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火郁与阴火学说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火郁并非一病的专名,而是一系列病证的共同病机,凡因火热被郁遏于内,不得发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证,皆是火郁证,因火与热同性,故火郁又常称为热郁;阴火,从广义来说乃指没有实在病灶,而机能呈虚性兴奋者。如气虚之火、阳虚之火、血虚之火、阴虚之火及五志之火等等。实者为阳,可称“阳火”,虚者为阴,故称“阴火”。狭义而论是指内伤脾胃,中气不足而产生的内热证候,如李东垣云:“苟饮食失节,寒温不适,则脾胃乃伤。喜怒忧恐,劳役过度,而损耗元气。既脾胃虚衰,元气不足,而心火独盛,心火者,阴火也”。可见李东垣所称“阴火”之阴字,是“内”或“里”的互词。所以“阴火”一词,无疑是一个病理学名词,系指多种致病因素而致脾胃气衰而出现内脏机能虚性兴奋之“火”。简言之“气虚有火”,此狭义“阴火”之谓也。  相似文献   

2.
火郁发之是对"气机壅塞,郁结生热"的病机及"清、透"治法的凝练概括。"火郁"为无形之火被有形之邪所隔而不得正常发越,"发之"则是针对气机壅塞不通之所在,以清宣、透散、升发、疏导等治法分而论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乃火毒之邪与痰瘀等癌肿毒邪内外相合而成,热毒内伏郁遏气机,阳气不得宣发,故具有气机郁闭、怫热郁结的病机特点。本文宗"火郁发之"之旨,开拓论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新思路。放疗初期急以清宣透热,放疗中期缓以升阳泻火,放疗后期虚以伏火滋阴,疏布气机祛其壅塞,直切病机以证立方,并结合临床验案进行阐释,以期指导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3.
谈湿温通阳法中温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温是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之一。湿为阴邪,其性粘滞重浊,热为阳邪,乃熏蒸之气,“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  相似文献   

4.
“火郁”及“火郁发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火郁”的机理是人体中的火气由于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升降出入之机失去常度,遏郁停结在某一部位,火性不得泄越所致。运用这一机理,对金元医家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关于火热病的论述进行剖析。并在“火郁发之”的启发,针对火郁的原因,提出了发散、疏通、消导、疏肝、祛瘀、化湿、升阳等火郁证的治法。  相似文献   

5.
<正>火郁发之,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者,抑遏之谓。火郁,乃火热被伏于内,不得透发而形成的病理改变。发之,是火郁的治则,即疏通气机,使郁伏于内之火得以透达发越而解之意。普济消毒饮乃"火郁发之"的代表方剂之一,原方主治大头瘟,症见恶寒发热,头面红肿焮痛,目不能开,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流行性腮腺炎、颜面丹毒、头面部的蜂窝组织炎等。也可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  相似文献   

6.
"火郁发之"一语,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概括了火郁为病的病因病机及其治疗法则.火热本为阳盛所生,其性炎上,喜升散而恶蔽遏,在某种原因的作用下使之不得升散和外达,则氤氲于内而致病.故<丹溪心法>说"气有余便是火",阐明了火热郁闭而产生热病的病机.临床治疗火热郁闭所致的病证,<内经>强调要"火郁发之",即在清热的基础上加适当的辛温或辛凉的发散药物,顺其性使之得以升散.  相似文献   

7.
闫国章 《辽宁中医杂志》2001,28(11):674-674
脑病的发生与瘀密切相关 ,脑病的病理过程中 ,均有瘀存在 ,瘀是以血瘀为主 ,是脑病病机的关键。浊是脑病发生的主要病因 ,由于痰湿壅遏、瘀滞不通而发病、常引起多种脑病。因此 ,化瘀与降浊法是笔者临床常用的治疗脑病方法 ,现介绍如下。1 癫 痫多由痰邪引起 ,故有“无痰不作痫”之说。大凡初病实证 ,多由痰热迷塞心窍所致 ,久病致虚、亦多由痰湿扰乱神明。痰热成因 ,可由气郁过久 ,“气有余便是火” ,化火烁液成痰 ,引起癫痫 ,故有“无火不动痰”之谓。临床发作抽搐 ,则由痰热蒙蔽心胸、阳气受遏、致血行瘀阻 ,清气不升 ,浊气不降所致。…  相似文献   

