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胆道内置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钟立明  彭毅  王秋生  冷希圣  周汉新 《中国内镜杂志》2006,12(11):1146-1148,11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以胆道内置管引流代替T管引流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过去4年开展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胆道内置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结果自2000年9月~2005年6月共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66例,其中70例因肝内外多发性胆管结石或化脓性胆管炎、较严重的胰腺炎等放置T管引流外,其余96例术中确诊已取净结石、无胆道狭窄的患者放置内置管引流取代T管引流,胆总管一期缝合,无1例中转开腹,无1例死亡。放置内置管引流手术时间为45~237min,平均98min。术后胆漏4例,引流2~4d自止,无需特殊治疗;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当日行再次腹腔镜手术结扎止血成功。内置管除3例不能自行排出,于术后1个月经十二指肠镜取出外,其余93例患者内置管均自行排出。随访3个月~4年均未发现胆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内置管引流,能有效引流胆汁,防止胆道高压,保证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安全,避免了T管引起的并发症,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适应于大多数胆总管结石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带T管保留Oddi括约肌功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38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个体化采用腹腔镜下行经胆囊管胆总管取石后缝扎胆囊管(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n=10)、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加术中留置鼻胆管引流(n=11)、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原位缝合并肝圆韧带局部缝合加固及术中鼻胆管引流术(n=5)、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辅助小切口下胆道扩张并鼻胆管引流再一期缝合手术(n=7)治疗,并对上述治疗方法加以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胆漏及胆道残余结石发生.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个体化选择手术适应证行不带T管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是科学合理的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操作要点,探讨其适应证及并发症的预防,为今后临床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09年11月该院76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治疗结果及其注意事项进行总结.结果 76例患者均在胆道镜的配合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50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术26例.胆总管切开后一期缝合42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20例,1例患者术后出现胆漏,所有患者术后经B超或者T管造影检查证实无残余结石.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创伤小、安全可行,掌握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式和适应证、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及时处理对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8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各41例。比较两组术后相关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肝功能指标水平及并发症。结果 与T管引流组相比,一期缝合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住院时间更短,术后疼痛药使用率、住院费用更低(P<0.05)。术后3天,两组WBC、CRP水平均低于术前、术后1天,且一期缝合组较低(P<0.05);两组ALP、ALT及AST水平均低于术前、术后1天(P<0.05),但组间对比水平相当(P>0.05)。一期缝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T管引流组(P>0.05)。结论 对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而言,一期缝合较T管引流更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后既能一期缝合胆总管,又能防止因Oddi’s括约肌水肿、缝线针眼漏而致胆道并发症的有效引流方法。我们从2002年5月开始在胆总管切开胆管一期缝合术中采用改良的鼻胃管作胆总管引流,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2002年5月~2005年2月,对51例胆石症患者行手术治疗,男23例,女28例;年龄31~76岁,平均53.5岁;第1次胆道手术者39例,再次胆道手术者12例。胆总管内有结石者40例,其中左、右肝管有结石者5例。所有病例术前B超确定无肝内胆管结石。1.2术式A组(胆管一期缝合加胆总管鼻胃管引流组)21例,占4…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2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03年11月8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6例患者均在胆道镜的配合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手术时间(120±50)min,失血量为(60±30)ml,进食时间为(48±8)h,下床活动时间为(48±8)h,术后住院时间为(5.5±1.5)d。无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4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40例。结论对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不管是采取T管引流或是一期缝合,只要掌握手术方式及适应证,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8月该院普外科收治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53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53例患者中1例因术中止血困难而中转行开腹术,余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术后发生胆漏,其中2例未行特殊处理于3~6d后自行愈合,1例胆汁引流不畅经B超引导穿刺置管引流后治愈.随访5~12个月无结石残留、复发,肝功能均正常.结论 针对胆总管结石外科治疗,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总管取石一期缝合术后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或探查后,给予缝合胆总管,不摆放T管,称一期缝合。我科于2003年起对53例胆管结石病人行腹腔镜加术中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并按专科特点进行针对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3例,男28例,女25例,年龄35~78岁,平均56.3岁;全部为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在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在临床的应用,探讨其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及临床应用蹬优缺点。方法: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或一期缝合。结果:23例胆总管结石手术21例获得成功,2例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只要掌握适应证,就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0.
