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0 毫秒
1.
王文富  周青  刘川华 《中外医疗》2008,27(23):113-113
目的 调查我县适龄应征青年的HBV携带率和ALT异常率.方法 对1997年至2007年全县适龄应征青年体检的HBsAg和ALT检测结果连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县适龄座征青年的HBV携带率29.47%、ALT异常率7.53%.结论 我县适龄应征青年的HBV携带率高,肝功能受损较严重、且近几年有加重趋势,需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2011—2012年度慈利县应征男性青年HBsAg、ALT、HIV(1+2)抗体,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尿常规检测情况。方法对1052名应征男性青年进行相关检测,HBsAg、HIV(1+2)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MOR/MAMP检测采用胶体金法,ALT采用IFCC速率法,尿常规采用仪器法和离心沉淀显微镜镜检法。结果1052名应征男性青年中,HBsAg阳性41例,阳性率3.90%;HIV(1+2)抗体阳性1例,阳性率0.10%;MOR/MAMP阳性27例,阳性率2.57%;ALT不合格79例,不合格率7.51%;尿红细胞不合格65例,不合格率6.18%;尿白细胞不合格115例,不合格率10.93%;尿蛋白不合格17例,不合格率1.62%;尿糖不合格10例,不合格率0.95%。结论应征男性青年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选择一些必检项目作为征兵体检的指标,以确保应征青年中身体健康、高素质的青年补充到部队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加强对应征青年的健康干预工作,增强青年自我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孝南区应征青年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感染携带分布和谷丙转氨酶(ALT)异常结果的检测情况.方法 HBsAg检测方法为ELA法,ALT检测方法为酶速率法;根据应征青年的户口所在地,将应征青年分为城镇和农村两组,比较两组人员的HBsAg的感染率携带和ALT的异常情况.结果 HBsAg感染率携带为4.96%,ALT异常率为9.54%;城镇应征青年HBsAg的感染携带率为2.56%,ALT异常率为11.61%;农村应征青年为HBsAg感染率携带为5.96%,ALT异常率8.67%.结论 农村应征青年的HBsAg感染携带率明显高于城镇应征青年,城镇应征青年ALT异常率高于农村应征青年.加强乙肝防治和健康知识教育,保护青少年身体健康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解侯马市应征青年HBsAg携带率和肝炎现患率,为侯马市青少年乙肝预防策略提供可靠依据,我们对侯马市2001、2002两年应征青年HBsAg、ALT进行了检测。HBsAg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LT用赖氏法。结果表明:侯马市应征青年HBsAg携带率为8.90%,肝炎现患率为1.43%。从而提出侯马市青少年乙肝的预防策略为健康教育,乙肝疫苗扫荡接种。  相似文献   

5.
6764例男性青年征兵体检实验室检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分析徐州市区近5年来兵检实验室检查情况,为今后兵检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按照国防部征兵体检标准,使用南京军区配发专用试剂,对徐州市区应征青年进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梅毒(RPR)、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尿常规及吗啡/甲基安非他明(MOR/MAMP)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结果6764人参加征兵体检,其中抗-HIV均为阴性,RPR有1例阳性,HBsAg阳性率为2.29%,ALT异常率为8.09%,尿常规不合格率为11.77%,MOR/MAMP阳性率为1.18%。结论徐州市区应征青年HBsAg携带率较低,ALT及尿常规是实验室检查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在兵检中进行MOR/MAMP检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结果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方法:HBsAg、HIV(1+2)采用ELISA法,ALT采用紫外-乳酸脱氢酶法,MOR、MAMP采用胶体金法。结果:726名应征男性青年实验室检验不合格194人,不合格率为26.72%。其中,HBsAg 阳性59人,不合格率为8.13%;ALT不合格51人,不合格率为7.02%;尿红细胞不合格41人,不合格率为5.65%;尿白细胞不合格27人,不合格率为3.72%;尿蛋白不合格12人,不合格率为1.65%;吗啡(MOP)不合格3人,不合格率为0.41%;尿糖不合格1人,不合格率为0.14%;其中,14人HBsAg和ALT同时不合格,4人尿蛋白和白细胞同时不合格。结论:应征男性青年的健康状况堪忧,应加强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7.
