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近视患者双眼暗视至明视状态下Kappa角水平偏移量及垂直偏移量的变化规律。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门诊近视中心明确诊断为近视的患者,并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20例(240眼),采用博士伦Orbscan II角膜地形图仪分别于暗视及明视条件下进行检查,记录明暗视下瞳孔直径大小、Kappa角的大小及水平偏移量和垂直偏移量。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左右眼在暗视和明视下的瞳孔直径和Kappa角大小;采用散点分布图分析双眼在明暗视下Kappa角的象限分布。结果:左右眼在暗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均明显大于明视状态下的瞳孔直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7,P<0.001;t=13.48,P<0.001)。暗视与明视状态下左眼的Kappa角均大于右眼的Kappa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5,P=0.021;t=5.27,P=0.008)。由暗视转向明视状态时,双眼Kappa角的分布呈现镜像对称,水平方向主要向鼻侧位移,垂直方向主要向上方位移。右眼矢量位移(0.168±0.100)mm,左眼矢量位移(0.171±0.069)mm;87.5%右眼矢量位移小于0.3 mm,92.5%左眼矢量位移小于0.3 mm,绝大多数近视患者的矢量位移在0.3 mm以内。结论:从暗视至明视状态下,随着瞳孔缩小,近视患者的Kappa角分布主要向鼻上方位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Keratron Scout角膜像差仪测量屈光手术患者Kappa 角大小的差异。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取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屈光矫正中心术前筛查患 者98例(196眼)。在同一环境下进行Pentacam与Keratron Scout检查,记录2种检查方式的瞳孔直径、 Kappa角大小(采用直角坐标系表示),从而获得Kappa角在角膜的x轴和y轴偏移量,比较2种检查方 法测量的Kappa角大小的差异及2种检查方法的相关性。采用配对t检验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 数据处理。结果:Pentacam与Keratron Scout测量近视患者的瞳孔直径分别为右眼(3.17±0.44)mm、 (3.19±0.53)mm,左眼(3.25±0.65)mm、(3.33±0.48)mm,二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entacam与 Keratron Scout测得双眼的Kappa角x轴以及y轴偏移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种方法测得的Kappa 角偏移量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右眼x轴相关系数为0.966,y轴为0.969,左眼x轴为0.956,y轴 为0.913。结论:在瞳孔直径一致的条件下,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诊断系统与Keratron Scout角膜 像差仪测量近视以及近视散光患者Kappa角无差异,在手术设计中均可作为Kappa角调整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Kappa角特点及明暗状态下的变化规律。方法 系列病例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于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行白内障手术的患者394例(788眼),采用OPD-Scan Ⅲ进行检查,搜集的数据包括患者的临床数据(年龄、性别、眼部病史及手术史),及术前生物测量数据如平均角膜曲率(Mean K)、角膜球差(CSA)、白到白距离(WTW)、明视瞳孔直径(Photopic)、暗视瞳孔直径(Mesopic),明视瞳孔时Kappa角的大小和位移角度(PDist@Angle)、暗视瞳孔时Kappa角的大小和位移角度(MDist@Angle)、暗视瞳孔中心相对于明视瞳孔中心位移的大小和角度(MPDist@Angle)等。数据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多元回归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双眼各生物测量因素对比中Mean K、MPDist、PDist、WTW、C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hotopic、Mesopic、MDist左右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6、3.284、2.388,均P<0.05)。双眼明暗状态下均为正Kappa角占多数;双眼由明瞳向暗瞳转变时瞳孔中心多向颞下方位移。分别将双眼临床、生物测量数据与MPDist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右眼回归方程为:MPDist=0.033+0.505×MDist+0.041×CSA-0.319×PDist(F=45.0,P<0.001),左眼回归方程为:MPDist=-0.002+0.547×MDist+0.013×Mesopic-0.350×PDist(F=61.6,P<0.001)。结论 白内障患者正Kappa角占多数;不同明暗度下瞳孔大小的改变会影响Kappa角的大小,而且明暗瞳孔大小及明暗交替时瞳孔中心的大小和位移角度在不同患者间存在较大差异;MPDist的变化与PDist、MDist、Mesopic、CSA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其中双眼MPDist均与PDist存在负相关,双眼MDist均对MPDist的变化影响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4.
