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蛔虫病是一种常见多发寄生虫病。临床确诊多赖于粪便涂片镜检,但在广大的乡村医疗单位普遍借助临床诊断尚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寻找一种简便、易行、可靠的蛔虫病辅助诊断法,我们对民间流传望诊法采用粪便直接涂片镜检或药物驱虫观察配对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简结于后: 一般资料1.观察对象:选择农村长居人口中有喝生水与喜食生菜嗜好,未能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和勤剪指甲良好习惯的7——15岁在校学生。  相似文献   

2.
巩膜望诊法     
张海华 《双足与保健》2003,(4):17-19,20
甭翻词典,也能想出很多有关描绘眼睛表情的词语,如“炯炯有神”、“侧目而视”、“眉目传情”、“目瞪口呆”、“死不瞑目”等等,这些流露出来的身体“语言”,在很大程度上能反映出一个人当时的心理、精神方面的状况。可见,人们常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有一定道理的。同样,通过对眼睛(尤其是巩膜即白睛)这个“窗口”上所分布的脉络形态、色泽等细微的变化进行观察,也能反映出人体的健康状况。比如,有的小孩会有一对水汪汪的蓝眼睛,乍给人的感觉是好看或有趣,可很多人会想不到在洋娃娃的背后、竟往往预示着体内  相似文献   

3.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到观察舌下小血管变化对血淤辨证有相关。本文着重观察102例冠心病之外,还对42例患其他各种疾病而有舌下小血管变化进行血液流变学八项指标测定。又与25例无此项变化作对照分析,兹报告如下。观察方法舌下小血管变化主要用肉眼观察,基本参考梁氏法,而在分度上加以补充。受检者舌体翘起,见其舌体腹侧面,纵行于中央皱襞即舌系带,其远  相似文献   

4.
钱进 《中医杂志》2007,48(12):1067-1068
王应麟(1939~),男,自幼随祖父王子仲先生、父亲王鹏飞先生(均为已故北京著名中医儿科专家,有京都"小儿王"之称)学医。王氏家族四代行医,以儿科、妇科为主。王应麟主任在继承家学的同时,又接受正规的医学院校教育,196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一直从事中医儿科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是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中医学会儿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全国临床教学研究会儿科临床分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5.
我科自1962年以来对治疗胆道蛔虫病做了一些观察,通过4年来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经验,今仅将1965年治疗的156例介绍出来供同道参考。一、年龄分析: 1965年治疗的156例皆为门诊病人,其中男61人,女95人。年龄分组:12多以下的59例;12~20岁的36例;21~30岁的30例;31岁以上的31例。年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为70岁。二、服药效果: 156例病人,除三例服药一剂未再来门诊,疗效不明外,其余153例皆经治愈。服药剂数最少为1剂,最多为5剂,平均为2.3剂。  相似文献   

6.
应用望诊法诊断蛔虫病在《医学三字经》及《时方妙用》(陈念祖著)和《辨舌指南》(曹炳章著)等祖国医学著作中有所记载,国外也有人提及,我国有些医学院校已写入中医教学等书籍中。近年来,国内不少作者对应用望诊方法诊断蛔虫病的价值进行了探讨,但意见颇不一致。有的持肯定态度,报告的阳性率或准确率达75.8~100%,认为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7.
(一)驱除钩虫丸南通市中医院朱子青处方生雷丸一两八钱整梹榔九钱(打碎) 顶明雄(水飞)三钱(必须顶好的腰黄。普通雄黄含砒很多,服之有毒) 干漆(烧烟尽)六钱绛矾三钱陈皮六钱枣泥一两各药分别研极细末,用枣泥再加蜂蜜捣和为丸。服法成人每次服三钱,每日清晨空腹服,温开水送下(忌茶)。6—10岁服一——二钱六岁以内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中医诊断“望、闻、问、切”4种方法中,望诊是指根据患者的神、色、形、态以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色质变化来了解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根据我们的临床体会,足反射疗法中的足部诊断也完全可以运用望诊法,也就是通过观察足部的气、色、形态的变化来诊断疾病。这可使反射疗法立足在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的基础之上,成为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一种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朝医诊断方法,其独特之处,是先辨象、后辨证。辨象是朝医诊断的关键一环,如辨象有错,临证治则会一错到底。朝医学的辨象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法。“脏腑藏于内,必象形于外”的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特别重视望诊。通过望诊,由表及里,进行分析,综合推理,从外测内鉴别体质,确定太少阴阳四象人。  相似文献   

10.
大鱼际三维望诊法属手部望诊的范畴,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观察患者鱼际的形态、色泽、部位变化,诊察病情的一种诊断方法。本文通信作者韩学杰研究员结合理论研究和自身临证经验,从手诊的定性和定位两个方面,提出了大鱼际三维望诊辨证的理论和手诊三焦纵向定位法,丰富了大鱼际望诊的内容,大大提高了大鱼际望诊的实用性和准确性,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辨证。  相似文献   

