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2年至2004年我们为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施行横结肠代食管术,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2~66岁,平均60岁。胃大部切除术后至患食管癌的时间为5~20年,平均12年。原发病为胃溃疡8例、十二指肠溃疡5例、胃窦癌2例。胃大部切除术BillrothⅠ式7例、BillrothⅡ式8例。15例食管癌中胸中段癌10例、胸上段癌2例、胸下段癌3例。病检:鳞状细胞癌13例,腺癌2例。2.手术方法:先行剖胸探查,决定癌肿能否切除。12例胸中、上段癌取右第4肋间进胸、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游离出正常食管置橡皮条牵引,…  相似文献   

2.
横结肠代食管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较少见,以往对此类患者因缺乏胃或因空肠、结肠代食管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放弃手术治疗。本研究在掌握横结肠代食管术的基础上,自1982年以来为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施行横结肠代食管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2例全身情况差,而无远片转移的老年食管癌病人,采用不进胸,经纵隔行食管癌切除,横结肠代食和顺蠕动一次全层吻合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45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胸内食管胃机械吻合459例报告杨小龙沙德驹任刚龚荣福丁伯应江道文我院自1987~1994年应用上海产GF-1型消化道吻合器行胸内食管胃吻合,效果良好,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并发症。但术中术后仍有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现对其原因和预防进行探讨。1临床资料本...  相似文献   

5.
胃大部切除术后胸内横结肠间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从1999年3月至2001年12月,手术治疗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下段癌、3例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局部复发、1例胃癌侵犯食管下段的患。均采用横结肠以逆蠕动方式作胸内间置,间置结肠置于食管床。食管结肠吻合均在主动脉弓下缘水平完成。结果7例患的肿瘤都得到了完全切除,无切端阳性记录。本组无结肠坏死和吻合口瘘发生。1例术后2周死于肺部感染、呼吸衰竭,2例术后早期有进食时呃逆和轻度反流,余均达到满意效果。随访9~38个月,1例9个月后死于肿瘤广泛转移;1例术后15个月至今存活;4例术后生存2年以上,其中1例至今已生存38个月。结论 对于胃大部切除术后的食管下段癌和贲门癌术后局部复发等疾病的治疗,胸内横结肠间置是一种相对简单而又安全可靠的消化道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胸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198 3年 6月至 1997年 11月 ,我们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吻合口瘘等并发症 ,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为目的 ,采用机械方法经胸进行食管胃颈部吻合 (颈段食管胃吻合 )治疗食管癌 92例 ,积累了一定经验。现就一些处理技术和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中男 6 6例 ,女 2 6例。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4岁。食管上段癌 17例 (18 5 % ) ,中上段癌 42例(45 6 % ) ,中下段癌 33例 (35 9% )。临床病理分期I期 6例(6 5 % ) ,IIa期 6 6例 (71 7% ) ,IIb期 6例 (6 5 % ) ,III期 14例(15 2 % )。术前 8例接受放疗 ,剂量为 40~ 6 0Gy/ 4…  相似文献   

