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一、一般资料 :年龄 2 8天以下 1 9例 ,3月以下 1 3例 ,1岁以下 2 1例 ,3岁以下 2 7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 :食欲不振 ,嗳气、吐乳、呕吐 ,或积食 ,夜间啼哭难眠 ,腹部饱胀 ,大便秘结或不成形 ,或夹有不消化奶块 ,时间持续 2周以上。严重者血红蛋白低于 60g/L。腹泻者 4 0例 ,大便常规镜检多为阴 性 ,有 5例为脂肪球 ( )。中医辨证 :肠胃气滞。舌淡苔白 ,指纹红滞。  二、治疗方法 :服四磨汤 ,新生儿 ( 2 8天 )~ 3月 ,2~5ml,每日 3~ 5次 ,3月~ 3岁 ,5~ 1 0ml,每日 3次。每一疗程为 3~ 5天 ,服药 3~ 5天复诊 ,共 3个疗程。  …  相似文献   

2.
笔者自1986年以采用中药、西药、中西药结合三种不同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所得病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中西结合组。中药组31例,其中男20例,女11例;年龄最大3岁,最小2个月;病程最长6天,最短1天,大便次数每日5次以下11例,6~10次16例,11~20次3例,20次以上1例;伴发热者5例,伴呕吐者6例;有轻中度脱水者共15例。西药组33例,其中男24例,女9例;年龄最大2岁半,最小4个月;病程最长5天,最短半天;大便次数每日5次以下12例,6~10次18例,11~20次2例,20次以上1例;伴发热者7例,伴呕吐者12例,轻中度  相似文献   

3.
六味安消胶囊治疗中风后便秘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3年 4月应用六味安消胶囊(仕乐生 ,江西省博士达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 )治疗中风后大便秘结 60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60例 ,其中男 3 8例 ,女 2 2例 ;年龄最大者 80岁 ,最小者 45岁 ;脑出血 1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 3例 ,脑梗死 3 9例 ;中风病史最长者 4年 ,最短者 6天 ;大便 3~ 5天一次者 2 1例 ,6~ 8天一次者 3 0例 ,9~ 11天者 9例。2 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安消胶囊 (成份有土木香、大黄、山柰、煅寒水石、诃子、碱花 ) ,每次 5粒 ,温开水冲服 ,每日 2次。3…  相似文献   

4.
我们用苍耳草(包括根、茎、叶、种子)治疗伤寒15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临床资料(一)性别、年龄、病程:本组15例中,男7例,女8例。15岁以下4例,15~20岁3例,21~30岁5例,31~55岁3例。入院前病程:2~7天4例,8~15天7例,16~20天2例,21~34天2例。多数病人正处于病势进展阶段。(二)主要症状和体征:入院时体温38℃以上2例,39℃以上9例,40℃以上1例,37.9℃以下3例。肝、脾同时肿大10例。有玫瑰疹出现者5例。(三)化验检查:肥达氏反应:伤寒H1∶40者1  相似文献   

5.
<正> 1966年~1982年,我们应用自拟复方香鱼合剂在门诊治疗外感发热6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660例中,男339例,女321例;年龄在3岁以下者60例,4~7岁120例,8~17岁240例,18~54岁230例,55岁以上10例;体温:37.5~38.5℃211例,38.6~39.5℃263例,39.6℃以上186例;病程:发热2天以内就诊者368例,发热3天以上就诊者254例,低热1周以上就诊者38例。二、处方组成及用法细叶香茶菜(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 Don)20克,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b.)16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或将上药共研细末过  相似文献   

6.
笔者运用《傅青主女科》安奠二天汤加减治疗先兆流产50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总结如次。一、临床资料 50例中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38岁,其中23~28岁者40例。孕期在50天以内者8例,50~60天者33例,60天以上者9例。病程1~3天者21例;4~6天者18例;7~10天者6例;10天以上者5例有6例曾流产1次,5例流产2次,3例流产3次。二、诊断标准症状:孕后阴道有少量  相似文献   