Kappa角在眼科屈光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Kappa角的补偿已成为共识,尤其在远视角膜屈光手术矫正中需慎重处理。Kappa角的人群分布特点受到种族、年龄、性别、眼别、眼屈光状态、眼球生物测量及不同精确度测量仪器的影响,Kappa角也可随着体位或瞳孔大小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目前,合并大Kappa角飞秒激光及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置入术术后视觉质量分析及处理对策研究较少,需要更多大样本研究加入其中,进一步为临床医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测量角膜屈光手术前,不同光照度下瞳孔直径的准确性和可行性:方法采用Allegretto波前像差仅对100例(200眼)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眼进行不同光照度下的瞳孔直径测量并与瞳孔尺比较。结果0.5lux、1.5lux、6.5lux光照度下波前像差仪测得的瞳孔直径分别为:(7.42±0.92)mm;(6.87±0.82)mm;(6.05±0.75)/lqm,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5lux光照度下瞳孔直径范围:5.12~9.87m/iq,变化范围极大且有40眼(20%)大于8mm,5眼(2.5%)大于9mm。在1.5lux光照度下,波前像差仪所测的瞳孔直径与瞳孔尺所测的瞳孔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Allegretto波前像差仪能测量不同光照度下瞳孔直径,且能测定0.5lux暗光下的瞳孔直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调节对儿童屈光构成因素的影响,探讨调节与屈光不正、特别是与近视眼的关系。方法:检测135例(270只眼)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的前房深度(A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径(VL)、眼轴长度(AL)的变化以及睫状肌麻痹后的屈光状态。对其中136只眼行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不论远视眼、正视眼还是近视眼在睫状肌麻痹后胶房加深(P<0.01),晶状体变薄(P<0.01),玻璃体腔径缩短(P<0.01),但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眼轴增长(P<0.05),近视眼眼轴缩短(P<0.01);远视眼睫状肌麻痹后,以角膜中心点中心,直径为3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3,P=0.009)和角膜曲率K1(P<0.05)增加;近视眼睫状肌麻痹后除MD3(P=0.033)、K1(P<0.05),K2以及以角膜中心点为中心,直径为5mm,7mm的环平均角膜屈光度(MD5、MD7)均降低(P≤0.01);角膜垂直径线下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MD)大于上方的平均角膜屈光度(UMD)而水平径线颞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LaMD)大于鼻侧的平均角膜屈光度(MMD)(P<0.01)。结论:调节对眼的几乎所有屈光构成因素有着显著的影响;它本身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晶状体本身屈光度增加,同时还伴有晶状体的相对前移;角膜的非球面性即便是在同一垂直或水平径线上的屈光分布也是非对称的。  相似文献   

7.
瞳孔直径的测量已经成为角膜屈光手术前评估的一个必要步骤,瞳孔直径大小直接关系到光学切削区的范围,与术后眼的像差等视觉质量密切相关。植入不同类型的人工晶状体对瞳孔直径大小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本文就瞳孔直径测量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背景 Kappa角是指人眼视轴与瞳孔轴相交所成的角度,是调整角膜屈光手术的切削中心和设计斜视手术矫正量的重要参数.以往的研究表明Kappa角的大小和变化受年龄和屈光状态的影响,其检测结果也受检测仪器精度的影响. 目的 采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验室设计的Kappa角测量仪评价正常人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对Kappa角变化的影响,并进行权重分析.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8月纳入年龄18 ~38岁、平均屈光度为-1.0D的健康志愿者50人,采用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实验室设计的Kappa角测量仪测量受试者双眼水平和垂直Kappa角,每个受试者测量3次移动距离,取平均值,计算水平和垂直的Kappa角.采用IOLMaster测量受试者的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对Kappa角变化的影响. 结果 以眼轴长度(X1)、前房深度(X2)和角膜曲率半径(X3)作为自变量、水平Kappa角(Y)作为因变量建立的有效回归方程为:Y=15.554-0.587X1 +0.724X2 +0.232X3(R=0.788,R2=0.621,P=0.000),眼轴长度与水平Kappa角呈明显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0.587,β1=-1.002,P=0.000);前房深度与水平Kappa角呈明显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0.724,β2=0.296,P=0.030),角膜曲率半径与水平Kappa角无明显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3=-0.232,β3=-0.068,P=0.338),剔除角膜曲率半径变量后回归方程为:Y=14.235-0.622X1+0.824X2(R=0.786,R2=0.618,P=0.000),眼轴长度与水平Kappa角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1=-0.622,β1=-1.062,P<0.05);前房深度与水平Kappa角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0.824,β2=0.337,P<0.05).