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张仲景于建安二年为王粲诊病,言"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章太炎及郭霭春认为其死于麻风.据有关史料考证,得出以下结论:1.张仲景与王粲于建安二年(197年)相见.2.张仲景于王粲20岁时预断他20年后将死,此事亦见于<太平御览>其说可信.3.王粲死于大疫,非死于麻风.后人据<甲乙经序>所说"眉落而死"推断死于麻风,与史实不合.  相似文献   

2.
张仲景,正史无传。较早涉及张仲景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则:张仲景《伤寒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皇甫谧《甲乙经·序》:仲景见侍中王仲宜,时年二十余,谓日:君有疾,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取五五场可免。仲宣嫌其言讲,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调回:眼汤否?曰:已服.仲景田:色候团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富。后二十年果眉落,后一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太平御览》卷七二二引《何颗别传》: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颗。调回:君用思精,而韵…  相似文献   

3.
一、藏象《素问·五脏别论》: “……女子胞……藏而不泻,名日奇恒之府。”《素问·奇病论》:“胞络者,系于肾……。”《素问·热论》:“厥阴脉循阴器络予肝。”《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咏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  相似文献   

4.
祖国医学“治未病”的理论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期《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刺热论》云:“肝热病者,左颊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难经·七十七难》云:“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伤寒杂病论》原序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  相似文献   

5.
<正>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似”字有三种意义。第一种用作本义。《说文·人部》:“似,象也”。徐锴注:“象,肖也”。段玉裁注:“象,当作像,相像曰相似,古今无异词?。古籍中每多用之。《孟子·告子》:“屦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国策》:“幽莠之幼也,似禾;黧牛之黄也,似虎”。仲景书中亦有此类用法,《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服桂枝汤……若形似症”。《伤寒论·辨不可发汗》:“其形似疟”。“似疟”即“象疟”,其症情症状类似疟疾,词意清楚,不待解释而自明。又如《伤寒论·平脉法》:“其形何似”,“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伤寒例》)“钩吻与芹  相似文献   

6.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夫生铁落者,下气疾也”。此“下气疾也”历代注本均无明确之注释,惟日·丹波元简云“气疾”为:“凡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4版教材《内经选读》和5版教材《内经讲义》之十三方解亦均以此转释之。从丹波元简之“宜概称气疾焉”一句可见,丹波元简把“下气疾也”之“气疾”理解为“狂易癫眩,惊悸癎瘈,心神不定”一类疾病之病名。然从前述《素问·病能论》之原文“病曰阳厥”一句可以看出,《素问》已经把“怒狂”一类的疾病命名为“阳厥”。所以,从《素问》本旨而言,“下气疾也”之“气疾”非指“怒狂”一类  相似文献   

7.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所载察色测病,既有独立篇目,亦散见于各篇之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灵枢·邪客篇》说:“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等等,将察色列为四诊之首。笔者就临证所见举隅如次:1 “克我之色”乘其位乃危殆之兆疾病的内在变化.反映于面部的气色,各有一定的部位。如:《灵枢·五色》云:“五色各有脏部,……其常也,各以其色言其病”。如果反其常,在其特定部位,表现出“克我之色”,则表明病情危殆。如该篇又云:“赤色出两颧.大如拇指,病虽小愈.必卒死。黑色出于庭,大如拇指,必不病而卒死”。两颧内应肺,肺属金.赤色为心主之色,心属火。赤色见于两颧为心火刑肺金,表明心肺有病,而且病情严重.预后不良。“庭者,首面也”(《灵枢·五色》即前额与两眉之间,此部位内应心。黑色属水,内应肾。黑色在前额与两  相似文献   

9.
7.3 7 脾水 :名出《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脾水者 ,其腹大 ,四肢苦重 ,津液不生 ,但苦少气 ,小便难。”7.3 8 肥气 :名出《灵枢经·邪气脏腑病形》篇 ,“肝脉……微急为肥气 ,在胁下 ,若覆杯。”《难经·五十六难》谓 :“肝之积 ,名曰肥气 ,在左胁下 ,如覆杯 ,有头足。”7.3 9 胰瘅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谓古代有“五脏六腑瘅十二病方”,其脏腑瘅病中当有胰瘅 ,可惜该书已佚。7.4 0 胰胀 :名见朱文锋《内科疾病中医诊疗体系》,系根据其病位在胰 ,病变特征属慢性胀著类疾病而定。7.4 1 胰痈 :名见朱文锋《内科疾病中医诊疗…  相似文献   

10.
《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旁取之。”《灵枢·终始》篇亦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在这些治法中,仅指出上病下取,下病上取,中病旁取,头病取足。至于临床中并非罕见的上下交病如何处理,经文未及。《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某上下失血案云:“今饮食甚少,上下交病,治在中焦”。由此有“上下交病治其中”之说。中指脾胃而言。《金匮要略心典》云:“中者脾胃也……中者四运之轴而阴阳之机也。故中央立则阴阳相循,如环无端而不及于偏……是故求阴阳之机者,必于中气”。此…  相似文献   

11.
冲任辨证在妇科病证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冲任学说在中医妇科学理论中位置重要 ,被推崇为妇科病辨证论治的纲领。笔者认为 :通明冲任可洞悉病证 ,调摄冲任能驾驭治法。其必要性正如前贤所云 :“明于冲任之故 ,则本源洞悉”,“医不知此 ,罔探病机。”有鉴于此 ,本文不揣肤浅 ,大胆探讨 ,意在抛砖引玉 ,以期臻善。1 冲任损伤的病因1.1 古代医籍中冲任疾病述要 :《素问·骨空论》曰 :“任脉为病…… ,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 ,逆气里急。”《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指出 :“崩中之病 ,是伤损冲任之脉”。宋·陈自明《妇人良方·博济方论》指出 :“妇人病有三十六种 ,皆由冲任劳损所…  相似文献   