8.
“火郁发之”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 ?岐伯曰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 ,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 ,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 ,人与天地相应 ,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 ,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因运气的太过、不及而外感风寒 ,心气不舒 ,邪热怫郁于内而形成。其治“发之”多以汗解 ,如王冰曰 :“发谓汗之 ,令其疏散也。”后世认为 ,《内经》所说火郁之证不仅因五运六郁即外感所致 ,内伤因素…  相似文献   

9.
郁火证初探     
郁火(包括郁热)是因阳气被郁而导致的一种热性病证。其热势郁遏缠绵,见证独特。治法也不同于一般火热。郁火在内伤外感中均可见到,凡用一般治法治之无效而热势沉遏伏蔽的火热证,皆可按本证进行辨证施治。《素问》有“火郁发之”的论述;《金匮钧玄》说:“热郁者,瞀、小便迟,脉沉数”;《证治汇补》曰:“郁火有三、有平素内热,外感风寒腠理闭塞而为郁热者。有恚怒不发,谋虑不遂,肝风屈曲而为郁火者。有胃虚食冷,抑遏阳气于脾土之中,四肢发热,扪之烙手而  相似文献   

10.
“火郁发之”一词,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郁之甚者,治之奈何?歧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郁者,郁滞不得泄越也,《赤水玄珠·郁证门》讲“夫郁者,结滞而不通畅之谓,当升而不得升,当降而不得降,当变化而不得变化,所以为郁.”火郁即无形之火被有形之邪所阻隔,不能正常发散、发越,以致陷伏于里,产生的多种变证.发即发散、发越之意,使陷伏于里的邪热,通过发散的办法,发越透达而出.如《景岳全书》云:  相似文献   

11.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者,“六气皆可化火”、“五志化火”、“气有余便是火”之谓也。郁者,因气滞、血淤、痰结、便秘、尿涩而拂郁不达也。发者,以汗、吐、下、宣、散、疏、利等法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也。简而言之,用“发之”的方法来治疗因“火郁”引起的病证,即“火郁发之”。笔者根据上述原则治疗内伤杂病之火热证,稍积经验,兹举例案以为印证。  相似文献   

12.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载于叶氏《外感温热篇》,言简意深,兹浅释如下:陈光淞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此语专属湿温。”湿温者,或由湿热病邪从口鼻入,直走中道而致,或如薛生白所言,由“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而成。湿有形,属阴,其性粘滞重浊;热无形,属阳,乃熏蒸之气。两邪相合,如王孟英云:“热得湿则郁遏而不宣,故愈炽;湿得热则蒸腾而上熏,故愈横。”所以,湿热侵袭入体,最易阻滞气机,困遏阳气而出现胸脘痞闷、腹胀、面色淡黄、渴而不饮、小便不利等证。因为湿热病邪是湿温之病因,阳气被阻为湿温  相似文献   

13.
自温病学说兴起,遂有寒温异邪之说。如吴鞠通谓,“伤寒由毛窍而入,……温病由口鼻而入,……寒为阴邪,虽《伤寒论》中亦言中风,此风从西北方来,乃觱发之寒风也,最善收引,阴盛必伤阳,故首郁遏太阳经中之阳气,而为头痛身热等证。太阳阳府也,伤寒阴邪也,阴盛伤人之阳也。温为阳邪,此论中亦言伤风,此风从东方来,乃解冻之温风也,最善发泄,阳盛必伤阴,故首郁遏太阴经中之阴气,而为咳嗽、自汗、口渴、头痛、身热、尺热等证。太阴阴脏也,温热阳邪也,阳盛伤入之阴也。”吴氏把  相似文献   

