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和联合静脉推注呋噻米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6%羟乙基淀粉130/0.4联合注呋噻米治疗。记录两组患者尿量、并发症、恢复指标和平均住院日。结果观察组尿量多于对照组;观察组红细胞压积的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恢复指标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和静脉推注呋噻米可降低胰腺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康复,降低平均住院床日,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对急性胰腺炎转归的效果.方法 入院当天即给予患者静脉输注万汶(成人通常为1000~2000ml),同时静脉推注呋塞米,力求做到出入量基本平衡;入院第2天开始逐渐减少万汶用量.结果 150例胰腺炎患者Ran-80n评分≥3分者达51%,Balthazar CT评分≥D者60%,胰腺局部并发症和全身并发症仅为5%和6%,胰腺手术率和病死率均为4%.结论 早期容量复苏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关键,静脉输注万汶和静脉推注呋塞米可改善急性胰腺炎的转归.严密观察病情、准确记录出入量、预防并发症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严重脓毒症中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致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评估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2013年6月我院177例脓毒症中应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进行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入院后第16天作为临床观察终点,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致肾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63岁(OR=2.012;95%CI1.011,5.287);P=0.043)、合并高血压(OR=2.507;95%CI1.413,4.676;P=0.029)或糖尿病(OR=1.879;95%CI1.194,4.610;P=0.041)、血管活性药物使用≥7d(OR=3.750;95%CI1.159,11.528;P=0.024)、使用机械通气(OR=5.853;95%CI2.154,4.427;P=0.001)、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使用量≥33.3ml/kg(OR=3.216;95%CI1.089,13.836;P=0.001)是脓毒症中应用羟乙基淀粉致肾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脓毒症中患者高龄、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需长时间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使用机械通气、大剂量使用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将增加发生肾功能不全的风险,临床上应对此类患者加强危险因素评估,护理过程中密切关注肾功能变化,防范肾功能不全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6%羟乙基淀粉130/0.4用于婴儿腹部大手术术中容量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行腹部大手术,术中应用6%羟乙基淀粉130/0.4的25例婴儿(0-12个月龄,体重1.9-9.5kg)为试验组;选择性别、月龄、体重、手术及手术时间与试验组相匹配,术中未使用6%羟乙基淀粉130/0.4的25例婴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所行手术操作由同一组外科医师完成,术中容量治疗策略及使用血液制品的指征和用量,均由麻醉主治医师根据临床情况综合确定。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术中输注液体的差异,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术中使用血液制品的比例。结果两组患儿月龄、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和术前血红蛋白含量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中应用胶体液量(85.00±41.00)ml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35.47)ml,P=0.000;而晶体液量(163.00±101.15)ml显著少于对照组(225.00±114.31)ml,P〈0.05。试验组患儿术前心率(129.16±22.01)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143.88±16.88)次/min,P〈0.05,而两组患儿术后心率和手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有7例(28%)患儿,而对照组有14例(56%)患儿术中使用血液制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未见6%羟乙基淀粉130/0.4相关的不良反应或外科并发症。结论6%羟乙基淀粉130/0.4可安全用于行腹部大手术婴儿术中体液容量治疗,并减少术中使用血液制品患儿的比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肿瘤根治术患者围术期不同容量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行肾肿瘤根治术40例,随机分为两组(n=20),Ⅰ组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 ml/kg),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5 ml/kg);Ⅱ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液(15 ml/kg),麻醉诱导后即刻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5ml/kg).记录两组术中胶体液及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和异体输血情况;于入手术室后基础状态(TO)、麻醉诱导后即刻(T1)、15 min(T2)、60 min(T3)、120 min(T4)及术毕(T5)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同时于TO、T1、T3、T5行血气分析及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压积(Hct)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均未输异体血,术中胶体液及晶体液用量、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组术中CVP、心率、Hct、Hb及术毕时pH值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术中CVP、MAP、心率、pH值、术毕时HCO3-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术毕CVP、血浆乳酸、Hb、H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肿瘤根治术患者采用麻醉诱导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麻醉诱导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的容量治疗方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背景:新型60 g/L羟乙基淀粉是目前容量治疗的血浆代用品,用其扩容对组织氧合更有利,更能改善微循环并减少内皮细胞肿胀.目的:观察先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新型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对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临床观察,于2007-03/12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完成.对象:择期腹部手术患者2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平衡液组10例和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10例.方法:建市通畅静脉通路行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平衡液组以15 mL/(kg·h)速度输入乳酸钠林格液1 000 mL;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先以同样速度给予乳酸钠林格液500 mL,继之等速输入羟厶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500 mL,术中维持输液用乳酸钠林格液.主要观察指标:测定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前后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变率、低切变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等指标.结果:①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平衡液组伞血高切黏度明显降低(P<0.05);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全血高切黏度和低切黏度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前后两组血浆黏度和全血还原黏度均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后两组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降低,60 g/L中分子羟乙基淀粉组降低显著(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先后输注乳酸钠林格液和60 g/L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能够优化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7.