12.
胆虚寒证为胆腑虚寒引起的一个证候,以胁满口苦、头晕心慌、畏寒肢冷等为特征。其常见于久病、重病之后。《素问·奇病论》早有“胆气虚上溢而口为之苦”的记载。《灵枢·禁服第四十八》亦云:“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盛则为热,虚则为寒”。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客热候》亦有“人血气有阴阳,藏腑有虚实,实则生热,虚则生寒”的论述,并对“胆气虚”、“胆冷”详加描述。《备急千金要方·胆腑·胆虚寒》首次明确指出治病方药:“大病后虚寒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温胆汤。”宋《圣济总录》有“胆虚”,明《普济方》有“胆寒”之载。历代先…  相似文献   

13.
“痛”是临床上一个常见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中,若以痛为病,则为痛证。“通”是治疗痛的一种有效方法,痛之与通,息息相关。兹就其相互关系及治痛常用之通法浅谈于下。一、不通则痛痛有虚实,有关痛的病因病理,中医学有着较深刻的认识,历代医籍记述甚详。《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中则不通,故卒然而痛。”再如《金匮翼·胁痛统论·肝郁胁痛》曰:“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丹溪心法·头痛》认为:“头痛多生于痰……”,《医学正传·胃脘痛》曰:“胃脘当心而痛……未有不由清痰食积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06,21(12):89-102
第1期·学术探讨·药物的刚柔配伍在《伤寒论》中的应用商智峰孟凡光(1)………………………………………………………………朱丹溪的针灸学说…………………………………刘东明(2)《景岳全书》“反佐论”探讨…………………………李培旭(4)从中风病防治论“治神”……………………………张永顺(6)从“神”论治“石”……………………………………王涣群(7)·病证新论·100例“心痹病”临床辨病与辨证的分析王亚林刘春援(8)………………………………………………………………《素问·咳论》五脏之咳辨证发挥………王永恒李翠萍(9)肝郁脾虚与…  相似文献   

15.
谈中药减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对肥胖早有认识,《素问·通评虚实论》云:“肥贵人,则膏梁之疾也。”《素问·奇病论》谓:“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灵枢·逆顺肥瘦》篇曰:“……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论述对肥胖病的病因病机、转归和治疗法则有实际意义。现据临床治疗经验,将肥胖病分四型辨治。  相似文献   

16.
·学术探讨·试试《内经》的防治学思想·········……俞长荣①2张仲景在学术上的几项成就·········……周石卿①8谈《伤寒论》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刘友梁①11五运六气与福建异常气候············……郭镜智②2从《内经》、《难经》试探三焦学说 ·”’二””二”·”·························……江中坚②6 ·胎病论”浅议··········……,·······……倪际外②10试论《金医要略》内容若干特点·“·一肖熙③2谈《金脸要略》中的‘脉‘·“······……王秉…  相似文献   

17.
9.2 6 黑疸 :名出《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酒疸下之 ,久久为黑疸。”10 .17 遗精 :名出《济生方·遗浊》,“遗精白浊二证脉息多涩 ,伤精脉也。”10 .17.1 梦遗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梦遗精滑 ,总皆失精之病……因梦而出精者 ,谓之梦遗。”10 .17.2 滑精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遗精》,“不因梦而精自出者 ,谓之滑精。”10 .18 早泄 :《辨证录·种嗣门》谓 :“男子有精滑之极 ,一到妇女之门 ,即便泄精 ,欲勉图欢不可得 ,且泄精甚薄。”10 .19 阳痿 :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阳痿》,“凡男子阳痿不起 ,多由命…  相似文献   

18.
《灵枢·经脉篇》对十二经病有“是动”、“所生”之分,其含义历代医家争论颇多。有以气、血分者;有以本经、他经分者;有以脏腑分者;有以病因内、外分者。众说纷纭,都只能说明其中某一方面的病候,不足以概括其全部病候。我们认为,根据《内经》原旨,“是动病”为正经自病,“所生病”为五邪所伤。理由如下:考《灵枢·经脉篇》,“是动病”主要症候为十二经循行部位肿、痛、厥证。“所生病”主要症候为十二经循行部位肿痛、该经联系脏腑病证,以及该经络脉之病证。对其病因病机,《素问·脉解篇》、《素问·太阴阳明论》、《素问·厥论》、《素问·举痛论》等有详细解释。概括地说,“是动病”的病因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炎”找中医诊治者甚多。中医对本病常诊断为“肾风”或“风水”辨治。据《内经》原意,本病应该诊断为“肾风”,当病有变化后才叫“风水”。《素问·评热病论》中说:“帝曰:有病肾风者……可剌不?歧伯曰:虚不当剌,不当剌而剌……必少气时热……小便黄,目下肿,腹  相似文献   

20.
<正> 咳喘病从肝论治,肇始于《内经》·《素问·经脉别论》载:“有所坠恐,喘出于肝”,《素问·咳论》中则有“肝咳”的明确记载。自《内经》以下,历代医家多有发挥·明·龚廷贤说;“从来咳嗽十八般,只因邪气入于肝”(《万病回春》),持论虽有失偏颇,但足以说明肺病治肝的重要性。至清·叶天士更集前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