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热休克蛋白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P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HSP90能否成为一项用于评估嗜铬细胞瘤潜在恶性程度的有效分子标记物。方法选取1986年10月~2006年8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档石蜡标本38例,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BP)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MP)17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Envision二步法,检测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HSP90的表达情况。恶性组经首次手术确诊后随访28~179月,良性组经首次手术确诊后随访93~264月。结果在MP组中HSP90的阳性表达率为70.59%,明显高于BP组中阳性表达率28.57%,两组热休克蛋白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HSP90有望成为区分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热休克蛋白90(HSP90)抑制剂17-丙烯胺-17~去甲氧格尔德霉素(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接种于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15d后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分别为实验组(腹腔注射17-AAG 40mg/kg)和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0mL/kg),用药3周,第4周后测量裸鼠移植瘤体积和重量,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SP90、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HSP90、STAT3、ERBB2的表达.结果 第4周时,对照组的移植瘤体积为5070.13±630.42mm3,重量为7.94±1.20g;实验组的移植瘤体积为2218.80±336.29mm3,重量为3.29±0.57g,实验组抑瘤率为58.6%,两组移植瘤体积和重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肿瘤组织的HSP90、STAT3、ERBB2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17-AAG对大鼠嗜铬细胞瘤裸鼠移植瘤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肿瘤组织中HSP90和STAT3、ERBB2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检测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微血管密度(MVD)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探讨STAT3、VEGF能否成为一种预判恶性嗜铬细胞瘤的指标和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方法 选取1986年10月至2006年8月住院经手术治疗、且有完整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的嗜铬细胞瘤患者存档石蜡标本38例,其中良性嗜铬细胞瘤(良性组)21例,恶性嗜铬细胞瘤(恶性组)17例.恶性组首次手术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后随访4~155个月,良性组首次手术确诊为嗜铬细胞瘤后随访69~240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良性组、恶性组中STAT3、VEGF和MVD的表达情况.结果 STAT3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6%,明显高于良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23.8%),两组间STAT3的表达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VEGF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2.4%,明显高于良性组中的阳性表达率(23.8%),且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在恶性组中的阳性表达为36.41±13.00,良性组中为21.43±8.05,两者之间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在嗜铬细胞瘤中,STAT3与VEGF 的表达以及VEGF与MVD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STAT3和VEGF有望成为预判嗜铬细胞瘤良、恶性的一种指标,并且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提高良恶性嗜铬细胞瘤的诊治水平,报告1959~1994年收治嗜铬细胞瘤病人66例,良性51例,恶性15例。比较良恶性肿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术中所见、术后病理及随访情况,认为恶性嗜铬细胞瘤常见于男性,都有高血压病史,肿瘤直径大于7cm多见,内部不均匀,肾上腺结构消失,可以有淋巴结肿大或远处转移的表现;术中可见肿瘤不规则,侵犯周围组织,肿瘤内部可有出血坏死;恶性嗜铬细胞瘤术后复发、转移率高。一些表现为良性的肿瘤也应定期随访,有可能为恶性肿瘤,出现复发或转移。  相似文献   

5.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5年生存率仅为3%~5%,且确诊后的平均生存时间往往<6个月。胰腺癌被确诊时多为晚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接受根治性切除术的病人中,由于易早期复发和转移,长期效果也不容乐观[1]。数十年来胰腺癌相关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在外科手术、辅助和新辅助治疗、靶向治疗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STAT3)的活化对调控人恶性胶质瘤LN229细胞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JAK/STAT3信号通路抑制剂AG490处理LN229细胞株,Westem blot检测STAT3、磷酸化STAT3( p-STAT3)的表达.噻唑蓝(MTr)比色法筛选能够阻断LN229细胞STAT3活化的最适AG490浓度;划痕实验和趋化实验检测AG490给药后,LN229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F-肌动蛋白( F-actin)实验检测AG490对LN229细胞肌动蛋白聚合能力的影响.结果 AG490可有效抑制LN229细胞STAT3的持续活化.50 μmol/L浓度的AG490在不影响LN229细胞存活时(t=1.862,P>0.05),能够有效抑制STAT3的磷酸化,对照组和50μmol/L AG490处理组的p-STAT3/STAT3的密度比值分别为0.530±0.040和0.291±0.036(t =4.821,P<0.01).伤口愈合实验可见50μmol/L AG490处理的LN229细胞非定向运动能力降低,24h时对照组运动的距离为(0.290±0.049) mm;实验组为(0.150±0.054) mm(P <0.05).体外趋化实验显示50 μmol/LAG490处理的LN229细胞定向运动能力降低(P<0.01),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浓度为10 μg/L时对照组穿过膜的细胞数为93.92±9.52;实验组为24.52±3.04.50μmol/L浓度的AG490抑制LN229细胞肌动蛋白聚合能力(P<0.05).结论 STAT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调控胶质母细胞瘤LN229的细胞运动过程,阻断STAT3的活化可以抑制恶性胶质瘤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8.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是以分泌儿茶酚胺类激素为主的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表现多样,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良恶性的判断有别于传统的病理学证据.本文就目前鉴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良恶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Ki-67抗原表达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Feng C  Li HZ  Yan WG  Gao JG  Xu WF  Luo YF  Cao JL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24):1697-1700
