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眼镜王蛇毒用CM-C11柱层析,醋酸铵缓冲液洗脱,分出15个蛋白组分,其中组分Ⅷ、Ⅸ、Ⅻ和ⅩⅢ为毒性较大的致死组分。实验证明眼镜王蛇全毒及四个毒性组分都不具有心脏毒及突触前神经毒活性。它们阻断小鸡颈二腹肌神经肌标本对间接刺激及对外源性乙酰胆碱的反应;神经肌传递阻滞后,标本对直接刺激及对氯化钾的反应不受影响。组分Ⅸ、Ⅻ和ⅩⅢ对神经肌传递的阻滞容易逆转,组分Ⅷ则较难逆转。这四个毒性组分均为突触后神经毒,其毒力依次为Ⅷ>Ⅸ>Ⅻ>ⅩⅢ,眼镜王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是突触后神经毒。  相似文献   

2.
禤亦雄  吴秀荣 《药学学报》1984,19(10):721-726
眼镜王蛇毒用CM-Sephadex C-25柱层析、醋酸铵缓冲液洗脱,获得20个蛋白组分。Ⅷ峰经CM-C 32重层析后获得组分Ⅷ-1与Ⅷ-2,组分Ⅷ-2经Sephadex G-50滤过后呈单一吸收峰。用三种不同类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组分Ⅷ-2为电泳纯蛋白。分子量为7,827;等电点约为pH 7.6。小鼠ip LD50为0.155 mg/kg(0.146~0.165 mg/kg)。用离体小鸡颈二腹肌标本表明组分Ⅷ-2是属于突触后神经毒,其阻断作用在反复冲冼6小时内是相当难逆转的。从氨基酸组成测定结果的分析、分子量、双向免疫扩散、LD50的比较以及阻断神经肌肉传递的难逆转性,可推测眼镜王蛇毒组分Ⅷ-2是与α-银环蛇毒素相似的难逆转性长链突触后神经毒素。  相似文献   

3.
福建眼镜王蛇蛇毒柱层析分离及生化药理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福建眼镜王蛇毒,获得17个蛋白峰。该蛇毒具有磷脂酶A_2、蛋白水解酶、精氨酸酯酶、L-氨基酸氧化酶、胆碱酯酶、磷酸单酯酶和磷酸二酯酶等酶活力。组分Ⅰ,Ⅳ对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功能有抑制作用,组分Ⅰ还有降压作用,组分Ⅳ则有心脏毒性作用。Ⅵ,Ⅶ,Ⅷ,Ⅸ,Ⅹ,Ⅺ和Ⅻ等7个组分具突触后神经毒活性,组分ⅩⅫ呈现局部出血效应,粗毒及各组分对家兔血浆的复钙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神经毒素(neurotoxin,NTX)是眼镜王蛇毒(Ophiophagus hannah Venom)的主要活性成分,我们应用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及疏水层析等色谱方法从眼镜王蛇毒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突触后神经毒素,暂定名为Neurotoxin-K(NTX-K)。经SDS-PAGE电泳鉴定为均一蛋白,分子量约为7776道尔顿,其小鼠静脉注射的LD50  相似文献   

