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歌诀】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温经两法彰。若非表里相兼治。少阴反热曷能康。  相似文献   

2.
沈××,男,54岁,农场职工,1982年1月23日就诊,主诉。小便突然不利,腹部胀满,曾服五苓散三剂未效,证见腹大胀满,渴不喜饮,时而上身发热,少腹及下肢发凉,舌苔白略腻,脉沉弦。根据脉弦为停饮蓄水,沉为在里,腹胀尿少,是肾阳不  相似文献   

3.
杨××,男,46岁。1984年1月6日诊。患者值雪天守护自留柴山回家,入夜自觉右侧腰腿疼痛,并沿下肢后外侧放射至足跟,屈伸不利,动则痛剧。西医诊断为“急性坐骨神经炎”。因患者不愿服西药,故改由中医治疗。查:舌淡体胖,苔薄白,六脉沉细而弦紧。证属阴寒内盛,流注经络所致之痹证。治以温经散寒,通经活络。处方:麻黄12克、附片20克(先煎)、细辛8克、牛膝15克、防已15克、木瓜15克、黄芪30克。服上方2剂,其痛大减,连服4  相似文献   

4.
<正> 李某,男,35岁。左颈侧患瘰疬久溃不愈,于1979年3月18日诊。患者形体清瘦,营养欠佳,面色青黄,背部常有恶寒感,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舌体微胖而嫩,舌苔白滑,脉象沉迟无力。按之患处有棱状块物,根脚较深,硬度中等。溃口在疮前下方,时有清涕样脓液流出。辨证施治:脉证合参,证属外科阴症范畴,治宜温通血脉,破阴回阳,佐以祛痰利气,散结消肿之品,乃用《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如下:  相似文献   

5.
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眩晕山东省临清市路庄乡卫生院(252663)麻中慈[关键词]眩晕,医案,麻黄附子,细辛汤胡某,男,45岁,1992年6月13日初诊。患者眩晕3年余,血压逐渐增高,求医遍隅,曾服天麻丸、杞菊地黄丸及中药汤剂百余剂,终无效果,仍眩晕时作...  相似文献   

6.
杨×,男,26岁。1990年3月2日入院。半月前晨起洗漱时,突然发觉口眼(口呙)斜,右侧面颊板滞、麻木,右眼不能闭合、易流泪,言语不利。西医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麻  相似文献   

7.
施××,男,21岁.初诊:1978年3月18日.神倦嗜睡十月余.头晕头胀,精神不振,常有消沉感.每日早晨昏睡不起,呼之不易醒.昨天睡到中午才醒,曾遗尿于床上.先后服用过养心、安神、开窍,活血等方药,效用不显.查血压110/80毫米汞柱.脉象小缓.舌质胖、苔薄.《伤寒论》少阴病有"但欲寐"一候,从心阳不振论治,拟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处方:麻黄3克、附子3克、细辛2克、炙甘草3克、仙鹤草30克,5帖.二诊:3月23日.这几天早晨就醒,自觉头脑比以前清爽,中午精神振作.治已中的,原方续服4帖.显效.  相似文献   

8.
《山东中医杂志》2016,(3):270-273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温经散寒、助阳解表的功效,用于治疗少阴兼表证(即肾阳虚外感)的经典方剂,近年来麻黄附子细辛汤在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相当广泛,为了更好地研究古方,现对近年来麻黄附子细辛汤国内外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参考文献29篇。  相似文献   

9.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檀虎亮 《山西中医》2004,20(1):41-41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一书 ,全方由麻黄、附子、细辛 3味药组成 ,具有温经解表之功 ,主治少阴兼表证。笔者在临床中运用此方加味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症、慢性荨麻疹等 ,常获良效。1 梨状肌综合征赵某 ,男 ,36岁 ,1999年 3月 14日初诊。臀部憋胀疼痛 4个月  相似文献   

