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在抢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传统组(55例)和改良组(58例)。传统组常规方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500g重物悬吊牵引固定;改良组采用沙氏导丝法插入三腔二囊管后,用改良乒乓球法固定。比较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一次插管成功率(100%)高于传统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成功率分别为90.9%和9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低,胸闷胸痛程度较传统组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三腔二囊管具有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止血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患者耐受性好,简单易行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牵引方法对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1月本科住院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31例患者设为实验组,选择2012年1~12月在本科住院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的3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改良方法进行牵引,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牵引,对两组患者置管24 h内的压迫止血有效率及置管期间发生鼻黏膜损伤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置管24 h内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置管期间鼻黏膜损伤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黏膜损伤轻于对照组。结论改良的三腔二囊管牵引压迫止血术与传统方法达到同等有效的止血效果,且降低患者鼻黏膜损伤,减轻患者痛苦,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鼻塞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用青霉素瓶瓶塞固定三腔二囊管作牵引压迫止血,与传统悬吊及胶布固定三腔二囊管作牵引压迫止血两组相对照.结果改良后与传统两组固定方法,在止血效果、并发症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改良鼻塞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具有止血效果好、取材方便、简便易行的优点,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面罩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中的止血效果。方法用面罩固定三腔二囊管作牵引压迫止血,与传统悬吊法固定三腔二囊管作牵引压迫止血相对照。结果面罩法与传统悬吊法,在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面罩法固定三腔二囊管具有止血效果好、取材方便、简便易行的优点,能减少并发症,减轻心理压力,提高患者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应用思他宁与垂体后叶素加三腔二囊管联用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分别采用思他宁0.25mg静脉注射,继之0.25mg/h持续静点48h(治疗组);垂体后叶素3U/h,持续静点48h,并联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87%,对照组为82%,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经济情况较好的患者,思他宁可作为首选的止血方案,对经济情况一般的患者。垂体后叶素与三腔二囊管联用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三腔单囊管在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采用三腔单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实验组,将38例采用三腔二囊管止血的病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止血效果、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止血效果相近,实验组肺部感染、痛苦程度、拔管后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三腔单囊管应用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致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能有效压迫止血,降低肺部感染、拔管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率,病人痛苦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腔二囊管与内镜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后,内镜介入时机的选择。方法 87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三腔二囊管压迫后,胃管抽出胃液提示无明显活动性出血,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行内镜下曲张静脉治疗;对照组:传统方法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即:三腔二囊管气囊压迫止血,每8~12 h放松气囊1次,出血停止24~48 h后,先放出气囊空气,再观察24 h,如无再出血则拔管),再行内镜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内镜下治疗,未因活动性出血或胃腔积血影响内镜操作或治疗效果。但观察组缩短了既往三腔二囊管压迫至内镜治疗的间隙期,减轻了患者痛苦,减少了气囊压迫并发症,避免了观察期内反复出血而延误内镜治疗时机,乃至死亡的可能。结论三腔二囊管与内镜联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佳,观察组内镜治疗的时机,兼具了内镜急诊止血与择期治疗预防再出血的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三腔二囊管3种固定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压迫止血中的效果.[方法]将7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病人随机分为A 组、B组和C组,每组26例,A 组采用传统固定法,B组采用鼻塞法固定,C组采用布胶布固定法.观察并比较3组病人的止血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痛苦程度.[结果]3组病人均在24 h内出血停止,显效率均为100%;与A 组和B组比较,C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痛苦程度减轻.[结论]三腔二囊管三种固定方法均未影响病人的止血效果,采用布胶布固定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程度,优于传统固定法和鼻塞法固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液实验室检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使用三腔二囊管牵引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定时定量使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胃管,抽出胃液,采用万华公司大便潜血胶体金检测试纸测定胃液潜血滴度,来辅助判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否达到止血间期,并以胃镜对照判断符合率。结果50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经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胃液潜血滴度测定结果在1:1024以下可判断达到止血间期,经胃镜检查对照符合率为90%,平均压迫时间较传统方法减少了14.1h。结论胃液潜血滴度测定辅助判断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效果优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随机检查,操作简便、费用低、效果确切,减轻了患者留置三腔二囊管的身心痛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了护理观察质量,减少了护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水平及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醋酸奥曲肽(奥宁)和三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74例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34)采用醋酸奥曲肽治疗,对照组(n=40)采用三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9.4%(27/34),对照组有效率82.5%(33/40),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9%(2/34),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醋酸奥曲肽(奥宁)与三腔二囊管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套扎前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20例和传统组20例,改良组采用左侧卧位和插管时吸服去甲肾上腺素盐水,传统组按常规插管法,观察2组置管时间的差异和插管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与传统组在置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不适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能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达到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2.
