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18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突然发生的皮肤出现成簇小水泡,带状排列,多沿周围神经单侧分布,多伴有难以忍受的神经痛,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以中老年人多见,老年体弱患者常于皮损消退后仍留较长时间的神经痛。治疗颇感棘手,祖国医学称“缠腰丹”、“蛇串疮”、“蜘蛛疮”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评价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及治愈时间。方法:将我院自2007年11月~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36例耳带状疱疹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龙胆泻肝汤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同,均为100%,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痊愈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抗病毒药物、激素、神经营养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物联合龙胆泻肝汤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
5.
带状疱疹是以急性簇集状水疱 ,疼痛如火燎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中医称之为“缠腰火丹”、“蛇串疮”。其治疗方法与药物虽多 ,但效果不够理想。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本病 36例 ,疗效显著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36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5例 ;年龄 1 3~ 52岁 ;皮损位于头面部者 3例 ,颈下部者 2例 ,胸肋部者 2 1例 ,腰部者 9中 ,四肢者 1例。中医分型属肝经火盛型者 1 2例 ,脾经湿热型 1 6例 ,气滞血瘀型 8例。治疗方法患者均采用自拟消疹饮内服及西药治疗。中药消疹饮基本方为 :板蓝根、银花各 30 g,…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内服盐酸伐昔洛韦片(丽珠威),配合外治法。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分型,分肝经火毒型、湿热内蕴型、气血瘀滞型,分别采用龙胆泻肝汤、除湿胃苓汤、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外治法方面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水煎后,湿敷患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100%,对照组78.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止疱、结痂、止痛、皮损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结论: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3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文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8):984-985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的常见病、难治病(后遗神经痛)。其特点是在皮肤上骤然出现簇状水疱,皮疹多呈带状分布,状如蛇形、痛如火燎,又有部分病例好发于腰部,故祖国医学又将其称为“缠腰火丹”。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2004年8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74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43例,女31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7岁,平均41.5岁;病程最长40天,最短2天,平均27天。其中25例经西药治疗效果不显,其余均未经治疗。所有病例均符合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76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 8例中男 1 5例 ,女 2 3例 ;对照组 3 8例中男 1 8例 ,女 2 0例。两组病情相似。治疗方法两组均用常规治疗 ,给病毒唑、维生素 C、维生素 B12 相似文献
11.
12.
笔者近 2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5例均经皮肤科确诊为带状疱疹 ,其中门诊病例 7例 ,住院病例 18例 ;男 16例 ,女 9例 ;年龄最小2 1岁 ,最大 6 5岁 ;病程最短 1天 ,最长 7天。皮损受累部位 :头面部 5例 ,颈部 2例 ,腰腹部 1 相似文献
13.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为沿身体一侧周围神经作带状分布的成群水疱,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的自限性疾病。笔者于1996—9~1998—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带状疱疹25例,获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 25例均为门诊病人,女性16例,男性9例,年龄22—73岁,病程均不超过一周,其中病发于眼睑及额部的12例,耳后的3例,肋间神经分布区7例,颈部1例,腰部2例。 相似文献
14.
<正>带状疱疹,中医称"蛇盘疮"、"缠腰火毒"。中医认为,本病多因七情内伤,致肝经湿热蕴结,或脾湿郁久化火热,兼感外界毒邪,蕴积肌肤所发。临床表现皮损特点:红斑成簇水疱群,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伴有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的一种皮肤病。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8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治疗组42例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73岁,平均34.8岁;病程1~9天,平均4.2天;皮损发于头颈部5例,胸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96例,疗效较好,而且经济实用,尤其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预防或减轻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86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神经性皮肤病。它可发生在各年龄段,发生率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本病愈后易遗留严重的神经痛。目前对本病的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一。我们从2002年1月~2004年5月使用带状疱疹汤配合阿昔洛韦、聚肌胞及转移因子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6例,男41例,女45例;年龄18岁~68岁。对照组74例,男34例,女40例;年龄15~70岁。两组病程均最短1天,最长5天。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带状疱疹汤(龙胆草9g,黄芩12g,栀子12g,赤芍12g,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40例采用阿昔洛韦乳膏外用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30例单独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d.结果:治疗组40例,痊愈3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30例,痊愈20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9年1月~2004年2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病人3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用西药配合中药内服和外涂治疗带状疱疹6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40岁41例,41~65岁19例;起病后就诊时间最短1d,最长3d;皮疹发生部位:肋间神经(胸腹部)31例,颈部神经(颈部)10例,腰骶神经(腰背部)11例,三叉神经(面部、耳部)3例,四肢5例。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与治疗组基本相同。2 治疗方法 治疗组:①阿昔络韦0.5,每日5次;赛庚啶2mg,消炎痛25mg,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②中药:丹皮10g,栀子10g,柴胡10g,当归10g,赤芍10g,川穹10g,虎杖20g,贯众10g,白花蛇舌草30g。水煎服,每日1剂。辨症加减:高热者加石膏30g;剧痛者加郁金10g,延胡索15g;肝火盛、湿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