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论》有关"冒"、"目眩"、"眩冒"的条文10余条,其属性有虚寒、实热、水饮及少阳气郁等不同,治疗方法也有下、和、温、清、消等,针药并用,从而体现张仲景辨证论治思想,对指导临床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罗勇 《河南中医》2009,29(12):1148-1149
《伤寒论》条文中疾病自愈而出现的瞑眩反应有十余条,分为邪有出路为主和正气得复为主两大类:邪有出路为主的自愈瞑眩就是邪有出路,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而出现的一系列瞑眩现象;正气得复为主的自愈瞑眩就是正气得以恢复,抵抗病邪,使疾病向好的方向转归而出现的一系列瞑眩现象。医者要审察病机,勿失其宜,因势利导,促其阴阳自和。  相似文献   

3.
4.
瞑眩雏议     
  相似文献   

5.
<正> 《尚书》云:“若药不瞑眩,厥疾弗瘳”。“瞑眩”二字,有愦乱之意,不是正气涣散,而是邪气愦乱,询可喜庆。瞑眩现象的出现,好象病势突然加剧,有似药物的不良反应。但药物反应,病增恶;而瞑眩后,宿疾除。《伤寒论》中关于瞑眩的条文第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  相似文献   

6.
瞑眩与中草药毒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先贤对瞑眩反应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家临证见解,认为瞑眩的发生是在辨证无误、处方恰当的前提下,伴随着疾病的迅速趋愈而出现的一种治疗反应(药物正性作用)。其具有一过性症状激剧,或出现与主治疾病无关的意外症状,当属机体潜能(正气)借药力相助与病邪抗争并驱之于外的表现,其预后良好。而中草药毒副作用,则每致病情恶化,应与瞑眩相鉴别。同时,强调注意个体差异与用药事宜。  相似文献   

7.
将《伤寒论》中有关药后反应的主要内容归纳为药中病机的反应和失治误治的反应两大部分。指出仲景分析药后反应的方法是熟番药性,具体分析,动态观察。说明掌握药后反应的临床意义在于能够确定病位,协助辨证,指导用药,判断预后,对临床临床疗效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重阳气贯穿在《伤寒论》始终。阳气贵在流通,阳郁就是阳气郁滞失宣,不能畅达,失去鼓舞、温煦、抵御、气化作用。若实邪阻滞,或为寒凝,或为热壅,或为湿遏,或为痰阻,或为血瘀,皆可使阳气郁滞,失于温煦,而出现阳郁之证。枢者,气之枢纽也,少阳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亦可郁遏;血虚失载亦可致阳郁。  相似文献   

9.
肺癌生物靶向治疗主要有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血管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免疫检查点阻滞剂、免疫细胞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各有差异,临床上常见药后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腹泻等。结合不良反应与疗效的关系以及中医“瞑眩反应”理论,将治疗伴随的皮疹和腹泻建议定为“药疹”和“药泄”,充分利用“瞑眩反应”理论在中西医融合治疗肺癌中的指导价值,辨证地认识与处理生物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以丰富“瞑眩反应”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瞑眩反应是疾病趋愈的一种祛邪反应,古今医家对其发生机制的观点不一。文章收集、整理瞑眩反应相关文献,总结古、今对瞑眩反应成因的看法,介绍吕文良教授从引阳入阴论瞑眩的经验,以期为临床对其进一步探索提供参考。吕文良教授认为久病之体,宿邪内伏,湿热痰瘀交阻而脏腑经络不通,致卫阳独行于外,不得入阴,机体阴阳失交,而瞑眩反应是机体借助药物作用,引阳入阴,使阴阳复交、正气渐盛,疾病自去而成的一种佳兆。  相似文献   

11.
瞑眩又称好转反应,临床特点表现为突然发生、复杂、多样且短暂,反应过后原有病症迅速减轻乃至消失。其机理可能是:药物作用于人体,使紊乱的各个系统经过调节而达到平衡状态,是邪有出路的反应,是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过程,是疾病向愈的佳兆。探讨瞑眩的病机并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加以分析,指出瞑眩的临床表现不止一端,临证时需仔细体会方可判断治疗中新出现的症状是病情加重,还是治疗的不良反应,还是疾病向愈的瞑眩反应。  相似文献   

12.
下法乃中医八法之一。凡具有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破淤逐水等作用的方法,称为下法,多用于里实证。《伤寒论》不但设立“辨可下不可下”等专篇,且还散见于六经  相似文献   

13.
历代注家对《伤寒论》四逆散证注解纷杂,本文从四逆散证药物组成、病机等方面予以阐述,以揭示该方证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眩为眩晕;冒者通帽,盖也,蒙也,首如蒙物而晕。眩冒并称,即头目眩晕如蒙物。《伤寒伤》中有关眩冒症者条文凡12条,内容涉及太阳、少阳、阳明诸经之病。证有虚实之辨,阴阳之分;治有补泻之异,塞温之别。下面就此作一探讨。 1 眩冒之辩证 1.1 因实之眩冒 1.1.1 风阳上扰之眩冒……  相似文献   

15.
16.
“脾家实,腐秽当去”出自《伤寒论·太阴病篇》第287条,历代医家大都理解为脾阳恢复,清阳得升,浊阴得降,驱逐肠中腐败秽浊之邪外泄之意,体现了中医“扶正祛邪”的治疗思想,其中“暴烦下利”的临床表现属于瞑眩反应。在此结合经典条文浅议瞑眩反应的临床表现特点和发病机理。  相似文献   

17.
18.
通过对张仲景《伤寒论》中关于自愈条文的归纳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自愈机理,即:自然病程的结束是伤寒病的自愈的机理之一;正气的来复是伤寒病自愈的根本,人体生命活动的自然调和现象是伤寒病自愈的基础,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中医学的精髓,当全面地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的治疗学是以六经病机为依据,结合脏腑、八纲辨证及机体的盛衰、病情的演变、病位的浅深等,探讨相应的治疗方法。《伤寒论》治疗学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关治疗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及方剂的配伍规律等,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极其广泛的指导意义。现将学习所得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20.
下利,为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属于"泄泻"、"痢疾"等范畴.<伤寒论>中对下利的论述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下利的条文达93条之多,其中有证有方者53条,有关治利方剂36首,为下利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后世奉之为圭臬.笔者通过对相关条文的复习,试图以病机为经、方药为纬,对下利的辨证论治作如下探讨,不妥之处,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