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叶天士温病学理论"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为指导,认为"瘀热互结"为血尿的重要病机之一,探讨从"瘀"、"热"论治肾小球性血尿,主张凉血散血法为治疗肾小球性血尿的基本大法。  相似文献   

2.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为主,中医学认识其证候最早。何永生教授临床30余载,治疗该病经验独到,认为慢性肾炎病机不离虚、瘀、湿,在临床诊治中,通过补益肺脾肾、补血通络祛瘀、健脾淡渗利湿,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总结张昱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张昱认为慢性肾炎的核心病机网络在于"虚-风-瘀-热(毒)",临证以补脾益肾、祛风通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要,选方加味黄芪赤风汤加减,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并附典型医案经验证。  相似文献   

4.
庞茜  张敏 《新中医》2024,56(5):216-220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综合征常见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张敏教授认为脾肾亏虚 是蛋白尿产生的根本病机,瘀是蛋白尿形成的致病因素,“虚、湿、热”是致瘀的常见病理因素。张教授临床 以自拟消蛋白方为主方进行加减化裁治疗,主张分期论治,将从瘀论治理念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张教授认为早 期脾肾亏虚,久虚成瘀,治以补益脾肾、益气活血;中期由虚蕴久化湿,湿浊瘀阻脉络,以祛风除湿、活血化 瘀法治疗;晚期因湿瘀郁而化热,阻滞肾络,治以化瘀消癥、清热通络。张教授强调疾病到了晚期或是经激 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往往是虚、湿、热兼杂,应在自拟消蛋白方基础上灵活加减用药。张教授临床常用黄 芪、白术等大量补气药以补肾健脾,巧用三七、鱼腥草及地龙等虫类药活血化瘀,重视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使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缩短病程,直达病所,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5.
徐明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2):769-770
慢性肾炎是由多种病因所致的免疫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经常反复,迁延难愈的特点。作者通过病因病机分析,认为肾脏的瘀滞,是慢性肾炎的重要病理因素,瘀血存在于慢性肾炎的全过程,且血与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慢性肾炎常致血瘀水停。临床治疗以活血化瘀,利水渗湿为主,并以主症结合兼症根据本病脾虚、肾虚、脾肾两虚之不同进行随证加减,收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治疗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的常用四法。蛋白尿为慢性肾炎常见临床表现之一,大量蛋白尿可加快该疾病的发展,故在临床上需积极控制蛋白尿。根据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气虚血瘀的基本病机,多由风邪所致或加重的临床特点,及肾脏病络脉瘀结的病机特点,运用益气活血、祛风解毒、清热利湿及固摄精微四法治疗慢性肾炎大量蛋白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周仲瑛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验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菊妍 《新中医》2005,37(12):70-71
周仲瑛教授业医60年,临证诊治疾病持“知常达变,法外求法”之辩证观点,认为“瘀热相搏”不止于外感病,内伤杂病亦每多见,从而形成“瘀热论”,并制定出一整套临床用药方案。基于瘀热阻窍证、瘀热血溢证的临床特点,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灵活运用凉血通瘀法,屡获奇效,现撷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8.
升降散是清代温病大家杨栗山为治疗"表里三焦大热,其证不可名状"所设,其主要病机特点是外感邪热、火热内郁。该方经后世医家发展,灵活运用于临床,凡具外邪束表、里有郁热或湿热内蕴者,均可随证加减化裁,治疗多系统疾患。刘文军教授精研伤寒、温病等中医经典,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肾炎之中医病机既有伏邪为患,又有气机升降失常,后期更有络脉瘀阻;其中以外邪、湿热、血瘀为标;又肺、脾、肾3脏不足为本,各因素互为因果,然总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刘教授通过临证经验总结,认为升降散一从伏邪立论,二从升降立论,三从络病立论。治病求本,谨守气机失畅、湿热内蕴、络脉瘀阻之机,确立解表祛邪、升清降浊、调气活血之法,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效果尤佳。  相似文献   

