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脉冲电磁治愈半规管麻痹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迷走瘘是胆管瘤型中耳炎常见合并症。 90年代以后 ,随着影像技术发展 ,术前诊断迷路瘘管水平明显提高 ,而且可作为手术中确定瘘管大小和位置的依据。但在瘘管处理问题上至今仍存在分岐意见 ,为此对我们近年来诊治的胆脂瘤型中耳炎并迷路管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如下。1 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HC-BP-PV)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47例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经病史采集和Dix-Hallpike检查及Roll maneuver(翻转试验)确诊为HC-BPPV的患者,根据眼震特点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法进行治疗。结果 47例患者中38例为管结石症,9例为嵴顶结石症,管结石症患者治愈38例(100%),总有效率100%,首次治愈23例(60.5%),平均治愈次数1.51次;嵴顶结石症患者治愈8例(88.9%),有效1例(11.1%),总有效率100%,首次治愈3例(33.3%),平均治愈次数2.52次。随访3个月无复发。结论 HC-BP-PV在临床中有一定的发病率,经手法复位治疗后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耳咽管中耳乳突炎MRI表现特点及对鼻咽癌的诊断意义。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45例MRI资料,着重观察其耳咽管和中耳乳突受累的MRI表现。采用Elscint Gyrex V型磁共振,0.5T。SE,横断位,T1WI(440/25ms)、T2WI(220/20.60ms)45例。冠状位8例。结果:(1)咽口消失33例,变形移位6例;(2)耳咽管受累,左侧22例,右侧5例,双侧18例;(3)中耳乳突异常46只,左侧9只,右侧10只,双侧27只;(4)信号改变,T1WI上耳咽管呈不均低信号7例,等信号11例;T2WI上呈高信号45例。TIWI上中耳乳突呈等或稍高信号45只,T2WI上均呈高信号46只;(5)原发组6例,咽口和咽隆突区均有癌灶肿块;放疗组39例,咽部软组织肿胀27例,咽腔变形萎缩12例;(6)颅底骨质破坏8例。结论:鼻咽癌放疗前后常可伴发耳咽管和中耳乳突炎改变。原发组是癌灶侵犯所致阻塞性浆液性炎症。放疗组是放疗反应性粘膜病损所致。通过MRI检查,前者可提示鼻咽癌侵犯部位及程度,后者则是并发症之一。MRI上的耳咽管和中耳乳突炎表现,是鼻咽癌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介的值得重视的重要征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发作性变位性眩晕(PC-BPPV)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泰兴市中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8例PC-BPPV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 68例Dix-Hallpike诱发试验均出现旋转向地性眼震.治疗组36例给予Epley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32例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20倒经1次治疗后症状消失,8例经2次治疗、6例经3次治疗后症状也消失,2例无效,总成功率为94.4%(34/36),对照组药物治疗1周后症状消失20例,总成功率为62.5%(20/32).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手法复位治疗PC-BPPV疗效优于药物治疗,且安全、经济、方便,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基于颞骨HRCT图像统计我国3岁以上人群中上半规管裂的发生率,观察上半规管裂的HRCT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颞骨HRCT检查的3 904例(7 216侧)受检者的CT图像,以64排螺旋CT行颞骨容积扫描,并对原始图像进行标准化处理,在斜矢状位重建图像中评估有无上半规管裂,并记录上半规管裂的发生部位及宽度。结果 3 904例中,共发现上半规管裂16例(18侧),总发生率为4.10‰(16/3 904),其中男性和女性发生率分别约3.69‰(7/1 897)和4.48‰(9/2 007),不同年龄组间和同一年龄组男女性别间上半规管裂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上半规管裂多发生于上半规管顶壁中部(n=13),其次为后部(n=2)和前部(n=1);裂隙宽度为0.4~4.8 mm,平均(2.79±1.37)mm。结论 在我国上半规管裂的总发生率约为4.10‰,其发生率与年龄及性别无关,裂隙较窄,且多位于上半规管顶壁中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传统Supine Roll Test(Pagnini-McClure Manoevre)方法进行改进,探讨其用于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BPP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传统Supine Roll Test和改良Supine Roll Test(Modify Roll Test)方法共诊断出HSC-BPPV 238管,包括水平向地性眼震HSC-BPPV(geotropic HSC-BPPV)189管,水平背地性眼震HSC-BPPV(apogeotropic HSC-BPPV)49管。为减少因检查次序不同可能造成的诊断率误差,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9管,先进行传统Roll Test手法检查,而后进行Modify Roll Test方法验证;对照组:119管,先进行Modify Roll Test手法检查,而后进行传统Roll Test方法验证。Modify Roll Test手法:取仰卧正中头位并头垫高与水平呈30°角,其余操作步骤同传统Supine Roll Test。所有操作在视频眼震电图分析仪或Frenze眼震观察仪下进行。结果传统Roll Test诊断HSC-BPPV 201管,诊断率84.45%。Modify Roll Test诊断HSC-BPPV231管,诊断率97.05%。结论 Modify Roll Test可以提高HSC-BPPV的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静辉  余怀生 《中国康复》2009,24(6):399-399
目的:观察耳石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的疗效。方法:PC-BPPV患者26例,分为A、B2组,均采用Epley管石复位法治疗,B组加用Semont管石解脱法。结果:治疗1~3次后,B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93.8%与80.0%,P<0.05)。结论:联合2种手法复位治疗PC-BPPV能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疗效。方法应用Barbecue翻滚法、Gufon i疗法、Casan i解脱法对28例HC-BPPV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28例患者经上述手法复位治疗,1周后总痊愈率为60.7%,3个月后总痊愈率为78.6%,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手法复位治疗HC-BPPV有效、简便、安全,可作为HC-BPPV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Epley手法复位对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患者资料,对所有患者行Epley手法复位,同时结合心理辅导,然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1周后复查有效率88.0%,3个月后复查有效率100%.结论 Epley手法复位结合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2.