李晋波  李璐  左可见 《华西医学》2010,(8):1415-1417
目的观察聚明胶肽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6年6月-2008年10月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32例随机分为聚明胶肽组和羟乙基淀粉组,每组16例。抢救时除采用止血、扩容、纠酸等综合措施外,分别输入聚明胶肽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1500mL。两组均监测血压、尿量和血气分析指标,比较两组指标恢复正常以及所需的时间。结果聚明胶肽组与羟乙基淀粉组上述指标恢复正常及所需的时间无差异,两组生存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均无差异。结论聚明胶肽注射液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与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相当。  相似文献   

8.
背景:临床迫切需要了解不同类型胶体溶液对于重症患者和麻醉关键时期的扩容效果及寻找适合临床应用的简易评估方法.目的:测定分析定量液体输入前后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血红蛋白的动态变化,依据质量守恒原理建立方程估测血管内容量,比较麻醉诱导后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的扩容效果.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采用常规麻醉及诱导,于诱导后10 min内分别输注7 mL/kg羟乙基淀粉130/0.4或琥珀酰明胶.分别于输注前,输注后即刻,输注后1 h,测量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胶体渗透压和平均动脉压.而后通过公式计算得出3个时间点的血管内容量(V(0),V(1),V(2)),两个时点的扩张容量(V△1,V△2)和即刻扩容比V△1/V(jnfusionl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组间比较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组内比较液体输注后测定容量明显超过输液前,V(1)>V(0)(P<0.05).而且两组即刻扩容比V△1/V(infusion)均大于100%,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输液1 h后测定容量与输液后即刻(V(2)与V(1))相比,琥珀酰明胶组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羟乙基淀粉130/0.4组内V(2)>V(1)(P<0.05).以上结果说明羟乙基淀粉130/0.4和琥珀酰明胶具有相似的强大的即刻扩容能力,输注后均可实现血管外液体向血管内的转移,但在胶体输注后1 h,羟乙基淀粉130/0.4的容量维持效应稍优于琥珀酰明胶,但无临床显著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静脉输注羟乙基淀粉或人体白蛋白对病人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ICU病人18例,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输注10%羟乙基淀粉10±2.25ml/kg或20%人体白蛋白1±0.30ml/kg,于用药前、用药后即刻取静脉血(A组并在用药后24小时再取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羟乙基淀粉可显著降低血液粘滞度、红细胞比积和红细胞聚集性,且其使前二者降低的显著性可维持到用后24小时.人体白蛋白使血浆粘度显著升高,而对其他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与人体白蛋白相比,羟乙基淀粉可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障碍,故适用于休克等有微循环障碍或有血液粘滞度增高隐患的危重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颅内压和脑水肿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实验在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进行.取28只雄性SD大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建立脑梗死再灌注大鼠模型,造模不成功另选大鼠再行手术补足手术组,于再灌注开始时尾静脉泵入高渗羟乙基淀粉200/0.5氯化钠注射液和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注射液,分别为206 mL/ (kg· d);造模后0、2、6、12、18、24 h时间点分别测量血浆胶体渗透压(plasma colloid osmotic pressure,COP)和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治疗24 h后测量右侧大脑半球含水量(brain water content,BWC).结果 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ICP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高渗羟乙基淀粉组术后ICP明显低于对照组和羟乙基淀粉组,但羟乙基淀粉组各时间点ICP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羟乙基淀粉组和羟乙基淀粉组COP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高渗羟乙基淀粉组和羟乙基淀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高渗羟乙基淀粉组、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脑含水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81.24±0.36)%、(83.04±0.10)%、(83.14±0.41)% vs.(78.37±0.37)%,P=0.000];高渗羟乙基淀粉组脑含水率显著低于对照组[(81.24±0.36)% vs.(83.14±0.41)%,P=0.000)]和羟乙基淀粉组[(81.24±0.36)% vs.(83.04±0.10)%,P=0.000];羟乙基淀粉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04±0.10)%vs.(83.14±0.41)%,P=0.578].结论 高渗羟乙基淀粉可明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急性期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但未能证实其提高COP对颅内压和脑水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及其基因表达与其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3年8月本科收治的3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及1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入科后d1、d3、d7血浆sTREM-1水平,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TREM-1基因表达水平,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 APACHE Ⅱ与SOFA评分。