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推翻了长期的殖民地桎梏。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设了新的社会。中国卫生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医学,吸取其一切有用的具有世界科学意义的经验。这些长期积累的钜大的心血,反映在丰富的中医文献中。黄帝内经,被认为是第一部中医书。有的说,是写于周末战国时代;又有说,开始写于秦代,大概在公元前第三世纪。显而易见,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著作,是综合许多  相似文献   

2.
源流 法国是西方各国中接触和使用中医最早的国家之一。17世纪,中国的传统医学被旅游者、外交官、特别是传教士介绍到了法国。法国人哈尔文(Harvien.P.P)翻译了中医脉学著作,名为《中国秘典》,并于公元1671年在法国出版。波兰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卜弥格(Michael Boym)用当时欧洲医学通用的拉丁语出版介绍中医的著作,引起各国重视,法国在公元1690年、1768年、1813年均有译本或编译本。  相似文献   

3.
李文瑞治疗便秘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凌  黄飞  李秋贵 《中医杂志》2007,48(6):495-497
李文瑞(1927~),男,黑龙江呼兰县人。卫生部北京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50年8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对糖尿病、男科病、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及疑难杂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是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编《伤寒论汤证论治》、《中药别名辞典》等10余部著作;编译《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日本汉方腹诊选编》等5部著作;参与编写《老年医学》、《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等10余部著作。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交流论文40余篇。[关键词]中医…  相似文献   

4.
裘沛然,出生于1916年1月,浙江慈溪人。1934年从旧上海中药学院毕业后悬壶于慈溪、宁波、上海。1958年应聘任教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主任,上海文史馆馆员,辞海编辑委员会副主编兼中医学科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和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浙江中医学院学术顾问。主持编写的著作有《经络学说》、《针灸治疗学》、《腧穴学》、《简明中医辞典》、《中国医学大成》等。主编《中国医籍大辞典》、《中医名言词典》、《中医历代各家学说》、《中医历代名方集成》、《中国中…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逐渐被国际医学界接纳,其影响力越来越大。作为中国中医药文化载体的中医文化著作外译也逐渐走入翻译界的视野。为了更好地提高中医药著作的翻译质量,国内外官方和民间都做出了努力。2011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上海召开了“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术语工作会议。会议系统梳理和研究了一些中医临床术语的英文翻译,并总结了相关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字通明,南朝人,著名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精通天文、历算、地理、医药,一生著述甚丰,医药著作有《本草经集注》、《肘后百一方》等。陶氏生于南朝宋代,卒于梁代。《南史》、《梁书》谓其为“丹阳秣陵人”。但目前出版的各类著作说法却不甚一致。《辞海》、《中国人名大辞典·历史人物卷》、《中国医学史略》(范行准)、《中医人物辞典》等谓其为:“南京人”(或是说“南京市人”);《中国医学史略》(贾得道)谓其为:“南京东南人”;《中医人名辞  相似文献   

7.
正王毅刚1948年4月生,四川资中人,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中医系;重庆市名中医、本刊编委、重庆大学生物工程院副博导、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1971年拜农村名医周述正为师并先后任赤脚医生和卫生院医生,1977年考入大学,毕业后供职重庆市中医研究所(现重庆市中医院),历任针灸科副主任、主任,副所长;先后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器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针灸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四川省针  相似文献   

8.
李蔚  孙伟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203+234
任继学,1926年1月出生,吉林扶余人.15岁时拜师于吉林省名中医宋景峰先生;1956年被选拔到长春中医药大学前身——吉林省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留校任职,后一直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从事科研、临床、教学工作.上世纪80年代,任老即已成为业绩卓著的中医学家,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2009年被评为我国首届国医大师.任老的代表性著作有《悬壶漫录》、《任继学经验集》等,主编了第1部《中医急诊学》国家规划教材、主编《中国瘟疫大全》、《中国名老中医经验集粹》.他敢为天下先,用中医药治疗出血性中风,创建了中医急症医学体系,成为中医急诊学的创始人之一.任老治疗肾脏病同样经验丰富,现初步整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吴昊 《东方养生》2012,(3):65-69,64
中国,在西方人眼中,庞大而神秘中国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到美国转折点,就是费正清和他的团队费氏著作融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格局宏大,能博能精资料繁富,剪裁精当费正清,无愧于美国中国史泰斗称誉一位学术天才,也曾斡旋于政治漩涡。一位美国先生,却研究中国历史文化。一位学科祖师,竟被联邦调查局秘密调查。在美国,任何一个人要了解中国,都不能绕开他的著作;在美国,他一个人几乎开启了整个中国研究学界的局面;不断填补中国研究空白的学术创新,汇总中国学术研究的工具书编纂,这位美国的中国通,就是鼎鼎大名的费正清先生。  相似文献   