张光全  廖忠  吴先麟  何方  廖国庆 《中国内镜杂志》2007,13(12):1287-1289,1292
目的探讨用胆道镜在小切口探查胆总管的疗效。方法右上腹肋缘下4~6cm长切口开腹,经切开胆总管放入胆道镜检查及取石1015例,经胆囊管放入胆道镜检查及取石105例。胆总管内置T管引流806例,一期缝合胆总管314例。结果1120例中838例(74.8%)胆总管结石被清除,阴性探查243例(21.7%),T管引流者术后发生残余结石21例(1.9%),胆总管末端损伤15例(1.3%),其中术后1例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死亡,漏胆12例(1.1%)。314例(28.0%)胆总管一期缝合者无1例漏胆及胆管狭窄。结论小切口加胆道镜技术探查胆总管是安全可行的,严格选择适应证可确保一期缝合胆总管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分析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和经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及胆管一期缝合胆道镜取石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以评价各种腹腔镜胆道探查方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自2000年1月 ̄2003年6月根据4项筛选标准,对符合条件的61例病人按胆道探查途径不同分为经胆囊管组(n=14)和胆总管切开组,后者又分为胆总管一期缝合组(n=23)和T管引流组(n=24)。比较观察3组病例的手术时间、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经胆囊管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一期缝合组和T管引流组(P<0.05),T管引流组腹腔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术后平均输液量、住院费用明显长于或高于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P<0.05),而经胆囊管组和一期缝合组除手术时间外其他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经胆囊管组出现手术并发症1例(7.1%),一期缝合组出现手术并发症3例(13.0%),均为胆道并发症;T管引流组出现手术并发症7例(29.2%),其中胆道并发症5例(20.8%)。3组患者随访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经胆囊管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适合的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人的疗效优于胆管切开途径的腹腔镜胆道探查术,而后者中胆管一期缝合的疗效又明显优与T管引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LCBDE)胆总管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65例,其中术后采用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为A组,采用T管引流术32例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补液量、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补液量少、住院费用少、发热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13、2.61、3.78、3.29、3.02,P均<0.05);A组并发胆漏、胆管狭窄、腹腔感染、结石残余和胆管炎的发生率与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3.58、2.61、4.27、3.88、3.51,P均>0.05)。结论与术后采用T管引流术比较,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对于老年胆总管结石合并T2DM患者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急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急诊处理胆总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46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急诊处理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结果46例急诊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均成功,结石取净率为100%。其中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35例,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取石11例,两者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4d、2.5d,1例T管拔后并发胆漏经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能安全、有效急诊处理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与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并经腹置鼻胆管引流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2014年5月-2015年5月55例胆囊结石合并CBDS患者分别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经腹置鼻胆管引流30例(鼻胆管组)及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25例(T管组)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胆道引流管留置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胆管组更具优势;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和3天胆汁引流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管组优势更明显。T管组术后并发症共11例(44.0%),鼻胆管组共10例(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水、电解质紊乱致厌食、恶心等消化道症状几乎均由T管引流造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鼻胆管引流扩大了胆总管一期缝合的适应证,避免了T管引流的一系列弊端,并未增加胆漏、结石残留及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体现了微创外科技术的优越性,适应证范围内治疗胆囊结石合并CBDS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多腔T型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及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0例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治疗组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对照组术中放置普通T型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胆汁丢失量及平均术后住院日和住院总费用;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切口感染、电解质紊乱、反流性胆管炎、胆漏等)及术后2个月结石残留率、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术后胆汁丢失总量、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治疗组术后出现并发症6例(20.00%),包括切口感染2例、电解质紊乱2例、反流性胆管炎1例、胆漏1例;对照组出现术后并发症16例(53.33%),包括切口感染3例、电解质紊乱7例、反流性胆管炎4例、胆漏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治愈。(3)治疗组结石残留率(3.33%)稍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均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下液电碎石术中放置多腔T型管,具有术后恢复较快、并发症较少、术后结石残留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持续时间为80-22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10-90 ml,平均50 ml。术后住院时间4-9 d,平均6.5 d。1例术后出现胆漏,1例术后套管针处出血。术后随访2-36个月,未发现黄疸、胆道残留结石和胆道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腹腔镜胆囊切除及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一种可行、安全的方法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胆道镜直视检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对患者胆道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探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实验组术中采用胆道镜直视检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监测2组患者术后72h内的24h T管引流量,术后胆总管压力、流量、流量阻力及引流液淀粉酶含量。结果对照组在术后第2天T管引流量增加,胆总管压力明显增高,流量减低,流量阻力加大。引流液淀粉酶含量降低,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若术中避免胆总管下端损伤性探查,术后72h内监测胆总管压力、流量及流量阻力可能有助于确定T型管护理时早期夹管时机。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的方法、注意事项、并发症防治。方法 对该组31例LCBDE的回顾性总结,采用了挤压法、冲洗法、钳夹及常规取石器械取石及胆道镜取石,经历了两个学习操作体会阶段。结果 27例完成LCBDE(其中1例术后因胆漏当晚再次开腹探查),4例分别因T管脱出、粘连、怀疑肿瘤及结石较大不能取出而中转开腹。结论 LCBDE的开展必需要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及必要的硬件设备。对病例有一定的选择,要注意术中的一些操作细节以确保手术成功,强调术后放置T管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采用胆道镜直视检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对患者胆道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胆总管探查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0例,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探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实验组术中采用胆道镜直视检查确认胆总管下端是否通畅.监测2组患者术后72 h内的24 h T管引流量,术后胆总管压力、流量、流量阻力及引流液淀粉酶含量.结果 对照组在术后第2天T管引流量增加,胆总管压力明显增高,流量减低,流量阻力加大,引流液淀粉酶含量降低,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若术中避免胆总管下端损伤性探查,术后72 h内监测胆总管压力、流量及流量阻力可能有助于确定T型管护理时早期夹管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