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心力衰竭患者的遵医行为和再入院率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心力衰竭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及1次性的出院指导,观察组住院期间加强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出院后延续院内健康指导,1年后观察2组患者遵医行为及再入院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院内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降低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延续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小玲 《广西医学》2008,30(7):1011-1012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如何将健康教育从医院延伸到病人家中,形成良性循环,减少复发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方法156例高血压患者在住院期间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与对照组78例。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出院后电话随访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做出院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复发再次入院率及病死率。结果病人对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年复发再入院率及降低病死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电话随访,延续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出院后继续健康教育对脑梗死患者再发入院的影响。方法将15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实验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对照组在住院期间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随患者自我治疗和护理;实验组住院期间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出院后针对再发危险因素继续进行饮食、生活习惯、治疗、护理等方面的健康教育,3年后统计两组病人的再入院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再入院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出院后继续健康教育能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2例高血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且每一位患者均由同一医师对其进行4次评定,即入院时、住院时、出院6个月及1年时,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的控制率。结果:接受健康教育的患者及家属基本上能够掌握健康教育内容,经评定显示高血压患者治疗主动性、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服药依从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院后随访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对高血压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是提高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个性化、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效果,从而强化护士的健康教育意识,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50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排除人为因素).对照组采取一般的常规指导,而对试验组则根据患者及家属的具体情况于入院后及出院前反复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均采用询问或问卷调查的形式于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进行调查评定,出院后半年内对两组患者再住院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住院天数、再住院率、对护士的满意度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个性化、系统化的健康教育能明显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再住院率;健康教育必须反复个性化、系统化实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冠心病患者对疾病康复和日常保健知识的认识和自我护理能力,减少发病率。方法将100例冠心病出院患者分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和家庭随访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出院指导。结果观察组出院后1年内再次住院率2%, 对照组12%,两组比较为P=0.05,有差异。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出院进行家庭随访,延续健康教育,能降低患者的再次住院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对比开展优质护理前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患者再住院率进行评估比较;并于出院时建立随访档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并由责任护士针对评估因素做个体指导,于出院后电话随访。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观察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冠心病心血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提高。结论:通过对冠心病患者实施二级预防的优质护理服务,有效降低复发率,能提高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的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药物治疗和每周两次进行有针对性的具体的健康教育,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的住院宣教,在住院期间对两组患者所掌握的疾病知识、药物作用及副作用知识、维持治疗知识进行评定,并对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随访率、遵医嘱服药率、疾病再复发率进行半年的随访,了解健康教育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实验组出院时对自身所患疾病的认识、所服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的了解及副作用的处理、对服药的自觉性均要比对照组高(P〈0.01),在出院后的随访率、遵医嘱服药率均要比对照组高(P〈0.01),疾病再复发住院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对延长患者出院后的维持服药时间,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控制和减少疾病的复发有着特殊而又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联合电话随访对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6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出院后实施电话随访以延续健康教育,比较2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复发再入院率以及2次复发再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于出院后施行定期的电话随访以延续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率,降低再入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信式健康教育对儿科肺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肺炎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或监护人)的意愿将其分为观察组(微信组)与对照组(电话组)。2组患者在住院期间给予相同的入院宣教,住院期间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对照组采用电话随访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应用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干预4周后比较2组患者的满意度、家长焦虑度、失访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家长焦虑度、失访率、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微信随访式健康教育是一项适应当前医疗模式的、便捷快速的沟通方式,同时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首次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7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接受系统地治疗、康复及健康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同时,进行定期电话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观察6个月。结果:实验组患者复发率、其他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是促进脑卒中康复的有效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影响的临床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于入院时和出院前对随机分组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分别进行依从性的调查评定。对50例试验组患者及其亲属于入院第1天起至出院前1d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试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得分低于女性组,小于31岁年龄组的依从性得分低于其他年龄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组的依从性得分低于文化程度较高组,各种情况试验组的依从性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愈率;对住院肺结核患者应全面系统地实施健康教育,非住院患者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组织下实行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抑郁发作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发作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对症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入院时及出院时SDS评分、HAMD评分的变化以及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达96%,其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完全依从率达94%,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SDS评分、HAMD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的SDS评分、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抑郁发作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名。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药师干预。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用药依从性、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血压控制达标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药物漏服率低于对照组(P<0.05);12个月后观察组的血压控制率高于对照组,脑梗死复发率、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基础上采用临床药师干预在首发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可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降低药物漏服率、脑梗死复发率和再入院率,效果优于单纯常规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遵医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多次住院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比2组患者入院时、6个月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情况及遵医依从性和再住院率。结果:2组患者6个月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遵医依从性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再住院率为37.2%,低于对照组的60.5%(P〈0.05)。结论: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老年糖尿病多次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其遵医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延续性健康教育对提高骨科患者出院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骨科疾病住院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出院后延续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自我效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出院指导及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延续性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骨科患者出院后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及随访对军队老干部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控制程度.方法:将2009-2011年本院入住干部病房的军队离休干部明确诊断有冠心病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 组(实验组30例)B 组(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改善心肌缺血、他汀类药物等治疗,A 组在患者回家后给予定期健康教育,随访,指标监测,监控冠心病危险因素.B 组,进行住院期间治疗,出院后只依据入院时的治疗维持.结果:通过两年后的随访和健康管理,A 组冠心病危险因素(血糖,血压,血脂,)控制率明显优于 B 组,因心绞痛再次或多次入院率,以及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减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外继续健康管理和随访可以很好的控制军队离休干部的冠心病危险因素,减少患者住院次数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依从性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肝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入院时和出院前对随机分组的100例慢性乙肝患者分别进行依从性的调查评定。对50例试验组患者及其亲属与入院第1天起至出院前1d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不实施健康教育。结果:入院时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前试验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慢性乙肝患者的依从性得分低于女性组,小于31岁年龄组的依从性得分低于其他年龄组,文化程度初中以下组的依从性得分低于文化程度较高组;治疗效果试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慢性乙肝患者的依从性,对住院慢性乙肝患者应全面系统地实施健康教育,对重点人群尤应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延续性健康教育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 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温州市中心医院行PCI术并顺利出院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后健康教育方案不同分为对 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教育基础上行双轨延续性健康教育,评价指标包括:患者自我效能感 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以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 能力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均P<0.05),观察组在行延续健康教育后,自我效能感评分、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治疗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 (均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延续性健康教 育可有效增强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预后康复水平及健康教育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4):174-177
目的 探讨运用信息智能化管理模式在干预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1~10月104 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哮喘护理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通过组建信息智能化管理团队,从建立哮喘专案、出院至6 个月期间,通过网络平台与患者进行沟通和健康指导,利用患者复诊时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患者6 个月内的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再入院率、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吸入治疗依从性、规范用药依从性及定期复诊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在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睡眠质量、情感健康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入院率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用信息智能化管理模式干预哮喘患者的自我管理高效、便捷,能够实时帮助哮喘患者实行长期管理,减少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及患者的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