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比较超高度近视患者戴用框架镜和硬性高透氧角膜接触镜(RGPCL)后的视力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对62例(113只眼)超高度近视患者验配RGPCL,观察验配RGPCL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及配适情况,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并与框架镜配戴进行比较。结果113只眼配戴RGPCL后BCVA4.89±0.16,配戴框架眼镜后BCVA4.70±0.27。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均好于或等于配戴框架眼镜的最佳矫正视力,平均视力提高均值为0.19±0.16,二者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t=38.71,P〈0.01)。统计显示近视度数越高者戴用RGPCL比戴用框架眼镜视力提高越明显。最佳矫正视力的结果与等效球镜屈光度和验配RGPCL前是否进行屈光矫正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配戴RGPCL可减少框架镜带来的像差、物像畸变及视野影响等不足,使患者获得良好的视觉质量,有较好的舒适度,为超高度近视患者视力矫正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与框架眼镜对高度近视和散光的矫正效果。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惠州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与小儿眼科门诊验配RGPCL且连续配戴1个月以上并在配戴RGPCL前连续配戴框架眼镜1个月以上的患者41例(75眼),其中高度近视眼38眼(高度近视组),高度散光眼37眼(高度散光组)。分别比较2组组内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效果。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41例(75眼)均成功验配RGPCL。高度近视组配戴RGPCL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5.02±0.16,而配戴框架眼镜BCVA为4.91±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04,P=0.001),其中13眼BCVA在配戴RGPCL后提高2行至2行以上,1眼视力下降。高度散光组配戴RGPCL的BCVA为4.95±0.10,而配戴框架眼镜的BCVA为4.83±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31,P=0.001),其中12眼BCVA在RGPCL的配戴下提高2行至2行以上。结论:配戴RGPCL在矫正高度近视与散光的视力效果方面优于框架眼镜,具有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硬性高透氧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矫正外伤性角膜散光患者视力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连续收集的18例眼前段外伤患者实施RGPCL验配,随访6个月以上.配戴前记录项目:年龄、性别、眼别、RGPCL验配与角膜拆线的间隔时间、晶状体状态、裸眼视力、框架镜矫正视力、伤口的大小位置、角膜前表面散光值.配戴后观察项目:RGPCL矫正视力、坚持戴镜时间、停戴原因、眼部并发症、长期配戴成功与否.长期配戴成功定义为在随访期间能坚持长期舒适配戴时间≥8 h/d.视力转换成五分制进行统计.采用SPSS 16.0软件系统,运用配对资料t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患者年龄5~45 (20.94±13.35)岁,人工晶状体眼5只眼,无晶状体眼1只跟,其余12只眼为有晶状体眼.根据伤口位置,1区9只眼,2区9只眼.角膜伤口大小为1.50~8.33 (4.04±2.23) mm,1区和2区之间伤口大小无统计学意义(t =-0.967,P=0.348).RGPCL验配与角膜拆线的间隔时间3~22个(5.67±5.52)月.裸眼视力3.0~4.9(4.2±0.5),框架眼镜矫正视力4.0~4.9(4.6±0.3),RGPCL矫正视力4.4~5.1(4.9±0.1).RGPCL较框架镜矫正视力明显提高(t =4.143,P<0.000).RGPCL较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提高1行7只眼,2~4行6只眼,≥5行4只眼.角膜分区伤口之间,RGPCL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26,P=0.379),与框架镜矫正视力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5.128,P=0.040),RGPCL较框架镜矫正视力提高幅度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F=7.286,P=0.017).伤口大小对RGPCL矫正视力、框架镜矫正视力、裸眼视力及视力提高幅度等均无显著影响.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习惯性镜片脱落,2只眼发生点状角膜上皮炎.长期配戴成功患者4例中,10岁以下2例,10~20岁2例,无大于20岁者,其停戴原因多为初期配戴时有异物感、反复眼红以及无长期伤眼视力矫正需求等.结论 与框架眼镜相比,RGPCL矫正视力是评估伤眼最佳矫正视力更为理想的判定指标;但是,RGPCL并不是所有眼外伤患者长期视力矫正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4.
