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版《伤寒论讲义》(以下简称《讲义》),将助9条“阳明病,潮热,大便微鞋者,可与大承气扬;不硬者,不可与之”句中的“微”字,作衍文讲。其理由是,去其句中的微字,“不鞋者,不可与之”,正与“大便鞋者,可与大承气扬’倘文字对勘。此有悻原文旨义。考鞋字,准与硬是古今字,但准与梗尚是通假字。《讲义》所以视“微”字为衍文,是将条文中应读梗音的鞋字,误读成硬字所致。“鞋”字,自古就有二个读音,一读硬(ging),一读梗(geng)。读如梗音时,音义均同使,乃阻塞之义,这在《中华大字典》、《中医字典》、《古医籍词义》…  相似文献   

2.
不谈“脉”的古医籍江苏省中医院(210029)干祖望脉学是中医诊病的主要依据之一、,当然,如伤骨科、痔瘘科等与脉学的联系较少,但清·钱秀昌《伤科补要》卷二“第一则”还是强调“须辨……脉象之虚实”。儿科也很少注意脉诊的,诚如清·夏禹铸《幼科铁镜·望形色...  相似文献   

3.
家,指居所。除了人们熟知的常用义外,在中医古籍中,“家”还常常用作词尾,缀于名词、动词或形容词后,具有特定的含义。虽然一般古籍中常见有“家”字用于名词后作词缀的情况,但缀于动词和形容词后的用法,唯古医籍所专有,未见各类辞书收载,体现了中医专业词语的特点。试以《伤寒论》为例,分析说明其特殊用法及含义。  相似文献   

4.
中青年中医,攻读经典著作,感到最难的,就是文字关。许多人形象地把这些难字比作“拦路虎”,为了解决这方面的实际困难,高等中医院校里,已经开设了《医古文》课程。这对帮助青年中医提高阅读古医籍的能力,无疑地是起了良好作用。可是,目前出版的《医古文》教材,只能示人以范例,若说是真正解决在阅读古医籍中所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并不是顶大的。许多人常常在攻读古医籍中,为了查找一个字,翻遍目前可以找到的工具书,不得其解,困难之大是中医学者尽人皆知的。因此有人提出要把《医古文》作为中医院校“第一外语”,这种提法绝非过分。中医古籍中的字,一般  相似文献   

5.
《新中医》1982,(12)
医古文部分古医籍的通借字问题古医籍中,使用通借字之处颇多,不明通借,遇之必捍格难通或误解其义。清代学者王引之说:“学者改本字读之,则怡然理顺;依借字解之,则以文害辞。”所以阅读古医籍,要明通借之理。所谓通借字,是指古籍中有一些音同或音  相似文献   

6.
四、在注释中探求重言释义的规律与方法 对十一部古医籍的重言进行准确的释义,是十分困难的事情。因为有的词未被现有的工具书收入;有的词虽然收入字辞典中,但与医籍中所用之义相去甚远;有的词被历代注释者遇难而默,搁置在一边;有的词虽从医理方面可以讲通,但从训诂的角度分析释义不准。要把每一个重言词解释得既符合文理又符合医理,进行精审的诂释是一项浩繁而艰巨的工作。 以《脉经》为例:“脉来沉沉泽泽,四肢不仁而重,土崇。”(《卷四·平杂病脉第二》) “泽泽”一词在《诗经》中就已出现:“载芟载柞,其耕泽泽”(《周颂…  相似文献   

7.
王尧 《山西中医》1997,13(5):37-38
病机十九条中“皆”字析义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21002)王尧关键词素问病机十九条皆《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之“皆”字,现在一般作“大多”、“多是”解。如中医高校教材《内经讲义》对“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的注释为“皆:此处作‘大多’解”〔...  相似文献   

8.
中医籍中之“尺”字不易翻译亦不易理解。笔者以《灵枢·论疾诊尺》为始对《内经》中出现之“尺”字逐一试作研究。汉文字典、辞典均说“尺”字有长度量义,与前臂长短有关。中医人士皆知《内经》无“寸关尺”三部脉名  相似文献   

9.
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之《中药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将“谷白皮”作为“米皮糠”之异名,并注明其出处为《千金翼方》(见《辞典》上册974页);将“穀白皮”作为“楮树白皮”之异名,并注明其出处为《千金方》(见《辞典》下册2291页)。此两处之“谷”字与“穀”字,实均为“埤”字之误。按“穀”与“穀”,是形、音、义俱不相同的两个字。“穀”,《说文解字》云:“楮也”;《类篇》:“音构,义同”;《埤雅》:“皮白者穀,斑者楮,盖一物三名也”;《康熙字典》列于木部。“构”,《说文解字》:“续也,百  相似文献   

10.
近代学者的古医籍语词训诂具有重要的文献研究价值,为当今研究古医籍中的语词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总结近代学者对古医籍中语词训诂的研究概况,认为近代学者从运用形、音、义相结合的传统训诂学方法训释词义,从医理角度进行训释,解释命名理据,并提出新见解以开拓思路,为现代中医训诂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身”字,《甲骨文合集》13666号字形(?),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文从人而隆其腹,象人有身之形,当是身之象形初字。”可知为身孕,此从人的腹中小身着眼而取其义。“身”字,小篆字形(?),许慎《说文解字》:“身, 躺也。象人之身。”可知为人身体义,此从人的大身着眼而取其义,其中身体义为一般义、常见义,《三国志·华佗传》有“伤身”语,即谓小产(说见清代黄生《字诂义府合按》)。《内经》中“身”凡249见,其中247见为身体  相似文献   

