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弓形体(TOXO)人巨细胞病毒(HCMV)及人微小病毒B19(HP-VB19)对新生儿畸形及生长发育的影响。采取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42例畸形新生儿进行了TOXO-DNA,HCMV-DNA和HPVB19-DNA的检测,并对检测阳性与阴性畸形新生儿,用标准差记分法(SDS)衡量生长发育。PCR检测阳性率为18/42(42.88%),中枢及心血管系统畸形阳性率为12/18(66.67%),其他系统畸  相似文献   

2.
人细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rusB19,HPVB19)与人类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可通过接触和使用血液制品等在人群中传播[1],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45例血液病患儿血清HPVB19-DNA,结果总阳性率为26.6%,其中急性白血病占38.8%(7/18),ITP占40.0%(4/10),过敏性紫癜占8.3%(1/12),再障5例均为阴性;同时检测对照组10名正常儿童均为阴性。将病例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有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136例新生儿高胆及123例正常新生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血液HPVB19-DNA的检测。结果 136例新生儿高胆的患儿HPVB19-DNA阳性者48例,阳性率35.3%,123例正常新生儿HPVB19-DNA阳性者12例,阳性率9.8%,两组之间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23.7,P<0.005)。结论 新生儿高胆的发生与HPVB19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4.
人微小病毒B19(HPVB19)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时也可引起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在接受化疗的患儿严重贫血时,也发现有HPVB19病毒血症。我们用PCR技术对1993年11月-1995年2月间20例血细胞减少和3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清标本作了HPVB19-DNA检测,其中血小板减少9例,白血病4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2例,粒细胞缺乏1例。结果有2例阳性,1例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M3型。阳性率为10%。30例过敏性紫癜均为阴性。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人微小病毒B19感染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传染性红斑、关节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该病毒对孕妇及胎儿的危害已被人们逐渐认识,而有关新生儿HPVB19感染的临床报道较少。为探讨HPVB19感染对新生儿的影响,我们对临床诊断宫内感染的177例新生儿进行HPVB19检测,并观察分析其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小儿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小性紫癜(ITP)发生的关系。方法对23例小儿急性ITP及17例对照组小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HPVB19一DNA的检测。结果 23例急性ITP患儿HPVB19一DNA阳性者7例,阳性率30.4%,17例对照组小儿HPVB19-DNA检测均阴性,两组间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x2=4.096,P<0.05)。结论小儿急性ITP的发生与HPVB19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类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与新生儿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高胆)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6例新生儿高胆及123例正常新生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进行血液HPVB19-DNA的检测.结果 136例新生儿高胆的患儿HPVB19-DNA阳性者48例,阳性率35.3%,123例正常新生儿HPVB19-DNA阳性者12例,阳性率9.8%,两组之间阳性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χ\+2=23.7,P<0.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的发生与HPVB19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研究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之间的关系,采用ACD抗凝外周血HCMV-DNA PCR以及非抗凝血清CMV-IgM、IgG ELISA方法,进行HCMV感染的检测。结果显示,ITP患儿组HCMV-DNA PCR阳性率为71.7%,体检儿童对照组为20.8%,P<0.01,差异有显著性。