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脾胃湿热证是中医脾胃理论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常舅的实证。脾胃湿热证的形成基本是由外感湿热邪气和内伤饮食不节两方面引起,与个体素质也有一定的关系。脾胃湿裁证的临床特点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或潜伏期较长,呈渐划性;症状矛盾,如胸闷、脘痞、腹胀不喜按,知饥不欲食,口渴牙喜饮,舌苔腻而黄等阴阳性同见之症候;治疗过程中可出现籀化热化且病情缠绵反复,常易复发。脾胃湿热证具有广泛雕临床基础,杨春波等在福建省18所中医医院内科和西医曝中医科的400例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脾胃湿热证涉及中医7个系统的43种内科病,以脾胃病占首位;西医11个系统71种内科病,消化系统病占第1位。近年来对脾胃湿热证的母究多由胃肠疾病人手,取得了一定成果,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殖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证候.主要病变在脾胃和肝胆,以目黄、身黄、小便色黄为主证。一般先以两目先黄,继则遍及全身,或黄如橘色而明,或黄如烟熏而暗。中医临床根据黄恒的色泽和征候表现,分阳黄、明黄、急费三种,其中以阳黄为多见,而急费为危重证候。由于外感湿热病邪,内侵脾胃肝胆,以致湿热郁而不达;或因酒食不节,脾胃损伤,运化无权,以致湿浊内生,郁而化热,湿热交蒸,肝失疏泄,阻塞胆汁,外溢肌肤,故出现黄殖。黄疽的发病离不开湿,为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升降失常,肝胆疏泄不利,以致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泄。本病多由脾胃湿热…  相似文献   

3.
肝胆湿热致黄疸质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古代医案数据库的统计发现黄疸病常见症状“目黄、身黄、小便黄”的常见临床证型、病因或病理结果、用药都分别是“脾胃湿热”、“内湿”、“茵陈蒿” ;“肝胆湿热”不是中医肝病的常见证型 ,且仅出现于西医学引进中国以后的近代医家的诊断。所以“肝胆湿热导致黄疸”可能是受西医理论影响产生的错误诊断。  相似文献   

4.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均为临床常见征候。二者都有脾失健运的症状临床上较难分辨。既往的论著没有专门论述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鉴别要点。仅在论述胁痛、黄疸等病时简单叙述肝胆湿热,脾胃湿热的辨证要点。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鉴别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方面有一定的认...  相似文献   

5.
湿热停滞所致的病症,临床以肝胆和脾胃湿热最为常见,并相互影响。汉方治疗肝病常用加味逍遥散;病情稍重者,并用桂枝茯苓丸。水湿停滞者,给予茵陈五苓散或柴苓汤清热祛湿,茵陈蒿祛肝胆湿热,五苓散可使脾胃湿热从尿中排出,长期服用可保肝、解(酒精)毒。柴胡剂与当归芍药散并用,可  相似文献   

6.
<正>黄疸一词,最早见于《内径》,在《灵枢·论疾诊尺》篇中明确写到:"溺黄赤、安卧者,黄疸。以食如饥者,胃疸。……目黄者,曰黄疸。"《灵枢·论疾诊尺》篇:"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黄疸是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症状,其中尤以目黄为确定本病的重要依据。本人临床诊治黄疸病有些粗浅体会,分述如下。1病因病机战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湿热相搏,争于左之上,民病黄疸而为腑肿。"汉《金匮要略》湿热、瘀热,寒化为寒湿,故分为湿热与寒湿,总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月—2015年6月我们用中药贴敷中脘穴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30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纳入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1明确诊断为慢性胃炎、胃脘痛患者,辨证属脾胃湿热。主要表现为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2年龄25~60岁;3自愿参加研  相似文献   

