药》2012,(7):545-546
目的:术前对患者加强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减少病人忧虑和痛苦,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的最佳心理状态。方法:将61例胶质瘤往往伴有焦虑情绪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包括干预组(30名)、对照组(31名)观察患者心理变化、焦虑、恐惧程度的改善。结果:护理干预组术前对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进行了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患者的情绪稳定,消除了恐惧紧张心理。结论:采取有效的术前心理干预能及时调整患者的各种不良心态,使脑胶质瘤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平稳的生命体征迎接手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对96例随机抽样的急诊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与一般急诊患者家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家属的具体焦虑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使他们能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关心患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观察心理护理在心梗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案。从而,阻止心梗患者的病情恶化,减少其死亡率。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帮助。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1年10月,在我院循环内科住院治疗的心梗患者的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干预2周后,治疗组SAS评分>50分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心梗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减少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并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有利于病人的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面部损伤清创缝合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急诊面部损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干预组41例,对照组采用一般急诊手术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前心态、术中身心反应及焦虑状态。结果: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术前心态和术中身心反应调查结果及术前、术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面部损伤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有利于面部损伤急诊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5.
术前访视与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前访视与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对56 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术前访视,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并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及心理疏导.结果 56例全子宫切除术病人的焦虑、恐惧、抑郁和失去信心等心理问题均有改善,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顺利度过手术关.结论 术前访视与护理干预能有效地缓解手术病人焦虑、恐惧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相应护理对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121例患者的心理状态,并针对其心理变化进行了心理干预及护理。结果焦虑30例,恐惧15例,抑郁7例,悲观4例,绝望4例,自卑15例,主观感觉异常5例;经心理干预和护理后,焦虑心理消失26例,恐惧、抑郁、悲观、绝望、自卑、主观感觉异常心理均消失。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的心理变化;积极的心理干预和护理对患者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产科急诊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700例产科急诊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心理护理干预),每组350例,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对治疗前后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科急诊患者,针对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白血病患者的心理特征,探讨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对45例白血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后发放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45例患者入院初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悲观、绝望、厌世、抗拒治疗、焦虑、恐惧、抑郁等。患者因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经济条件和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心理状态。通过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后,大部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得到不同程度的减轻,心理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差异显著。结论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特征进行心理护理有助于消除各种消极因素,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和焦虑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制订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提高治疗效果。方法运用整体护理观念,密切观察34例肺心病患者病情、情绪、行为变化,分析患者的心理状况,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结果 34例肺心病患者经及时的心理疏导,紧张、焦虑、恐惧、悲观、忧郁情绪有所减轻,角色适应良好,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了疾病的康复。结论患者的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有着重要影响,及时掌握肺心病患者的心理类型,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恶性肿瘤由于进展快、病死率高,许多患者常常产生猜疑、恐惧、孤独、焦虑甚至绝望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和生命质量[1]。及时恰当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能有效给予患者心理疏导和安慰,引导患者正视现实,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2]。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在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中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王立芬  张爱华 《当代医学》2014,(12):117-118
目的:探讨采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焦虑恐惧情绪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03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未行心理干预的乳腺癌患者35例为对照组;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住院行心理干预的35例乳腺癌患者为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付费方式、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淋巴肿胀发生率和焦虑恐惧情绪的差异。结果心理干预前后护理依从率、护理满意率和淋巴肿胀发生率和干预后2组的焦虑恐惧标准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焦虑恐惧情绪,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赵媛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9):62-62,6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方法,对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及护理干预。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理反应主要表现为焦虑(95.8%)、怀疑与否认(53.2%)、恐惧(32.3%)、依赖(41.9%)、悲观失望(58.5%)、求知(100%)。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疑病、强迫、神经衰弱等情绪明显轻于心理干预前,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强调社会支持,加强心理疏导,能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病情的好转有着重要作用,应加强对病人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前的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利于手术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方将10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给予乳腺癌手术的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做心理干预与疏导,通过临床观察和焦虑自评表(SAS)评定.结果 实验组手术前的焦虑程度、配合治疗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手术前的心理干预与疏导,可有效的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进行和疾病的恢复,有法结论利于消除焦虑和抑郁心理.  相似文献   

14.
韦秀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90-289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心理的作用。方法:对15例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讲解精神病合并妊娠有关知识,给予心理疏导、健康教育、教会应对技巧等护理干预措施。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其焦虑情况,对15例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进行干预前后调查。结果:干预前SA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前、后家属担心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停药或减药导致病情反复或加重、睡眠困难、紧张恐惧及希望得到帮助六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1]。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精神病合并妊娠患者家属的焦虑心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癌症晚期患者的心理护理,结合叙事护理对患者心理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和对疾病的正确心理引导.方法:通过叙事护理的外化、解构、改写、外部见证人和治疗文件技术,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结果:叙事护理帮助患者解除对疾病的恐惧和焦虑心理,能以健康、稳定的情绪接受治疗,并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生活.结论:通过倾听患者疾病背后的故事来进行心理疏导,并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病人在护理期间,本身就易产生的烦躁焦虑心理,而且在护理当中,疼痛难忍所以很容易造成患者烦躁不安。在加上,对医院环境的排斥、对病情治疗效果的不满意、对治疗费用的压力等等,也都是造成焦虑心理的主要因素。若想帮病人缓解焦虑不安的情绪,就要对不同的病人的不同情况进行探讨分析,进行有针对的心理疏导工作。当病人心理出现焦虑不安时,即使的进行沟通交流治疗,多给与安慰和鼓励,并对此产生理解。要促进护理人员与病人间的感情,处理好护患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对高干病房老年患者焦虑的影响,使护理人员能够明白护理干预可以帮助高干病房的老年患者缓解焦虑和不安的情绪。  相似文献   

17.
自然流产病人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自然流产病人的心理护理,减少不良因素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方法对73例自然流产病人的心理变化进行分析,实施心理支持并进行心理疏导。结果自然流产73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悲哀等心理变化,均需要心理帮助。结论给自然流产病人的心理护理,能解除病人的心理负担,可减少一些不良因素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田琪琦 《大家健康》2013,(10):140-14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早期急诊流产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早期急诊流产手术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实施一般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焦虑症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期流产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急诊手术的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急诊作为医院的窗口,临床一线的最前沿,具有患者多、流动性大、工作量大等特点。急诊患者无论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可以使患者进入急诊情境,并认为自己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一系列情绪反应。这些应激心理若.得不到及时调整、疏导和控制,既增加患者的痛苦,又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对急诊患者进行有效的诊治措施的同时,应用沟通的理论和技巧,改善患者的应激心理,使患者获得良好的心理支持,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0.
王定碧  杨丹 《西部医学》2009,21(12):2179-2180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针对78例环形混合痔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生理变化,采取心理疏导、宣教、指导饮食及排便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对手术的恐惧、焦虑情绪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排便困难等症状明显减轻,给患者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就医环境。结论手术前后早期对患者心理和生理行为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地促进病人身心的康复,提高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