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矫正近视及散光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GPCL)对近视及散光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8年10月在本院验配RGPCL的患者50例(92只眼),观察分组:单纯近视组、近视散光组、复性近视散光组,将验配RGPCL后的矫正视力与验配框架眼镜后的矫正视力比较。结果单纯近视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视力≥0.9者分别为23只眼(71.88%)、13只眼(40.63%);复性近视散光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视力≥0.9者分别为20只眼(66.67%)、9只眼(30%);近视散光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视力≥0.9者分别为22只眼(73.33%)、11只眼(36.67%);配戴RGPCL90%的患者无不适感,可以坚持配戴。结论近视及散光患者配戴高透氧性RGPCL矫正视力明显高于配戴框架镜患者。并有较好舒适度,视野较大,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RGPCL矫正角膜手术后圆锥角膜和不规则散光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选择因角膜手术后继发圆锥角膜和不规则散光而验配RGPCL的患者29例(38眼),其中 LASI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12例(14眼)、LASEK术后继发圆锥角膜1例(1眼)、角膜移植术后不规则散光8例(13眼)、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不规则散光2例(4眼)、LASIK术后不规则散光6例(6眼)。在裂隙灯下进行RGPCL试戴荧光素染色评估后确定处方。采用配对t检验对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患者填写主观自评表评价配戴RGPCL的舒适度和取戴、清洗镜片的难易度。结果 配戴框架眼镜最佳矫正视力≤4.2、4.3~4.4、4.5~4.6、4.7~4.8、4.9~5.0、>5.0分别为5眼(13%)、5眼(13%)、8眼(21%)、10眼(26%)、10眼(26%)、0眼(0%)。戴RGPCL后拥有相应程度最佳矫正视力的眼数分别为0眼(0%)、0眼(0%)、0眼(0%)、3眼(8%)、15眼(39%)、20眼(53%)。配戴RGPCL最佳矫正视力好于框架眼镜(t=-4.416,P<0.01)。配戴者觉得舒适及取戴、清洁容易的分别为48%、69%、59%。随访期间未发现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 RGPCL矫正角膜手术后继发圆锥角膜和不规则散光的视觉效果优于框架眼镜,且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RGPCL矫治圆锥角膜的长期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以2005-2009年间在沈阳爱尔眼科医院视光中心因圆锥角膜验配RGPC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260例(496眼)。男212例,女48例。所有患者随访观察时间至少4年。评估RGPCL镜片配适状态,对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配戴RGPCL前后圆锥锥顶K值及角膜厚度进行比较,观察角膜曲率的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所有病例配戴RGPCL初期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与RGPC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5,P<0.05)。4年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与RGPCL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02,P<0.05)。配戴RGPCL前及4年后圆锥锥顶K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P<0.05),圆锥锥顶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6,P>0.05)。432眼(87.1%)的配适状态为三点接触,46眼(9.3%)为顶点充盈,18眼(3.6%)为可接受的顶点接触。角膜曲率变化情况为,仅3眼(0.6%)陡峭角膜曲率值增加,64眼(12.9%)扁平角膜曲率值增加。随访期间,所有病例均未弃戴,33眼(6.6%)出现角膜上皮点状着染,未发现角膜缘新生血管,无角膜溃疡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圆锥角膜患者配戴RGPCL能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能延缓圆锥角膜发展,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透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外伤性角膜浑浊合并无晶状体眼的矫治效果。方法对外伤性角膜浑浊合并无晶状体眼439例(441眼)配戴RGPCL,随诊5年,比较插片视力与RGPCL的矫正视力;随访5年观察配戴RGPCL角膜内皮改变情况。结果外伤性角膜浑浊合并无晶状体眼的插片视力和配戴RGPCL的矫正视力分别为0.47±0.22和0.69±0.21,(P〈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戴RGPCL比插片能获得更好的矫正视力。角膜内皮计数5年后无明显改变。结论RGPCL对外伤性角膜浑浊合并无晶状体眼有较好的矫正视力,对角膜内皮代谢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硬性透气性接触镜(RCPCL)对角膜散光和圆锥角膜矫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收集2004年9月到2008年10月在本中心验配RGPCL的患者50例(92只眼),观察分组:低度近视散光组、高度近视散光组、圆锥角膜组.将验配RGPCLL后的矫正视力与验配框架眼镜后的矫正视力比较.结果 低度近视散光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视力≥0.8者分别为42只眼(88%)、38只眼(79%);高度近视散光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视力≥0.8者分别为31只眼(94%)、25只眼(76%);圆锥角膜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眼镜后矫正视力≥0.8者分别为11只眼(84%)、2只眼(15%).90%的患者自觉舒适,可以坚持配戴.