5.
孔健强  吴秀荣 《药学学报》1983,18(2):97-103
金环蛇毒用羧甲基纤维素柱层析分离出17个蛋白组分,其中5个组分是毒性较大的致死成分。在这5个组分中,Ⅺ、Ⅻ、ⅩⅤ是心脏毒,ⅩⅢ、ⅩⅣ是神经毒。心脏毒组分Ⅺ、ⅫⅩⅤ使离体大鼠心脏挛缩,心跳停止于收缩期;使小鸡离体颈二腹肌挛缩,最后致痉挛性麻痹;对兔眼结合膜有局部刺激作用,使结合膜充血水肿。组分ⅩⅤ还具有直接溶血作用。神经毒组分ⅩⅢ阻断大鼠、小鸡、青蛙神经肌肉标本的突触传递,标本对乙酰胆碱的反应消失,对直接刺激以及对高浓度氯化钾的反应无减少,神经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最无显著改变;使蛙腹直肌乙酰胆碱量效曲线平行右移,新斯的明可以对抗这个作用。组分ⅩⅣ的作用与组分ⅩⅢ相似。实验提示,组分ⅩⅢ、ⅩⅣ是作用于终板后膜的神经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的免疫活性及其在体内外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方法:采用嗜硫色谱法一步分离纯化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通过间接ELISA法对制备的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进行免疫活性检测,采用小鼠体内外保护实验评估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的中和作用。结果:嗜硫色谱法制备的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并且对眼镜王蛇毒素显示较好的中和效应,在体外6mg/kg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可有效地中和约4LD50(约1.6mg/kg)的眼镜王蛇毒素,而在体内可有效地中和约3LD50(约1.2mg/kg)的眼镜王蛇毒素。结论: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具有良好的中和作用,本项目为抗眼镜王蛇毒卵黄抗体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制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并研究该抗体在鸡卵黄中表达过程。方法 以甲醛减毒处理的眼镜王蛇粗毒免疫莱航母鸡 ,母鸡免疫应答后 ,在卵黄中产生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应用嗜硫色谱柱HiTrapIgYPurificationHP从鸡卵黄中提取抗眼镜王蛇毒抗体 ;以间接ELISA法及双向免疫抗散法测定抗体的效价、特异性及免疫活性 ;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蛋白含量 ;采用SDS PAGE法测定分子量及鉴定抗体纯度 ;抗体的特异性及交叉反应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进行验证。结果 母鸡初次免疫第 9天即有抗体产生 ,初次免疫 6 0天后抗体效价超过 10 5;卵黄抗体经嗜硫色谱柱纯化后 ,经SDS PAGE检测为电泳纯 ,纯化后抗体效价较纯化前提高 4倍 ,每枚蛋中平均可获得较纯抗体 97 5mg ;所获取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 ,与蝰蛇科属的其它蛇毒无交叉反应 ,与眼镜蛇科蛇毒存在不同程度交叉反应 (蛇毒浓度大于5 0 0 μg·L-1时明显 )。结论 本研究首次研制并鉴定了抗眼镜王蛇毒鸡卵黄抗体 ,开拓了我国蛇伤治疗的新领域 ,并分析抗体在产蛋期卵黄液中表达的进度 ,为今后该抗体的持续、高质量诱导奠定基础 ,同时也促进其它抗蛇毒鸡卵黄抗体的研究开发及蛇毒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抗蛇毒卵黄抗体应用于蛇毒检测的可行性。方法以甲醛减毒的眼镜王蛇毒抗原免疫莱航母鸡,制备抗眼镜王蛇毒抗体;采用过碘酸钠法对特异卵黄抗体进行酶标;ELISA的实验条件及相关参数通过棋盘滴定法确定,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精确度及稳定性等测定。结果本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达32μg·L-1,并且眼镜王蛇毒抗原浓度在32~750μg·L-1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r=0.963);卵黄抗体对眼镜王蛇毒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蝰蛇科的五步蛇毒、园斑蝰蛇毒无交叉反应,与眼镜蛇科的金环及银环蛇毒仅在高剂量(剂量大于500μg·L-1)时存在轻度交叉反应,但与眼镜蛇毒之间交叉反应明显。应用本方法对不同浓度(100、300、1000μg·L-1)的眼镜王蛇毒样品检测,结果平均板内相对标准差在1%~3%之内,板间相对标准差在8%以内;稳定性实验显示:卵黄抗体置于37℃条件6天,其检测结果与4℃条件下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特异的卵黄抗体应用于微量蛇毒检测研究是可行的,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以降低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华眼镜蛇毒组分F对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功能的抑制作用和体外的抗血管生成活性。方法MTT快速测定法测定组分F对原代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对纤维蛋白原(Fg)、纤连蛋白(Fn)、Matrigel的黏附作用的影响;采用平面拟毛细血管生成培养法,观察组分F对血管生成的抑制效应。结果组分F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功能,对细胞黏附Fn、Fg和Matrigel 3种物质的作用从1.2μg/ml浓度起即有抑制效应(P<0.05),且均呈浓度依赖性,组分F对细胞黏附Fg和Matrigel的抑制作用较其对Fn的作用强(P<0.05);组分F可抑制内皮细胞在培养基质中生成血管样网状结构的反应,并且随浓度的不同抑制程度有明显不同。结论中华眼镜蛇毒组分F具有体外抗血管生成活性。  相似文献   

10.
广西眼镜王蛇毒一种新的酸性磷脂酶A_2的基因克隆和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SephadexG 75 ,CM SepharoseCL 6B和DEAE SephadexA 5 0连续的柱层析 ,从广西眼镜王蛇 (Ophiophagushannah)蛇毒中分离到一种新的酸性磷脂酶A2 (pI 4 .0 ) ,命名为APLA2 2 .它的分子量约为 14 0 0 0 ,具有较高的磷脂酶活力 (4 2 9mol·g- 1·min- 1) .它对小鼠没有致死性 (LD50 >2 0mg·kg- 1) ,但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诱导水肿形成能力 .通过cDNA测序解决了它的完全的一级结构 .由cDNA推导的APLA2 2蛋白质全序列与福建眼镜王蛇和台湾眼镜王蛇蛇毒酸性磷脂酶A2 的同源性分别为73.9% ,64.7% ,它不存在 62~ 66位的“胰腺环” ,因而它可能是一种新的眼镜王蛇毒酸性磷脂酶A2 .APLA2 2基因克隆及其生化药理性质的研究 ,为探讨蛇毒活性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及蛇伤中毒机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  相似文献   

