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建立老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5-N-乙基-N-异丙基-阿米洛利(EIPA)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心电图正常的老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前给药组和再灌注前给药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只开胸,不结扎冠脉。其余各组均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20min。假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分别于开胸后及冠脉结扎前10min给予生理盐水2mL/kg.其余2组分别于缺血前10min及再灌注前10min给予EIPA2rag(2mL)/kg。观察各组于再灌注后10min、2h、24h3个时间点血清中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及术后24h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使用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心肌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可造成明显的心肌细胞损伤。再灌注后各时间点血清心肌酶谱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增高,SOD活性下降。缺血前及再灌注前给予EIPA预处理的两组大鼠,心肌细胞损伤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减轻。差异有显著性。其中,缺血前给药组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较再灌注前给药组更为明显。结论:使用阿米洛利同系物——EIPA作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处理手段可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坏死。对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EIPA钠氢交换器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30min,再灌注100min;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输注环磷腺苷葡胺2mg/kg。心肌细胞凋亡和NF-KB表达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kB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和NF-kB表达。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心脏病目前是冠心病的一种特殊类型或晚期阶段,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也日益严重。心肌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是心肌缺血和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主要发病机理。大量研究表明,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ROS,特别是过氧化氢(H2O2),在介导心肌细胞凋亡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氧化应激是否诱导细胞凋亡依赖于ROS的浓度水平。  相似文献   

4.
马尔丽  曾智 《华西医学》2001,16(3):368-370
缺血可以引起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再灌注治疗则可以恢复组织、器官的血供 ,改善缺血 ,从而起到保护该组织、器官的作用。然而在一定条件下 ,再灌注也会加重缺血组织原有的损害 ,或者引起新的损伤。这种缺血后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就被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简称“再灌注损伤”。再灌注损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溶栓、介入治疗、旁路手术等再灌注治疗的临床应用〔1〕。在组织、器官再灌注过程中 ,最先接触到的组织是血管内皮。正常血管内皮具有屏障作用 ,调节血管紧张性 ,调节器官血供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缺血再灌注时 ,内皮细胞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纳洛酮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对血浆内皮素-1(ET-1)变化的影响和对心肌超微结构的保护。方法 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2组(缺血再灌注组、纳洛酮保护组),每组10只,制作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30min松开结扎线恢复灌流时及灌注后0.5、1、2,4、6h采血,测定ET-1含量,在6h后分别取缺血部位的心肌标本,用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0.5~1h ET-1含量明显高于结扎前(P(0.05或P(0.01);纳洛酮保护组ET-1含域均显著低于结扎前(P〈0.05或P(0.01)。超微结构改变:心肌缺血再灌注组,大部分心肌纤维呈收缩状态,大部分肌原纤维局灶性溶解、断裂,核周水肿;纳洛酮保护组,肌原纤维结构较清晰,排列整齐,未见明显断裂,肌原纤维收缩状态缓解,线粒体水肿减轻,胞浆轻度水肿。结论 纳洛酮可有效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ET-1的合成和分泌,减轻ET-1对血管和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有明显保护作用,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60年Jennings第一次提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念,证实再灌注会引起心肌超微结构不可逆坏死,并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国内外大量实验证明缺血再灌注可加重心、脑、肾、肝、肺、肠等器官损伤,成为影响缺血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自由基、钙超载、心肌纤维能量代谢障碍、血管内皮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胞粘附分子和细胞凋亡等均可能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病过程.现就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亚低温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视网膜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含量的影响,探讨亚低温防治缺血再灌注视网膜损伤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于缺血1h再灌注1h、缺血1h再灌注2h、缺血2h再灌注1h、缺血2h再灌注2h时测定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TPA的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的大鼠视网膜组织TP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亚低温缺血再灌注组的大鼠视网膜组织TPA含量低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缺血再灌注视网膜损伤与视网膜组织TPA含量升高有关,亚低温可通过降低视网膜TPA含量而减轻缺血再灌注视网膜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体大鼠心肌缺血不同时间后再灌注120 min的心肌酶学与超微结构变化,评价缺血时间对再灌注损伤形成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15 min、30 min、60 min,以及分别再灌注120 min,造成心肌缺血和缺血/再灌注。自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单纯缺血15 min及缺血15 min再灌注120 min心肌损伤不明显,两组血清心肌酶无显著性变化。单纯缺血30 min心肌损伤明显,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心肌损伤更为严重,心肌酶漏出均增多,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缺血60 min与缺血60 min再灌注120 min心肌损伤最重,心肌酶漏出均增多,但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缺血时间过短或过长,恢复血供后都不会形成再灌注损伤,缺血30 min再灌注120 min可形成典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缺血/再灌注(I/R)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8)、缺血/再灌注组(n=8)、参附注射液30mg/L组(n=8)和100mg/L组(n=8)。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模型,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在心脏缺血前和再灌注后,给予参附注射液,观察离体大鼠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和心肌组织中的高能磷酸化舍物ATP含量、MDA含量及SOD活性等的变化。结果:参附注射液100mg/L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血流动力学指标。缺血/再灌注组大鼠心肌ATP含量和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参附注射液30mg/L组和100mg/L组心肌MDA值减少(P〈O.05),SOD值升高(P〈0.05);参附注射液100mg/L组ATP含量增加(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通过提高心肌组织ATP含量和SOD活性,减少MDA含量,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紊乱,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0.
