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正>胆与胃皆属六腑之一,其生理功能十分重要,在人体起着其他脏腑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医藏象学说的重要组成内容。但由于中医藏象理论"重五脏而轻六腑",将腑的部分病变归纳在脏病中间,较少单独论述腑病。因此,谈到"木气条达"理论多强调乙木(肝)条达,而忽略甲木(胆)疏泄,这是导致胆胃不和证被肝胃不和证取代的缘由。胆胃不和证在临床较多见,本文将从胆胃  相似文献   

2.
3.
肝胃不和型胃脘痛证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玲 《江苏中医药》2002,23(11):21-21
胃脘痛是一种以上腹胃脘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证。对于肝胃不和型胃脘痛 ,笔者近几年来采用左金丸合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 ,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 治疗方法基本方 :黄连 3~ 5 g,吴萸 2~ 3g,柴胡 1 0~1 5 g,枳壳 1 0 g,广郁金 1 0 g,白术 1 0 g,川芎 1 0 g,香附1 0  相似文献   

4.
吴素玲 《河南中医》2002,22(4):54-55
临床胃脘疼痛、痞胀 (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溃疡等 )的患者 ,兼有胁痛 (胆囊炎、胆石症等 )者甚多。根据笔者近几年所诊治的病例不完全统计 ,以胃病为主者 ,经B超诊断兼有胆病者占 35 %;以胆病为主者 ,经纤维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兼有慢性胃炎、溃疡病者占 40 %。由此可见 ,胆胃同病临床多见 ,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特征胆胃同病的主症是上腹部胀、痛。部位多在上腹心窝、上脘 ,及于右胁下 ,有的引及右背、肩部。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触痛、胀痛 ,发作明显时可出现剧痛、绞痛。疼痛一般无规律性 ,有表现为空腹时痛者 ,进食适量可缓…  相似文献   

5.
6.
肝脾相关,为医皆知,胆胃相关,论者不多,盖将胆胃等同于肝脾,因而忽略不讲。其实胆胃与肝脾仍有区别,现结合临床体会,介绍于下。1生理关系胆胃的经脉互相连属,在《灵枢·经脉》上说:“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出大迎,循颊车……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隔,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孔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隔,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由此可见,胆胃通过脉络会于大迎、颊车、缺盆…  相似文献   

7.
金哲  张静  金建军 《新中医》2023,55(10):42-47
目的:观察胃力胶囊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RG)胆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胃肠激素、炎症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50例BRG胆胃不和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铝碳酸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胃力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胆汁反流分级,胃黏膜炎症、第二版慢性胃炎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QLICD-CG V2.0)、症状评分,以及胃肠激素、炎症指标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0.67%,高于对照组76.00%(P<0.05)。2组胆汁反流程度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观察组胆汁反流程度比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2组胃黏膜炎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QLICD-CG V2.0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胃黏膜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QLICD-CG V2.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上腹痛、嗳气、胃灼热感、泛酸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症状评分均低于...  相似文献   

8.
李益民 《国医论坛》2010,25(2):15-15
<正>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把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和异型增生(亦称不典型增生)定为胃癌前病变。如何防止肠化和异型增生发生癌变,是临床医生及患者关心的重点。笔者运用中药治疗胃癌前病变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自己的临床点滴体会介绍如下。1重视胃的生理功能通过近20 a的临床实践,笔者认为某一脏器的  相似文献   

9.
介绍丁辉导师治疗肝胃不和型痞证的临证经验。丁辉主任医师善用疏肝解郁、和胃降逆之法,并随病情变化随证加减,以其经验方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收集相关典型医案,参考相关文献,从临床辨证、伴随证候、用药以及治法加以整理、总结,并附典型医案一例以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胃宁茶袋泡剂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胃宁茶和吗叮啉等治疗,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66.7%,P<0.01。  相似文献   

11.
胆胃同病197例治疗体会扬州市中医院(225002)陈涛[关键词]胆胃同病,胆热扰胃型,胆失疏泄型,寒凝气滞型胆胃同病综合症是临床多见的病证。本病运用胃镜检查可见胃腔内有胆汁返流,引起胃粘膜的充血水肿、糜烂。由于胆所受邪的不同及胃体虚实的不同,本人运...  相似文献   