10.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庆 《新中医》2004,36(5):64-65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具有助阳解表、温经散寒之功效,主治少阴与太阳两感证。笔者应用此方加减治疗咳喘、心悸、头痛等病症,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杨发清 《新中医》2005,37(11):77-77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主治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多年来,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效果,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自强 《新中医》1996,28(2):56-56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贺自强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余根据此方解表散寒,温经扶阳之功效,临证扩展运用,用以治疗头痛、痹证及风疹等属表里俱寒者,屡获良效,兹介绍如下。1头痛周××,男,35岁,1993年4月23日...  相似文献   

13.
张存芳  高兵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3):96-96,122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剂非常简单,仅麻黄、附子、细辛三味药组成。出自《伤寒论》少阴病篇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用来治疗阳气亏虚状态下,感受寒邪出现邪正相争而导致的发热即太少两感证。笔者在临床上把此方进行化裁配伍用来治疗阳气亏虚,寒邪困阻,表里同病而引起的疾病,往往疗效异常奇效。  相似文献   

14.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伤寒论》方,本为少阴伤寒而设。笔者用本方治疗阳虚感寒所致的顽固性荨麻疹、牙痛、多寐症等病,效果显著。1顽固性荨麻疹王某,女,47岁,农民,2000年7月2日就诊。患者每当夏秋季节全身起斑块状疹,奇痒难忍,反复发作已4年,色不红,逐渐增大,每于入夜身体感寒时而  相似文献   

15.
16.
夏春凤 《新中医》2001,33(9):70-70
1头痛罗某,女,34岁,1997年10月19日初诊。平素体弱,半年前受凉感冒出现头痛,以两鬓角及前额为甚,屡服中西药治疗少效。痛甚时如冷水内浸,甚则不敢洗头,畏寒肢冷,延余诊治。诊见:恶风,头痛,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涩。证属清阳不振,寒滞经络,治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炙麻黄9g,熟附子6g,细辛5g,川芎、当归、白芷各10g,丹参30g。每天1剂,水煎服。嘱常用生姜皮煎水洗头。连服10剂,患者喜告,诸症悉除。按:本例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致经络阻滞,不通则痛;久病…  相似文献   

17.
麻黄细辛附子汤系《伤寒论》方之一,主治少阴阳虚,复感风寒。临床辨证为阳虚外感,恶寒甚,发热轻,而脉沉弱或微细。张仲景为"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而设。该方由麻黄、细辛、附子三药组成。  相似文献   

18.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和 《河南中医》1997,17(3):142-142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李和山东省无棣县中医院(251900)主题词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应用荨麻疹/中医药疗法牙痛/中医药疗法睡眠过多/中医药疗法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伤寒论》方,本为少阴伤寒而设。笔者用本方治疗阳虚感寒所致的顽固性荨麻疹、牙痛、多寐症,效果显...  相似文献   

19.
唐春芳  黄道富 《新中医》1996,28(7):51-51
麻黄细辛附子汤新用唐春芳,黄道富麻黄细辛附子汤出自《伤寒论》,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宗少阴证用附子,太阳证用麻黄之旨,方中麻黄外解太阳表寒;细辛辛散少阴经寒;附子温少阴之虚,防亡阳之变,可谓温经散寒之圣剂。笔者师其法,引伸应用于高血...  相似文献   

20.
麻黄附子细辛汤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厥明 《新中医》2002,34(1):62-63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由麻黄、附子、细辛组成,具有助阳解表之功。用治平素阳虚又外感风寒之证。笔者临证用于治疗小儿肺系病证,每能应手取效,兹举验案如下。1 过敏性阻炎 李某,男,7岁,1998年5月17日初诊。患儿有过敏性鼻炎史3年,经常遇冷风打喷嚏,流清涕,鼻塞,曾用中西药治疗未效,近日着凉症状加重。诊见:形瘦,面色 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紧。询知患儿平素怕冷,手足发凉,纳差,时常腹痛,大便不成形。证属阳虚外感,肺窍失和,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处方:麻黄、炙甘草、细辛各5g,熟附子3g,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