结论 高度近视散光、圆锥角膜忠者配戴高透氧性RCPCL矫正视力明显高于配戴框架镜患者.并有较好舒适度,视野较大,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高透氧性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矫正高度与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4年7月-2006年11月验配高透氧性RGPCL的患者94例(154眼),观察各组(高度近视散光组,圆锥角膜组,特殊屈光不正组)验配RGPCL后的矫正视力,并与框架镜的矫正视力比较。通过患者的评分评估配戴舒适度及清晰度。定期复诊,观察有无眼部并发症的发生。结果高度近视散光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镜后视力≥4.9的分别为56眼(83.58%)、35眼(52.24%),圆锥角膜屈光不正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镜后视力≥4.9的分别为63眼(88.73%)、33眼(46.48%);特殊类型屈光不正组配戴RGPCL和配戴框架镜后视力≥4.9的分别为11眼(68.75%)、10眼(62.50%)。配戴高透氧性RGPCL后舒适度评分为80-95,而戴原RGPCL的评分为60-85。戴镜1年后有4例出现结膜充血,1例角膜上皮擦伤。结论对于高度近视散光、圆锥角膜及各种原因引起的高度屈光不正,高透氧性RGPCL的矫正视力明显优于框架镜,并有较高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无明显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王艳霞  吕燕云  刘立洲  彭丽 《眼科》2011,20(5):329-331
目的通过与框架眼镜的矫正视力进行比较,评价透气半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对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矫治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通过屈光检查确诊为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271例(492眼)。方法在验光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中连续选取高度近视(球镜>-8.00 D)合并高度散光(柱镜>-2.50 D)患者271例(492眼)。每一被检者分别采用框架眼镜和RGPCL两种矫正方法进行屈光矫治,要求被检者坚持框架眼镜和RGPCL每日交替配戴,逐步适应两种矫正方式。并在戴镜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矫正视力。戴镜6个月后,对被检者用两种不同的矫正方法所得的矫正视力进行对照比较,并观察配戴RGPCL后的角膜曲率半径、眼压及角膜内皮计数。主要指标框架眼镜矫正视力,RGPCL矫正视力,角膜曲率半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配戴并发症。结果戴镜6个月时,患者配戴框架眼镜和RGPCL的矫正视力≥1.0者分别为75眼(15%)和311眼(6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0.33,P=0.001);两种矫正方式平均矫正视力分别为(0.6±0.3)和(0.9±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1,P=0.002)。被检者在配戴RGPCL 6个月后角膜曲率半径平均变化(0.03±0.02)mm,眼压平均变化(2±1)mm Hg,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变化(164±60)个/mm2。配戴RGPCL期间有16例(27眼)发生角膜上皮浅层划伤,4例因镜片污染主诉异物感,治疗后痊愈,未影响RGPCL的矫正视力。结论对于高度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屈光不正,配戴RGPCL能够获得较框架眼镜更为清晰的矫正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矫正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控制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的远期效果。 设计 回顾性病例系列。 研究对象 戴用RGPCL随诊5年的近视合并高度散光(≥-2.50 D)患者48例(69眼),平均年龄(15.2±1.5)岁;戴用框架眼镜随诊5年的近视合并高度散光(≥-2.50 D)患者51例(102眼),平均年龄(15.3±1.6)岁。方法 两组患者配镜前后均经复方托呲卡胺散瞳验光。检查二种矫正方法组患者的矫正视力,电脑验光仪检测角膜水平曲率半径、垂直曲率半径和平均曲率半径。两组患者连续5年观察上述数据变化,并对初诊时及第5年随诊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指标  球镜度、柱镜度、戴镜视力、角膜水平曲率半径值、角膜垂直曲率半径值、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值。结果 第5年时,RGPCL组和框架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99±0.41)和(0.74±0.13)。第5年与初诊时比较,RGPCL组和框架组球镜度分别增加(0.623±1.067)D、(2.018±1.461)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RGPCL组柱镜度减少(0.696±0.694)D,框架组柱镜度增加(0.417±0.57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RGPCL组戴镜5年后角膜水平曲率半径、角膜垂直曲率半径、角膜平均曲率半径平均增加量分别为(0.046±0.106)mm、(0.189±0.184)mm、(0.119±0.131)mm。 结论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对青少年近视合并高度散光患者的近视、散光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眼科,2016, 25:93-97)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Hiline硬性透气性接触镜(Hiline RGPCL)矫治圆锥角膜的临床应用效果,并对RGPCL基弧的预测指标进行分析.方法: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选取圆锥角膜患者36例57眼验配Hiline RGPCL,并按相关标准分为轻度组10眼,中度组24眼,重度组23眼.