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调查不同类型托幼机构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状况,掌握其不同特点,为针对性地开展蛲虫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不同的幼托机构,以班级全体学生为对象,采用透明胶带肛周粘贴法进行样本采集,显微镜下镜检以判断是否为蛲虫感染。结果2008~2012年检测29间托幼机构的儿童共3856人,男、女儿童感染率分别为18.18%和15.75%,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蛲虫感染率市级幼托机构为9.04%、村级幼托机构为24.00%,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各级幼托机构中3岁以上各年龄组感染率在17%~19%之间,2岁组感染率较低(11.95%),与其它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托幼机构普遍存在蛲虫感染,本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农村高于市区,尤其3岁以上年龄组儿童感染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年轻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延辉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4):107-108
目的探讨年轻妇女宫颈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9月~2010年2月收治的≤35岁的68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随机选择同期收治的〉35岁的30例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比较两组Survivin、P27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青年组早期宫颈癌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Х^2=6.54,P〈0.05);瘤体直径≥4cm,青年组所占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Х^2=8.62,P〈0.01);腺癌比例,青年组明显高于对照组(Х^2=7.93,P〈0.01);青年组的淋巴结转移率、深间质浸润和HPV感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Х^2=4.79、8.85、9.46,P〈0.05和P〈0.01);青年组脉管累及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Х^2=0.75,P〉0.05);Survivin的表达量青年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Х^2=5.28,P〈0.05);P27在两组之间的表达量无统计学意义(Х^2=0.24,P〉0.05)。结论35岁以下宫颈癌具有临床期别早、腺癌比例高及瘤体大的临床特点和相对高危的病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宁夏2002和2011年农村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状况变化。方法按照全国寄生虫调查方案,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对比分析2002和2011年2次对宁夏永宁县等7个县区的儿童蛲虫感染调查。结果2011年儿童蛲虫感染率2.89%,与2002年儿童蛲虫感染率6.65%相比下降较明显(x2=64.16,P〈0.05);2002年感染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为彭阳县(9.23%)、海原县(9.18%)和盐池县(7.76%)。2011年,感染率最高的3个县分别为海原县(5.52%)、彭阳县(4.07%)和盐池县(2.99%);2次调查结果显示,4—8岁儿童蛲虫感染率最高,性别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蛲虫感染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1目的调查胃癌患者直系亲属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为有效预防控制H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6例已确诊胃癌患者的直系亲属139例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采用’4c呼气试验检查Hp,并对Hp阳性者进行血清学Hp分型检查。结果胃癌患者直系亲属Hp感染率为77.70%。男性感染率为78.79%,女性感染率为76.71%,男女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5~59岁年龄组Hp感染率最高,达92.30%,30~〈45岁和45~59岁年龄组与〈15年龄组比较H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15);年龄与Hp感染率高度相关(r=0.884)。亲缘关系以配偶感染率最高,达91.11%,配偶与子女Hp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Hp感染中以Hp-1型为主,占70.37%,与Hp-2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癌患者直系亲属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以致病力强的Hp-1型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彭阳县2002和2011年农村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变化。方法分别于2002和2011年按照有关调查方案求抽取一定量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查粪便中蛔虫、鞭虫和蛲虫虫卵,对3~14岁儿童采用透明纸肛拭法检测蛲虫虫卵,比较2次调查人群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结果。结果2002年检出土源性线虫有蛔虫、鞭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15.61%(247/1582)、0.12%(2/1582)和21.33%(77/361);2011年检出土源性线虫有蛔虫和蛲虫,感染率分别为5.06%(56/1106)和4.07%(40/982)。虫种由10年前的3种减为2种,10年后未见多重感染者。10年来土源性线虫感染依然以3—20岁人群为主,尤其是学龄前儿童高发(χ^2=26.34,P〈0.05;χ^2=12.14,P〈0.05)。