7.
自1990年以来笔者用生大黄浸泡口服治疗小儿麻疹期并发急性尿潴留33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份资料:本组33例年龄最小10个月,最大9岁,平均年龄4岁。尿潴留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平均2.5天。其中有8例在应用本方法治疗前曾使用保留导尿,但拔管后仍排尿困难。治疗方法:取生大黄5~15g(根据年龄大小选用适当剂量),用沸水约100~200ml浸泡20分钟,顿服,每日1~2次,如本方法无效,可急行导尿。治疗结果:本组33例服药后均在解大便的同时排尿,皆一次排尿成功,其中服药后20~30分钟排尿者6例,30~ ~40分钟排尿者12例,40~ ~60分钟排尿者11例,1~2小时排尿者4例。  相似文献   

8.
小儿泄泻停冲剂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中医科自 1998年 8月~ 12月运用小儿泄泻停治疗小儿腹泻 6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6 0例小儿腹泻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 ,男性 37例 ,女性 2 3例。年龄 0~ 1岁 39例 ,>1~ 2岁 16例 ,>2~ 3岁 2例 ,>3岁 3例。腹泻天数≤ 3天 2 6例 ,3~ 7天 2 2例 ,7天以上 12例。  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 ,大便每天次数 2~ 3次 17例 ,4~ 7次 37例 ,>8次 6例。大便性状为稀糊状 ,或水样便 ,或夹粘液。大便常规检查白细胞均在 10 /个高倍视野内。  二、治疗方法  小儿泄泻停冲剂 (杭州胡庆余堂制药厂生产 ) ,…  相似文献   

9.
笔者自1984~1989年运用自拟“二白一黄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4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中住院、门诊各20例;男35例,女5例;年龄20~40岁者14例,41~60岁者18例,61岁以上者8例;临床症状均见胃痛或上腹胀满不适,大便黑色,伴呕血者6例,大便潜血试验  相似文献   

10.
<正> 产后饮食如常,而大便不畅,或数日不解,或便时干燥如栗子,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大便难”,又称“产后大便秘涩”或“产后便秘”。我院用自拟养血润燥通幽汤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01例均系门诊患者,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43岁。病程5~7天110例,8~10天46岁,11~16天19例,20天以上者26例。其中血虚津少者193例,阴虚灼热肠燥者8例。诊断依据:均系产后,确有大便不畅或数日不解,疼痛难以解出或解时艰涩难下者。治疗方药生地、当归、党参、火麻仁各  相似文献   

11.
<正> 药物组成:党参、炒山药、炒白术各25g,炒扁豆、茯苓各20g,藿香、姜半夏、炒车前子各15g,焦三仙、醋炒米壳各10g。上药共研细粉,1岁内服0.5~1g,1~2岁服1~1.5g,3岁以上服2~3g,日3次。 治疗100例患儿,男56例,女44例;4~12个月者40例,1~2岁者44例,2岁以上者16例。病程1天~2个月,1~4天者34例,5~10天者29例,10天以上者25例,1个月以上者12例。伴呕吐者32例,伴发烧者37例,伴轻、中度脱水者10例。大便3~9次/d者72例,10次以上者28例。大便高倍镜检阴性者40例,白细胞少许者36例,脂肪球+~+++者24例。治疗中,伴高热者给以解热药,伴Ⅰ~Ⅱ度脱水者加服口服补液治疗,均未加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大便成形,1~2次/d)76例,好转18例,无效6例。  相似文献   

12.
幽门不全梗阻大多是由十二指肠溃疡引起 ,若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则多需手术。笔者自 1 998年~2 0 0 2年间共收治本病经西医保守治疗无效者 2 6例 ,采用经方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 ,获效满意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2 6例中男 2 2例 ,女 4例 ;年龄 2 8岁~ 65岁 ,平均 38.2 5岁 ;病史 1年~ 1 0年 ,平均 3.2年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包括陈旧性 ) 2 0例 ,胃窦溃疡 4例 ,幽门管溃疡 2例 ;有出血史者 1 2例 ( 1次者 8例 ,2次以上者 4例 )。全部病例均有上腹疼痛史 ,近日恶心呕吐 ,呕吐量近 1 0 0 0 ml或以上 ,夹有隔餐食物 ,大便 3天~ 5天 1…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21~30岁5例,31~40岁9例,41~50岁6例,51岁以上8例。病程不足5年者8例,5年以上者20例,最长达30年。发病前有痢疾病史者19例。大便呈粘液样18例,便稀或不成形8例,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2例,其中五更泄泻16例。伴有里急后重感者5例。大便每日平均3~4次,最多者达10余次。大便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腹痛于左  相似文献   