12.
肝胃不和的一般临床表现医者大都熟知,下面论及的是笔者在临证中遇到的一种特殊表现,简述如下。症状特点此类患者就诊的首要主诉常是:总觉咽喉部不爽,且阵发性感觉腹中气顶咽喉,咽喉窒阻感明显,其状甚苦,甚者有发作欲死感。由于咽喉部的感觉症状明显严重于腹部不适症状,患者常常将腹部病情忽略不述,容易被误诊为咽喉疾病,据此治疗起效不显。对此类患者如果注重收集和分析腹部症情是能找到病症发生的根本原因的。其实此类患者常有饮食不节、胃肠受损史,常伴脘腹或胀或痛,或嗳气,或肠鸣嘈杂,或食少、食欲不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胃动素(MLT)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按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联合铝碳酸镁片治疗(多潘立酮片,3次/d,10mg/次;铝碳酸镁片,3次/d,1000mg/次);观察组采用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自制颗粒剂——胆胃宁颗粒(批准文号:苏药制字Z04001991)泡服,3次/d,10g/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胃镜下胆汁反流改善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MLT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为6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脘腹胀满、胃脘灼痛、嗳气、反酸、恶心、呕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胃镜下胆汁反流改善情况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M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胃宁颗粒剂治疗胆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胆汁反流,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提高血浆ML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诊治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给予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1.3%,对照组有效率71.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一过性皮疹1例,短时腹部痉挛性疼痛2例,观察组中并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者,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和胃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和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肝胃不和证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以及对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126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4例。观察组和胃汤加减颗粒,10 g/次,3次/d,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和胃汤加减安慰剂颗粒,10 g/次,3次/d,饭后30 min温开水冲服;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对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4个主要症状评分,进行治疗前后胃排空检查(GE);进行治疗前后功能性胃肠疾病生活质量量表(FDDQL),7分整体症状量表(GOSS)和肝胃不和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胆囊收缩素(CCK),胃动素(MTL)和胃泌素(GAS),5-羟色胺(5-H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P物质(SP)水平;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上腹烧灼感等主要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GOSS评分和肝胃不和证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胃排空率和FDDQL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CK和GAS均低于对照组(P<0.01),MTL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5-HT和VI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51/57)89.47%,高于对照组的(15/56)26.79%(χ2=45.696,P<0.01);研究期间未发现与服用中药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和胃汤加减治疗FD肝胃不和证可有效缓解主要症状和相关症状,减轻中医证候,提高生活质量,并可调节胃肠激素和脑肠肽的分泌,促进胃排空率,临床疗效好,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7.
浅论胆胃相关及其证治张喜报四子王旗医院(011800)1994年8月7日收稿随着B超及纤维胃镜等现代化医疗仪器的广泛运用.胆汁返流在慢性胃炎、胃溃汤等消化系疾病发病学上的重要性巳被揭示;胆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胆胃同治获得了可靠疗效。现代医...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非器质性的、由于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以消化不良相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如餐后饱胀感,中上腹痛等。在当前人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多元化影响下,FD成为了一种在临床越来越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有数据统计全球发病率可达30%[1],在我国FD患者占比可达内科门诊数量的10%[2]。  相似文献   

19.
邓红 《陕西中医》2000,21(6):265-266
<正> 肝胃不和是指肝木犯胃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胃脘痛为主要表现,其中包括了现代医学的胃、十二指肠、肝、胆囊、胰腺、脾等脏器的疾病。临床多只着眼于柴胡疏肝散之类证,殊不知其证有虚有实,证型非一。王多让主任医师从医40年,其学验具丰,以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此类疾病有其独特经验。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兹将其整理介绍如下: 肝为风木之脏,又为将军之官,其性急而多动,因此肝病必犯脾胃。同时脾胃属土,脾胃之虚又必招致肝木来犯,使脾胃更虚。故吾师认为肝木犯胃之胃脘痛非一证也。  相似文献   

20.
<正> 我们于1985年2—3月,用胆胃通降片,治疗50例具有中焦阻滞,升降失调属实证者,效果较好,现介绍于下:临床主要表现:胁痛、胃痛、呕恶、口苦、脘闷、腹痛、股胀和便秘等。治疗方法及效果:胆胃通降片,每次4—6片,一日三次,饭后分服,可连服3—6天。50例中除2例发生腹胀外(停药后腹胀止),其余均无任何不良反应,有效率达96%。按:胆胃通降片是一种新的中成药,它的适应证和治疗范围比较广泛。根据辨证论治,本品具有疏肝和胃,科胆攻里作用,为治疗中焦阻滞,气机升降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