两种三腔二囊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配合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两种三腔二囊管置入方法的临床治疗价值及护理配合,方法:对传统方法置入三腔二囊管和运用导丝交换法置入三腔二囊管的破损率,病人反应性,成功率及护理配合进行比较,结果:传统法和导丝交换法的破损率及病人反应性无明显差异,但传统法置入三腔二囊管成功率为78.4%,明显低于导丝交换法置入三腔二囊管组(93.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后者在护理配合上要求更高。结论:导丝交换置入三腔二囊管能显著提高三腔二囊管置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尿管牵引止血的有效牵引重量。方法 186例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62例,各用200 g、350 g、450 g重量牵引尿管,观测尿液中红细胞计数、发生尿管堵塞的情况,评价牵引的效果。结果 术后48 h,用200 g重量牵引的患者,其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最多,平均每高倍视野52个,发生尿管堵塞9例;用350 g和450 g重量牵引的患者,平均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分别是25个和23个,尿管堵塞发生率均为0。在冲洗液中红细胞计数方面,200 g牵引组较其他两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350 g牵引组和450 g牵引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患者牵引尿管止血的效果不是随牵引重量增加而提高,其最佳牵引重量为350 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应用的止血效果.方法 将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20例和传统组20例.改良组采用左侧卧位和插管时吸服去甲肾上腺素盐水.传统组按常规插管法.观察两组置管时间的差异、插管成功率.结果 改良组与传统组在置管时间、插管成功率、减轻患者不适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三腔二囊管置管方法能缩短置管时间,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插管成功率,达到有效止血.  相似文献   

15.
赵庆华  宋林  姜政  段勇  游小钧  罗丽 《护理研究》2004,18(13):1200-1201
[目的 ]了解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 0 0 2级高护生 ,讲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护理时 ,1班采用制作的多媒体课件 ,2班按传统讲授方法讲解 ,分析授课效果。 [结果 ] 1班平均成绩显著高于 2班 (P <0 .0 1) ,大多数学生对多媒体教学方法的评价较高。 [结论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术护理多媒体课件的应用 ,丰富了护理教学手段 ,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 ,教与学质量均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治疗混合痔术后大出血的有效方法。材料与方法:对38例混合痔PPH术后大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三腔二囊管及肛管压迫法止血,并加强观察与护理,结果:三腔二囊管组止血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少于肛管组,三腔二囊管组的满意度高于肛管组。结论:三腔二囊管压迫法用于混合痔PPH术后大出血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17.
三腔两囊导尿管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宪红 《护理管理杂志》2013,13(6):447-448,456
目的探讨三腔两囊导尿管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146例女性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3例,观察组使用三腔两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留置导尿管期间利用其外气囊和无菌纱布进行导尿管外固定;对照组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用胶布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一侧大腿内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尿路感染发生率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留置导尿管后24h、72h、120h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三腔两囊导尿管用于留置导尿管患者,可降低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其舒适度,适用于女性患者留置导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单独应用思他宁、双囊三腔管和思他宁联用双囊三腔管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思他宁 2 5 0 μgiv ,继之 2 5 0 μg/h持续静点 72h ,三腔管压迫止血或两者联用 ,通过胃管观察各组的止血效果。结果 止血有效率在思他宁、双囊三腔管及思他宁联合治疗组分别为 6 9 4 4 %、6 6 6 7%和 6 7 86 % ,3组间无明显差异(P >0 0 5 ) ,但思他宁组不良反应极少 ,而三腔管和联合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及肝硬化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思他宁可快速有效地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 ,优于单用三腔管 ,必要时两者可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19.
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不同牵引力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所致的食管下段、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迅速控制出血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尽管对出血有多种现代治疗方法,但除药物治疗止血外最方便、高效、安全的方法,仍以应用传统的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为佳,而传统的双囊三腔管压迫止血术中采用重500g的重物牵拉三腔管外端,达到充分压迫之目的,但此方法可造成众多的不良反应,患者感觉痛苦而不愿接受。为了探索一种不影响止血效果,又易被患者接受的压迫牵引法,我们试用不同的固定牵引力进行效果比较,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02年11月~2006年10月在我科住院…  相似文献   

20.
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法自1950年推广使用以来,已成为临床紧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手段之一,止血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同时为后续的治疗赢得时间。传统的三腔二囊管牵引装置存在多种弊端,如绳子与管连接需打结,操作慢、繁琐,易松开;相对被迫体位,限制了身体活动,久卧不适,易患吸入性肺炎;鼻部胶布加固固定,鼻翼易缺血坏死;牵引架与床分离,在转运时必须放松牵引,不利于压迫止血,故不适合患者转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