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通过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变化,评价其在AECOPD的诊疗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人院患者的AECOPD老年患者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症状缓解,并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上比WBC更迅速、敏感.结论 CRP是一种检测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AECOPD的诊断和治疗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各级慢阻肺病人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以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ECOPD病人48例,按照肺功能分为Ⅰ级(轻度组)、Ⅱ级(中度组)和Ⅲ级(重度组),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沉(ESR)、CRP水平和肺功能FEVl%pred,并与16名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AECOPD各组病人治疗前后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CRP明显下降。AECOPD轻中度组治疗前后CRP和FEVl%pred呈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重度组治疗前后CRP和FEVl%pred无相关性。结论:AECOPD患者在急性加重期的CRP水平升高,治疗后明显下降,是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早中期可作为肺功能下降的参考指标,重度患者无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前白蛋白(PA)在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治疗前后的变化规律,探讨其在高龄AECOPD病情监测和预后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老年AECOPD住院患者65例(年龄≥80岁),检测其治疗前后体温、血清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CRP、PA和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动态变化情况。结果高龄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PA水平显著下降;治疗后CRP水平明显降低(P<0.01),PA水平明显升高(P<0.01)。治疗前后T、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ADA水平变化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AECOPD患者血清CRP、PA水平在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发生明显变化,敏感性优于体温、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ADA,可作为高龄AECOPD患者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有效观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张柳  李香彭  张兰兰  许柳柳 《安徽医药》2017,21(11):2046-2048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指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PCT组(n=40)、C-反应蛋白(CRP)组(n=40)和对照组(n=40).PCT组、CRP组分别根据血清PCT、CRP水平指导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等决定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三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抗生素应用情况、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二重感染等指标.结果 PCT组、CRP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0.0% 、87.5% 、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CRP组在抗生素使用率、使用强度、使用时间及费用方面均较对照组低(P<0.05);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PCT组、CRP组均较对照组低(P<0.05).PCT组较CRP组抗生素使用率及使用强度更低(P<0.05).PCT组较对照组二重感染降低(P<0.05).PCT组与CRP组在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CT、CRP的水平在指导AECOPD患者抗生素使用中均有良好效果,对减少抗生素暴露有重要意义,但PCT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与缓解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CRP水平对AECOPD患者的诊断意义和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0例AECOPD患者监测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与缓解期(抗生素治疗后)的CRP水平,并比较这些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急性加重期CRP含量高达67.61±30.79mg/L,而缓解期迅速下降至6.12±3.91m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AECOPD患者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AECOPD细菌感染的敏感指标,在判断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和反映治疗效果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高血糖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2例AECOPD患者及30例AECOPD并高血糖患者,另取门诊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AECOPD患者(AECOPD组)、AECOPD并高血糖患者(高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穴位贴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CRP及PCT的影响.方法:将76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根据不同病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小青龙汤外加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以14天为一个疗程,14天后评价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CRP及PCT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VC及FEV1/FVC%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14d后WBC、CRP及PCT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炎症水平下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降低AECOPD患者炎症指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残气量与肺部感染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治疗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比较治疗前后的残气量及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总数(WBC)的变化。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比较发现,AECOPD患者在治疗后残气量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CRP及白细胞总数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二者相关性明显(r=0.578)。结论 CRP及白细胞总数作为AECOPD肺部感染炎性指标,残气量与二者关系密切,故残气量与AECOPD肺部感染有密切相关性,可准确了解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为治疗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9.
CRF、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IL-10、CRP等炎症因子的浓度变化及其与肺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ELISA分析30例AECOP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0、C-反应蛋白,测PaO2、FEV1、FEV1/FVC%、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析IL-10、CRP与FEV1和FEV1/FVC%的相关性。结果在AECOPD患者中,治疗前后IL-10浓度分别为(176.5±71.0)pg/L和(219.9±105.2)pg/L,比对照组(359.3±156.1)pg/L低;治疗前后CRP浓度分别为(23.9±17.8)mg/L和(10.1±4.2)mg/L,均比对照组(6.7±1.8)mg/L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0浓度与FEV l%、FEV l/FVC变化呈正相关(P<0.05);CRP浓度与FEV l%、FEV1/FVC呈负相关(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IL-10浓度较对照组低,而CRP浓度较对照组高;血IL-10和CRP的浓度与肺功能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刘吉录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6):2434-2436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68例AECOPD患者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BC)的测定,同时测定肺功能和血气指标.结果 治疗后第5天、7天CRP水平、肺功能和血气分析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水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明显升高,且病情越重、肺功能损害越重以及血气分析测定呼吸衰竭越严重,升高的程度越明显,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东明  周晓峰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3):1747-174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71例,比较治疗前及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与症状好转天数、住院总天数的相关性。