外耳道胆脂瘤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由于胆脂瘤可产生蛋白分解酶,使骨质溶解,致骨性外耳道扩大,较大胆脂瘤清除后可见外耳道骨质道破坏、吸收;巨大胆脂瘤可破坏外耳道后壁侵犯乳突,广泛破坏乳突骨质,并发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外耳道胆脂瘤除直接影响病人听力外,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外并发症,因此,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收集HC-BPPV患者82例,登记临床基线资料,分析HC-BPPV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结果:(1)本组患者以位置性眩晕就诊者62例(75.6%),以位置性头晕就诊者12例(14.6%),以走路不稳就诊者8例(9.8%)。(2)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3 d内39例(47.6%),4~7 d 14例(17.1%),7~14 d 9例(11.0%),14 d 20例(24.4%)。(3)诱因:劳累43例(52.4%),睡眠障碍31例(37.8%),情绪波动10例(12.2%),头外伤6例(7.3%),前驱感染3例(3.7%)。(4)发作持续时间:持续数秒钟16例(19.5%),持续数10 sec~1 min钟35例(42.7%),持续1~2 min19例(23.2%),持续2~5 min 2例(2.4%),持续时间5 min 10例(12.2%)。(5)前庭双温检查:28例患者存在一侧前庭功能减低,其中22例(78.6%)与受累半规管侧别一致。(6)行Roll试验出现短暂向地性位置性眼震(DCPN)46例(56.1%),持续背地性DCPN 30例(36.6%),持续向地性DCPN 6例(7.3%),其中右侧受累50例(61.0%),左侧受累32例(39.0%)。(7)短暂向地性DCPN、持续向地性DCPN与持续背地性DCPN患者手法复位即时痊愈率分别为86.5%(45/52)、0%、73.3%(18/30),1周痊愈率分别为92.3%(48/52)、33.3%(2/6)、80.0%(24/30)。结论:HC-BPPV患者手法复位治疗有效,其中短暂向地性和持续背地性HC-BPPV患者手法复位有效率较高,持续向地性DCPN可能存在非耳石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后半规管阻塞术治疗难治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8例行后半规管阻塞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结果术后发生眩晕2例,经处理眩晕症状缓解。术后随访1年,17例眩晕症状消失,1例仍有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发作。结论术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和指导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前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anterio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C-BPPV)患者的眼震和管型受累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AC-BPPV患者20例的临床资料,在眼震视图下行Dix-Hallpike试验,根据其眼震特征对其诊断,并采用Yacovino法对其进行手法复位治疗。结果:①本组20例患者中,左侧前半规管受累10例(50.0%),右侧前半规管受累5例(25.0%),侧别不能明确判定者5例(25.0%)。②眼震特征:Dix-Hallpike试验:单侧下跳性眼震11例(55.0%),单侧下跳伴扭转性眼震1例(5.0%),双侧下跳性眼震5例(25.0%),一侧下跳、另一侧下跳伴扭转性眼震2例(10.0%),双侧扭转伴下跳性眼震1例(5.0%)。坐起时出现眼震逆转5例(25.0%)。③Yacovino手法复位:首次手法复位治愈12例(60.0%),有效7例(35.0%),无效1例(5.0%)。1周后复查痊愈15例(75.0%),有效4例(20.0%),无效1例(5.0%)。结论:AC-BPPV患者在Dix-Ha...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报道2例罕见的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提高对与脑脊液耳漏相关疾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方法:回顾近年来我科诊治的2例经手术成功治疗的病例的资料,复习有关文献,对少见的脑脊液耳漏的病因及处理进行讨论.结果:脑脊液耳漏常为继发性,极少数病例是自发性,多由先天性颅骨畸形、感染和肿瘤引起.颞骨CT检查有助于诊断确定病变部位.先天性中耳内耳畸形和胆脂瘤中耳炎并发脑脊液耳漏极为罕见,颞骨CT有助于确定病变部位,手术用多种材料、夹层法修补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自发性脑脊液耳漏是危险症状,一旦诊断应尽快行手术清除病灶、修补漏口.对于有听力障碍的儿童,反复颅内感染、多次脑膜炎发作者,应进行颞骨CT检查.脑脊液耳漏应采用多种材料、夹层方法进行修补.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SRM-IV眩晕诊疗系统序惯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PC-BPPV)嵴顶结石症的疗效.方法:PC-BPPV嵴顶结石症患者61例,采用SRM-IV眩晕诊疗系统,给予序贯治疗:仪器辅助Epley复位-360°翻滚复位-仪器辅助Brandt-Daroff习服训练.分别于接受仪器辅助Epley复位1 d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管石复位法(Epley法)和嵴顶耳石解脱法(Semont法)两种手法复位治疗后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9月-2011年1月就诊的后半规管BPPV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配到两个治疗组,分别采用Epley法和Semont法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眩晕改善情况,并随访3~12个月。结果两种方法的治愈有效率在治疗后1、2、3周,3个月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均无复发,治疗后均无不良反应。结论两种方法治愈有效率相近。治疗时可先选用Epley法,疗效不佳,再选择Semont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缩短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恢复时间的手术方式。方法: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瘘管切除半缝合术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低位单纯性肛瘘切除术的方法。结果:治疗组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瘘管切除半缝合术能明显缩短低位单纯性肛瘘的术后恢复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