海军某部青年官兵肝功能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曼  王杨 《海军医学杂志》2007,28(3):253-255
目的:了解海军某部青年官兵肝功能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方法:对某部2 018名青年官兵血样进行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检测,其中陆勤人员1 521人,海勤人员497人。结果:陆勤人员HBsAg阳性4人,占总人数的0.2%,ALT活性异常168人,占8.3%,HBsAg阳性合并ALT活性异常3人;海勤人员HBsAg均为阴性,ALT活性异常的占1.4%。结论:青年官兵中ALT活性升高情况不容乐观,并且存在极个别HBsAg阳性病例,应加强卫生管理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陈燕娜 《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124-125
目的评估首都机场地区餐饮服务从业人员HBsAg、HBeAg阳性率状况及分布特点。方法对HBsAg、HBeAg和ALT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检测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结果HBsAg检测:15468名健康体检者中,HBsAg阳性381例,阳性率为2.46%,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为2.90%;HBeAg检测:15468名健康体检者中,HBeAg阳性107例,阳性率为0.69%;ALT检测:15468名健康体检者中,ALT异常124例,异常率为0.80%。结论餐饮服务行业从业人员体检问题关系到食品卫生安全和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应引起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程黛丽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725-1725,1664
目的 通过分析受血者输血前五项检查的结果,了解三亚地区随机人群和输血患者中输血前五项阳性所占比例,保障输血安全。避免血源性传播疾病和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HBsAg、抗-HCV、抗-HIV采用酶联免疫法;TP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初筛试验(TRUST)法;ALT采用速率法。结果 HBsAg阳性1317例,占16.86%;抗-HCV阳性98例,占1.25%;抗-HIV阳性3例后经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诊阳性者3例,占0.04%;RPR62例并经TPHA梅毒确证试验证实阳性,占0.79%;ALT升高(以大于35U/L判为异常标准)1277例,占16.34%。结论通过比较分析,三亚地区乙型肝炎携带者和梅毒螺旋体携带者高于其它地区,艾滋病毒、丙肝病毒携带者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BsAg阳性者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发病情况和二级预防作用,为促进HBV感染者进行肝癌早诊早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分层抽样方法对广西隆安县12个乡镇30—55岁农村居民抽样,采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及HBsAg阳性者甲胎蛋白(AFP),选取3007名HBsAg阳性、AFP阴性者进入研究队列,每半年对研究对象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谷丙转氨酶(ALT)、AFP检测和肝脏B超检查及肝癌随访,连续三年。结果共随访8826.0人年,肝癌平均发病率为691.14/10万人年,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大而升高。AFP平均阳性率为2.18%,ALT平均异常率为22.80%,其中ALT〉100U占20.95%。B超平均异常率为34.67%,以肝内光点增粗为主,占异常人次的35.78%。AFP阳性率及B超异常率随ALT水平升高而增加。AFP和,或B超体检初步诊断肝癌的符合率为88.46%。结论肝癌高危人群HBsAg阳性者,特别是ALT、B超异常且AFP阳性者,加强肝癌的预防及早诊早治,对防治肝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远期效果。方法:上述对象(非新生儿组)在12岁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同龄的对照组(新生儿组)0岁起全程接种乙肝疫苗(10μg/支)。18岁时两组对象静脉采血,检测HBsAg、抗-HBs、抗-HBc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非新生儿组与新生儿组相比:前者HBsAg(8.0%)、抗-HBs(62.3%)和抗-HBc(23.1%)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HBsAg(2.0%)、抗-HBs(37.2%)和抗-HBc(4.5%)(P<0.001)。HBsAg阳性者中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00%,后者71.4%,P=0.035;抗-HBs阳性者中的抗-HBc阳性率前者为19.7%,后者6.0%,P=0.000。ALT异常率:前者(5.4%)和后者(6.4%)无显著差异(P=0.575)。将HB-sAg分为阳性者和HBsAg阴性者且进行组内比较时,两组HBsAg阴性者的ALT异常率(前者5.1%,后者6.4%)均显著高于HBsAg阳性者(前者0.6%,后者0.0%)(P=0.000)。结论:非新生儿期接种乙肝疫苗儿童在远期(18岁)仍具有较高抗-HBs阳性率,对HBV感染具有一定保护性;但HBV的感染标志HBsAg和抗-HBc高于新生儿期接种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东莞市体检人群中乙肝病毒(HBV)感染情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异常率。方法:对8181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速率法测定ALT。结果:HBsAg的阳性率为13.14%,HBeAg的阳性率为4.89%,ALT的异常率为3.40%。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主要以HBsAg、抗-HBe、抗-HBc阳性和HBsAg、HBeAg、抗-HBc阳性的两种模式为主。结论:东莞市体检者中的HBsAg的阳性率高于全国的HBsAg的阳性率,其中HBsAg阳性率20岁以下相对低些,20岁~30岁的高达17.19%,HBeAg的阳性率在20岁~30岁的打工者中占较大比例。其人群分布与计划免疫、文化程度、卫生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广州市从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测情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年在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体检的从业人员的血清标本进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ALT检测。