ITP患儿组CMV-IgM阳性率为41.5%,CMV-IgG阳性率为75.5%,体检儿童对照组中未检出CMV-IgM阳性者,CMV-IgG阳性率为22.9%,P<0.01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认为:HCMV感染与ITP密切相关,HCMV病毒是ITP致病病因中很重要的一个致病病毒,对ITP患者的实验室检测不仅需要血液学检测而且需要HCMV等病毒学检测,对HCMV活动性感染的ITP患者加用更昔洛韦,可能会很好地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微小病毒(HPV)B19-DNA定量检测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126例ITP患儿和40例健康儿童血清标本进行HPVB19-DNA定量检测,同时检测其血小板相关抗体。结果 ITP患儿HPVB19阳性率(DNA载量>103Copies/m L为阳性)为34.9%;健康儿童均为阴性,两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新诊断ITP B19-DNA平均载量为107.55±2.05Copies/m L,持续性ITP为106.01±1.98Copies/m L,慢性ITP为104.72±1.07Copies/m L,三组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在ITP组中,HPVB19阳性的患儿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 G、PAIg A均显著高于HPVB19阴性ITP患儿,且B19DNA阳性组中DNA高载量的组别(≥107Copies/m L)血小板相关抗体显著高于DNA低载量的组别(103~107Copies/m L)。结论本组研究提示,HPVB19感染可能是导致小儿ITP的重要因素之一,且急性型和持续性ITP病毒DNA载量较高。血小板相关抗体浓度和HPVB19的DNA载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感染儿童人细小病毒B19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是否存在人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方法:采用巢式PCR方法,对2 0 0 0年9月至2 0 0 1年8月2 5 6例临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儿童进行血清及咽分泌物HPVB19 DNA检测,并选择同期且检查前2~4月无呼吸道感染的 10 4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结果:①血清标本显示,观察组HPVB19 DNA阳性率18.8% (4 8/2 5 6 ),对照组HPVB19 DNA阳性率5 .8% (6 /10 4 ) ,二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观察组4 8例阳性血清样本中,第1季度阳性者为15例,第2季度18例,第3季度7例,第4季度8例,第1,2季度阳性率高于第3,4季度阳性率(P <0 .0 1)。②咽分泌物标本显示,观察组阳性率2 0 .1% (5 4 /2 5 6 ) ,对照组阳性率 3.8% (4 /10 4 ) ,二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观察组第1,2 ,3,4季度咽分泌物阳性例数分别为17,2 0 ,8,9例,第1,2季度阳性率高于第3,4季度 (P <0 .0 1)。结论:人类细小病毒B19可导致儿童呼吸道感染,说明HPVB19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因素之一,对呼吸道感染儿童有必要进行HPVB19的检测;HPVB19所致的儿童呼吸道感染在第1,2季度高于第3,4季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Q-PCR)方法检测婴儿尿液人巨细胞病毒(HCMV)DNA水平对婴儿HCMV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FQ-PCR检测348例临床疑似HCMV感染婴儿尿液中HCMVDNA水平。同时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婴儿血清HCMV-IgM抗体。在尿液HCMVDNA检测阳性患儿中比较血清HCMV-IgM抗体检测阳性与阴性患儿尿液中HCMVDNA拷贝数差异。结果FQ-PCR检测尿液HCMVDNA的阳性率为41.74%,CLIA检测婴儿血清HCMV-IgM抗体的阳性率为19.83%。2种方法对HCMV感染诊断的符合率为76.7%。前者诊断阳性率显著高于后者(χ^2=69.44P〈0.01)。在尿液HCMVDNA检测阳性患儿中,IgM抗体阳性组尿液HCMVDNA拷贝数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结论FQ-PCR检测尿液HCMVDNA是早期诊断婴儿HCMV感染的敏感有效的方法。HCMV感染婴儿尿液中高HCMVDNA拷贝数与活动性HCMV感染密切相关;FQ-PCR方法检测尿液HCMVDNA水平对于判断是否为HCMV活动性感染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人细小病毒B19(B19)与恶性淋巴瘤的相关性,以了解此类患儿B1DNA的感染状况。我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29例恶性淋巴瘤及20例结核性淋巴结炎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进行B19DNA检测。结果显示恶性淋巴瘤检出B19DNA 7例,阳性率24.1%;结核性淋巴结炎均为阴性,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表明人细小病毒B19可以感染恶性淋巴瘤患儿淋巴结,恶性淋巴瘤患儿可能是B19病毒易感群体,其与恶性淋巴瘤的关系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巨细胞病毒短时培养快速诊断改良技术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方峰  陈静  聂兴草  董永绥  崔雯 《中华儿科杂志》2002,40(7):395-397,I001