评估镜片配适状态,比较框架眼镜和Hiline RGPCL最佳矫正视力,并根据角膜曲率指标分析RGPCL基弧的预测性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均能通过Hiline RGPCL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各组Hiline RGPCL与框架眼镜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轻度组为t=-2.968,P=0.016,中度组为t=-6.293,P<0.01,重度组为t=-12.792,P<0.01).平均RGPCL基弧为6.8±0.75,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具有相关性,其中轻度组RGPCL基弧与陡K值(Sim K steep)具有相关性(r=0.715,P=0.02),中度组RGPCL基弧与平均K值(Average K)及较平均K值陡0.2mm K值均具有相关性(r=0.495,P=O.014),重度组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各项指标均有相关性,其中角膜中央曲率相关性最强(r=O.802,P<0.01).结论:在角膜地形图指导下,圆锥角膜患者验配HilineRGPCL可以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并且通过不同预测性指标的选择有助于提高验配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对儿童散光性弱视的矫治作用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框架眼镜矫治效果欠佳的儿童散光性弱视23例(46眼),其中,单纯远视性散光5眼,复合远视性散光23眼,复合近视性散光14眼,混合散光4眼。依据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分为轻度弱视组(13眼),中度弱视组(22眼),重度弱视组(11眼)。所有患儿配戴高透气性RGPCL,随访12个月,观察其矫治作用。结果配戴RGPCL即时,矫正视力较框架眼镜提高1~4行,平均(2.7±0.9)行,达到或超过5.0者7眼(15.22%)。12个月后,28眼(60.87%)的矫正视力≥5.0,其中,轻度弱视组11眼(84.62%),中度弱视组17眼(77.27%),重度弱视组无一眼达到5.0。观察期内无严重角、结膜损伤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因不能耐受而停戴者。结论RGPCL对儿童散光性弱视的矫治是有效而安全的,框架眼镜矫治效果欠佳者可优先选择RGPCL。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普诺瞳®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CL)应用于视力矫正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间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的双眼近视患者,随机分配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配戴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普诺瞳®RGPCL(型号:RAR、RAS),对照组配戴香港易安易光学有限公司生产的RGPCL(型号:XO RGP)。在配戴当天,配戴后1周、1个月、3个月进行访视,对双眼进行评估,包括裸眼远视力(UCDVA)、框架镜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RGPCL矫正远视力(CDVA)、等效球镜度(SE)、角膜K值、角膜内皮细胞、镜片适配状态、镜片情况及不良反应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CMH检验等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155例患者完成初次配戴,观察组76例,对照组79例。戴镜当天,观察组和对照组RGPCL CDVA分别为右眼0(-0.10,0)、0(-0.20,0)和左眼0(-0.20,0)、0(-0.2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配戴后各随访时间点,2组双眼的UCDVA、框架镜BCDVA、RGPCL CDVA、裸眼主观验光SE、戴RGPCL主观验光SE、角膜K值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戴镜3个月,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组结膜充血发生率、角膜上皮点状着色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普诺瞳®RGPCL与XO RGP型号的RGPCL用于矫正近视的疗效一致且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HL-K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在圆锥角膜矫治中的有效性并分析其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圆锥角膜患者验配HL-K RGPCL 86例(143眼),按相关标准分为轻度组(18眼)、中度组(73眼)、重度组(34眼)和极重度组(18眼).评估镜片配适状态,比较各组内框架眼镜和HL-K RGPCL最佳矫正视力,并根据角膜曲率等因素分析各组内验配指导性指标与HL-K RGPCL基弧的关联.结果 各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比较,轻度组(P=0.004)、中度组(P<0.001)、重度组(P<0.001)和极重度组(P<0.001) HL-K RGPCL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框架眼镜.框架眼镜等效球镜度低于中度组(P=0.043)和重度组(P=0.006) HL-K RGPCL屈光度.HL-K RGPCL基弧K值为(50.52±5.64)D,HL-K 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的多项参数具有相关性,其中轻度组HL-K 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陡K值具有正相关性(P<0.001),中、重和极重度组HL-KRGPCL基弧与角膜曲率平均K值及起始试戴基弧Rm-0.2 mm相对应K值正相关性最强:中度组(r=0.798,P<0.001;r=0.798,P<0.001),重度组(r=0.745,P<0.001;r=0.745,P<0.001),极重度组(r=0.616,P=0.007;r =0.617,P=0.006).