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再谈气血学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继华 《中医正骨》2004,16(1):51-52
气血学说系中医药学之基本理论,又系中医骨伤科理论体系中之重要组成部分,为人体气血生理、骨伤科疾病之气血病机、病症、治法之有力理论依据,故对从事骨伤科之医者而言,习悉气血学说之理论,实属必要,盖此学说对临床医疗实践及教学科研均有重要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气血辨证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渭良对气血辨证的认识有很多独到之处,以"流"、"留"、"积"概括损伤血证的变化过程,"伏瘀"之说解释陈旧损伤病机,认为瘀血辨证与全身阴阳虚实、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揭示了损伤血证的病理特点,丰富了骨伤科治瘀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3.
在概念上论述中医骨伤科研究的对象只有筋、骨,不包括气血、脏腑、经络和皮肉,明确"伤"和"病"的概念及其区别,确定大致治疗要点,并据此把中医骨伤科的疾病分为骨伤、骨病、筋伤、筋病四大类。  相似文献   

4.
作者就其导师陈列教授运用辨证法指导中医骨伤科临床教学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讨论。1 重视中医辨证法在骨伤科的指导意义陈列教授认为 ,中医骨伤科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中医学为理论基础 ,以中医整体观做指导 ,运用中医辨证法 ,配伍用药巧施手法。临床上要根据病情 ,辨气血 ,辨经络 ,辨脏腑 ,立法方药 ,才能取得最佳疗效。2 对骨伤科治疗原则的认识在骨伤科治疗原则方面 ,陈教授主张内治和外治并重 ,局部与全身兼顾 ,静养 (包括固定 )和活动 (主动练功及被动练功 )互补 ,手法与药物并用 ,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将…  相似文献   

5.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新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欣 《中医正骨》1994,6(4):41-41
《中医骨伤科学》教学模式新构想张仲景国医大学(河南473054)杨小欣《中医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人体的筋骨、关节、皮肉、气血、经络、脏腑等各种损伤疾病的学科,是中医临床专业课程之一。学习《中医骨伤科学》的目的,是使学生系统掌握中医伤科学的基本知识、基...  相似文献   

6.
骨伤科学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脏腑、经络损伤疾患的一门学科。骨伤科学的范围随着不同时代的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治疗病种的不同而略有差异。本文中医管理学主要通过抽样案例针对临床中骨折的治疗展开探讨,提供合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医补法在骨伤科的应用蔺连喜,郭汝奇徽县中医院骨伤科(742300)补法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近年来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将补法应用于骨伤科各类病人,取得了一定疗效。中医补法的理论基础与骨伤科关系补法是针对人体阴阳气血,或某一脏腑的虚损。给以补养...  相似文献   

8.
李伟强  朱永展 《中医药学刊》2005,23(7):1191-1192
气血辨证是中医骨伤科治疗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渭良对气血辨证的认识有很多独到之处,以“流”、“留”、“积”概括损伤血证的变化过程,“伏瘀”之说解释陈旧损伤病机,认为瘀血辨证与全身阴阳虚实、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揭示了损伤血证的病理特点,丰富了骨伤科治瘀的辨证思路。  相似文献   

9.
郭维淮老师是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他耕耘杏林6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学术思想源于歧黄,基于仲景,私淑薛己、清任,执着探索,师众而各取所长,承先而有独到见解,尤其在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中对气血的调治有独特认识,经验丰富,疗效卓著。今就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所得,对郭老调治气血在骨伤科疾病治疗中的学术思想介绍如下。1调治气血的依据及内涵老师认为调治气血的基本内涵是: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局部肢体的损伤可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运行失常。正如《正体类要》云:"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血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岂可纯任手法,而不…  相似文献   