结果(1)CRP、N%水平在症状好转时分别为(15.24±6.24)mg/L和(0.70±0.11),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分别为(58.68±29.36)mg/L和(0.78±0.11)(P〈0.01)]。(2)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N%与症状好转天数(r=0.240,P〈0.05)、症状好转天数与住院总天数之间(r:0.567,P〈0.01)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清CRP水平、N%均可作为评价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的客观指标,其中N%尚可作为判定COPD急性加重后症状好转时限的可靠指标,其价值优于CRP。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膈神经运动传导(PNC)及磁刺激膈肌运动诱发电位(dMEP)的特点.方法:选取10例常规机械通气COPD患者(上机时间≤7 d)和10例长期机械通气COPD患者(上机时间>7 d),健康体检者10例为对照组,分别行PNC和dMEP检测.结果:3组间脱机前后PNC、经C7棘突dMEP、经皮质dMEP潜伏期及波幅对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组间脱机前后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脱机前2组COPD患者与对照组相比CMCT延长(P<0.01),2组COPD患者间CM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脱机后长期机械通气组与常规机械通气组相比CMCT延长(P<0.01),而脱机后常规机械通气组与对照组相比CM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COP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皮质-膈肌通路功能障碍,长期机械通气可加重其功能障碍,PNC和dMEP检测有助于明确机械通气COPD患者呼吸功能障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前白蛋白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缓解期及30例体检者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前白蛋白的含量,同时测定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结果 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1.61和70.45,均P<0.05,q值分别为22.40,8.30;16.72,7.12;均P<0.05);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前自蛋白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83,P<0.05,q值分别为15.26,6.31,P均<0.05).②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等于20.06及9.61,均P<0.05);而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前白蛋白值明显升高(g=10.35,P<0.05).③血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FEV1%均呈负相关(r分别等于-0.73及-0.82,均P<0.01);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FEV1%均呈正相关(r=0.62,P<0.05).④血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PaO2亦均呈负相关(r=-0.81及-0.68,均P<0.01);而血清前白蛋白水平与PaO2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 血清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及前白蛋白的检测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临床和治疗效果判断具有一定意义. 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0(IL-10)、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分析30例患者治疗前及自觉症状好转时血清CRP水平、IL-10、末梢血WBC总数、N%动态变化情况,观察上述指标在急性加重期的阳性率以及自觉症状好转时的阴性率。结果①CRP、IL-10、N%水平在WBC自觉症状好转时均明显低于COPD急性加重期(P均〈0.01);②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CRP、IL-10、N%阳性率均高于WBC阳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③COPD患者经治疗自觉症状好转时CRP、WBC阴性率均高于N%阴性率,且与后者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结论血清CRP既可作为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感染的敏感指标,又是反映急性加重期治疗效果的早期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120例,同时按随机数字表法抽取COPD稳定期患者120例,所有受试者均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 d、7 d、14 d患者血清CRP与PCT水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 d、7 d、14 d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血清 CRP[(12.32±6.59)mg/L、(9.05±3.31)mg/L、(7.31±2.31)mg/L、(4.45±1.54)mg/L]与PCT[(0.34±0.05)μg/L、(0.26±0.04)μg/L、(0.18±0.04)μg/L、(0.10±0.03)μg/L]水平呈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稳定期患者相比,治疗前、治疗后1 d、7 d血清CRP与PCT水平均明显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14 d血清CRP与PC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早期血清CRP及PCT水平明显增高,治疗后其水平明显下降,联合观察血清CRP及PCT水平可以更好地反映COPD急性加重期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RP在儿科疾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测定住院患儿住院期间最高CRP疽及白细胞总数,按高低分为六组,比较感染性疾病中每组血白细胞总数、CRP与血浆钙素原(PCT)的关系,及治疗前后血白细胞总数和CRP变化情况。结果CRP与PCT呈正相关(P〈0.01),而白细胞计数大部分与PCT没有相关性。六组中有三组白细胞总数治疗前后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CRP异常的第5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不仅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初步鉴别指标,还可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CRP应作为门诊发热患者的一项常规检查,联合血象一起分析对减少抗生素的滥用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3(IL-13)和白细胞介素17A(IL-17A)的水平变化,探讨IL-6、IL-13和IL-17A在COPD急性加重期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急...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PAPP-A)和C反应蛋白(c-reative protein,CRP)的影响。方法 测定90例正常对照组和105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清PAPP-A、CRP的浓度,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阿托伐他汀20mg、10mg治疗一周后再次测定PAPP-A及CRP浓度,观察不同剂量之间的治疗效果。结果:急性冠脉综合症组患者PAPP-A及CRP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可显著降低PAPP-A及CRP浓度,与阿托伐他汀10mg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PAPP-A和CRP血浆水平明显升高,阿托伐他汀可以降低ACS患者血清PAPP-A和CRP浓度,减轻炎症反应稳定冠脉粥样硬化斑块,并且这种机制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11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被随机分为2组,基础治疗均为维生素C注射液2 g加入低分子右旋糖苷500 mL,iv,gtt,qd,治疗组加用丁苯酞软胶囊200 mg,po,qid,疗程20 d。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1,21 d分别测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积分。结果:治疗11 d及21 d后2组病人间的ADL评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2组病人间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病人,治疗前与治疗11 d及治疗21 d后ADL评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病人,治疗前与治疗11d后ADL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21 d后评分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11d后2组病人间的疗效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21 d后2组病人间的疗效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刘滋源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6):2172-2173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探讨依达拉奉对溶栓后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脑梗死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9例,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溶栓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静脉输入,每天2次,共用14d。治疗前后评估临床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尿激酶溶栓的临床疗效,降低血清CRP水平,对脑梗死病情恢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依达拉奉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保护缺血脑组织免受溶栓后代谢毒物的进一步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