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患者的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其动态变化及规律,为防治老年疾病提供资料和依据;方法以出院病例首页中主要诊断为死亡诊断依据,进行χ2检验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的疾病谱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慢性肝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前后5年间对比,恶性肿瘤死亡构成比有上升趋势,糖尿病死因顺位前移,而意外损伤和中毒明显减少.结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重点放在肺癌、肝癌和胃癌的预防和监测上,在人群中进行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宣传,降低肿瘤对老年人的威胁.对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应作为今后干预和研究的重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和消除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地区住院死亡疾病谱的特征,为医疗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佛山市主要二级以上医院住院死亡病例的病案首页资料,根据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前五位死因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与全国部分城市居民相同,但顺位有所不同。结论佛山市的死亡原因有其特点,但重点依然是防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老年住院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间的老年住院死亡病历258例,统计分析老年住院患者死因构成和顺位等. [结果]258例老年死因的前5位是恶性肿瘤74例,呼吸系统疾病65例,心、脑血管病78例,消化系统疾病13例. [结论]本组老年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近15年间在我院住院死亡的922例老年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为老年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死因分类按ICD-9编码,采用分组统计、年度顺序或时间段统计对死亡的老年患性别、年龄、死因顺位、年度分布及死亡时间与死因的关系等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人死亡人数占同期住院患死亡总人数的62.74%,其中又以男性占大多数。死亡顺位前五位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病及循环系统疾病,是导致老年人死亡的主要疾病。恶性肿瘤中以肺癌占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脑出血占我院24h内死亡老年人的16,其次为感染性休克、冠心病、急腹症、外伤及中毒等。结论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的防治工作,对老年病应积极进行卫生宣教。对住院的老年人应高度重视,采用积极措施,以尽最大努力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我院1985~1994年住院死亡患者登记统计,我们对453例住院死亡患者的死因情况、死因顺位、年龄构成、性别比、疾病系统构成等方面进行分析.1 通过对453例住院死亡患者进行统计分析,从死亡疾病的系统构成来看,死亡顺位依次为损伤和中毒、循环系统、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统计结果与国内死因顺位有差异,损伤和中毒系统所占比重较大,占总死亡患者数的34.9%.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静安区2002—2006年人口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社区卫生工作和相关政策项目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死亡资料来自静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死因编码采用ICD-10,疾病大类参照CCD。用Excel建库,统计软件SAS对静安区近5年来的全死因死亡率、死因构成及其顺位进行分析。结果:静安区居民死亡率2006年比2002年下降14.88%,男性高于女性,主要死因构成变化不大,死因前5位的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营养及代谢性疾病、损伤和中毒。致死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肺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糖尿病及意外伤害等,乳腺癌成为女性恶性肿瘤的主要构成,老年和中年组的糖尿病构成比例较高。减寿率构成前5位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结论:慢性病、肿瘤和意外伤害成为主要死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损伤中毒是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也是静安区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疾病发生特点.在防治策略上要有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1988~1998年居民死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了解湖南省居民1998-1999年死因变化情况,为预防和治疗疾病提供依据。方法:研究湖南省1988-1998年间死因资料。结果:主要死因顺位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损伤与中毒),城市居民以肿瘤,内分泌疾病的死亡率增长速度最快,农村居民以诊断不明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增长速度最快,农村各年龄组死亡率均高于城市各年龄组死亡率(65-,75-,85-年龄组除外),结论: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和意外死亡相关因素的研究,城市居民应注重加强恶性肿瘤,糖尿病的防治,农村居民应注重加强呼吸系统疾病,意外死亡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泰州市医药高新区2013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及顺位,为疾病防控工作的决策、制定干预措施及评价干预效果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录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的人口死亡数据,死因分类依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疾病分类,各死因构成从大到小进行顺位,将监测数据转换成DeathReg系统数据,用死因统计软件DeathReg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居民死亡率为664.61/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766.54/10万,女性死亡率为563.46/10万,男女死亡性别比为1.35∶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据主要死因位置,其中,循环系统疾病占慢性病死亡构成比最高,为43.82%,肿瘤为38.07%、呼吸系统疾病为4.87%,三者合计占慢性病死亡的86.76%。结论:慢性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应加强对恶性肿瘤及循环系统疾病的干预,以减少慢性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了解老年护理院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加强对老年人常见病的防治和健康教育。方法收集分析333例住院老年死亡患者的病历资料,计算不同年龄、性别和所患疾病的主要死因构成及其顺位。结果本组333例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死因排序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男性肺癌第1位;女性子宫癌第1位),其它为骨折、长期卧床并发各种感染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营养不良等。死于前4种慢性疾病除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冠心病外,还有呼吸系统疾病(主要为肺部感染)。结论心脑血管病常伴有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应控制这些危险因素,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要改变环境、提倡戒烟;对老年患者尤其是女性要进行妇科检查,以减少肺癌、子宫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2013—2015年住院患者死亡原因,为医院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医院病案管理系统对医院2013-2015年住院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医院三年总计死亡病例462例,住院患者死亡率为1.17%,男性病死率高于女性;按年龄段划分死亡率从50岁开始上升,80—89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因顺位中前五位分别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其中死于前三种疾病的病例占全院住院患者死亡病例的78.3%。结论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是该院住院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针对性的开展防治工作,对于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长寿之乡如皋市如城镇居民死因和寿命损失特征,为制定卫生保健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居民各类死因的死亡率、构成、顺位及潜在减寿人年数等指标。结果全镇总死亡率为735.94/10万(标化411.57/10万),死因顺位前五位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心脏病、损伤和中毒;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亡的89.27%,比例很高;潜在寿命损失年最高为恶性肿瘤;恶性肿瘤中死亡率首位为肝癌,消化系肿瘤几乎都出现在前十位中,潜在寿命损失年首位亦为肝癌。结论人口老龄化后,恶性肿瘤死亡较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位次更为前移,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卫生保健重点。  相似文献   

12.