10.
中医传统的生物观-伦理和自然哲学的生物观由于其主观性和先验性,属于非理性的生物观。这一生物观源自儒家之伦理中心主义和古代哲学,以及更深层的人类中心论思想。它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可比性而使人类孤立于自然界,从而局限了中医学的研究对象。动物模型研究不仅为中医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为其引入理性的生物观,使中医在人类与其它生物的普遍联系的关系中重新认识和发展自己。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富士川文库藏有大量中国医学著作,以刻本居多,稿抄本亦不少。本次整理共得85件中医稿抄本,其中不乏多纪(丹波)元简、元胤等医学考证学派医家经手的写本、校本,也有一些中国国内已佚或残损,仅存于日本的中医著作,如《医说佛乘》《一万社草》等,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正>刘亚农(1884—?),字幼雪,福建侯官人(今福州人),为末代帝师陈宝琛及门弟子,少年时期病中自学中医,后又跟福州名医邱肖川学习中医。年轻时边做官边行医,中年后弃政从医,悬壶济世于北京、福州等地。积极推动中医事业的改革,著书立说,捐资办学,倡导建立中西医学会,主张中西医取长补短,以中为主,兼学西医之长,为民国时期重要的中医名家。然而对于这样一位当时的中医界泰斗,现有的文献仅零星记载其观点或著作,未见对其进行系统研究。今查阅文献,对刘亚农的生平与著作进  相似文献   

13.
中医与书法均为中华文化的载体,皆可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王庆其临池碎墨》不仅集中展示了作者在书法领域的深厚造谐与多样风采,而且也蕴含了大量的中医文化元素,融医道与书道于一体,是一部独特的文化著作。  相似文献   

14.
《实用中医心病学》和《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规范》是 2 0 0 1年以新的编撰风貌刊行于世的中医临床医学著作。两书在阐论中医心病的学术理论与诊疗等方面 ,办求突出中医精粹内涵 ,并能将中西医学予以科学地融会、补充 ,反映了新世纪我国中医临床著作新的学术特色。主编及参编专家为中医药学的继承与发展 ,为加快我国传统医学“步出国门 ,面向世界”的步伐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传统中医论文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各种医学著作和医学刊物上发表的以医论为主的中医论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影响较大的儒家思想、易经学说、道教文化、兵法理论等均可在传统中医论文中体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尊重儒家思想,崇尚经典著作;渗透易经学说;医理易理相通;效法道教文化,主张天人合一;医理兵法同构,用药视同用兵。  相似文献   

16.
<正>中医一般将人的心理活动称之为情志,它是人对其所接触的客观事物的综合反映。早在春秋战国甚至更早的时候,诸子百家著作中就多有针对心理保健的详细记载和论述,其中《管子》的《内业》篇就是最早的心理卫生专著。至于《内经》《伤寒杂病论》《干金要方》等历代著名的中医著作中,皆有从各个方面论述调理情志对疾病治疗的作用和影响。由此看来,古人很早就意识到情志保健对于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中医论文的产生其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成书于这一时期的《黄帝内经》实际是古代医学论文的汇辑,这就是传统中医论文产生的始终。传统中医论文尤其是古代中医论文专指医论,医论的发表形式大体有三,或附于医学著作之中,或整理成医论专著,或汇辑为论文集。明清之际,西方医学开始传入中国,医学刊物开始创办,到20世纪30年代末,传统中医杂志已发展到相当规模,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从而使中国医学有了更大的发展,也为现代中医论文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肖平 《浙江中医杂志》2001,36(3):125-127
早在隋唐时期,中医学就传入日本,到了17、18世纪,又传到了西方。目前世界上接受中医治疗的人正日益增多。但是,应该看到,在海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中医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许多人对中医药学还存在偏见。要让中医、中药真正走向世界,广大的中医医务工作者以及中医翻译工作者的确任重道远。   中医学熔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医疗实践经验和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法于一炉,理论独特,诊治方法与现代医学有异,而记录着中医药学的中医文献则尽为古文,费解难懂。这就决定了中医文献翻译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正因为此,广大的中医翻译者一直在探索着如何用当代英语准确而又传神地翻译古代中医文献。   近读《医古文翻译技巧》(下称《上译》)、《Basic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医基础理论》(下称《学译》)等中医翻译著作,受益匪浅。但书中的一些译句似乎译得还欠推敲,为繁荣医古文的翻译,笔者不揣冒昧,特提出与医古文翻译工作者们商榷,以求抛砖引玉。为方便计,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及其英译摘录于下。  相似文献   

19.
《中医杂志》2005,46(1):3-3
我国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和鲜明的学术特点,中医注重以人为本,其整体观、个性化的辨证施治,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类医学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的今天,中医的治疗理念正在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20.
时毓民(1938~).男.安徽省寿县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医疗系。现任上海医科大学教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医科大学学科委员、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学术委员、儿科医院中医科主任、上海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儿科研究室主任等职。撞长于中西医结合儿科专业.研究重点课题有“婴儿肝炎综合征”、“紫癜性肾炎”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疗法。先后获1981年上海市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三等奖、1989年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中西医科普著作一等奖。发表论文83篇。主要著作有《儿科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