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及角膜曲率半径与垂直Kappa角的回归方程为:Y=0.492-0.020X1+0.038X2+0.089X3,该回归方程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呈弱相关(R=0.436,R2=0.191,P=0.000),3个自变量与垂直Kappa角均无明显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水平Kappa角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眼轴长度对水平Kappa角的影响更为明显,但眼轴长度、前房深度和角膜曲率半径对垂直Kappa角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导致前房气泡的原因.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09年7月至2010年6月接受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患者1034例(2058眼),其中发生前房气泡的共48例(51眼)设为观察组,未发生前房气泡的2007眼为对照组,分析前房气泡发生的原因统计学处理采用成组t检验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矫正视力;观察组角膜直径较对照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P<0.05);观察组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和Kappa角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瞳孔较大及精确的眼球眼踪系统下,飞秒激光制瓣时产生的前房气泡并不会对患者的术后视力产生影响;对于角膜直径较小的患者,应适当缩小角膜瓣直径,以避免前房气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不同光线下瞳孔直径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光术前充分评估瞳孔大小的变化有助于更好地确定手术方案。本文对屈光不正者暗室下、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测量时及正常光状态下瞳孔直径的改变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预行飞秒激光原位角磨镶术(FS-LASIK)的近视患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Kappa角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选取2021年6月至8月在江西省人民医院近视矫正中心预行FS-LASIK的近视患者104例(208眼)。用Sirius三维角膜地形图分别测量患者双眼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的瞳孔直径和瞳孔中心偏移量。并将瞳孔中心偏移量在直角坐标系中转换为Kappa角水平分量和Kappa角垂直分量,并分析其变化规律。分析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和Kappa角之间的关系。结果 患者右眼Kappa水平分量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分别为(0.00±0.13)mm、(-0.06±0.13)mm、(-0.12±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左眼Kappa角水平分量在明视、黄昏视和暗视条件下分别为(-0.04±0.14)mm、(0.02±0.13)mm、(0.08±0.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患者双眼瞳孔直径和Kappa角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白内障微创超声乳化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屈光力(ASF)、角膜真实净屈光力(TNP)和总角膜屈光力(TCRP)分布特点及角膜前后表面曲率半径比(B/F ratio)差异。方法:前瞻性研究。收集2020-12/2021-05就诊于潍坊眼科医院行2.2mm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56例156眼。术前及术后3mo行Pentacam眼前节生物测量仪检查,收集以角膜顶点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环上和区域内ASF、TNP和TCRP,以及手术前后B/F ratio。结果:术后3mo,以角膜顶点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而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以瞳孔为中心2mm直径环上及区域内ASF值较术前均无差异(均P>0.05)。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以瞳孔为中心2、4、6mm直径环上和区域内TNP、TCRP值较术前均有差异(均P<0.05)。术前以角膜顶点为中心和瞳孔为中心在2mm与6mm之间环上和4mm与6mm之间环上TCRP值均有差异(均P<...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飞秒激光制瓣LASIK术后眼前节各参数(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4 mm范围角膜后表面最高值、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距离)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接受飞秒制瓣LASIK手术的患者25例(50眼),记录并分析术前和术后6个月以上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4 mm范围角膜后表面最高值、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距离、明瞳孔大小、暗瞳孔大小,比较术前术后各参数的变化。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距离因考虑到其方向性的正负数值会导致较大的统计偏差,故取绝对值进行分析。手术前后数据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术前和术后分别为(2 829.7±227.2)个/mm2和(2 716.4±255.2)个/mm2,术后较术前减少(t=3.077,P<0.01)。前房深度术前和术后分别为(3.18±0.19)mm和(3.08±0.21)mm,术后变浅(t=11.079,P<0.01)。前房角术前和术后分别为39.39°±3.90°和37.92°±3.76°,术后变窄(t=5.241,P<0.01)。4 mm范围角膜后表面最高值、明环境瞳孔、暗环境瞳孔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轴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之间的距离术前和术后分别为(0.11±0.10)mm和(0.14±0.12)mm,术后较术前增加(t=-3.318,P<0.01);Y轴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之间的距离术前和术后分别为(0.11±0.08)mm和(0.15±0.11)mm,术后较术前增加(t=-4.157,P<0.01)。