14.
我科采用小儿消积散治疗单纯性消化不良152例,效果尚属满意,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52例中,男性98例,女性54例;年龄:半岁以下27例,半岁至1岁54例,1岁至4岁57例,4岁以上者14例;发病:1天者86例,2—3天者44例,4—6天7例,半月以上者15例。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呈蛋花样(152例),食欲减退(142例),呕吐(27例),发热(38例)。方药组成:鸡内金、大白、榧子肉、别甲各32克,三仙、二丑、川军各20克,番泻叶4克,砂仁12克。共研极细末,过120目筛,按每瓶3克分装。每日3次,每次半岁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腹泻是一组综合征 ,是常见病、多发病 ,发病数以夏秋季最高 ,发病年龄大多数在 1周岁半以下。发病原因常有感染因素、饮食因素和其它因素。本人在临床工作中 ,选婴幼儿腹泻兼有肛门周围皮肤红者用葛根芩连汤治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40例门诊住院婴幼儿 ,其中男 30例 ,女 10例 ;年龄 40天~ 3岁 ,其中 <1岁者 2 6例 ,1~ 3岁者 14例 ;大便 6~ 10次 /天 15例 ,10~ 2 0次 /天 2 1例 ,2 0次以上 /天 4例 ;病程 7~ 13天 8例 ,1~ 6天 32例 ;伴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16例 ; 度脱水 12例 , 度脱水 2 4例 , 度脱水 4例 ;…  相似文献   

16.
1970年以来我们坚持中西医结合治疗120例烧伤疗效比较满意,现介绍于下。临床资料性别与年龄:120例中,男92例,女28例,1.5~10岁45例,11~20岁15例,21~30岁27例,31~40岁21例,41~50岁4例,51~70岁8例,平均年龄21.6±SD16岁。病程:数小时者70例,1~3天48例,30天以上2例。致病原因:开水烫伤45例(37.5%),火烧伤48例(40%),化学性烧伤27例(22.5%)。  相似文献   

17.
土苦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0~1984年间,采用自拟土苦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31例,收到较好的疗效。同时附30例三种保留灌肠液对照分析,现报导如下: 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8例;年龄:12~62岁,其中20岁以下6例,20~40岁19例,40~60岁5例,60岁以上1例。病程:2个月~25年,半年以下10例,1~5年14例,6~10年4例,10年以上3例。本组病例选择均参照1978年全国消化会议制定诊断标准。(二)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全部病例大便次数均增多,每日5次以下23例。5~10次6例。10~20次  相似文献   

18.
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后大便秘结3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996年以来 ,笔者运用中药敷脐治疗中风后大便秘结 ,取得了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8例中 ,男 2 0例 ,女 18例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43岁 ;中风病程最长者 6年 ,最短者 10天 ;脑出血12例 ,脑梗塞 2 6例 ;大便每 3~ 5天一行者 15例 ,6~ 8天一行者 17例 ,9~11天一行者 6例。所有病例均有如下特点 :①大便 3天以上 1次 ,粪便干燥坚硬 ;②大便艰难或排便时间延长 ,多伴有腹部胀满不适、食欲不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等症 ;③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2 治疗方法方用大承气汤合五磨饮子。药用大黄、厚朴、枳实、槟榔、乌…  相似文献   

19.
我们应用生理盐水穴注咳肛、神门治疗便秘50例。男11例,女39例。平均年龄36岁,最小7岁,50岁以上5例。每例的便秘患病时间平均6年。以大便干燥三天以上未解为便秘,每例便秘持续的平均天数为5.3天。大多数4~6天解大便一次,亦有长至2~3周者。伴痔疮出血者8例、出鲜血者10例及脱肛者4例。取穴与注射方法:咳肛位于肺经尺泽下2厘米处,每穴注射3~5ml。神门在腕横纹尺侧陷中,尺侧屈腕肌腱之桡侧,每穴0.5~1.0ml。开始隔天注射一次,如有效可连注西次。如连续7~8次无效,  相似文献   

20.
笔者用自拟清海止漏汤(赤芍、丹皮、地丁草、刘寄奴、木贼草、蒲黄、阿胶、鹿角霜、荆芥炭)治疗经漏不止44例,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一般资科:年龄20岁以下1例,20~30岁21例,31~40岁16例,40岁以上6例。病程15~30天20例,31~60天17例,61~120天5例,半年以上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