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脊柱内固定系统在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中的疗效。②方法50例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采用AF椎弓根钉脊柱内固定系统进行手术,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拍摄X线片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③结果50例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后凸侧弯畸形及侧方移位纠正,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5°降至术后平均11.5°。④结论后路减压、AF系统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复位骨折椎体,重建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通过比较25例AF椎弓根螺钉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和通过X线片观察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Cobb's角的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恢复、后凸侧弯畸形及侧方移位纠正,Cobb's角由术前23.5°降至术后2.5°.瘫痪恢复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一例无变化,其余24例均提高1~3级.结论 AF系统具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创伤小,复位确切,固定可靠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胸腰段脊柱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宏星  李俊  肖俊 《医学综述》2012,18(13):2145-2146
目的探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对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随访中骨折部位无明显疼痛,中度疼痛者8例,轻度疼痛者3例;患者椎体前后凸高度分别由术前的42.1%、92.3%恢复到术后的86.2%、98.3%;患者Cobb角由术前的(23.5±3.5)°降低到术后的(1.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王振  郑沛中  萧锦瑜 《当代医学》2012,18(25):55-57
目的 评价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3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技术进行治疗.评价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和脊髓损伤Frankel分级,观察术前、术后及随访2年后的变化.结果 手术后32例患者的Cobb角(4.8±0.2)与术前(25.3±0.9)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高度(32%)和椎体后缘高度术前(73%)和术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3%和96%,并且这三项在随访2年后均无显著变化.神经功能方面,除2例A级外,其他患者神经功能均有1~2级恢复.结论 椎弓根螺钉联合连接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疗效好,无不良反应发生,也无断钉、钉松现象,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李清  谭震   《中国医学工程》2010,(2):92-93
目的总结应用AF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脊柱后正中入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61例和后外侧入路椎管探查减压34例。结果经6~24个月随访,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36%和后75.5%恢复到术后的前90.5%和后96%,Cobb's角由术前平均24.6°恢复为术后平均4.5°。脊髓损伤的患者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5级。有2例出现椎弓根的松动,1例出现断钉。结论 AF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内固定可靠,是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治疗更加完善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F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6年6月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30例,其中16例行椎管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结果:经术后13个月~3年随访,与术前比较,伤椎的cobb’s角及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恢复,疗效满意。结论:AF内固定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能问接椎管减压,椎体前后缘高度恢复良好,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AF椎弓根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腰椎骨折患者35例,行AF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33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平均恢复均达95%以上;Cobb角由术前平均26.5°,矫正到术后平均4.6°;骨折脱位均得到纠正;神经功能恢复1级或1级以上3例(88.6%);未发生感染、神经损伤及内固定脱落、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椎体高度未再丢失。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能明显恢复椎体高度及纠正脱位,内固定坚强且并发症少,可作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和评价AF脊柱后路固定系统在脊柱外科的应用价值和作用。方法 :应用AF脊柱后路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4 6例 ,分别进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 ,比较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并随访骨折愈合 ,矫正角度丢失及局部症状。结果 :全部 4 6例获得随访 ,时间 6~ 2 4个月 ,平均 18个月 ,椎体高度完全恢复 32例 ,>90 % 8例 ,>80 % 5例 ,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 2 4 .7°矫正到术后约 3.4° ,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 :AF脊柱后路固定系统手术操作简单、固定可靠 ,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适用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告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我院开展该类手术以来,对64例经诊断的胸腰段骨折,给予AF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6。矫正到术后约5°。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6例,21例〉90%,7例〉80%。神经功能除神经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的无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综合评价AF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7例应用AF系统内固定复位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椎体复位情况及神经功能。结果 :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 48 7%恢复至术后的 94 6 % ,Cobbs角由术前 2 5 2°恢复至术后7 1°。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 ,除术后A级中 3例和B级中 2例无变化外 ,其余 2 2例均有 1~ 2级的提高。结论 :AF系统固定牢靠 ,复位满意 ,是临床治疗胸腰椎骨折伴脊髓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患者采用RF、AF、GSS-2型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固定。