目的 建立人巨细胞病毒(HCMV)短时培养快速诊断改良技术;检验临床样本,与病毒分离比较。方法 (1)用含细胞飞片培养板离心吸附AD169株,设时间梯度培养后用SABC法检测培养物中HCMV即刻早期抗原(IEA);(2)用改良法检测156例患儿尿样本(7例留取脑脊液),其中54例与病毒分离对照;147例检测血清特异性IgM;(3)9例更昔洛韦(GCV)治疗后随访尿排毒和特异性IgM变化。结果 (1)标准毒株培养16-24h,能100%检出培养物中HCMV IEA。(2)快速法检测尿样本178份,阳性率46.6%。与病毒分离比较,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1.7%。(3)147例检测血清HCMV IgM,50例阳性(34.0%),其中49例和另25例特异性IgM阴性者尿快速培养阳性,后25例中,年龄<1岁22例;2例免疫抑制者快速培养阳性。(4)2例先天感染儿脑脊液快速培养阳性伴蛋白增高。(5)9例GCV治疗后随访2-4次,2例无效,1例尿排毒减少;6例尿排毒停止。结论 改良快速培养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更为简便,是快速诊断活动性HCMV感染和评估抗HCMV疗效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的状况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法对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观察组)及30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血浆中微小病毒B19-DNA进行检测,并对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两组中血CK、CK-MB及心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B19-DNA检测阳性率为26.7%(16/60例),对照组B19-DNA检测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中HPV B19-DNA检测阳性与阴性的两组中血CK、CK—MB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功能指标LVS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V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与HPV B19感染有关,HPV B19可能是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病原之一;HPV B19感染所致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功能改变中左室功能受累程度较重。  相似文献   

15.
Wu WF 《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902-905
近 2 0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TORCH感染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还有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现仅就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CMV )和人细小病毒B19(humanparvovirusB19,HPVB19)宫内感染的某些方面 ,提出以下意见供同道参考CMV感染的诊断和治疗CMV是宫内病毒感染最重要的病原 ,可引起胎儿死亡、早产、小于胎龄儿、先天性畸形和新生儿疾病。严重的巨细胞包涵体病病死率高 ,存活患儿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90 %出生时无症状的患儿 ,约 5 %~ 17%会出现晚期症状 ,表现为听力障碍、体力和智力发育落后。近 2 0年来 ,随着医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咽拭子PCR检测在新生儿先天性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51例新生儿的咽拭子和脐血标本,均进行HCMV gB的巢式PCR检测,其中18例进行脐血pp65抗原检测。结果 巢式PCR法检测咽拭子HCMV gB基因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7%和75%,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7%和82%。结论 咽拭子HCMV gB的巢式PCR检测,具有无创、快速、特异的优点,有望成为新生儿HCMV先天性活动性感染筛查的最佳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HPS)与人微小病毒B19(HPVB19)感染可能存在的相关性,并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荧光定量PCR法对65例HPS患儿(HPS组)及65例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进行HPVB19 Ig M、Ig G及HPVB19 DNA检测,并根据HPVB19DNA检测结果将HPS患儿分为HPVB19感染组(n=14)和非感染组(n=51),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 HPS组HPVB19-Ig M阳性率(26%,17/65)显著高于对照组(9%,6/65)(P=0.011);而HPVB19-Ig G阳性率(38%,25/65)与对照组(29%,19/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6)。HPS组HPVB19感染率(22%,14/65)明显高于对照组(3%,2/65)(P=0.001)。与HPVB19非感染组HPS患儿比较,感染组患儿入院时血小板计数与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肝功能损伤更严重,发病时间更早,病程迁延时间更长(均P0.05)。结论 HPVB19感染与HPS发病可能具有相关性。HPVB19感染的HPS患儿起病更急,临床表现更为严重,病程迁延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18.
