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择期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方法13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快速静脉滴注,术后给予甲硝唑1.0g静脉滴注,距术前用药6h再用等量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1次,以后不再应用任何抗生素。对照组术前不给药,术后常规给予头孢呋辛钠1.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共3d。观察2组术后平均体温、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及医疗费用等。结果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给予抗生素1~2次,能有效预防感染,减轻产妇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选择我院剖宫产产妇共80例,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的产妇给予术后常规使用头孢噻肟钠3 g,每日2次,用药3~5 d的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比较两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抗生素总使用时间、药物费用、住院的时间、术后切口感染率、术后发热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存在差异,采取术前半小时给予头孢噻肟钠3 g,术后6 h重复使用1次的方法可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术后感染风险,并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3.
杨小元 《中国药业》2010,19(1):38-38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选择骨科住院择期手术病例92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30—60min快速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0g,4h后再次同剂量滴注1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回病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连用7d。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手术在术前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短期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好,随意延长抗茵药物使用时间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单剂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0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各100例。A组于术中断脐后立即予以头孢唑林钠1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min内滴完,术后无感染迹象不再加药;B组于术中断脐后予以头孢唑林钠1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术后间隔6h再以同等剂量用药1次,至术后24h停药;C组术前、术中不用药,术后予以头孢唑林钠1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3~5d停药。观察3组产妇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宫腔感染率、盆腔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呼吸系统感染率、术后3d血象升高情况。结果 A、B组术后病率、腹部切口感染率、宫腔感染率、术后3d血象升高率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盆腔感染率、泌尿系统感染率及呼吸系统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单剂量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疗效肯定、疗程短、不良反应少,优于术中和术后多次用药及术后连续多日用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彭玲  张珂 《中国药房》2012,(24):2245-2246
目的:回顾性分析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术后情况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06年3月-2010年10月剖宫产患者1062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剖宫产术前30min快速以2g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在脐带结扎后立即静脉滴注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mL。术后再以1g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bid,3d+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200mL静脉滴注,qd,3d。对照组将观察组用药中的头孢唑林钠替换为头孢孟多酯钠,其他用法用量同观察组。观察2组手术后产褥病率、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切口感染、子宫腔感染、术后第3天血常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人均抗菌药物费用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术后产褥病率、切口感染、子宫腔感染、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第3天复查的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57.30元vs.849.90元,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注射用头孢唑林钠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6.
张燕萍 《海峡药学》2013,25(1):219-220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和剖宫产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效果。方法对剖宫产围手术期和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各150例预防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围手术期预防性用药组(研究组)胎头娩出断脐后即单次静脉冲击给抗生素1次,术后12h内重复给药1次,术后共预防性用药24~48h。术后预防性用药组(对照组)术前术中不用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d。结果两组在术后体温、术后2d血象变化、抗生素用量及术后西药费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生殖道感染率及术后住院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优于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的抗菌药物使用方式在剖宫产术中预防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60例,术前30 min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 g、甲硝唑0.5 g,术后相同剂量2次/d,连用1~2 d;对照组60例,术前不用药,术后同样药物、相同剂量和方法连用3~5 d。结果两组术后发病率、发热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白细胞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住院天数和抗菌药物费用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术前30 min给药,短程应用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宫产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53例剖宫产产妇,根据抗菌药物不同用药方法分为对照组(n=130例,仅在术后采用2.0 g头孢唑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 L中静脉滴注,2次/日,连续用药3 d)和观察组(n=123例,在术前预防性使用1.0 g头孢唑林钠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 L中静脉滴注,术后予以同等剂量静脉滴注,间隔8 h,共3次),比较两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热病率及经济学差异。结果 两组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胞比例(NEUT)、伤口感染、最高及平均体温、热病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和用药费用、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平均住院日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可缩短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有效预防感染,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抗菌药物使用费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剖宫产术前30min给予头孢唑啉钠3g,溶于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术后用法同术前,每天2次,共3d。对照组术前不用任何抗生素,术后用药方法同观察组。观察2组术后体温变化、退热时间、术后病率、子宫内膜炎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病率、子宫内膜炎和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体温、术后退热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术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具有高效、经济、安全等特点,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使患者用药更加安全、经济、有效。方法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640例,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分为两组。