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锦霞  赵林 《甘肃医药》2010,(6):717-718
目的:提高临床对原发性肾上腺恶性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的诊治水平。方法:报告收治的1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文献。结果:在CT导引下行肿瘤穿刺活检后明确诊断,病理检查为弥漫型大B细胞性肾上腺非霍奇金PAL,放疗并行COEP化疗,治疗后7个月死亡。结论:PAL恶性度较高,预后不良,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CT或超声导引下的活检穿刺是明确诊断的好方法,化疗、放疗及手术均对PAL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苯丙氨酸氨解酶(L-phenylalanine ammonia-lyase,PAL)的包被条件,并考察其对家兔肠道苯丙氨酸吸收的影响。方法绿豆芽(Phaseolus radiatusL.)来源的PAL通过光照、硫酸铵盐析和不同的柱层析等制备过程,使PAL纯化到电泳纯。酶活性的测定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苯丙氨酸含量采用荧光比色法。结果PAL被纯化了74.6倍,并经聚丙烯酰胺凝胶(PAG)固定化(T∶C=8∶30)。该固定化酶比活0.153 U.g-1,固定化百分数为64%。将PAG固定化酶在人工胃液和人工胰液中保温不同时间后,发现该固定化PAL在1 h后全部失活。将PAG固定化的PAL过120目尼纶筛网制成微粒,再用硝酸纤维膜包被,在人工胃液中不同时间保温,发现酶活性可维持2.5 h,包被的酶颗粒在光镜下呈球形,直径2~11.4μm,自然干燥保存1个月不破坏。用硝酸纤维膜包被的PAL与L-苯丙氨酸同时注入家兔小肠腔内,与正常对照比较,PAL对苯丙氨酸有明显消除作用,吸收量减少,血苯丙氨酸浓度上升缓慢。结论该包被条件温和,PAL损失减少,预期可作为口服的酶制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22例重型流行性出血热(EHF)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其抑制物(PAL)活性、血浆纤溶酶(PL)活性在病程中的活动变化。结果EHF患者在发热期、少尿期七一PA与PL活性显著上升(P<0.01),PAL活性低于正常,t-PA/PAL比值显著升高(P<0.01)多尿期与恢复期t—PA与PAL的活性有所下降,PAL活性增强,t—PA与PAL比值低于发热期和少尿期(P<0.01),由此可见,EHF患者出血症状可能与t—PA活性增强,PAL活性下降,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与同伴互助式学习法(PAL)结合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2级护理专业本科2个班,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与PAL结合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每章课程结束后分别进行理论考核和操作技能考核。结果试验组理论、操作技能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案例教学法与PAL结合能够弥补基础护理教学资源不足,提高学生护理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结合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深层次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寻找对多发性骨髓瘤新的治疗方法 ,从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提纯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探讨PAL酶对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系的影响作用.方法 利用已构建成功的高表达PAL的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结合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方法 ,设计一种简便、高效提纯PAL酶的方法.培养人多发性骨髓瘤U266细胞系,在不同浓度基因工程PAL酶作用后.以MTT法检测细胞增生;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HPLC检测细胞培养液中苯丙氨酸(phe)浓度.结果 ①用本研究所设计方法 从基因工程乳酸乳球菌NZ3900/pNZ8149-palart中提取的PAL酶比活性可达同量原菌的92.5%;②0.1~2.0U/ml的PAL提取液作用24h后能显著抑制U266细胞生长,并呈剂量依赖性;③只添加提取过程所用试剂的对照组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④0.1U/ml、0.2U/ml、2.0 U/ml的PAL酶作用24h后的MM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21.92±0.95)%、(50.64±0.86)%、(90.86±2.91)%;⑤PAL酶作用24h后细胞培养液中phe浓度随PAL酶活性增加而降低.结论 本研究所设计方法 可从基因工程乳酸菌高效提取PAL酶;提取过程中的添加试剂对MM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PAL酶能显著抑制MM细胞体外生长,诱导细胞早期凋亡;PAL酶可降低培养液中的phe水平,且phe浓度与MM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当归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为重组蛋白的异源表达奠定基础。方法以PAL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为模板,PCR扩增得到PAL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序列,利用双酶切、酶连技术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PAL,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DE3)感受态细胞,筛选阳性克隆菌株。结果利用传统的酶切和连接的方法成功构建了PAL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筛选得到阳性大肠杆菌表达菌。结论初步证明传统的酶切和连接技术能够运用于PAL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获得的原核表达菌株用于下一步PAL蛋白的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7.
陈雪姣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5):2804-2805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阿魏酸钠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于西平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IC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丁苯酞治疗,观察组接受丁苯酞联合阿魏酸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DNS)、血小板聚集(PAL)、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DNS、PAL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丁苯酞与阿魏酸钠联合治疗ICD患者效果确切,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相似文献   