结果22例椎体高度均得到良好的恢复,后凸畸形得到矫正,伤椎椎体高度比术前平均为45%,术后恢复到95%,Cobb’s角术前平均为28°,术后恢复到5;°1例2处椎体骨折患者,上位椎体高度恢复差,术前为35%,术后为40%。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操作简易,固定牢靠,安全性高,是治疗胸腰段骨折脱位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并截瘫的疗效。方法 采用AF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结合推移复位法治疗不稳定性胸腰段骨折合并截瘫 38例。结果 Cobb’s角由术前平均 2 3.8°(11°~ 43°)矫正到术后平均 2 .6°(0°~ 8°) ;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 46 %〈2 3%~ 6 8%〉和 70 %〈32 %~ 80 %〉恢复到术后的 92 %〈89%~10 0 %〉与 97%〈94%~ 10 0 %〉。 3者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 <0 .0 1)。术后随访 6~ 2 8mo,平均随访 10 .5mo ,32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均有 1~ 3级恢复 ,6例全瘫患者中 ,4例有 1~ 2级恢复。结论 AF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能使突入椎管腔内的伤椎椎体后壁精确复位 ,牢靠固定 ,并使椎管有效减压。但在某些前、后纵韧带完整性已遭破坏的爆裂型骨折、脱位病例 ,推移复位法可作为AF内固定系统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姚杰  秦利  杨勇 《中外医疗》2014,33(1):58-58,60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及临床分析。方法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诊治的30例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给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术前、术后1周、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和术后12个月脊柱后凸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连接棒内固定法与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均给予连接棒内固定法与椎弓根螺钉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1患者手术前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椎体后缘高度分别为(25.09±1.00)°、32%、73%,手术后分别为(4.59±0.52)°、93%、96%,前后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2患者的神经功能均有1-2级的恢复好转,未见切口感染、脊髓损伤等并发症发生;3本组患者的治疗综合满意度为97.33%(73/7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联合应用连接棒内固定法与椎弓根螺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报告AF内固定加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应用。方法:我院开展该类手术以来,对64例经诊断的胸腰段骨折,给予AF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15个月。术后伤椎高度和Cobb角均有满意的恢复,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6°矫正到术后约5°。骨折椎体高度完全恢复者36例,21例>90%,7例>80%。神经功能除神经损伤按Frankel标准分级A级的无变化外,其余病例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操作简单、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6.
黄孝英  李宏宇  韦敏克  韦建勋 《广西医学》2005,27(12):1960-1961
目的探讨AF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伴不同程度神经损伤的患者,采用AF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椎板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融合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椎体前缘平均高度由术前的60%提高到术后的95%,Cobb’s角由术前平均20度改善至术后平均2.5度。所有病例其神经功能均有I级以上的恢复,无特殊并发症。结论AF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是治疗胸腰段爆裂型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结构简单、实用.手术操作简便、安全.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6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方案治疗,观察组应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椎板间植骨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Cobb角、椎体前缘及后缘高度、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状态。结果①两组患者治疗后的Cobb角明显小于治疗前,椎体前后缘高度明显高于治疗前水平,差异显著(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Cobb角(2.3±0.2)°明显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92.6±1.7)mm、椎体后缘高度(96.5±2.2)m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③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有效率54.72%明显高于对照组恢复有效率33.96%差异明显(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与椎间板植骨术联合应用与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可以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性螺钉内固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3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施行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撑开、复位、固定,对椎管变形和脊髓神经根受压则行减压。观察术后骨折复位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断钉、断棒;伤椎前、后高度及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按Frankd分级评定,5例脊髓损伤术后分别提高1~2级。结论:后路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在胸腰段爆裂性骨折中的治疗体位。方法对86例行Dick、AF、APF、GSS-Ⅱ、TSRH内固定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术前、术后的X线片变化及其功能恢复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86例获得13—16个月的随访术后伤椎的高度及脊柱Cobb角均有较大的恢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有1—3级的改善,断钉2例,松动5例,优良率为92%。结论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操作简单,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椎体及椎间隙的高度,为脊柱的重建和功能的恢复提供了一个坚强而稳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腰椎骨折患者给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术前、术后的AVH及Cobb角恢复及丢失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患者椎体高度、脊柱生理弧度明显恢复,伤椎前缘高度平均校正(42.0±15.7)%,丢失率(8.3±7.2)%(P<0.05);Cobb角矫正(18.9±6.8)°,丢失(2.8±1.3)°(P<0.05)。Frankel分级除2例无恢复外,恢复2级9例,恢复1级9例。结论:采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多节段腰椎骨折不仅利于脊柱生理弧度、伤椎高度及神经功能的恢复,还可有效消除腰腿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