结论 圆锥角膜患者配戴HL-K RGPCL可以获得满意的矫正视力,依据病变程度通过配适评估对相应指标动态调整以确定HL-K RGPCL基弧的过程,有利于提高长期配戴镜片安全性,提高验配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RGPCL对圆锥角膜患者的视力及角膜前表面形态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分期为KK2期的圆锥角膜眼,有效配戴RGPCL者22例(28眼)作为实验组,无效配戴RGPCL者8例(9眼)作为对照组,均为理想或可接受的三点接触的配适状态。观察配戴RGPCL 1年后的矫正视力及配戴前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学参数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配戴RGPCL 1年后患者矫正视力提高,明显优于框架眼镜。与对照组相比,角膜前表面曲率平坦K值变化不大(P>0.05),而陡峭K值明显变小(t=4.420,P<0.01),角膜散光变小(t=4.271,P<0.01),形态学参数中表面变异指数(ISV)、高度不对称性指数(IHA)变小(t=2.939,P<0.01;t=1.690,P<0.05),最小曲率半径(Rmin)变大(t=2.315,P<0.05),圆锥角膜指数(KI)、中央圆锥角膜指数(CKI)、IVA、高度离心指数(I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随诊期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配戴RGPCL对KK2期圆锥角膜眼不但可提高视力而且能改善病变区角膜形态,是目前非手术方法矫治圆锥角膜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RGP)矫正不同部位和程度角膜穿通伤后角膜瘢痕致不规则散光的效果。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北京同仁医院外伤性角膜瘢痕患者框架眼镜矫正视力差、除外重要眼底病变者44例(44眼)。方法 患者每日至少戴RGP 8小时。戴RGP前及戴6个月后进行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眼底照相、角膜曲率计、角膜地形图检查。根据瘢痕部位分角膜中央(26眼)、周边(16眼)及角膜缘(2眼)三组;根据瘢痕程度分为云翳(11眼)、斑翳(24眼)和白斑(9眼)三组;根据晶状体状态分为有晶状体眼(17眼)、人工晶状体眼(8眼)和无晶状体眼(19眼)三组。各组角膜地形图显示的角膜散光值无统计学差异。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各组患者戴RGP前框架眼镜最佳矫正视力与戴RGP 6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主要指标 LogMAR最佳矫正视力。结果 戴RGP后6个月,角膜中央、周边及角膜缘三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40±0.34)、(0.21±0.28)、(0.18±0.04),与框架眼镜视力进行比较前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2.907,P=0.003)、(t=2.213,P=0.011)、(t=0.772,P=0.052)。戴RGP后6个月云翳、斑翳和白斑三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22)、(0.36±0.33)、(0.37±0.36),与框架眼镜视力进行比较斑翳组具有统计学差异(t=1.232,P=0.261)、(t=2.251,P=0.025)、(t=0.663,P=0.507)。戴RGP后6个月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和无晶状体眼三组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28±0.36)、(0.39±0.31)、(0.23±0.25),与框架眼镜视力进行比较各组均具有统计学差异(t=2.021,P=0.022)、(t=2.718,P=0.009)、(t=2.059,P=0.017)。结论 与框架眼镜矫正相比,非角膜缘部位的角膜瘢痕更适合RGP矫正,角膜斑翳比云翳、白斑更适合RGP矫正。(眼科, 2020, 29: 350-354)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种因素对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rigid gas permeable contact lens,RGPCL)后患者适应性及主观评价的影响。方法:选取39例患者采用Menicon-ZRGPCL配适,分析年龄、性别、球镜度、散光度、角膜厚度、角膜曲率、基础泪液量及生活地域对配戴镜片后适应期的影响。患者戴镜1mo后主观评价其舒适性及视力稳定性。结果:配戴RGPCL后平均适应期为6.41±4.64d,各项因素中年龄对配戴适应期的影响有显著意义(F=4.07,P=0.025);配戴RGPCL 1mo后引起患者不适主要原因是异物感为0.62±0.71和干涩感为0.64±0.63。结论:配戴Menicon-Z RGPCL患者均能在1wk左右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年龄越小的患者,越容易适应镜片。影响患者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配戴RGPCL后的舒适度,给予患者详细的戴镜指导和相应的对症处理是能否解决其不适症状、持久配戴RGPCL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唐文婷  刘娟  田美  喻谦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1931-1935

目的:随访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1a的不同程度近视的青少年患者,研究其在近视矫治同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对角膜塑形镜的安全性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2016-09/2017-12就诊的-1.00~-8.00D的158例青少年近视患者,患者均配戴同一品牌的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随访观察患者配戴1a期间的视觉质量(包括像差、主观不适及视觉质量问卷调查)的改变情况。

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后总像差RMS值均降低,总高阶像差(RMSh)、3阶像差(RMS3,包括彗差)及4阶像差(RMS4,包括球差)均增加。基础近视度数越高,主观视觉不适的症状发生率越高,而戴镜前后患者的主观视觉质量总体评分无差异(P>0.05)。

结论:角膜塑形镜会造成患者客观视觉质量下降,但长期随访发现整体视觉质量对生活学习无明显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治近视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