8.
银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基因克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克隆银杏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并深入研究其结构,利用生物技术改良叶用银杏品质.方法利用PAL氨基酸序列中的保守区设计的简并引物,应用PCR等分子克隆技术,首次成功地从银杏基因组中克隆出了PAL基因片断.结果及结论 PAL基因长度为1140bp,所得序列已登录在NCBI的GenBank中,核酸序列和推测的氨基酸序列的Accession分别为AY231176和AAO73468.  相似文献   

9.
丁妩娟  滕凯 《实用医技杂志》2013,(11):1220-1221
<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多发的合并症,临床表现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蛋白尿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期诊断的重要临床指标之一,其检测对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展、治疗及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是一种低分子质量蛋白,参与血清和细胞内视黄醇、视黄酸的转运,在血液中与转甲状腺激素蛋白(PAL)结合成蛋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方法固定化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偶联率或包被率以及固定化对PAL活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进行比较,以期得到较为方便、有效的固定化PAL。方法:(1)采用不同T:C比例的聚丙烯酰胺凝胶(PAG)包埋PAL;(2)分别用戊二醛和碘化-I-[环己基-3-(3-二甲氨丙基)]碳二亚胺(CDC)将PAL固定于Bio-Gel P-300;(3)分别用超声法、脱水再加水法、复乳法将PAL包被于三种脂类组成不同的质脂体;(4)对诱变选育出的含PAL活性酵母细胞进行丙酮处理。结论:(1)包埋法采用T:C比为8:30时固定化酶活性明显高于PAL活性酵母细胞进行丙酮处理。结论:(1)包埋法采用T:C法为8:30时固定化酶活性明显高于T:C比为8:19,两活性保留率分别为50.6%和17.1%;(2)载体偶联法以戊二醛将PAL固定于Bio-Gel P300优于用DCD固定化的酶,两活性保留率分别为27.2%和13.9%;(3)质脂体包被中以脱水再加水法对酶活性影响较小,脂类组成以磷脂酰胆碱;胆固醇:磷脂酰丝氨酸比值7:21:1最好;(4)固定化PAL活性酵母细胞能较好地抵抗人工肠液中胰蛋白酶的水解作用,亦能明显降低苯丙氨酸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并探讨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及神经功能学评分(ND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在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支持治疗,包括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常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丁苯酞治疗,丁苯酞口服,0.2 g/次,3次/d。神经节苷脂100 mg加入到250 m L 0.9%Na Cl溶液中,静脉注射,1次/d。连续治疗1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血小板聚集水平(PAL)和NDS评分。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0%(21/25)比56.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1.0)mmol/L比(5.5±1.1)mmol/L,(1.5±0.3)mmol/L比(1.7±0.4)mmol/L,(2.9±0.5)mmol/L比(3.1±0.6)mmol/L,P>0.05]。观察组PAL、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52.7±3.2)%比(59.4±3.0)%,(5.2±2.1)分比(7.5±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脂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PAL和NDS评分,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彭守仙  郭红  都鑫  渠璐  王宇  王献 《当代医学》2016,(1):136-137
目的:分析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9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丁苯酞治疗,比较2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PAL(血小板聚集水平)及NHISS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PAL水平及NHI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注射液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Imaging features of primary adrenal lymphom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econdary involvement of the adrenal glands with non-Hodgkin's lympboma (NHL) has been reported to occur in up to 25% of patients during the course of disease. However, primary adrenal lymphoma (PAL) is very rare. So far, less than 80 cases have been reported in English hterature. Patients with PAL usually present with bilateral adrenal masses and no evidence of extraadrenal spreading. Among the cases, ultrasound (US), CT and MRI were the imaging tech lesion. Recently, whole body used to describe the G PET/CT has shown promising results in differentiating PAL from metastatic adrenal masses in patients with known or suspected malignancies. We report four cases of PAL to investigate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PAL and review the literature for this disease in detail.