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致病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6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 16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结果 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 ,容易漏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联合应用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的应用 ,营养不良 ,呼吸机辅助通气 ,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诱因。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预防医源性感染 ,增加患者免疫力 ,是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增多、社会老龄化,肺部白念珠菌性肺炎感染明显增多,尤其是院内获得性发病率较高[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如果继发念珠菌肺炎,则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为探讨院内获得性念珠菌肺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肿瘤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增多、社会老龄化,肺部白念珠菌性肺炎感染明显增多,尤其是院内获得性发病率较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高。如果继发念珠菌肺炎,则增加了治疗上的困难。为探  相似文献   

4.
魏莉  徐红云  王丽 《云南医药》2009,(5):540-541
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al pneumpnia,NP)在院内感染发病率居首位,而老年人由于多伴有基础疾病及免疫力低下等诸多因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其致病菌的变迁和耐药率的升高越来越引起重视,所以,调查老年性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对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老年肿瘤患者50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时段住院治疗未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老年肿瘤患者50例为对照组。从住院时间、肿瘤分期、功能状态评分(PS评分)、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手术、放疗/化疗、贫血、中性粒细胞缺乏、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长期吸烟等方面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住院时间≥30d、肿瘤分期(Ⅲ+Ⅳ期)、贫血、中性粒细胞缺乏、PS评分、血清白蛋白水平<30g/L、COPD病史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应用广谱抗菌药物、侵入性操作、手术、放疗/化疗、是否合并糖尿病、长期吸烟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老年肿瘤患者并发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明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易患因素,为COPD合并HAP提供有效防治手段。方法对确诊为COPD合并HAP的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OPD合并HAP的患者,与老龄以抵抗力低下、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住院时间长、反复行有创操作、免疫抑制剂应用指征较宽等因素相关。结论尽量减少诱发因素及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是防治COPD合并HAP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综合ICU医院内肺炎的发病情况、常见病原体及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0年2月至2001年12月综合ICU内发生医院内肺炎的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医院内肺炎感染率为15.2%,病原体包括细菌及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47.7%),而真菌感染率达30.2%,多数病例病情危重并患有多种疾病,或有外科手术史,且接受过一种或多种侵入性诊疗操作,大部分病例有使用广谱抗生亲及手术史。结论 综合ICU医院内肺炎发生率较高,死亡率高,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减少不必要的侵入性诊疗操作,强化消毒隔离管理,方能有效控制医院内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5年5月兰西医院收治的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90例,其中34例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病例组,56例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作为对照组。对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的危险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ESBLs阳性组对12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远远高于ESBLs阴性组。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大于20天、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气管插管或切开、留置导管、机械通气、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头孢噻肟的使用是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长程住院、入住ICU等是ESBLs肺炎克雷伯菌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尤以头孢噻肟的使用为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发生院内肺炎(NP)的感染状况,探讨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调查我院近五年COPD发生院内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长期频繁住院、侵袭性操作、大量使用抗生素、住ICU病房是危险因素,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多为细菌,但真菌感染已占相当比例。结论 高龄是院内肺炎的高危人群,大量使用抗生素是院内肺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支持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降低院内肺炎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李多  陈思宇  邓述恺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12):1239-124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老年病人和合并糖尿病、肺结核等慢性基础疾病病人多见。结论 合理使用抗茵药物及糖皮质激素、及时早期诊断和抗真菌治疗,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维军  陈坚  李军艳 《中国药房》2009,(20):1543-1545
目的:了解我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77例COP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应用种类、频率、费用、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联用情况、治疗结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不良反应、不合理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应用率达100.00%;应用频率排序列前5位的分别为左氧氟沙星、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他啶、阿奇霉素;二联用药占77.65%;三联用药占2.35%。结论:我院COPD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合理,但还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适应证,针对性用药,使COPD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更加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及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83例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住院患者为观察对象(COPD真菌感染组),按照时间顺序逐月随机抽取住院的COPD急性加重无继发真菌感染的住院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真菌感染的风险因素.结果 两组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机械通气人次、合并糖尿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性的Log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年龄、住ICU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激素使用时间、白蛋白水平等因素是COPD急性加重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P<0.01);真菌感染患者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治愈69例(83.13%),好转12例(14.46%),无变化l例(1.20%),死亡1例(1.20%).结论 患者高龄、住ICU时间长、长时间抗生素及激素及白蛋白水平低下是COPD急性加重期肺部真菌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及时确诊并且抗真菌治疗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抗生素、解痉平喘、雾化及激素的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取2012年6月一2013年6月来该院接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274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部分利用呼吸兴奋剂、强心利尿以及激素治疗,通过氧疗的配合,维持患者体内电解质、酸碱以及水的平衡等进行相应治疗。试验组采用抗生素、解痉平喘、雾化及激素的综合法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PaCO:、SpO:和PaO: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67%显著高于对照组62.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解痉平喘、雾化及激素的综合治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安全性高、临床效果明显,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调查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6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使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病死率较观察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COPD合并重症肺炎的治疗中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发挥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部2003年9月~10月11例小儿患者应用抗生素、激素并发院感鹅口疮的情况.方法:对院感鹅口疮患者的病例进行药历分析,对年龄、性别、疾病名称,抗生素、激素用法用量、疗程进行统计.结果:11例患者抗生素的应用率为100%,抗生素加激素占64%.结论:患者抗生素、激素应用的种类、用法、用量、疗程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抗生素的不良反应、联合用药情况及激素的使用等与鹅口疮的感染有密切关系,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7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的概况,以便加强控制。方法调查我院2008年度院内下呼吸道感染176例。结果≥60岁老年人发生下呼吸道感染多,原发病以肿瘤、脑血管病、肺部疾病占多数,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G+球菌感染中MRSA达56.7%。结论医院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菌为主,多重耐药是已成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免疫功能低下、滥用抗感染药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曲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危险因素及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COPD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 20例患者均是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过程中突然出现病情变化:15例出现胸闷加重,3例出现高热38~39℃,2例出现胸痛,1例出现咯血。影像学表现为:5例出现大片密度增高影,5例出现点片状网织阴影,3例出现多发小空洞影,3例片状影,3例出现多发结节影,1例出现空洞结节,伴空气新月征。20例患者治愈5例,死亡15例。结论 COPD继发曲菌感染,临床症状较重,死亡率高。广谱抗感染药物、糖皮质激素应用、侵袭性操作等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及早诊断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山东大学千佛山医院收治的76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合并基础疾病情况、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查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绝大部分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居首位,占65.79%(50/76);痰培养病原学检查前三位分别为为肺炎克雷伯菌(25.49%)、大肠埃希菌(12.75%)、铜绿假单胞菌(11.76%);本组最终死亡率为13.76%,死亡的患者均至少合并3种基础疾病。结论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临床表现不具有典型性,宜采用降阶梯疗法并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抗生素治疗;对于合并3种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用药的特点与注意事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介绍1例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患者的用药情况,评价药物治疗的合理性。结果:该患者通过抗过敏治疗、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营养支持、止咳化痰药和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症状得到缓解、基本情况良好并出院。结论:正确的预防和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的有效方法。临床药师参与到支气管扩张合并COPD的治疗中,可发挥专业特长,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