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0月太康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康复疗法,观察组行常规治疗后采用针灸联合康复疗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运动功能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针灸结合中、西医药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西药组(A组):仅用内科系统治疗;西药 针灸治疗组(B组):西药组基础上加针灸治疗;西药 针灸 中药组(C组):B组基础上加中药汤剂口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Barthel指数(BI)对各组治疗效果作评估,并比较各组患者偏瘫康复情况.结果:各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改善(P<0.05),C组疗效优于B组,B组优于A组(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西药治疗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3种方法对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1例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患者分别采用中药、针灸、运动功能康复3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针灸、中药、运动功能康复并用,疗效较高;针灸、运动功能康复疗效次之;单纯针灸疗效较差。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χ2=17.654,P<0.01)。结论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采用中药、针灸、运动功能康复3法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陈敏 《吉林医学》2012,(31):6860-6862
目的:检验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60例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观察组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结果:康复护理训练后,两组患者肢体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实行康复护理训练,有利于提高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及生活活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肢体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验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在接受康复护理训练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将 6 0例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对观察组病人实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经康复护理训练后 ,两组病人肢体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与入院时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早期实行康复护理训练 ,有利于提高脑血管意外偏瘫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9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灯盏细辛组(A组)32例、中药苦碟子组(B组)33例和西医对照组(C组)34例。3组均给予西医脑卒中二级预防治疗。其中A组中药方案:先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 mL静滴14 d,然后给予灯盏生脉胶囊口服6个月,同时按证型给予中药汤剂21 d;B组中药方案:先给予苦碟子注射液40 mL加入生理盐水500mL静滴14 d,然后给予脑栓通胶囊口服6个月,同时按证型给予中药汤剂21 d;A、B两组除接受内科治疗外,还接受针灸、推拿手法、中药泡洗治疗21 d。C组除接受二级预防治疗外,还接受现代康复治疗21 d。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21 d、60 d分别进行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1 d、60 d分别进行Barthel指数(BI)的评定。【结果】(1)3组均可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P<0.01),但在各时间点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21 d、60 d各组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组间比较:在21d时3组间BI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以B组改善最为明显,其次为C组、A组。(3)安全性指标检测结果表明:3组的综合治疗方案均有较高的安全性。【结论】早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可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并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出现脑血管意外后偏瘫的患者,平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单纯使用针灸治疗,实验组使用针灸配合康复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具有更好的疗效,其差异具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康复疗法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应用于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9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7例,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47例,加用早期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加用早期康复治疗后,可独立行走者19例、帮助下行走者20例,其有效率为82.98%,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例、21例及59.57%,x2为5.196,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应用急性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康复中,有利于提升下肢行走功能,改善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与分期取穴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脑卒中偏瘫1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运动疗法结合作业疗法康复组(A组),综合康复组(B组),分期取穴法组(C组)各36例,A组只接受运动疗法(PT)+作业疗法(0T)治疗;B组接受综合康复治疗药物+ PT+OT+认知功能训练+心理康复+功能性电刺激+脑神经促通仪改善脑循环;C组使用康复训练结合分期取穴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数据并予以分析,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与LOTCA评分的差值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值之间的比较,C组优于对照A组、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取穴法与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治疗方式在脑卒中后偏瘫中的临床效果最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应用针灸配合现代康复训练方案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脑血管意外后偏瘫患者100例,均为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现代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n=50)与配合针灸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FAM评分、B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各评分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采用针灸与现代康复训练技术配合治疗脑血管意外后偏瘫可促进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保障远期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11.
滕宝珍 《黑龙江医学》2006,30(10):794-795
研究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康复治疗后偏瘫患者患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训练偏瘫患者应采用现代康复医疗方法。早期康复治疗能促进脑血管意外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提高临床疗效,改善ADL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治疗对脑血管意外造成的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康复科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并经过CT检查或核磁共振检查而证实为脑血管意外而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为该次试验对象,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康复治疗而观察组在接受传统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性康复治疗,通过观察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和病情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全部患者在治疗前后3个月的生命体征、头颅CT或核磁共振情况及患侧肢体活动等方面进行评估,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治疗情况。结果两组病例在经过3个月的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显效13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治疗显效7例,总有效率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对提高急性脑血管意外而导致偏瘫患者的患侧肢体运动能力、增强患者的生活自理程度有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积极面对本疾病提高治疗信心,综合性康复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过程中综合性康复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运动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来本院神经内科进行偏瘫治疗的患者128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2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入院均进行改善微循环、舒张血管、神经营养等基础治疗,除了基础治疗外,观察组开展了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照组则开展了物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运动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康复治疗对神经内科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其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偏瘫部位的运动功能,从而使患者逐步实现生活自理,尽早回归社会生活,是非常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血管超声扫描并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经头颅CT证实的脑梗塞或脑出血患者14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药物常规治疗,治疗组还接受脑血管超声扫描并电刺激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提高,神经功能缺损恢复情况良好,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血管扫描并电刺激对偏瘫运动功能恢复能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对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0例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康复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后的FIM(功能独立性)、FAM(运动功能)评分。结果 :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IM评分、FAM评分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FIM评分、FAM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的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中药汤剂中加入疏肝解郁药物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在Excel中生成一组取值为[1,90]的随机整数,规定取值为1~30者为A组,取值为31~60者为B组,取值为61~90者为C组。将90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A中药组,28例;B中药中加疏肝解郁组,32例;C康复组,28例。A、B组均给予康复治疗;A、B、C 3组均在接受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对症内科处理、针灸治疗、中药外洗治疗等。治疗周期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采用Fugl-Meyer评分量表(Fugl-Meyer assessent,FMA),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中风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troke specific quality of life scale,SS-QOL)及安全性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评分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8周、12周,3组简化FMA评分、MBI、SS-QO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上述三项评分在各相应时间点较C组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患者在治疗后4周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8周、12周对两组患者进行上述评分比较中,B组较A组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汤剂中加入疏肝解郁药物能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其远期疗效较单一治疗疗效佳。  相似文献   

17.
许凤莲  叶兰芬 《吉林医学》2013,34(1):163-164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恢复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及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普通护理(3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通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脑血管意外患者早期康复治疗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血管意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显著改善、致残率明显下降。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早期给予综合性的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脑血管意外患者的生活功能、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回归社会能力,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马颖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29-129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的临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照组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导致偏瘫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系统运动疗法。对研究组以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应用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并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脑血管意外致偏瘫患者进行针灸与运动疗法相结合的综合性康复治疗措施,能够达到较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死偏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电脑随机双盲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9月间收治的260例脑梗死偏瘫病例进行分组:分成A、B两组,各组均有130例病例。A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护理,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比较ADL评分等指标。结果 A组干预后的FMA评分为(72.68±3.17)分、ADL评分为(73.48±5.23)分,B组分别为(66.42±4.25)分、(59.41±7.14)分。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满意度为95.38%,B组为78.46%。A组明显比B组高。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积极用于脑梗死偏瘫中,有助于患者日常活动能力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缩短病情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