2个年度人群感染率在性别和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10年前相比彭阳县土源性虫感染率有了大幅下降,但个别卫生条件较差的村落,学龄前儿童仍是今后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邢台市儿童蛲虫感染状况,为今后蛲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所小学和3所幼儿园,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对12岁以下儿童进行蛲虫感染调查。结果共调查儿童910人,感染率为16.48%,4岁一组感染率最高(21.35%),感染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邢台市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比较严重,应加强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市与农村地区儿童的蛲虫流行特征.方法 选择重庆市城区和农村各1个区县作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按东、西、南、北、中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50名3~12岁儿童,每个点750名以上.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肛拭法,定性检查蛲虫卵.分析比较城市和农村地区儿童蛲虫感染率差异.结果 重庆市儿童蛲虫感染率为6.85%,城市(2.14%)低于农村地区(12.13%)(x2=62.14,P<0.01).城市及农村儿童的性别间比较,蛲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城市=0.21,x2农村=1.32,P均>0.05);同一性别间,城市与农村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市、农村不同年龄组间儿童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城市=12.65,x2农村=34.22,P均<0.01);在同一年龄组间比较,除11~岁组外,其他年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城市各个年龄段儿童蛲虫感染率变动不大(x2趋势=0.89,P>0.05);农村儿童感染率趋势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x2趋势=3.36,P<0.01).结论 重庆市城市与农村儿童蛲虫感染具有不同特征,应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采取适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市级尘肺病诊断机构诊断质量。方法对承担广西所有企业粉尘作业工人职业健康监护尘肺病诊断的全部8个市级诊断机构,每市整群取样粉尘危害严重的2~3个企业,共选取17个企业2011--2013年间一次岗前或岗中职业健康监护的全部受检者共742例,由自治区级3名有尘肺病诊断资质者与当地市有尘肺病诊断资质者共同对受检者进行尘肺病诊断及分期。此结果为检出尘肺病例。查阅有尘肺病诊断证明书者,为诊断尘肺病例。分析尘肺病诊断漏诊率、复诊漏诊率,及其与企业属性、尘肺期别、健康监护年份和时点的关系。结果检出尘肺病例72例,诊断尘肺病例34例,非尘肺误诊为尘肺病4例,尘肺误诊为非尘肺病2侧。尘肺病诊断漏诊率58.3%,误诊率16.7%(Х^2=16.8,P〈0.01)。尘肺病初诊漏诊率为零。复诊漏诊率38.9%。壹期、贰期、叁期尘肺漏诊率分别为61.5%、33.3%、75.0%(Х^2=4.22,P=0.121)。2011年漏诊率88%,2012年25%,2013年100%(Х^2=33.27,P〈0.01)。国营企业漏诊率0%,集体企业43%,民营企业74%(Х^2=11.09,P〈0.01)。复诊漏诊率民营企业61.5%,国营企业O%,集体企业13.3%(Х^2=18.572,P〈0.01)。岗前尘肺漏诊率47.4%,岗中62.3%(Х^2=1.27,P=0.258)。岗前尘肺复诊漏诊率31.6%,岗中41.5%(X2=0.58,P=0.446)。结论广西市级尘肺病诊断质量存在较严重问题,漏诊率高。漏诊的主要原因不是诊断技术,而是诊断管理。复诊漏诊是尘肺病漏诊的重要原因,但非唯一原因。民营企业复诊率最低,漏诊率最高,问题最突出。设立广西职业病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加强职业病诊断科学管理;将尘肺病复诊率、尘肺病漏诊率列为广西尘肺病诊断机构诊断质量及资质认证指标,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9.
蛲虫病是儿童常见才一种肠道传染病,严重影响着儿童身心健康.为摸清我县学龄前儿童蛲虫感染情况,我们对县城10所机关托儿所和7个学前班758名儿童进行了调查.采用透明胶纸拭贴法,在肛门周围皱折处取卵镜检。调查结果显示,总霞染率为15.51%(118/758),其中男童为16.27%(62/381),女童为14.85%(56/377),性别间绕虫感染率无显著差异(X'一0.29,P>0.05);3~5岁组感染率为12.38%(4O/323),6~7岁组为1793%(78/435),大年龄组感染率高于低年龄组,差别有显著意义(丁一434,P<0.05)。扶虫感染途径繁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胃癌组织P16和E-cadherin蛋白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80例胃癌及20例胃良性病变组织中P16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结果 8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率为78.8%,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为87.5%,和胃良性组织相比,蛋白表达均显著下调(Х^2=9.040、58.330,P〈0.01)。P16蛋白阴性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Х^2=6.819,P〈0.01),Ⅲ+Ⅳ期胃癌高于Ⅰ+Ⅱ期胃癌(Х^2=5.711,P〈0.05)。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高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组(Х^2=5.503,P〈0.05),Ⅲ+Ⅳ期胃癌高于Ⅰ+Ⅱ期胃癌(Х^2=4.156,P〈0.05),随浸润深度的加深,E-cadherin蛋白减弱表达率明显增高(Х^2=6.011,P〈0.05)。胃癌组织P16蛋白与E-cadhe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Х^2=7.779,P〈0.01)。结论 P16、E-cadherin蛋白表达下调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其蛋白状态可作为判断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两者均下调可能提示病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1.