8.
<正> “石淋”为淋症之一。症见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欲出不尽、小腹拘急、痛引脐中、尿道不利者为淋症。临床上淋症又分为石淋、血淋、气淋、膏淋、劳淋五类。本病多由感受外邪湿热及多食肥甘、酒肉之品,脾胃湿热壅积下焦。若尿液受其煎熬,日积月累,久而久之,尿中杂质结为砂石,大者如石,或在肾、或在膀胱、或在尿道、或能排出而又产生,名为“石淋”。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病人的症状不同,对石淋症辨证分为气滞血瘀、阴虚湿热、下焦湿热三型。辨证施治,立法用药,疗效颇佳,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黄疸与湿邪极为相关,大多具有湿与热结,熏蒸肝胆的病变机理。热得其湿,是湿热相合之因;脾胃湿热;常系肝胆湿热之源。《金匮要略·黄疸》“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提示了湿邪在黄疸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不可忽视的主导作用。《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则是治湿不离脾胃的有力证据。基于上述,近年来,笔者在黄疸盛行之时,通过对比、筛选,发现因脾胃湿热,壅遏熏蒸,以致肝胆湿热发黄者,用三仁汤与它方组合,分阶段施治,有退黄疗效好,症状改善快,肝功能恢复早的优点。(见对照表)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文献研究的角度,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分析论述了李东垣论治脾胃湿热证的特点。李东垣论治脾胃湿热证的病因病机特点是脾胃内伤为本,或随时为病,或"阴火乘其土位";临床症状特点是内伤气虚为主,湿热症状为标,同时伤及多脏;治法方药特点是益气升阳,虚实兼治,用药辛开苦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药新药“肠胃舒胶囊”治疗肿瘤患者由脾胃湿热证引发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实用性中央随机分配、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遵照“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治则理论,选择恶性肿瘤化疗与靶向药物治疗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或肠道湿热证”患者为目标人群,以“食少纳呆,脘腹疼痛、恶心呃逆、口干口苦、大便不调”五组临床症状以及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胃蛋白酶原为观察指标。结果:预期结果是观察“肠胃舒胶囊治疗肿瘤患者脾胃湿热证引发胃肠功能紊乱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并通过现代指标观察,探索肠胃舒胶囊改善恶性肿瘤患者胃肠功能部分效应机制。结论:肠胃舒胶囊治疗肿瘤患者由脾胃湿热证引发胃肠功能紊乱临床疗效方案设计除具备标准临床方案设计特点外,在审视药物功能主治、异病同治原理设计以及主观与客观指标结合三方面具有明显的设计特色。  相似文献   

12.
脾胃湿热是临床常见的脾胃病证型,其发病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脾胃病在治疗上存在见效快但易反复的特点。脾胃湿热理论可较好地指导脾胃病的治疗。闻新丽主任从湿热论治脾胃病,临床收效明显。  相似文献   

13.
黄疸六经辨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疸一证 ,古人多言系湿热为患 ,且有五疸之分 ,未有言及六经辨证。本文试从六经辨证对黄疸证治作一初步探讨 ,以供临床参考。1 太阳发黄 《景岳全书》中论“表邪发黄”曰 :“表邪发黄 ,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 ,而风湿在表者 ,有黄证 ;或表邪不解 ,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 ,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 ,必发热身痛 ,脉浮少汗 ,宜从汗散 ;湿热内郁者 ,必烦热 ,脉缓滑多汗 ,宜从分消清利。”《金匮要略》对黄疸的伴随症状有这样的描述 :“发于阴部 ,其人必呕 ;阳部 ,其人振寒而发热也。”此处的“阳部”、“阴部”指表里而言。由此可见 ,…  相似文献   