11.
马桶花(Incarvillea arguta Royle)为紫葳科角蒿属植物。四川民间用于治疗肝炎及感染性疾病。我们将该植物的提取物用于治疗传染性肝炎,有较好疗效。从马桶花植物的叶子中分离到四个结晶性单体,分别为甲、乙、丙和丁素。前三个化合物已经报道,丁素经药理试验,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和镇静作用。该新化合物命名为马桶花  相似文献   

12.
孔健强  吴秀荣 《药学学报》1986,21(6):416-421
从金环蛇毒中分离得到一个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毒——组分Ⅸ。与通常的蛇毒突触后神经毒不同,组分Ⅸ对蛙腹直肌的乙酰胆碱量效曲线呈现非竞争性抑制。在有新斯的明存在时,高浓度乙酰胆碱使腹直肌产生相反的效应。在实验用浓度下,组分Ⅸ对125Ⅱ标记的眼镜蛇神经毒与电鳐电器官膜碎片的结合无显著影响。应用电压固定技术的研究表明,组分Ⅸ能够抑制终板电流,最后使其完全消失,且能缩短终板电流的半衰期。增加衰减速率常数α值;对终板电流的平衡电位无显著影响.实验提示组分Ⅸ是通过乙酰胆碱受体以外的作用方式产生阻断作用的,作用部位可能在终板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13.
甘草新木脂素的分离与化学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陕北产甘草C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的根中分离出五种结晶,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芒柄花黄素(Formononetin)甘草西定(Licoricidin)及甘草利酮(Licoricone)。晶V为一新成分,命名为甘草新木脂素(Liconeolignan)其化学结构用化学降解和光谱分析定为[Ⅳa]。  相似文献   

14.
鲜卑花酯的分离和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A new ferulic acid ester, C16H22O9, mp 141~143℃ (EtOAc), named sibirate (Ⅰ), was isolated from the aerial part of Sibiraea angustata (Rchd.) Hand.-Mazz. in addition to a known compound ferulic acid. By means of IR, EI-MS, FAB-MS, 1H NMR, 13C NMR and chemical evidences the structure of sibirate was established as glucityl ferulate.  相似文献   

15.
刺梨酸的分离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光义 《药学学报》1987,22(2):121-125
从刺梨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五环三萜酸,命名为刺梨酸。通过光谱分析和衍生物的制备,确定其化学结构为2β,3α,7β,19α-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  相似文献   

16.
前胡香豆素B和前胡香豆素C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从中药白花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根中分离和鉴定了5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波谱数据解析及化学反应,分别鉴定为3′-angeloyloxykhellactone(Ⅸ)、前胡香豆素B(Ⅹ)、前胡香豆素C(Ⅺ)、Pd-Ⅲ(ⅩⅢ)和peucedanocoumarin Ⅲ(ⅩⅤ)。其中化合物Ⅹ和Ⅺ为两个新化合物,通过和凯林内酯的化学沟通确定了其绝对构型。其化学结构分别为3′(S)-乙酰氧基-4′(S)-羟基-3′,4′-二氢邪蒿内酯(Ⅹ)和3′(S)-羟基-4′(S)-乙酰氧基-3′,4′-二氢邪蒿内酯(Ⅺ)。Ⅸ为首次报道自天然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7.
白花前胡中白花前胡甙和Pd-C-I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白花前胡(Peucedanum,praeruptorum)根中分得7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Pd-C-I(I),白花前胡甙(II),香草酸(III),没食子酸(IV),nodakenin(V),rutarin(VI)和isorutarin(VII)。II为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为4-O-β-D-吡喃葡萄糖基-3-甲氧基苯丙酮,命名为白花前胡甙。I为首次从白花前胡中分得的线型二氢吡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这对前胡属植物化学分类学有一定意义。还利用2DNMR纠正了文献中关于化合物I和VII的个别碳信号归属的错误。  相似文献   

18.
假鹰爪根中黄酮成分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假鹰爪根中黄酮成分的分离鉴定吴久鸿,廖时萱,梁华清,毛士龙(上海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植化教研室200433)继前报(1)从假鹰爪(DesmoscochinchinensisLour.)根中分得lawinal,isounonal和4,7-二羟基-5-甲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