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颌下腺结石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雅琴 《吉林医学》2008,29(16):1396-1397
目的:探讨颌下腺结石发生临床和病理的相关性及其发病机理。方法:光镜下观察颌下腺腺体的病理变化,对颁下腺结石患者进行临床、X线片及病理资料复习,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证实颌下腺结石发生与性别、病程、细菌感染、口腔环境密切相关。结论: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颌下腺结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颌下腺肿瘤及颌下腺结石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高,容易诊断,治疗方式虽较多,但只需摘除颌下腺腺即可根治.颌下腺摘除术手术因术野小,并涉及到面神经下颌缘支、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易发生并发症[1].为此,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手术进行了改进,采用保留颌外动脉及面前静脉的下颌下腺摘除术并和传统下颌下腺摘除手术进行比较,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诊断颌下腺结石症的价值。方法:对20例临床上怀疑有颌下腺肿块或颌下腺结石者进行B超检查。结果:探查发现颌下腺腺体内及主导管内有强回声光团及后方声影,并可准确描述结石位置以及健侧与患侧观察颌下腺腺体形态、回声改变情况,明确腺体炎症程度。结论: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结石症检出结石的阳性率高,不仅可以了解结石的具体位置,同时可以了解腺体炎症程度,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愈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并且此法具有无创性,方法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4.
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报告秦俭(葫芦岛锌厂医院)颌下腺导管结石在临床上不多见,现将本科诊治的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45岁。10余天来发现口左底部肿胀有一指甲大小包块,自觉口干不适,无疼痛及麻木感。体检:一般状况较好,全身检查及常规辅助检查未见异常。口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临床资料。下颌下腺导管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下颌横断黯片确诊。结果行导管取石术后,临床阻塞症状明显改善,但有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患者行导管取石术辅助腺体按摩及合理使用催涎剂与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行下颌下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用99mTc连续动态显像对20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颌下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颌下腺结石时,腺体的摄取和分泌功能均有明显降低,结石的大小及腺体的感染程度是影响腺体功能的主要因素。摄取功能和分泌功能通常发生同步降低,早期病例则只表现为分泌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7.
据《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5年30卷第6期报道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系张福胤等,为探讨颌下腺造影在颌下腺功能评价中的作用与地位,对16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颌下腺造影按3期标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颌下腺腺体结石的诊断与治疗,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临床资料。颌下腺腺体内结石好发30~~50岁,男女无性别差异,65.3%发生于导管后段,绝大多数可以通过查体及颌下腺侧位片确诊。结果:行腺体摘除术后,临床症状明显刮善,未见复发者。结论:对于早期总者行腺体结石摘除术与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阻断炎症的发展,但对于反复发作、腺体功能消失者实行颌下腺摘除术。  相似文献   

9.
颌下腺结石对腺体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99mTc连续动态显像对20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颌下腺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颌下腺结石时,腺体的摄取和分泌功能均有明显降低,结石的大小及腺体的感染程度是影响腺体功能的主要因素。摄取功能和分泌功能通常发生同步降低,早期病例则只表现为分泌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0.
B超检查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吴发启虞定霞曹晖株洲车辆厂医院B超室口腔科412003B超在口腔疾病的应用报告较少,本室B超诊断颌下腺导管结石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男,21岁,因口腔疼痛,口腔科检查发现口底肿块就诊。B超检查:右颌下腺导管内径3mm~4mm...  相似文献   

11.
涎石症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临床疾病,多发生于下颌下腺。我科自1988年10月至2005年7月共治疗下颌下腺涎石症患者48例,现总结其临床资料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颌下腺结石症的临床与X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57例颌下腺结石症的临床与X线特征的研究,为临床医生提供颌下腺结石症的诊断依据及确定治疗方案。方法对57例患者常规拍摄口底横断牙合片,颌下腺侧位片,以及颌下腺插管造影侧位片。结果口底横断牙合片发现结石19例,38例在插管造影检查中有结石存在,术后证实为泥沙状。结论单纯取石术后,复发率较高,建议在颌下腺造影检查中Ⅱ、Ⅲ期的患者均应手术摘除颌下腺。  相似文献   