14.
“湿遏热伏”,是对浊湿壅盛、困遏气机、蕴郁化热、热伏湿中不能外透而解的病理特点的概括。夫人身之中,气机的升降开合是脏腑功能活动的重要形式,而中焦乃一身气机升降之枢纽。章虚谷说:“三焦升降之气,由脾鼓运,中焦和则上下气顺,脾气弱则湿自内生。”湿性粘膩重浊,最易阻滞气机,气机受阻,则外不能畅达腠理玄府,内不能通行脏腑上下,气蕴不透,久郁化热,湿蕴热外,热处湿中。热性炎上欲外泄,湿性阴凝欲闭遏,形成“湿遏热伏”之证,可见身热不扬、头重沉闷、脘痞腹胀、舌红苔白膩诸证。本证呈湿重热轻之势,湿为原发病因为病之本,热为继发病因乃病之标。本证特点在于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因热伏渐积而盛,至遏湿不敌之时,顿时冲破遏湿而外透,热因而得减;但浊湿在外未解,气分仍受湿阻,伏热继而又生,所以不久又见复热。如此往复,经久不解。根据“湿遏  相似文献   

15.
“火郁发之”源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在论述了风、寒、暑、湿、燥、火6种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基础上提出了五郁理论.而“火郁发之”讲的是对于火郁的治疗原则,原指外邪侵袭人体,阻遏气机,火热不得发泄而成火郁,用发之之法进行治疗.王冰注曰:“发为汗之,令其疏散也.”火郁所引发的疾病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中也有论述:“火郁之发……故民病少气,疮疡痈肿,胁腹胸背……疡疿,呕逆,瘛疭骨痛,节乃有动,注下温疟,腹中暴痛,血溢流注,精液乃少,目赤心热,甚则瞀闷侬,善暴死.刻终大温,汗濡玄府,其乃发也,其气四.”后世医家对“火郁发之”也有不同见解.笔者试就近10年来临床对“火郁发之”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五更泻”因泄发五更黎明,应时而作乃名,故又有“晨泄”,“黎明泄”、“鸡鸣泄”等之称。其病机众说皆谓肾阳虚衰或言命火衰微,火不生土所致,故又有“肾泄”之谓。诚然,肾阳(命火)衰微,不能温养脾胃即所谓火不生土,而使运化,升清失常,以致黎明阳气未振,阴寒较甚之时而泄泻发作。此虽无可厚非,但笔者认为,众说由于忽视了“五更泄”时间性这一特点,进而忽视了肝在本病病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爱英  党炳林 《陕西中医》2003,24(9):850-850
“火郁发之”为《内经》五郁治法之一。出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郁之甚者 ,治之奈何 ?歧伯曰 :木郁达之 ,火郁发之……”。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内经》由此提出了火郁病证因势利导的治疗原则。后世认为 ,“火郁发之”中的火郁不仅单指心郁 ,而对火热所致诸多病证的辨证论治均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故就火郁发之理论及临床意义作一探讨。1 火郁发之的理论依据 《内经》所言五郁为五行之郁 ,是因五运之气有太过不及 ,胜复之变而致天地之郁 ,人与天地相应 ,五脏化生于五行之气 ,故五郁即指五脏郁发的疾病。火郁即为心郁 ,心为火脏 ,…  相似文献   

18.
郁证范围较广。如戴氏曰:“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六郁之病见矣”(《丹溪心法》)。六郁有气、血、痰、火、湿、食之分,乃朱丹溪所创。张景岳则有“气、血、食、痰、风、湿、寒、热,或表或里,或脏或府,一有  相似文献   

19.
“火郁发之”一词,首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经文谓:“帝曰:善。郁之甚者,治之奈何?岐伯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火郁发之”的意思,王冰注:“发谓汗之,令其疏散”[1],后世多衍为发汗法、升阳散火法等  相似文献   

20.
解坤  刘维明 《中医药导报》2021,27(1):110-111,121
对《伤寒论》398条条文进行分析辨别,整理出病机为阳气怫郁的条文,并将其病因归纳总结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水饮、痰涎内结而阳气郁结;少阳枢转不利,胆火被郁;阳明热结偏盛蕴结于里;肝胃气机失调,阳气内郁;表证误治而阳气被郁。其治疗应根据病因、病位,针对阳气怫郁的病机,分别采用发散风寒,宣畅卫阳;疏利气机,散少阳相火;开泄水结,通利经气;涌吐痰涎,伸展胸中阳气;清热攻结,通利腑气等治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