洛阳市城乡幼儿园儿童蛲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洛阳市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并为该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透明胶纸拭子法,将透明胶纸粘贴于受检者肛门周围后取下贴在玻片上显微镜下检查虫卵。结果:城市和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分别为2173%和65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女儿童感染率分别为4645%和4398%,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城市儿童各年龄组感染率为571%~28.00%,其中4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28%。农村儿童各年龄组感染率为627%~67.2%,各年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农村儿童感染率显著高于城市儿童,男女儿童之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上海市宝山区孕妇梅毒流行特征、防治现状,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上海市宝山区2004至2009年的孕妇梅毒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妇梅毒筛查阳性率0.31%(195/63227),其中本地孕妇0.17%(37/22287),外来孕妇0.39%(158/40940)Х^2=22.699,P〈0.01)。145例检查了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阳性136例。孕早期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筛查比率:本地孕妇为51.35%(19/37),外来为24.68%(39/158)(Х^2=22.192,P=0.000)。经随访152例记录了妊娠结局,其中146例正常分娩活产婴儿,3例人工终止妊娠,死胎和自然流产共3例。43例失访,外来失访率22.78%(36/158),本地孕妇为18.92%(7/37)。结论应完善妊娠梅毒防控工作机制,改进咨询服务模式,重视外来孕妇的筛查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长寿区城乡儿童蛲虫感染情况及主要流行危害因素。方法在辖区范围按东、西、南、北、中各抽1个街镇的1所幼儿园和1所小学,设检查点,每点检查儿童150人,共750人,采用圆底试管透明胶纸肛拭法连续三采样,镜检蛲虫卵;通过调查表方式进行蛲虫主要流行危害因素调查,同时对感染率最高街镇幼儿园老师和学生家长,采用牛皮纸圆孔透明胶纸肛拭检查蛲虫卵。结果此次共调查3~12岁儿童750人,总感染率为12.1%。男372人、女378人,感染率分别为10.8%和13.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2岁年龄组均有感染,其中6周岁组儿童感染率最高为26.7%,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街镇感染率从0%~21.3%不等,各街镇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区儿童150人和农村儿童600人,其感染率分别为0%和15.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儿童家长及老师蛲虫调查,均无阳性发现。结论重庆市长寿区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其中农村儿童蛲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区幼儿,饭前是否洗手是蛲虫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分子标志物检测NSCLC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8例NSCLC患者,15例肺良性疾病(BLD)患者和10例健康人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结果NSCLC患者CK19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BL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4.735,P=0.000)。Ⅰ、Ⅱ、Ⅲ、Ⅳ期NSCLC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4%(8/18),75.0%(9/12),92.3%(12/13),4/5,不同临床分期NSCLC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8.820,P=0.032);有无淋巴结转移NSCLC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Х^2=6.813,P=0.009);而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4.655,P=0.459;Х^2=1.204,P=0.548)。结论检测外周血CK19 mRNA表达可作为诊断NSCLC患者微转移的一个有价值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淋巴细胞亚群,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学变化。方法收集2006年6月~2007年11月苏州地区住院2563份血清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应用ELISA进行肺炎支原体(MP)抗体定量检测;用流式细胞仪对其中30例(年龄1个月~36个月)MP肺炎患儿外周血进行CD3^+、CD4^+.CD8^+、CD19^+、NK(CD16+56)^+及CD23^+指标测定,设同龄健康对照组20例。结果2563例标本,MP阳性557例(21.74%)。MP感染3~岁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小于3岁组(x^2=167.087,P〈0.01);女性儿童MP阳性率高于男性儿童(x^2=45.047,P〈0.01)。MP肺炎患儿CD3^+、CD4^+、NK(CD16+56)^+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t=-2.207、P〈0.05,t=-2.505、P〈0.05,t=-7.137,P〈0.01),CD19^+细胞百分率高于正常对照组(t=3.832,P〈0.01);CD8^+和CD23^+细胞百分率无明显差异(t=-1.491、P〉0.05,t=1.915、P〉0.05)。结论苏州地区MP感染3~岁儿童多见,MP肺炎患儿细胞免功能有不同程度下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使用甘露醇的关系。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50例,按发病时间分成:发病6h内(A组)50例、发病6~24h内(B组)50例、发病24h后(C组)50例;采用Brott的诊断标准,血肿体积比治疗前增大超过33%为血肿扩大;血肿体积用多田氏公式计算,分析脑出血后血肿扩大与不同时期应用甘露醇的关系。结果150例中应用甘露醇血肿扩大31例(20.67%),发生在48h内21例(67.7%),明显高于发生在72h内10例(33.3%)(Х^2=3.91,P〈0.05);A组血肿扩大(42.0%)明显高于B组(18.0%)、C组(2.0%)(Х^2=3.95,P〈0.05;Х^2=6.78,P〈0.01);治疗第15天,C组好转率(70.0%)明显高于A组(52.0%)(Х^2=4.25,P〈0.05)。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应用甘露醇可诱发继续出血,并对患者的预后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7.