研究组(340例)为术前、术后分两次各静脉滴注头孢呋辛1.5g,对照组(300例)为术后分2&/d静脉滴注头孢呋辛3.0g至体温正常3d.观察术后7d体温变化、感染情况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与结论研究组的给药方法较对照组效果好、成本低,可减少抗菌药物的用量及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院破宫产产妇围术期预防切口感染用药情况,了解应用抗生素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治疗的产妇128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6月的剖宫产产妇64例,均进行术前、术后使用抗生素的常规用药方法;观察组选择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的剖宫产产妇64例,采用手术过程中在产妇断脐后静脉滴注抗生素药物和术后用药的方法,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术后发热率及切口感染率情况。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产妇的术后发热率明显和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的术后发热率和术后切口感染率,且两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产妇断脐后对剖宫产产妇使用抗生素可有效减少手术切口的感染率,可为今后临床医学中预防性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于术前30min给予二联抗生素单次预防性静脉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手术后对产妇给予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3~7d。分析比较2组术后治愈率、最高体温、退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及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 2组术后治愈率均为100%。试验组术后退热时间为(39±8)h快于对照组的(63±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住院天数为(4.31±1.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2±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少于对照组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效果。方法将130例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研究组术前、术后分别予以抗生素预防治疗,对照组术后予以抗生素,比较2组抗生素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体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妇术前预防性予以抗生素,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产妇恢复速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同用药方法预防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该院20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于术前30min给予二联抗生素单次预防性静脉滴注,对照组按常规方法于手术后对产妇给予二联抗生素静脉滴注3-7d.分析比较2组术后治愈率、最高体温、退热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及腹部切口感染情况.结果:2组术后治愈率均为100%.试验组术后退热时间为(39±8)h快于对照组的(63±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住院天数为(4.31±1.56)d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32±3.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3%少于对照组的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安全、有效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在骨科手术中应用 ,为防治骨关节感染 ,降低感染率取得一定的疗效 ,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全组147例 ,均为闭合性骨折 ,男85例 ,女62例 ,年龄7~65岁 ,平均年龄36岁。方法 :常规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 ,手术开始后15分钟~30分钟静脉滴注菌必治1~2g,手术时间长者可再用菌必治1~2g,术后应用青霉素静脉滴注。术后用药时间平均为3天 ,147例中无1例感染。2讨论骨科的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目的是防止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手术或创伤污染的细菌有2个来源 :一是来自皮肤、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二是外源性—手术室。手术室中…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剖宫产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方法及术后康复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丽  祝敏 《海峡药学》2011,23(10):143-144
目的了解我院择期剖宫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的剖宫产120例病例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于术前30min给予头抱呋辛钠1.5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中.快速静脉滴注。约15min内滴毕。术后不再用任何抗生素直至出院。对照组术后常规给予头抱呋辛钠1.5g溶于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1日2次,共3d。观察两组术后平均体温、产褥病率、腹部切口愈合情况、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等。结果观察组产褥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切口良好愈合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围宋期给予抗生素1~2次.能有效预防感染.减少住院时阃和降低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头孢唑啉与头孢呋辛在预防剖宫产术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院产科择期进行剖宫产的1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80例。A组孕妇在剖宫产手术前30min开始静脉滴注2g头孢唑啉、术后5d内间隔12h静脉滴注2g头孢唑啉。B组孕妇在剖宫产手术前30min开始静脉滴注2g头孢呋辛、术后5d内间隔12h静脉滴注2g头孢呋辛。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B两组患者术后3d血常规检测中WBC、N%、Hb三项指标及用药时间、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预防剖宫产术切口感染中头孢唑啉与头孢呋辛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预防性抗生素应用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以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之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200例产妇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仅术后应用抗生素,实验组产妇术前、术中和术后分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对比两组产妇抗生素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产妇临床研究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产妇切口感染率、产褥感染率、体温等各项临床指标对比,则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剖宫产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产妇的术后康复速度,因而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2组均给予抗生素,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和术后12h用药,用药1d,而对照组则在术后用药,用药3d,比较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结果2组住院时间、体温、术后病率、切口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剖宫产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不仅能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同时还能减少用药剂量,减少患者住院费用,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研究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标识物的变化,观察有无感染发生,指导术前抗菌药物的应用。将238例行冠心病介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19例,观察组在介入检查及治疗时不使用任何抗菌药物,对照组在术前0.5~2 h使用头孢唑啉1.0 g静脉滴注,对头孢过敏者改用克林霉素0.6 g静脉滴注。检测2组患者术前1 d及术后48 h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WBC),观察术后发热、感染发生情况及PCT、WBC升高例数。2组术前与术后PCT和CRP浓度及WB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2组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术后48 h内发热、感染发生率、PCT和WBC升高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介入治疗操作不导致感染标识物的升高,术前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并不增加感染发生,严格的无菌操作才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