结论飞秒制瓣LASIK术后中央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距离明显改变。其中瞳孔中心与角膜顶点距离的变化,对指导二次手术确定切削中心具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o determine if videokeratography-based pupil measurements are an accurate method of estimating pupil size under mesopic condition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ho had a preoperative work-up for refractive surgery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A single observer obtained detailed pupil measurements with the Colvard pupillometer under standardized lighting conditions. The same observer recorded pupil size measurements obtained automatically when corneal topographic analysis was performed with Humphrey videokeratography. RESULTS: The Colvard pupillometry low light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t (P < .0001) from the Humphrey videokeratography automatic pupil measurement group. We calculated the value at which the Humphrey pupil measurements can accurately predict which patients would have pupil diameters > or = 6.5 mm under low mesopic conditions. By adding a constant of 2.6 mm to the Humphrey videokeratography pupil measurement, 100% of patients with a pupil diameter > or = 6.5 mm under low mesopic conditions were detected (sensitivity 100%). However, the ability to correctly reject those patients who do not have pupil diameters > 6.5 mm under low mesopic conditions was lower at 55% (specificity). CONCLUSION: Videokeratography units can be used as a rapid, simple, and accurate method of predicting pupil size under mesopic conditions for potential refractive surgery patients and can provide a permanent record of pupil size. Care should be taken when relying on topography pupil sizes and more accurate measurements of mesopic and scotopic pupil sizes should be obtained.  相似文献   

15.
叶娅  沈政伟  尹禾  李婧  李丽  吴金桃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12):2113-2115
目的:探讨在暗环境下瞳孔大小对对比度视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及Allegroanalyzer波前像差仪测量42例84眼在暗环境中的对比度视力及瞳孔直径,以瞳孔直径的均值5.6mm为界分为两组,比较不同瞳孔大小范围时的对比度视力,并分析瞳孔大小与对比度视力的相关性。结果:在对比度25%和10%的情况下,瞳孔直径范围在(4.0~5.5)mm时的对比度视力分别为(0.158±0.097)及(0.374±0.099),优于范围为(5.6~7.2)mm时的对比度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在对比度10%时的差异较对比度为25%时的差异小,在对比度100%和5%时,瞳孔直径范围为(4.0~5.5)mm与范围为(5.6~7.2)mm时两组间的对比度视力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瞳孔直径范围为(4.0~5.5)mm和范围为(5.6~7.2)mm时,随直径的增加,各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下降,瞳孔直径与对比度视力有明显的正相关(P<0.05)。结论:不同直径的瞳孔在一定条件下可明显影响对比度视力,从而影响夜间视觉质量,对术前暗环境下瞳孔大小的测量,是决定角膜屈光手术方式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治疗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术后1a视觉质量的变化特点。

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07/12行SMILE手术的近视及近视合并散光患者85例85眼,术后随访1a,观察裸眼远视力(UDVA)、矫正远视力(CDVA)、等效球镜度(SE)等情况,评估手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预测性,并测量全角膜高阶像差及客观视觉质量。

结果:术后1a,本组患者SMILE手术有效性指数1.08,其中84眼UDVA(99%)达到或高于术前CDVA,22眼(26%)UDVA高于术前CDVA 1行; 手术安全性指数1.04,其中59眼(69%)CDVA与术前CDVA一致,24眼(28%)CDVA较术前CDVA增加1行,2眼(2%)CDVA较术前CDVA增加2行; 85眼(100%)等效球镜度均在±0.50D范围内; 术前预期矫正SE与术后实际矫正SE呈高度线性相关(Y=0.9949X-0.0033; R2=0.9977); 本组患者6mm瞳孔直径下全角膜总高阶像差(HOA)、球差、彗差均较术前增加(P<0.001); 调制传递函数截止频率(MTFcutoff)和斯特列尔比(SR)均高于术前(P<0.05)。

结论:SMILE手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稳定、预测性良好,矫正中低度散光准确性好,术后视网膜成像质量优于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