9.
采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缓解患者症状和体征的作用,并且具有针对性强,肝肾毒副作用小的优点。但中医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辨证分型多且繁杂,因而致使临床推广不便。王旭教授秉承国医大师周仲瑛"瘀热致消"学术思想,认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与瘀热密切相关,瘀热证候可出现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因此主张从瘀热辨治本病并以清化瘀热为治疗大法。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特征、病因病机与瘀热的关系,并佐以王旭教授以清化瘀热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案例,为从瘀热论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打下坚实的理论及临床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0.
介绍程锦国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中医特色。程师在精研中医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临床上多属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风、湿、热、瘀、郁为标,提出了"正本清源"的中医特色治疗法,临床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狼疮性肾炎从热瘀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瘀证是温病常见的一种证型,其主要病理生理特点是热毒血瘀。在临床实践中,热瘀证不仅见于外感热病,也见于多种内伤杂病,因此,热瘀证对出现热瘀病理变化的内、外、妇科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为内科杂病的治疗提供临床思路与方法。狼疮性肾炎属于内伤杂病范畴,笔者主要讨论热瘀在狼疮性肾炎中所起的作用,提出狼疮性肾炎的病理基础主要是热毒血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王琛教授拟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基于王琛教授对慢性肾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从三方面加以归纳、分析、整理临证治则及方药,验案举隅。结果:王琛教授认为本病病机虚则肺、脾、肾三脏,实为痰(湿)、瘀、毒、风之邪,本虚标实,虚实并兼;临证以正本清源、补本善后、活血化瘀贯穿始终为治则;择药平和精当,收效非凡。结论:王琛教授拟中药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慢性肾炎提供了可行的应用方法,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借用温病学卫、气、营、血辨证认识痤疮,认为其病机波及卫、气、营、血四个层次,症状多兼见卫、气、营、血分证,病机分别是卫分郁闭、气分郁热、营分痰热、血与热结,治疗痤疮宜贯彻"火郁发之""热者寒之""结者散之""瘀者行之"的原则,犀角升麻汤为治疗痤疮血分瘀热证良方。方中寒温之药并用,清热的同时发越郁火,并结合行散之药,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用治痤疮,可收桴鼓相应、拔刺雪污之效。  相似文献   

14.
刘壹  张玥  靖金鹏 《天津中医药》2021,38(5):586-588
侯玉芬教授在临证治疗淋巴水肿时多从脾论治,认为“脾虚湿盛”是淋巴水肿的病机关键,治疗当以健脾为主,同时权衡寒、热、痰、瘀之主次轻重,辨证论治,并辅以熏洗、外敷、压力治疗等外治疗法,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论温病证治之热、郁、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病之病机,多为热、郁、瘀。三者之间由热致郁、由郁致瘀,循序渐变,环环相联,极易形成热郁或热瘀;热与郁当区分无形郁热或有形郁结。治疗以清热、解郁、化瘀三法兼顾,卫气阶段主清热散郁并举;营血阶段重散热化瘀同治;治热防郁,治郁防瘀。郁与瘀当区分无形郁滞或有形郁结,治疗采取相应消散法。对于临床辨治颇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先师赵绍琴乃三代御医之后,尽得家传之秘,精通医理,临床经验甚丰。赵老师将中医温病学中的营血理论运用于慢性肾病的临床辨治中,明确指出慢性肾病的基本病机是热瘀血分、络脉瘀阻,确立以凉血化瘀为基本治则。采用中医辨证论治为主,饮食调摄和适当运动为辅的综合治疗方法。笔者按老师所授,应用于临床,获得较好的效果,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对慢性肾炎络病病机进行论述,并探讨相应的中医药治疗策略。通过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认为慢性肾炎络病机制中,虚损肾络导致肾络瘀浊阻滞是关键,提出益气养阴扶正和活血化瘀祛浊通络是重要的治疗策略;并创立了保肾冲剂治疗慢性肾炎肾络病变,为研究慢性肾炎的中医辨治规律提出了新的思路,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肾虚在慢性肾炎中的病因病机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坤  孙伟 《中医药学刊》2005,23(4):669-671
肾虚湿(热)瘀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肾虚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病因病机学意义。在病因学方面肾虚是人体正虚的基础,与卫气功能的异常、湿瘀等标邪的产生密切相关;在病机学方面。涉及到肾失封藏、开阖失司、殃及他脏、肾虚湿(热)瘀等四方面。  相似文献   

19.
刘秀华 《新中医》2005,37(12):13-14
郭子光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认为其发病是多因素所致,多层次受累,多属性表现。临床表现有实证、虚证和虚实夹杂证。治疗以辨证论治为指导,详辨邪正虚实,细察阴阳消长,强调络道瘀滞,从三方面着手治疗。  相似文献   

20.
《福建中医药》2020,(2):76-77,80
陈扬荣教授认为肾与膀胱是慢性肾炎血尿的首要病变部位,且亦与脾、肺相干。本病主要病机是以肺、脾、肾三脏功能病变,内生热、湿、瘀等病理产物,而致“气虚不摄”或“热盛迫血”从而形成血尿。陈扬荣教授运用《内经》藏象理论从“肺主治节”“脾主统血”“肾主蛰守位”三个方面辨治慢性肾炎血尿,对治疗慢性肾炎血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