【结果】MAP组入科后d1、d3、d7血浆sTREM-1浓度分别为(386.24±190.79)ng/L、(237.22±118.64)ng/L、(143.34±92.23)ng/L ;SAP组分别为(849.56±412.31)ng/L、(674.61±347.47)ng/L、(419.56±241.57)ng/L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血浆 sTREM-1水平与 APACHE Ⅱ评分和 SOFA评分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r =0.619,P <0.05和 r =0.610,P <0.05)。【结论】sTREM-1与 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但SAP组TREM-1mRNA基因表达未见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张文洁  陈绮丹  林燕生 《临床荟萃》2012,27(10):849-851
目的 探讨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3例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患者(MetS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期住院的35例不伴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非MetS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MetS组腹痛缓解时间(7.88±3.89)天vs (4.67±2.64)天及平均住院时间(10.60±4.86)天vs (8.11±3.77)天,较非MetS组长,复发次数较非MetS组多(2.76±1.39)次vs( 1.22±0.53)次,死亡百分比高于非MetS组(3.0% vs 0);MetS组患者血钙(1.67±0.48)mmol/Lvs (2.07±0.68) mmol/L、血氧分压水平(65±10)mmHg(l mmHg=0.133 kPa) vs (79±12) mmHg低于非MetS组,而CRP水平高于非MetS组(156.6±17.4) mg/Lvs (117.9±13.5) mg/L;MetS组中重症患者比例(30.3% vs 14.3%)、Ranson评分≥3者(33.3% vs 14.3%)、Balthazar CT分级为D、E级者(30.3% vs 11.4%)、APACHE Ⅱ评分≥8分者比例(30.3% vs14.3%)均较非MetS组高,MetS组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非MetS组(均P<0.05).结论 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胰腺炎通常病情较重,并发症多,易复发,积极控制代谢综合征的各个组分可能对控制胰腺炎病情及预防胰腺炎复发有利.  相似文献   

13.
罗光涛 《华西医学》2009,24(1):112-114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脂血症(HL)性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9例肥胖型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为青年男性,年龄30.78±5.56岁;(2)病前均无糖尿病史及相关症状,均无高脂血症史;(3)病前均无暴饮、暴食和胆石症史;(4)均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均有腹压痛;(5)均为肥胖体型,体质指数28.33±1.54kg/m2;(6)均达到DKA诊断标准;(7)入院时有7例血淀粉酶升高,其中6例超过正常值3倍以上,2例正常(其中1例入院后升高达正常值3倍以上);(8)入院时均有高脂血症,其中3例脂血,6例TG均〉11.3mmol/L,DKA纠正后(入院后第3天)TG降至1.1~1.8mmol/L,TC降至3.6~4.6mmol/L;(9)B超或cT均有胰腺炎改变;(10)治愈后症状解除,血TG、TC均正常或稍高,血尿淀粉酶均正常。结论:(1)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常规查TG、TC、血尿淀粉酶、胰腺B超或CT,以排除高脂血症性胰腺炎;(2)青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可能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为首发表现入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体质指数(BMI)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61例,根据BMI分为正常组(n=50)、超重组(n=85)与肥胖组(n=26)三组,所有患者分别于发病后72 h内、发病后30 d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E峰/A峰。结果超重或肥胖组在入院时及30 d随访时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均显著大于正常组(入院时:134.9 ml±33.4 ml/146.9 ml±60.6 ml比134.9 ml±33.4 ml,P=0.016;30 d随访时:149.9 ml±36.6 ml/159.4 ml±54.5 ml比136.0 ml±36.2 ml,P=0.030),超重或肥胖组在入院时及30 d随访时的LVEF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组(入院时:49.7%±7.7%或46.8%±7.1%比51.7%±7.6%,P=0.030;30 d随访时:52.9%±7.6%或50.88%±7.1%比55.3%±7.5%,P=0.042)。超重及肥胖组的E/A值与正常组相比在发病72 h及30 d随访时均无显著差异(入院时分别为:0.86±0.23、0.84±0.23比0.85±0.25,P=0.951;30 d随访时分别为:0.97±0.25、0.97±0.20比0.99±0.25,P=0.835)。结论合并超重或肥胖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左心室的扩大与LVEF降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呋塞米联合甘露醇治疗高血压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从入院时即予呋塞米20 mg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 mL静滴联合治疗,动态评估患者血压变化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42例高血压脑病患者在用药(25±5)min后开始自觉症状改善:舒张压和平均压缓慢下降,30 min后出现明显下降;60 min时所有患者均达到目标血压;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呋塞米联合甘露醇在降低颅内压的同时,能平稳降低血压,简单、便捷、安全,可应用于无合并严重肾衰、心衰的高血压脑病患者.  相似文献   

16.