11.
苏联克拉维茨医师,根据蛔虫不能在纯氧中进行正常代谢的特性,首先提出了蛔虫病的氧气疗法,并在实践中获得良好效果,据作者报告:已在门诊应于一百余例蛔虫病患儿,收效很好。蛔虫病氧气疗法的设备比较简单,除氧气筒外,只需下列物品:有刻度的2000毫升宽口玻璃瓶两个。双孔橡皮塞两侧,长短玻璃管各两根,玻璃接管一个,橡皮管两根,开闭夹一个,细导管或胃管一  相似文献   

12.
张汉臣小儿推拿,经验丰富,颇有影响。这里将张老擅长的小儿望诊整理成文,供同道参考。小儿望诊是观察患儿形态变化的一种诊法。《灵枢、本脏》谓:“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疾矣。”小儿知于生长发育时期,肌肤娇嫩,反应灵敏。“有诸内,必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闻蛔虫病之方法甚多,兹将本院内科所采用之化虫汤治疗蛔虫病十例的效果及其应用经过报告如下。方剂成份及服用方法化虫汤之成份:鹤三钱苦楝皮根三钱槟榔三钱蕪荑三钱使君肉三钱雷丸三钱煎药及服法:以上各药所载之剂量为一次剂量。每剂加水随意,但不宜过多,浓煎之去渣,于清晨空腹时一次服下。服药后,饮食如常。服药常规连服两剂。治疗效果服化虫汤者计十例。内有八例均为连服两剂即罢。一例则连服四剂。一例共服六剂。后者分三次给予,每次连服二剂,间隔时间各为二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用通下杀虫法即大承气汤合杀虫药物配伍治疗胆道蛔虫和肠蛔虫,均收到满意的效果,一般一剂而愈。兹举二例如下: 例一,张××,男,5岁,83年1月20日入院。腹痛已三日,呈阵发性,脐周为甚。腹部隆起,可见肠型,扪之有索状肿块。呕吐,时而吐蛔,不能饮食,大便少,舌苔黄厚,脉弦紧,诊为肠蛔虫。治以理气止痛,杀虫通便,方用大黄10克、枳壳15克、芒硝30克(分六次冲服)、厚朴10克、白芍15克、甘草6克、乌  相似文献   

15.
钱鹏寿 《江苏中医》1996,17(6):34-35
中医对眼底病早有认识,在望诊方面应结合西医检查器械,始可为临床辩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文中就眼底常见之出血、水肿、充血、渗出及机化物、苍白、色素、血管、网膜脱离等病变的望诊要点和治则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宫颈望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性地提出了宫颈望诊的内容,引用经典名句,从解剖、功能、直窥不同角度探究了宫颈望诊的原理;提出将望宫颈之象各种变化纳入到对女性疾病的辨证论治之中;总结了宫颈望诊的临床意义,认为宫颈望诊为当今女性疾病中医临床观察和治疗提供了又一独具特色的诊察手段和辨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望咽喉,属中医望诊内容之一。干祖望教授总结孔窍粘膜望诊经验:红艳型充血为热,晦暗型充血属瘀,淡白者为气虚,苍白或惨白的属寒、阳虚。其中就包括望咽喉一项。临床上,咽部望诊多局限用咽喉科病变,笔者在跟随杨建屏老师学习期间,见杨老每逢淋证(泌尿系感染)患者,必望其咽部。久思不解,问其故。杨老认为,咽部望诊可知邪之有无及多寡。笔者在以后的临床实践中,有意留心咽部望诊,逐渐体会到咽部望诊不单适用于咽喉科病变,对于内科杂病的诊治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以淋证为例,淋证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膀胱热,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宜清利,咽部望诊多可见咽喉粘膜充血,呈鲜红  相似文献   

18.
中医对眼底病早有认识,在望诊方面应结合西医检查器械,始可为临床辩证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文中就眼底常见之出血、水肿、充血、渗出及机化物、苍白、色素、血管、网膜脱离等病变的望诊要点和治则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9.
望诊如神     
《中医药通报》2010,9(4):40-40
有一次张仲景到了繁华的都城洛阳一带行医。当时文学史上号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字仲宣),是“七子”中成一就最高的作家、诗人。他和张仲景交往密切。在接触中,张仲景凭自己多年的医疗经验,渐渐发现这位仅有二十几岁的作家隐藏着可怕“疠疾”的病源。有一天,他对王粲说:“你已经患病了,应该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20.
望诊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望诊在诊疗护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望而知之谓之神". 祖国医学长期实践证明,人体外部的征象与五脏六腑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面、舌与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通过对外部的观察,可以了解整体的病变,诚如<灵枢·本脏篇>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矣".如果脏腑、气血、阴阳有了异常变化,就必然会在相应部位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