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同伴互助教学(peer-assisted learning,PAL)为基础的静脉穿刺培训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在神经内科病房实习的120名新入科护士随机分为PAL组和对照组。PAL组将同伴互助教学应用于静脉穿刺培训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穿刺培训方式。一个月后进行实际操作实践能力考核,包括静脉穿刺能力、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的满意度调查,并开展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评价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和t检验。结果 PAL组和对照组静脉穿刺能力得分分别为(64.9±3.7)和(62.8±4.7);沟通能力得分分别为(8.6±1.3)和(8.0±1.4);人文关怀能力得分分别为(8.8±1.2)和(8.2±1.1);患者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8±1.2)和(8.3±1.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问卷调查显示,新入科护士对PAL培训方法更加满意,其学习效率、学习积极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PAL教学可作为新入科护士静脉穿刺培训的重要教学方法,能提高新入科护士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提高培训效率,提高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5种化感物质对人参根系酶活性的影响,探讨化感物质对根系保护性酶活性的作用规律。方法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研究了苯甲酸、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丁二酸二异丁酯、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对苗期人参根系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苯甲酸在3种浓度下均抑制人参幼苗根系POD酶活性,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和丁二酸二异丁酯仅在低浓度时抑制POD酶活性,棕榈酸和2,2-二(4-羟基苯基)丙烷3种浓度下均促进POD酶活性,且与化感物质浓度呈正相关。除丁二酸二异丁酯和棕榈酸外,其余3种化感物质均表现为处理浓度与CAT酶活性正相关,且与对照相比,化感物质对CAT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促进作用。苯甲酸和丁二酸二异丁酯在低浓度时抑制PAL酶活性,中浓度处理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大于高浓度处理;棕榈酸在低浓度时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强,2,2-二(4-羟基苯基)丙烷在高浓度时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最强,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PAL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与浓度呈正相关。研究还发现,对照及5种化感物质处理中的POD、CAT、PAL酶活性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变化,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人参根系分泌物中5种化感物质对人参根系POD、CAT和PAL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Plasma ammonia level (PAL) was studied in 43 cases of acute leukemia (AL). PAL was 39.21 +/- 26.2 mumol/L in normal controls and 38.8 +/- 16.6 mumol/L in leukemic patients before chemotherapy. High PAL was found in 40 cases after chemotherapy. Six cases showed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ue to severe hyperammonemia, including dizziness, lethargy, confusion, coma and mental changes of various degree, and there was also respiratory alkalosis. After ammonia-trapping therapy, 4 of the 5 patients recovered. The authors believe that high PAL is not uncommon after chemotherapy in leukemic patients. Respiratory alkalosis and unexplained mental and neurologic changes following intensive chemotherapy are useful clues for the diagnosis of hyperammonemia syndrom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with ammonia-trapping may improve the rates of remission and survival.
  相似文献   

17.
临床药学是20世纪50—60年代首先由美国建立的一门学科,即把过去的药学教育重点由"药品"转向"患者"。医院药学工作者除完成传统的药品供应、分发调配等工作外,还要深入到临床,协助临床合理选药,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防止药源性疾病的发生。我院从1997年起开展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工作。2005年按卫生部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逐步建立临床  相似文献   

18.
近年肠伤寒临床表现缺乏典型伤寒的临床特征,2006年8月我院救治35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6年8月我院收治的肠伤寒住院患者35例,男17例、女18例,年龄5岁~65岁,平均46.2岁。  相似文献   

19.
笔者总结了我院2004年~2006年338例脐带缠绕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低血糖症在临床较为常见,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葡萄糖浓度过低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低血糖原因复杂,症状不典型,临床上极易误诊,且死亡率高,应引起临床医生重视。本文总结了2004年3月~2006年4月间27例各种原因致低血糖症的临床资料,并对低血糖症的防治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