13.
姚声  周杰   《中国医学工程》2013,(5):117-117
目的分析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的选择及预后情况,为该病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因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就诊的病人176例,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17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病人中选择保守治疗36例,选择经口内下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术60例,选择下颌下腺摘除术75例,5例在经口结石取出术后再次手术摘除下颌下腺。结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主要症状表现为阻塞性下颌下腺炎。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非手术治疗)、经口导管结石取出术、下颌下腺摘除术。需依据颌下腺导管结石取出难易程度及腺体功能损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运用高频超声探头对76例颌下腺肿大或伴疼痛的患者行超声检查。结果发现急性颌下腺炎4例;慢性颌下腺炎72例,其中合并颌下腺导管内或腺体内结石14例;合并患侧颌下腺区淋巴结肿大68例。结论高频超声不仅对颌下腺炎、颌下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确定结石的数目、大小并定位。同时,能清晰显示患侧淋巴结肿大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超声影像学特点。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6例下颌下腺导管结石患者进行检查,得到下颌下腺导管和结石及异物声像图,分析其特点,经手术或内镜取石治疗后行对比观察。结果经观察56例均见结石,下颌下腺主导管结石32例;下颌下腺-腺管交界处结石15例;下颌下腺腺体内结石9例。其中导管扩张51例,不扩张5例,提示手术与超声诊断基本相符。结论超声可以较直观地显示下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大小和结石在导管中的位置,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涎腺肿瘤约占全身肿瘤发病率的1.2—2%,主要发生于大涎腺如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及口腔内的小涎腺如腭腺、唇腺和颊腺等。有时尚可发生在颌骨组织及上呼吸道的粘液腺等处。目前对涎腺肿瘤的病理分类、诊断和治疗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现将我科1955—1961年住院治疗的120例,从临床和病理方面作一分析和讨论。一、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涎腺肿瘤可发生在任何年龄(表一),  相似文献   

17.
108例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璐  柴松岭 《中外医疗》2009,28(16):72-73
目的分析涎腺恶性肿瘤的临床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的构成比。方法对1986~2006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经病理确诊的108例涎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9.97,男女性别之比为1.20∶1。从原发部位分析,腮腺、颌下腺、腭部小涎腺占发病部位的前3名;从组织来源分析,上皮源性肿瘤最多,占98.15%;从病理类型分析,腺样囊性癌、粘液表皮样癌、腺癌分别占前3位。结论涎腺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较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平均年龄低,腺样囊性癌占首位,腮腺、颌下腺占发病部位的前2位。  相似文献   

18.
陈宏丽 《中外医疗》2010,29(11):87-87
涎石症是口腔科常见疾病之一,以颌下腺最为常见,腮腺次之。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和特点,本文收集了临床上30例颌下腺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做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颌下腺导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颌下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口外医生为避免颌下切口摘除颌下腺作了大量工作。Nahlieli等用微型内窥镜(Mini-endoscopes)对96例颌下腺结石检查及镜下取石,成功率达82%,其术前无特殊准备,术后无并发症。常规手术切口在体表,影响美观。Smith,Elahi等提出经口内摘除颌下腺的方法,既达到了切除颌下腺的目的,又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价值及MDCT表现,了解其影像特点。方法:对具有完整头颈部MDCT资料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涎腺结石的MDCT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共计有阳性结石39个,下颌下腺结石30例(96.77%),7例患者(22.58%)具有多发结石,18例(58.06%)病例伴有明显的炎性症状,结石体积、结石的位置与下颌下腺炎性症状相关,结石越靠后、结石体积越大,下颌下腺炎性症状就越重。结论:MDCT对涎腺结石的诊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确定结石的形态、数目、大小并定位,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