张璞 《中国医院统计》2020,(2):136-138,141
目的了解2015—2018年某医院住院病人的死亡原因及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以加强疾病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病死率。方法根据ICD-10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对某院近4年的住院病案首页进行疾病分类,对住院病人的前10位死因进行顺位,分析前10位死亡病人人均费用的变化。结果近4年中收治病人数增加3.64%,病死率上升0.09个百分点,住院死亡病人人均费用增加11.78%;男性死亡人数明显高于女性死亡人数,60岁以上年龄组病人死亡人数最多。死因顺位中,循环系统疾病居第1位,恶性肿瘤疾病居第2位,呼吸系统疾病及损伤和中毒依次排在第3和第4位。结论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防治,降低住院病人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无锡市锡山区居民主要死因及其顺位,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对无锡市锡山区2002-2011年居民死因资料进行分类统计。指标包括:死亡率、构成比、死因顺位和期望寿命等。结果 2002-2011年无锡市锡山区居民总死亡率714.64/10万(标化率为351.13/10万),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外部原因、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其死亡构成占总死亡的89.73%。年龄组死亡率呈"U"型变化,从10岁开始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50岁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加剧。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无锡市锡山区居民的主要死因,已成为影响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南宁市兴宁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当地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08~2010年南宁市兴宁区死亡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2008~2010年当地居民年粗死亡率分别为459.14/10万、482.04/10万和587.63/10万,标化死亡率为442.99/10万、465.26/10万和562.75/10万.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因素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4种,占全死因构成的78%,主要病种有: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5.
了解吴江区2012年居民主要死因。方法死亡资料按照国际(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吴江区居民死亡率756.60/10万,标化死亡率为304.12/10万,期望寿命81.55岁,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减寿率顺位依次为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损伤和中毒是吴江区居民的主要死因,是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防治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及潜在寿命损失情况,为制定当地疾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对数据进行分类.主要描述指标包括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等.结果 2015年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共报告死亡人数为6004,粗死亡率为704.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462.87/10万.2015年该县常住居民排名前5位的全人群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损伤与中毒,前5位死因死亡人数占2015年总死亡人数的83.61%.其中,男性前5位死因顺位与全人群死因顺位一致,而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损伤与中毒,其顺位与全人群死因顺位有一定差异.对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死因进行分析发现,1~4岁人群、5~14岁人群死因均以"损伤与中毒等外部原因"为主.全人群PYLL前5位的疾病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脑血管病、心脏病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其中男女PYLL前3位的疾病均为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及脑血管病.结论 慢性病是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的主要死因,而恶性肿瘤、损伤与中毒是造成重庆市奉节县常住居民"早死"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性病的防治应成为今后卫生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居民的死亡原因及顺位,为当地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的死亡数据终审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2010—2012年广西7个疾病监测点居民年粗死亡率分别为620.09/10万、634.77/10万和709.18/10万,标化死亡率分别为608.12/10万、621.04/10万、683.56/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前4位死因依次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构成的82.56%;其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死因构成的70.49%。结论慢性病在总死亡中的比例最高,是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慢性病和伤害的预防、干预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王龙  张连花 《职业与健康》2000,16(11):28-29
为研究耐火材料厂工人死亡原因,对唐钢耐火材料厂1984~1996年间死亡的228名工人进行回顾性死亡原因调查,将几类常见疾病和恶性肿瘤等主要死因进行了死因构成及死亡顺位分析。结果表明,在全死因构成中恶性肿瘤居第1位,依次为呼吸疾病、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在恶性肿瘤死亡中,肺癌居首位,消化道癌症次之,在228名死亡病例中,矽肺患者94人,占41.23%,矽肺患者死因构成中呼吸系统疾病居第1位,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新会区居民死亡率和主要死因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为开展慢性病规范管理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导出2010—2012年新会区户籍居民死亡数据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死亡率、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10—2012年新会区居民粗死亡率725.41/10万,标化死亡率397.68/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导致居民死亡前5种疾病主要有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和伤害,占全死因的73.5%;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9.0岁;寿命损失居前5位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结论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和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20.
2006年温州市监测区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死因别死亡率有了很大变化,主要是急性传染病、肺结核及消化系统疾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而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死亡率明显上升。温州市从2002年开始进行居民死因监测,据死因顺位统计,恶性肿瘤已成为第一位死因。为了解温州市人群恶性肿瘤的死亡特征,为社区人群恶性肿瘤的综合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我们对温州市监测区居民2006年恶性肿瘤的死亡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