黄国强  闫侠  赵一宁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066-1066,1134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92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结果:近期疗效评估微创血肿清除术组预后理想率为76.19%,不理想率23.81%;开颅血肿清除术组预后理想率24%,不理想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Х^2=24.92,P〈0.01)。远期疗效评估,微创血肿清除组预后理想率80.95%,不理想率19.05%;开颅血肿清除术组预后理想率42%,不理想率3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Х^2=14.40,P〈0.01)。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传统颅内血肿清除术相比较疗效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0.025%维A酸乳膏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寻常型痤疮的疗效。方法:采用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的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A组与B组总有效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36,P〉0.05);A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18.72,P〈0.01);B组与c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Х^2=23.81,P〈0.01)。结论:外用0.025%维A酸乳膏和过氧化苯甲酰凝胶联合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玉溪市适龄儿童常规免疫后抗体水平,评价接种质量,为进一步做好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2005年分别对1、4和7岁3个年龄组儿童采用PPS法,随机抽取了应完成相应免疫剂次的目标儿童1972名。进行白喉抗毒素、麻疹抗体IgG、脊髓灰质炎(脊灰)抗体水平监测。结果白喉免疫抗体总阳性率94.84%;保护率90.76%;几何平均滴度(GMT)1:52.23,各年龄组儿童白喉免疫水平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免疫水平均有统计学意义(x1^2=21.59、x2^2=27.1、F=7.32,P均〈0.05)。麻疹抗体阳性率为93.97%,保护率76.97%,抗体GMT为1:706.78;三个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有差异,几何平均滴度GMT无统计学意义(X2=6.07、P〈0.05,F=1.66、P〉0.05)。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1.63%、97.87%、99.7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87.99、1:503.54、1:838.03,不同年龄组脊灰血清抗体阳性率除Ⅰ型、GMTⅠ、Ⅱ型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型抗体阳性率和GMT均无统计学意义(Ⅰ型x^2=10.26、F=4.73,P均〈0.01;Ⅱ型x^2=0.61、P〉0.05,F=3.68、P〈0.05;Ⅲ型x^2=0.42、F=2.26。P均〉0.05)。结论玉溪市常规免疫后1~7岁儿童的白喉、麻疹、脊灰Ⅰ、Ⅱ、Ⅲ型抗体阳性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形成了有效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对肺癌、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2年7月在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支气管镜检查的2079例患者中确诊为肺癌、肺结核患者的病理学、细胞学、细菌学检查资料。结果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在确诊肺癌方面,阳性率高于灌洗法(Х^2=13.167,P=0.000)、钳取活检法(Х^2=5.090,P=0.021)及术后痰检(Х^2=12.713,P=0.000),与刷检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2.335,P=0.131)。在确诊肺结核方面,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法阳性率高于灌洗法(Х^2=123.683,P=0.000)、钳取活检法(Х^2=10.017,P=0.002)、刷检法(Х^2=49.682,P=0.000)及术后痰检(X。=91.642,P=0.000)。结论经支气管镜细管吸引可以提高肺癌、肺结核的诊断阳性率,且可以弥补一些位于肺亚段以下、特殊部位或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盲区病灶无法行钳取活检、刷检等的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