12.
“叠字”是由两个音、形、义完全相同的字重叠组成的词语,前人又有“复字”、“重言”之称。在古典医籍中,叠字是一种颇为常见的修辞现象,仅在《伤寒杂病论》中就有七十余处之多。仲景通过叠字的运用,不仅将各种不同疾病的表现描绘得维妙维肖,生动形  相似文献   

13.
骨会大椎辨     
<正> 八会穴之说,始于《难经·四十五难》,各本皆作“骨会大杼”。此后历代各种针灸参考书,乃至近、现代的针灸教材,针灸辞典工具书等,亦概莫能外,无不皆作“骨会大杼”。独有清·丁锦注本《古本难经阐注》  相似文献   

14.
《伤寒杂病论》仲景序有"蒙蒙昧昧,憃若游魂"句,"憃"字早期版本皆作"憃",后世注本则多作"惷"或"蠢"。"憃"与"惷"字形相近,文献中常见讹混。对"憃""惷"形音义及文献用例详细考察,可知传世文献所见"惷"字实皆为"憃"之讹字,而"惷"之动乱义在文献中则皆作"蠢"。"惷,乱也"之解释仅存于《说文》及历代字书中,未见文献用例。"惷"与"蠢"本无愚义,隶变后"惷"字才渐与"憃"字讹混,因而误承了"憃"的愚笨义。另外在现代大型字书辞书中也存在因对"憃""惷"辨识不清或未核对原文而导致的错误引文和虚假义项。综合考定仲景序中"憃若游魂"之"憃"为正字,义为愚蠢,后世多讹作"惷",或直接改作"蠢"。  相似文献   

15.
“胠”字作为体表部位,在《素问》中出现多次。然究指何处,至今说法不一。《简明中医辞典》指“胁下空软部位”;《中医大辞典》指“腋下胁上部”。古贤持前说者如高士宗、张隐庵,持后说者如张景岳。而今人专著中则多二说并取,前后互异。如郭霭春《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于“五脏生成”解为“胁下”,于“气腑论”解为“腋下”;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则于“五脏生成”解为“腋下”,于《咳论》解为“胁下”。余以为“胠”字作为体表部位,应有其特定位置,宜专词专用。理  相似文献   

16.
<正> “形劳而不倦”出自古医籍《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按照字面意思解释是:形体劳累,但不感到疲倦。素问:上古天真论集养生学说之大成,许多后世的养生理论都从这里汲取了丰富的养料。“形劳而不倦”短短的五个字初读这句话似乎是矛盾的,但实际上,它包含了朴素的辨证唯物论思想,它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它辨证的阐明了人的心理现象与生理现象的内在联系,直到今天,对我们在疾病防治及养生保健这方面仍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气因于中”语出《素问·厥论》篇。原文是:“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文中的气因于中,《太素》作“气居于中”。其注云:“寒邪之气因虚上乘,以居其中。”高士宗注为:“阴寒之邪,气因于中,而阳气日衰。”张景岳也云:“……为下气上争,为精气滋下,皆因气因于中也。”唯有马莳另辟蹊径,注为:“肾气既困于中。”其文义虽近,然理却欠明。笔者经过反复阅读经文,再三琢磨,觉得无论气因于中还是气居于中,都不合上下文义且使人费解。疑气因于中为气困于中之误,若作气困于中则文通义畅较为贴切。从字义来分析,困字比因字更接近上下经文文义。查《说文》、《中华大字典》、《辞源》、《广雅释言》等辞书,“因”字多作原因、由来、沿袭等解释;而“困”字则多用来形容人之劳乏、环境之穷蹙、困窘、被困不通  相似文献   

18.
湖北中医学院主办的“省中医古籍整理研修班”,6月8日在汉结业,历时近三个月. 整理古籍工作是一项关系子孙后代的战略决策.中央卫生部分配我省整理《麻科活人全书》、《女科百问》、《救荒本草》等十四部古医籍任务.为了适应形势,  相似文献   

19.
古人著书,每有卷、篇之分,在古医籍中屡见不鲜。但是,有许多人对“卷”和“篇”的确切含义,不甚了解。这对从总体上理解全书的中心思想,无疑将带来一些困难。为此,对“卷”和“篇”两字的来历和功用,作一小议。王充《论衡·量知篇》载道:“截竹为简,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大者为经,小者为传记。断木为椠,析之为版,力加刮削,乃成奏犊。”由此可见,木版用于彼此通信。至于写书,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产后腹中痛,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句中“”字生僻,需进一步解读。“”音jiǎo。《广韵·巧韵》:“,腹中急痛。俗作。”可知“”之正体。《说文》:“,腹中急也。从疒,丩声。”凡从“丩”旁的字多有纠缠义。《说文·丩部》“丩(jiū),相纠繚也。一曰瓜瓠结丩起。象形。凡丩之属皆从丩。”本义就是为相互纠结。如“纠”,(纠缠)、“收”(收捕)等字都是从“丩”声,也从“丩”义。由此可知“”就是腹中收引绞痛,也即人们常说的绞肠痧。因此徐锴《说文系传》“今人多言腹中绞结痛也。”王筠《说文句读》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