10.
程坤 《江苏中医药》2009,41(3):28-28
郭维淮是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耕耘杏林60余年.治学严谨.医术精湛。郭师经过长年的临床探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注重调理气血在骨伤病治疗中的根本地位.强调形气之间的辩证统一。笔者有幸随郭师学习.现将其运用形气学说指导骨伤科疾病治疗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郭春园教授从医60余年,治学严谨,求真务实,勤于临床,通过毕生的精力治疗骨伤科疑难杂症,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术思想,尤其是对于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方面。采用"病多气滞"的理念来分析颈椎病病因,提出"中气伤"、理论,完善了颈椎病的中医辨证体系,通过中西医结合、内外兼治从气血平衡理论,动静结合的理念来治疗疾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为国家培养大批的骨伤科人才,为推动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做出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骨伤科疾病的治疗不仅多用外治,且善于利用药物在内调和气血、通达四肢的特点以达到通行气血、濡养筋脉的目的。《本草汇言》中著: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由于藤蔓缠绕交错,运用中医取象比类法,藤类中药均可治疗筋脉拘急、气血痹阻不通之痹症。正如《要药分别》中著:络石之功,专于舒筋活络,凡病人筋脉拘挛、不易伸屈者,服之无不获效。本文对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藤类中药加以总结分析,以拓宽临床用药思路,提高治疗效果,并有利于骨伤科痹症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膝骨关节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著名骨伤科流派魏氏伤科历经几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在治疗膝骨关节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强调"内外并重、气血兼顾",创立了"气血为要、筋骨并重,肝肾为重、调摄脾胃,注重手法、调护平衡"的治伤学术思想.形成了集药物内治外治、手法诊治以及导引疗法等的综合疗法.结合临床病案对魏氏伤科治疗膝骨关节炎...  相似文献   

14.
复元活血汤治疗创伤闭合性血气胸44例报告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311100)李有娟,周林宽主题词血气胸,创伤性/中西医结合疗法,复元活血,汤/治疗应用创伤性闭合性血气胸是胸壁挫伤、多发性肋骨骨折等的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气血内伤范畴。该病发病急、变...  相似文献   

15.
调和气血法在骨退行性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理论认为,气血是正常人的生理基础,气血异常是重要发病因素。气血调和、阴平阳秘是人体的正常状态,也是治疗的理想目标。沪上石氏伤科提出调和气血理论是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骨伤科的具体特点而形成的学术体系。其继承人施杞教授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在大量的临床观察和科学研究基础上,证实这一指导思想在骨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体类要》是明代薛己撰写的中医骨伤科专著。其注重气血、脏腑关系,发展了骨伤科的内治法。《正体类要》在瘀血的处理上总体以补养气血,适时祛瘀,随"邪"治之为治疗原则。在瘀血证的治疗上分期论治:初期先去其标,伤在外者,采用外科的治法对创口进行清理,如用针砭、熨帖等,伤在内者,多攻下逐瘀,以承气汤类方、花蕊石散为用;中后期以内服补养气血的汤药为主,活用六君子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小柴胡汤。在治疗上做到圆机活法,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7.
笔者跟从著名中医骨伤科专家、湖北中医学院刘克忠教授临证学习 ,受益匪浅。刘师精于辨证 ,专于手法 ,善于用药 ,治学十分严谨。本文就刘师在中医骨伤科方面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1 整体辨证 首重气血刘师理伤的基本原则 ,是从人体的整体观点出发 ,以四诊八纲为辨证依据 ,尤重  相似文献   

18.
黄满玉 《中医正骨》2012,24(1):72-74
施杞教授从医近50年,勤于临床,治学严谨,对多种骨伤科杂病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在颈椎病的病因病机方面,施教授比较重视“慢喉痹致病”“风寒湿致病”“气血痰瘀致病”等理论,进一步完善了颈椎病的中医辨证体系;在治疗方面,提出了“从痹论治”“从咽论治”“从气血论治”“从动静平衡论治”等治则.  相似文献   

19.
对药是体现中医治疗原则的相对固定的药物配伍,在中医骨伤科应用较多,具有明显的专科用药特色。笔者试从中医骨伤对药的证治特点、类型及其临床不同运用进行初步探讨。 1骨伤科疾病分类 一般地,骨伤科疾患分骨伤、骨病、骨科杂症3类。《外台秘要》卷29曰:“此病有两种,一者外损,一者内伤。”外损是指骨伤,即皮肉筋骨的损伤。内伤,是指外力作用引起机体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的损伤性疾病,实与骨科杂症相同,如损伤兼有表证、损伤后期阴虚邪热不解、损伤后脾虚湿胜等,都是损伤后机体功能失调的病症,属于骨科杂症范畴。因此,损伤包括骨伤和骨科杂症,与骨病并列,构成中医骨伤科疾患。故中医骨伤科疾患的药物治疗可从损伤和骨病两方面着手,包括损伤内治法和骨病内治法两类。  相似文献   

20.
中医骨伤科学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历史悠久,疗效独特,在国内外均享有很高的信誉。明确中医骨伤科的现状和未来,对中医骨伤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中医骨伤科的现状(一)骨折的治疗,中医治疗骨折历来采用手法复位、局部外固定、内外用药和功能锻炼。在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