结果从业人员的HBsAg阳性率为4.51%(10368/229738),HBeAg阳性率为1.30%(2998/229738),ALT异常率为0.92%(2125/229738);30~岁组HBsAg阳性率最高(5.15%),<30岁组HBeAg阳性率最高(1.61%);不同年龄组间的HBsAg和HBeAg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的HBsAg、HBeAg阳性率及ALT异常率比女性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广州市从业人员HBV感染状况较我国一般人群携带率低,实行预防性健康体检、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等措施可逐步降低HBV感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乙肝病毒核心抗体IgM(HBc-IgM)及其他血清病毒标志物(HBsAb、HBcAb、HBeAg、HBeAb)不同阳性结果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方法:检测1056例HBsAg阳性者血清病毒标志物和ALT,依据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情况的不同分为A、B、C、D共4组。计算各组ALT>40 U/L的例数及其百分率。结果:ALT异常增高的例数及其百分率分别为A组174例(76.7%),B组105例(55.3%),C组22例(21.4%),D组123例(23.2%),A、B组分别与C、D组间ALT异常增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同时检测抗HBc-IgM及各项血清学病毒标志物对了解乙型肝炎患者的病情和指导治疗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高校新生HBsAg携带情况,为学校乙型肝炎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新生入校时,抽取早晨空腹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HBsAg,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酸转移酶(ALT),HBsAg阳性且ALT增高者用ELISA方法检测HBV五项指标。结果:HBsAg总携带率为4.56%。其中男生携带率为5.70%,高于女生的3.69%(P<0.05)。结论:某高校新生HBsAg携带率比社会人群的HBsAg携带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肝功能损害情况,为乙型肝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现况研究的原理,用三阶抽样法,在广西东、西、南、北、中各选定1个县,然后在每个县选择人口约1000人的自然村,对全人群采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HBsAg,用速率法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结果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0%(400/4547),男性HBsAg阳性率高于女性(P<0.01),不同年龄组HBs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5岁以下年龄组HBsAg阳性率较低(4.79%),15~19岁明显上升,30~34岁达到最高峰(15.97%),35岁以上人群随年龄增加HBsAg阳性率呈下降趋势,但仍处在较高水平。 ALT异常率为9.83%(326/3318),男性ALT异常率高于女性(P<0.01),19岁以前ALT异常率较低,20~69岁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70岁以后开始下降。 HBsAg阳性人群ALT异常率高于HBsAg阴性人群(P<0.01)。结论广西仍是乙型肝炎病毒高流行区,肝功能异常率偏高,应继续加强乙肝疫苗接种,做好肝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SPDP-ELISA检测38例HBsAg阳性急性乙型肝炎病人的e系统,检出率为97.7%。13例HBsAg阴性、抗-HBc IgM阳性急性乙肝e系统检出率为23.1%。慢性乙肝e系统检出率为95.5%。发病后半年内抗-HBe阳转4例,有3种类型。并发现HBeAg与抗-HBc IgM阳性,高滴度HBsAg、HBV-DNA阳性、ALT异常有关,均属HBV复制标志。  相似文献   

18.
林凤金  梁雅 《热带医学杂志》2012,12(1):73-74,79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血清ALT和乙肝前S1抗原的状况.方法 用ELISA法检测血清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和乙肝前S1抗原,用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 282例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乙肝前S1抗原总检出率为37.6%; ALT升高87例,占总人数的30.8%; ALT升高的87例患者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为67.8%;ALT正常的195例患者中前S1抗原检出率为2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282例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中,HBeAg阳性组,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73.9%,ALT异常阳性率为52.2%;HBeAg阴性组,乙肝前S1抗原检出率为31.0%,ALT异常阳性率为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乙肝病毒携带者不能完全排除ALT正常情况下的病毒复制;血清中出现HBeAb并不一定表示HBV复制停止.因此,对于无症状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行定期复查,监测其乙肝血清标志物、ALT和前S1抗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京市外资企业员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异常率。方法 对20000名体检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用速率法测定ALT。结果 HBsAg的阳性率为3.5%,ALT的异常率为8.38%。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主要以HBsAg、HBeAb、HBcAb阳性(小三阳)和HBsAg.HBeAg、HBcAb阳性(大三阳)两种模式为主。结论 南京市外资企业员工体检者中的HBsAg的阳性率低于全国的HBsAg的阳性率,但员工中潜在着一定的乙肝病毒传播,仍要注意加强对乙肝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20.
广西肝癌高发区成年居民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广西肝癌高发区防癌筛查对象的HBV感染现况。方法共采集筛查对象早上空腹静脉血15701人份,分离血清并检测其HBsAg和ALT等生化指标。结果防癌筛查对象的HBsAg阳性率为17.83%,ALT异常率为1.80%,HBsAg阳性且ALT异常的百分率为1.08%;男性筛查对象的HBsAg阳性率和/或ALT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防癌筛查对象的Ⅻ3sAg阳性率和/或ALT异常率逐渐降低。结论该地区不但是肝癌高发区,也是乙型肝炎高发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