张久红 《临床医学》2013,33(9):25-27
目的研究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急诊收治的280例各类中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灌流组(150例,于中毒后24 h内进行血液灌流)和非灌流组(对照组,130例,仅予以常规洗胃、导泻等一般性治疗)。观察两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肺水肿纠正时间、解毒剂应用剂量及死亡例数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灌流组意识障碍纠正时间为(3.0±0.5)h,肺水肿平均纠正时间为(2.5±0.4)h,有机磷中毒阿托品用量为(26.0±2.5)mg,死亡5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5±0.8)h、(4.9±0.7)h、(47.0±6.5)mg及12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中毒一体化治疗方法中,血液灌流能明显改善中毒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在急诊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催产素联合间苯三酚在终止孕41~41+6周妊娠中的效果。方法住院分娩孕41~41+6孕妇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催产素,观察组催产素用法及剂量同对照组,并静脉注射间苯三酚,比较2组用药后6、12、24h宫颈Bishop评分,用药24h内临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污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6、12、24h宫颈Bishop评分分别为(7.0±0.3)、(7.2±0.4)和(7.5±0.8)分,对照组分别为(6.0±0.1)、(6.2±0.2)、(6.8±0.5)分,2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用药24h内临产率(82.53%)高于对照组(53.97%)(P〈O.01);观察组产后出血量(150±20)mL、新生儿Apgar评分(9.89±0.11)分、羊水污染8例,对照组产后出血量(155±20)mL、新生儿Apgar评分(9.88±0.12)分、羊水污染9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小剂量催产素联合间苯三酚可促进宫颈成熟,缩短产程,用于终止孕41~41+6周妊娠效果优于单纯小剂量催产素引产。  相似文献   

18.
周淑清  沈涛 《临床荟萃》2012,27(21):1841-1843
目的 评价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成年人急性肾损伤(AKI)预测价值及对AKI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辽宁省人民医院ICU患者316例,参照急性肾损伤网络(AKIN)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无AKI组和AKI组,依据AKI的分期再将患者分为AKI危险组,AKI损伤组和AKI衰竭组.对各组间变量进行分析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NGAL对AKI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入住ICU后血NGAL水平与AKI密切相关,AKI组患者血NGAL(293.284±91.831)μg/L较无AKI患者血NGAL(183.517±141.141) μg/L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NGAL水平随着AKI严重程度的变化而变化.以血NGAL水平绘制ROC曲线,其中预测AKI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797(95% CI =0.750~0.844,P<0.01);预测肾损伤的AUC是0.892(95% CI =0.853~0.931,P<0.01);预测肾衰竭的AUC是0.960(95% CI =0.927~0.993,P<0.01).结论 对于ICU成年患者血NGAL可以作为AKI早期预警指标并且可以作为AKI严重程度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9.
背景:高敏受者肾移植前应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尚无统一方案,而国内应用较少。目的:探讨采用血浆置换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干预的方法,对肾移植高敏受者进行脱敏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分析。方法:28例肾移植患者进行人类白细胞抗原交叉配型,并进行脱敏及血浆置换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观察排斥反应发生率和移植肾存活时间及功能。结果与结论:28例脱敏患者均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9例(32%)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其中5例(18%)为急性体液性排斥,所有排斥反应均逆转。平均随访(50±24)个月,移植后1和2年平均血肌酐分别为(112.18±17.20)和(129.78±36.52)μmol/L。移植肾12和48个月年存活率分别为95.0%和78.0%。提示采用血浆置换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能有效地对高敏受者进行脱敏治疗,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发生率高是该方案的主要问题,随访表明近期效果可以,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脑梗死患者与1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空腹血浆Hcy水平的测定、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两组的血浆Hcy浓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血浆中Hcy浓度(25.1±4.9)μmol/L明显高于而对照组(14.8±4.1)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颈动脉硬化发生率86.1%,高于对照组的26.1%(P<0.05)。脑梗死组中有颈动脉硬化的患者其血浆Hcy浓度为(31.3±4.8)μmol/L,高于无颈动脉硬化患者的血浆Hcy浓度(18.2±5.9)μmol/L(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为脑梗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