自由基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大量的研究证明自由基(FR)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这一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关系。本文对FR的产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FR在心肌缺血与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影响以及心肌缺彬再灌注损伤中FR的消除与临床意义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述了自由基的概念,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时产生大量的自由基致心肌组织损伤,并拟定了抗自由基的防治措施,以期保护心功能,缩小梗塞范围,减少缺血引起的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3组: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仅进行开胸手术;缺血再灌注组心肌缺血30 min,再灌注100 min;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在心肌缺血前静脉输注环磷腺苷葡胺2 mg/kg.心肌细胞凋亡和NF-κB表达分别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结果 环磷腺苷葡胺注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组织中NF-κB表达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应用环磷腺苷葡胺注射液可明显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心肌细胞凋亡和NF-κB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CK与LDH)及NO在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中的表达,以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40rain后再灌注,分别测定缺血前、缺血40min、再灌注2h的3个时段血清-氧化氮代谢产物(NO-/NO3-,NOP)含量及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于再灌注2h处死动物并取心肌组织行心肌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血浆NO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CK及LDH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尤其以再灌注2h最为显著(P〈0.05);心肌组织形态学发生异常变化;复方丹参注射液可逆转上述指标。[结论]CK及LDH在复方丹参注射液干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血清中活性轻度增高,并且与NO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说明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用溶栓或介入手段开通阻塞血管后,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健康3周龄SD大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受体SD大鼠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无血清DMEM心肌注射1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0.5h再灌注2h后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水平;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细胞移植组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减少,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P〈0.01);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细胞移植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Bax/Bcl-2比值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可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背景:急性心肌梗死用溶栓或介入手段开通阻塞血管后,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很难达到满意的疗效。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取健康3周龄SD大鼠的骨髓细胞悬液,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培养。受体SD大鼠接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或无血清DMEM心肌注射1周后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心肌缺血0.5h再灌注2h后测定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心肌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丙二醛水平;采用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旺盛,纯度较高,且均质性和稳定性好;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细胞移植组乳酸脱氢酶的漏出减少,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丙二醛含量减少(P<0.01);细胞移植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1);细胞移植组Bcl-2蛋白表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Bax/Bcl-2比值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果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修复可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临床中肢体血管损伤、心脏病变等常常引起肢体或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造成功能损害 ,到目前为止 ,仍没有一种十分有效地防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方法应用于临床。 1986年Murry[1 ] 首次应用缺血预处理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即短时间重复缺血 ,间断再灌注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 ,IPC提高组织缺血耐受性的现象颇受关注。研究表明 ,IPC能有效地减轻骨骼肌坏死范围 ,但 IPC对骨骼肌收缩功能的影响如何文献报道不多 [2 ] 。为此 ,作者探讨了缺血预处理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期间收缩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  相似文献   

17.
补体及其抑制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缺血/再灌注可诱发导致心肌损伤的炎症状态。由于在临床上抗氧自由基和中性粒细胞激活治疗效果的不尽如人意,人们又把目光转向其他在临床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更重要的致病因素,如补体、氧化剂和凋亡等。目前,补体系统已被证实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并成为实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主要治疗靶点。在过去的十余年中,已经有几个补体抑制剂从实验室进入临床试验,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几年,随着对补体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研究的不断深入,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本文主要就补体及其抑制剂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及目前的新发现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山莨菪碱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家犬制造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在心电图监测下,用间接和直接检测技术,在不同时间内分别检测汇常区,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缺血-再灌注区心肌MDA高于正常区(P<0.05),GSH-px活性较正常区低,SOD活性在再灌注5min后持续上升,缺血30min后再灌注心肌标本直接低温测定电子自旋共振波谱显示氧自由基信号增强,提示心肌缺血后再灌注有氧自由基的异常增加,为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提供了依据。治疗组在再灌注前给子足量山莨菪碱,再灌后体内脂质过氧化损伤显著减轻,并呈量效关系。作者在临床抢救危重病患者28例取得满意效果,说明山莨菪碱能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防止膜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提高细胞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认为在再灌注的即时给予足量山莨菪碱配合其它抢救措施,可以预防或减轻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9.
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ICAM-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电针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心电图正常的36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内关组、电针列缺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60min,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电针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心肌ICAM-1表达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家兔心肌ICAM-1表达明显升高,电针内关组心肌ICAM-1表达与模型组、电针列缺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结论:电针内关能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ICAM-1表达,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炎性病理损害,达到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6%羟乙基淀粉(hydroxyethel starch,HES 130/0.4)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方法 21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组Ⅰ(假手术组);组Ⅱ(缺血再灌注组);组Ⅲ(血液稀释组).观察在急性心肌缺血45 min及再灌注180 min状态下血浆及心肌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 缺血及再灌注后,组Ⅱ血浆SOD活性进行性下降(P<0.05),MDA含量、CPK、LDH活性进行性升高(P<0.05);与组Ⅱ相比,再灌注后组Ⅲ血浆SOD活性升高(P<0.05),LDH活性降低(P<0.05).组Ⅱ心肌组织各项指标在缺血区和非缺血区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组Ⅱ缺血区相比,组Ⅲ缺血区心肌组织SOD、CPK、LDH活性均升高(P<0.05).结论 6%HES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