HCMV HSVⅡ和HPVB-19感染对胎儿畸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Ⅱ)及人微小病毒B19(HPV B19)感染与胎儿畸形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畸形组16例和对照组25例围生期死亡病例的脑、肝、肺、肾、脾组织和妊母胎盘组织中的HCMV,HSVⅡ及HPV B19 DNA。结果:①畸形组HCMV,HSVⅡ,HPV B19阳性率分别为:50.0%(8/16),37.5%(6/16)和31.3%(5/16),而对照组阳性率分别为8.0%(2/25),8.0%(2/25),12.0%(3/25),两组之间CMV,HSVⅡ感染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HCMV易感器官为脑、肝、肺,畸形组中脑组织阳性率43.8%(7/16)与肾组织6.3%(1/16)有显著性差异,HSVⅡ易感器官主要为肝脏,HPV-B19主要为脾脏受累。结论:HCMV,HSVⅡ胎儿与畸形有密切关系,HPV-B19感染因例数较少与畸形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用聚合酶链反应研究先天性畸形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畸形和非畸形新生儿死亡病例尸检的石蜡包埋病理组织标本中的巨细胞病毒核糖核酸(CMV-DNA)片断,研究先天性畸形与宫内CMV感染的关系以及胎儿各脏器对CMV的易感性。结果显示:(1)畸形组中CMV的阳性率高达42.19%(27/64),明显高于非畸形组的4.69%(3/64),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X ̄2=25.078,P<0.001),提示宫内CMV感染与胎儿畸形密切相关;(2)神经系统畸形病例CMV的阳性率与循环系统畸形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X ̄2=6.626,P<0.05)。提示CMV感染可能导致小头畸形、脑积水和脊柱裂等畸形;(3)脑和肝脏是最易受CMV感染的脏器;(4)肝胆异常与CMV感染有关。本研究说明,先天性CMV感染易导致胎儿神经系统崎形及肝脏损害。  相似文献   

20.
Shi L  Yue YF  Zhang SL  Li SH  Shi ZY  Lei CM 《中华儿科杂志》2006,44(11):855-858
目的探讨新生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机制及意义。方法选择84例HBsAg阳性、HBeAg阴性的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组。16例HBsAg阴性孕妇及其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ELISA检测新生儿HBV血清学标志物(HBVM),巢式PCR(n-PCR)检测孕妇及新生儿血清和PBMC中HBV DNA。对血清HBsAg及HBV DNA阴性、仅PBMC中HBV DNA阳性的新生儿随访1年,观察HBsAb产生及PBMC中HBV DNA存在状况。结果(1)84例孕妇血清HBV DNA阳性45例(53.57%);PBMC中HBV DNA阳性34例(40.4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91,P〉0.05)。血清及PBMC中HBV DNA均为弱阳性。(2)研究组新生儿感染24例(28.57%)。其中仅血清HBV DNA阳性7例,仅PBMC中HBV DNA阳性11例,血清和PBMC中HBV DNA同时阳性6例,血清及PBMC中HBV DNA均为弱阳性;新生儿血清HBsAg均阴性。对照组无新生儿感染。两组新生儿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5,P〈0.05)。(3)研究组新生儿11例(13.10%)仅PBMC中HBV DNA阳性,均为弱阳性。其母亲仅血清HBV DNA阳性5例,仅PBMC阳性2例,血清及PBMC均阳性4例。对11例中7例仅PBMC中HBV DNA阳性的新生儿随访1年。其中4例血清HBsAb阳性,PBMC中HBV DNA阴性;3例HBsAb阴性,其中2例PBMC中HBV DNA仍为弱阳性。7例血清中HBsAg及HBV DNA均阴性。结论(1)孕妇血清或PBMC中HBV DNA阳性均可导致新生儿PBMC感染。(2)感染了HBV的PBMC可在血清HBsAg和HBV DNA阴性的新生儿体内长期存在,并影响新生儿免疫接种后HBsAb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