目的研究Ki-67抗原表达在良、恶性嗜铬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作为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标志物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7例临床确诊为良性(良性组,39例)或恶性(恶性组,18例)的嗜铬细胞瘤组织进行组织染色,检测Ki-67抗原在嗜铬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并综合分析得出阳性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及恶性组Ki-67平均阳性指数分别为0.98%及3.78%,恶性组明显高于良性组。良性组中Ki-67阳性指数〉3%者占5.1%(2/39),恶性组中占55.6%(10/18),统计学分析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Ki-67阳性指数〉3%为标准,对诊断恶性嗜铬细胞瘤的准确度为82.5%、灵敏度为55.6%、特异度为94.9%、阳性预测值为83.3%、阴性预测值为82.2%。随访结果显示,Ki-67高表达者术后生存率低于低表达者。结论Ki-67抗原是检测肿瘤细胞增殖的良好标记,可用于鉴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并对判断肿瘤的预后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Ki-67阳性指数〉3%具有区别良、恶性嗜铬细胞瘤及预测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48例ESCC患者行根治术后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法和蛋白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RNA干扰(RNAi)抑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对人胰腺癌体外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RNAi抑制胰腺癌细胞株SW1990细胞中STAT3、噻唑蓝(MTT)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胰腺癌细胞上清液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体外迁移实验检测胰腺癌细胞上清液诱导的HUVEC迁移能力;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胰腺癌细胞上清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结果 MTT和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RNAi抑制STAT3后,HUVEC增殖能力下降,24、48、72 h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19±0.11)%、(1.62±0.15)%、(1.95±0.18)%;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为(80.95±7.49)%.体外迁移实验显示RNAi抑制STAT3后,HUVEC迁移能力明显减弱.ELISA显示RNAi抑制STAT3后,VEGF蛋白表达下降60%.结论 RNAi抑制STAT3可以通过下调VEGF,抑制胰腺癌细胞体外血管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人脑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白细胞介素(IL)-6,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IL-6、STAT3和VEGF与肿瘤病理级别和侵袭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0例人脑胶质瘤,10例脑膜瘤和5例正常脑组织中IL-6、STAT3和VEGF的表达。结果胶质瘤中IL-6、STAT3和VEGF的表达水平在高级别组(Ⅲ、Ⅳ级)明显高于低级别组(Ⅰ、Ⅱ级),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TAT3的表达与IL-6和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IL-6、STAT3和VEGF的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密切关系;且三者协同在胶质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三者的相关性证实VEGF基因由STAT3蛋白调节,而STAT3又由IL-6刺激活化。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标本中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2(EZH2)和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子3(STAT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预后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至2000年4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连续收集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距肿瘤边缘〉5cm),用4%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后,制作组织芯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组织中EZH2和STAT3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患者预后关系。胃癌组织中EZH2、STAT3的蛋白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用配对,检验,Kaplan—Meier法绘制胃癌患者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生存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胃癌各临床病理指标与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EZH2和STAT3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73.1%(49/67)和67.2%(45/67),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2.8%(22/67)和37.3%(25/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839,11.964,P〈0.05)。EZH2蛋白表达水平与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X2=11.573,5.902,P〈0.05)。STAT3蛋白表达水平与年龄、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x2=5.475,9.998,5.475,P〈0.05);EZH2和STAT3蛋白共同表达率(高表达和低表达合计49例)为73.1%(49/67),EZH2和STAT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97,P〈0.05)。EZH2和STAT3蛋白共同高表达率随TNM分期的增高而增高,EZH2和STAT3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共同表达与临床TNM分期有关(X2=6.997,P〈0.05)。EZH2蛋白低表达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EZH2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X2=7.386,P〈0.05)。STAT3蛋白低表达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STAT3蛋白高表达的胃癌患者(X2=12.253,P〈0.05)。EZH2和STAT3蛋白共同低表达的胃癌患者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EZH2和STAT3蛋白共同高表达的胃癌患者(X2=8.76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EZH2表达、STAT3表达、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是影响胃癌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RR=2.136,3.452,3.179,8.341,11.773,6.873,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STAT3表达水平是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R=2.453,7.535,P〈0.05)。结论胃癌中EZH2及STAT3表达有显著相关性;其联合表达模式可能是判断胃癌TNM分期及患者预后的肿瘤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16.
17.
目的:观察通过小干扰RNA(siRNA)干扰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表达对胆管细胞癌生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培养胆管细胞癌细胞系人胆管上皮癌细胞(HUCCT1)和人胆管癌细胞(RBE),构建siRNA-710、siRNA-551和siRNA-2021这3个siRNA,使用脂质体3000(lipo3000...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源性热休克蛋白90(HSP90)在缺氧心肌细胞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方法建立新生Wistar大鼠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组、加入HSP90特异性阻断剂格尔德霉素后再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于缺氧后1、3、6、12、24、48h用噻唑蓝法检测心肌细胞的活力;缺氧24h,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缺氧1、3、6、12、24h,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心肌细胞中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结果(1)缺氧24、48h,缺氧组、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均较正常组明显下降(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活力缺氧12h即开始明显下降,缺氧48h时明显低于缺氧组(P〈0.05)。(2)缺氧24h,缺氧组细胞AI为(10.7±1.2)%,明显高于正常组[(1.9±0.3)%.P〈0.05];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细胞AI为(26、3±5.3)%,明显高于缺氧组(P〈0.01)。(3)缺氧12h,缺氧组心肌细胞内源性HSP90及AKT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与格尔德霉素+缺氧组;缺氧24h,缺氧组有所下降.格尔德霉素+缺氧组则下降更明显。结论内源性HSP90对维持心肌细胞的活力有重要作用.缺氧心肌细胞AKT表达水平可受内源性HSP90表达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