14.
糜烂性胃炎中医分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以及幽门螺杆菌 ( H p)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 12 4例胃镜诊断糜烂性胃炎患者的症候表现进行总结 ,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气虚型 ,同时观察各型 Hp感染的情况。结果 :糜烂性胃炎的三个中医证型中 ,脾胃湿热型占 61.3% ,肝胃不和型占 2 1% ,脾胃气虚型占 17.7% ,三者比较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Hp阳性率以脾胃湿热型最高 ,占 76.3% ,有显著差异 ( P<0 .0 5 )。结论 :由此证明 ,糜烂性胃炎的中医分型有一定的科学性 ,脾胃湿热是本病的主要证型 ,且 H p感染率最高 ,提出湿热之邪与 Hp在病因学上是同一种致病原的观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靖  曾斌芳  史红 《陕西中医》2010,31(11):1473-1476
目的:运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临床证候规律,将"胃镜象"病理象"引入中医对本病的辨证领域内,探讨微观表现特点与传统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发展四诊的内涵。方法: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从中医症状调查入手,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对202例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临床病例资料通过发病因素、症状体征、胃镜和病理诊断的调查,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流行病学统计及定量资料χ2检验。结果:随年龄的增长CAG发病率明显升高,且发病率与嗜好有关。与此同时,中医辨证分型按照概率排序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脾胃湿热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脾胃虚弱型其黏膜萎缩程度多较轻;胃镜下见胆汁返流者,临床证型多为肝胃不和型;胃镜下黏膜糜烂者,临床证型多为脾胃湿热型。结论:经因子分析方法得出2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存在5种证型:脾胃虚弱兼肾虚、肝胃不合、胃阴虚、脾胃湿热、肝郁脾虚。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所遇厌食小儿,临床多表现为厌食、拒食,胃脘或脐周胀满疼痛,或有呕恶,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腻或厚腻,脉濡数。符合脾胃湿热的辨证标准。现就该型厌食辨证施治的粗略体会浅述如下。1 辨证标准 笔者对小儿厌食中脾胃湿热型的诊断,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消化系统专业委员会“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辨证标准——湿热证”(1989年,南昌)。①主症:胃脘灼热胀痛,口苦、口臭,尿黄,脘腹痞闷,渴不欲饮。②次症:胃粘膜急性、活动性炎症,充血、糜烂明显。③舌脉: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滑或濡数。④辨证:具备主症2项,舌脉基本符合,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不同程度脾胃湿热证与胃黏膜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3、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共纳入24例CSG患者,按脾胃湿热证不同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另选择8名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胃镜下取胃体上部黏膜,液氮保存,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胃黏膜AQP3和AQP4的基因表达。结果:中、重度脾胃湿热证组AQP3和AQP4基因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脾胃湿热证组(P0.05,P0.01)。重度脾胃湿热证组AQP3高于中度脾胃湿热证组(P0.05)。结论:脾胃湿热程度不同,胃黏膜AQP3和AQP4基因表达亦不同,脾胃湿热程度与胃黏膜AQP3和AQP4基因表达相关,其表达会随着湿热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脾胃湿热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中医脾胃湿热发病和Hp感染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性 ,甚至有人将Hp归属于中医的六淫之一的“湿热”邪气 ,两者在病情发展、临床症状和局部组织病理变化上表现极为相似 ,在临床上对脾胃湿热进行辨证施治结合抑制或根除Hp的药物 ,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作用机制及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炎脾虚证组、胃炎湿热证组、清浊安中汤高、低剂量防治组,不同组用不同药物灌胃,连续20 d.采用“病证结合”方法,以2%水杨酸钠+高脂高糖+人工气候箱复制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并用清浊安中汤对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防治,常规HE胃黏膜病理组织染色、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结果:脾胃湿热证组10只大鼠均有轻-重度炎症,COX-2蛋白表达为0.289±0.036;脾胃湿热证大鼠模型表现出的症状、体征与临床相符,胃黏膜炎症较正常组重而与脾虚证组无差异,COX-2蛋白表达大于脾虚组与正常组(P<0.05),COX-2蛋白表达与炎症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62,P<0.01,清浊安中汤防治组对此有改善治疗作用.结论:大鼠模型符合脾胃湿热证属性,调节COX-2蛋白表达可能是清浊安中汤治疗脾胃湿热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吴利  彭玲  陈蓉 《河南中医》2021,41(4):527-531
葛根芩连汤具有解表清里之效,主治邪热下利。临床应用指征主要是:①身热下利、肛门灼热、大便不爽或臭秽难闻,甚或脓血便,小便色黄等肠道湿热者;②脘腹胀满、消谷善饥、头身困重、四肢倦怠、口黏、口渴、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脾胃湿热者;③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者。现阶段虽然对葛根芩连汤的研究已不断深入,但仍有不足,比如目前已有大量动物实验研究证明葛根芩连汤可改变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炎性反应,但相关临床研究较少,今后还需加强临床研究,为葛根芩连汤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