7.
8.
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26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260例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经验,总并发症率14.2%,死亡率2.3%。根据结肠血管解剖特征,常规选用横结肠作移植肠段,首选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行顺蠕动吻合,移植肠段置于胸骨后进行食管重建利于术后放疗。我们认为横结肠长度足够、血运良好、基础代谢率低、体积较小、易游离,足以代替食管全长,且使胃能保持正常生理位置,是食管理想的替代物。文中也对手术操作体会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穿刺吻合技术行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 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2014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应用改良反穿刺吻合技术行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48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资料。手术分为三大步骤:首先用腹腔镜游离胃和腹段的食管并清扫腹腔淋巴结;其次取侧卧位,游离胸段食管,切除病变食管并清扫胸腔淋巴结;最后应用反穿刺吻合技术行胸内胃食管吻合术。 结果48例均在腔镜下完成吻合,手术过程顺利,未行胸腹部辅助切口,无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253.4±57.2)min,其中胸腔镜操作时间(175.6±64.5)min;术中出血量(107.3±87.4)ml,清扫淋巴结数目(15.2±2.5)枚。术后1例重度肥胖、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出现重症肺部感染及吻合口瘘,经保守治疗后治愈,吻合口瘘发生率2.1%(1/48);术后3例出现吻合口狭窄,其中1例严重,行吻合口机械扩张缓解,吻合口狭窄率6.3%(3/48)。48例中47例的术后进流食时间(7.2±1.3)d,术后住院时间10~16 d、平均11 d。 结论利用改良反穿刺吻合技术行全腔镜Ivor Lewis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是安全、可行的,是经济、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根治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平均为5%~10%,死亡率可高达28.5%~71%。吻合口瘘发生率的高低与手术方式、方法、技术等有一定的关系,颈部吻合比胸内吻合瘘的发生率高数倍。1999年9月~2003年8月,应用国产吻合器(WGW-2—26型)连续施行食管癌及食管胃胸内吻合术33例,无吻合口瘘发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吻合方式(机械或手工)对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接受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治疗的203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部吻合方式的不同,分为机械吻合组(104例)和手工吻合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机械吻合组术中吻合时间较手工吻合组明显缩短[(15.5±5.0) min比(28.0±4.5) min,P<0.01]。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5.8%(6/104)和3.0%(3/9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9.6%(10/104)和2.0%(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工吻合相比,全腔镜食管癌三野根治术食管胃颈部机械吻合操作简单、吻合确切,但吻合口狭窄的风险增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1技术背景介绍结肠代食管术(esophageal replacement with colon,ERC)被称作食管外科“皇冠上的明珠”,也是食管重建的最后一种选择。ERC手术操作复杂,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开展[1]。传统ERC手术常选择经右侧胸腹联合切口,手术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术后肋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较多,但随着胸腔镜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我们使用胸腔镜微创技术游离胸腔食管并清扫纵隔淋巴结,开腹横结肠代食管行消化道重建,该技术可减少手术创伤、减轻术后疼痛,加速康复。本视频在于展示胸腔镜辅助食管癌根治横结肠代食管术手术入路、操作技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管状胃与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在嵩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将2013-01—2015-01间实施的管状胃代食管手术作为对照组,将2015-02—2017-02间实施的次全胃代食管手术作为观察组,各90例。比较2组手术时间及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160~180 min,平均170 min;观察组为150~170 min,平均165 min。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8例(20.00%),观察组1例(1.1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比较,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颈部吻合口瘘发生率低,适合食管癌术中作为食管替代物重建消化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33例食管癌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及26例行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情况,与围手术期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肠代食管术较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术前准备工作量大;术中肿瘤易游离切除,切除彻底;术后食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低;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尤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提出:年龄较小,体质好,肿瘤长者宜采用结肠代食管术;反之则采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切除经食管床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术28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使用弯管型吻合器经主动脉弓后食管床行食管胃吻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280例中、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癌切除、经弓后食管床行弓上食管胃机械吻合术,采用多次或一次性弯管型吻合器。结果一次吻合成功278例,吻合失败2例,改为原位修补或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均无吻合口出血。术后随访244例(87.1%),随访时间140个月。死亡3例,死亡原因:吻合口瘘、严重感染2例,心肌梗死1例。发生膈疝2例(合并胸胃穿孔1例),乳糜胸2例,经对症处理治愈;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远期出现吻合口狭窄5例,均经沙氏扩张器扩张13次后缓解或治愈。结论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左胸后外侧肋间切口,使用弯管型吻合器经弓后食管床行食管胃弓上吻合,手术难度虽较大,对施术者的手术技术要求较高,但术后胃肠道重建符合正常消化道解剖结构,并发症较少,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多种管状消化道吻合器在食管胃吻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86年2月至1999年1月应用沪产GF—Ⅰ型和常州产WGW—Ⅰ型弯管形两种消化道吻合器,对539例食管癌和贲门癌病人进行了食管胃吻合术,无吻合失败。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3%(7,539),吻合口狭窄率1.8%(10/539),死亡率0.6%(3/539)。作认为:采用小切口,食管胃机械吻合操作简便,吻合可靠,价格便宜,手术时间短,术后病人痛苦小,住院时间短,节省了住院费用,减轻了病人经济负担;结合 本组病例,提出采用31号GF—Ⅰ型吻合器进行弓下吻合,26号WGW—Ⅰ型吻合器进行胸顶以上吻合,减少跨弓吻合,有助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机械吻合与手工吻合在食管癌切除术颈部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四川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8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行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的方式不同分为机械吻合组(98例)和手工吻合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食管残端癌阳性率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机械吻合组患者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7.8±1.4)min、(227±60) min、(6.3±0.9)d、(14±4)d,短于手工吻合组的(28.5±2.3) min、(301±81) min、(8.4±1.0)d、(22±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44,7.14,7.71,7.41,P<0.05);机械吻合组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 (1/98),低于手工吻合组的8%(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分别为5% (5/98)和7% (6/8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吻合组无食管残端癌,手工吻合组食管残端癌阳性率为4%(4/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吻合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不仅能缩短吻合时间、总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而且能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和食管残端癌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33例食管癌患者行结肠代食管术及26例行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的围手术期情况,与围手术期相关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结肠代食管术较胃代食管颈中吻合术:术前准备工作量大;术中肿瘤易游离切除,切除彻底,术后食管残端癌细胞阳性率低,但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尤吻合口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提出:年龄较小,。体质好,肿瘤长者宜采用结肠代食管术,反之则采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  相似文献   

19.
20.
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与胸腔内吻合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与胸腔内吻合的手术疗效。方法中下段食管癌患者165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胃食管颈部吻合组:73例,经左颈、右胸、上腹正中三切口手术40例,经左胸、左颈二切口手术33例。胸腔内吻合组:92例,经左胸或右胸径路行主动脉弓上吻合47例,弓下吻合45例。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术后食管胃颈部吻合组残端癌、手术死亡率和吻合口瘘死亡率均低于胸腔内吻合组(P<0.05);两组患者间5年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淋巴结转移阴性和阳性患者5年生存率两组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颈部吻合术治疗中下段食管癌符合肿瘤根治原则,肿瘤切除彻底,残端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