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比较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与传统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1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A组患者给予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B组患者给予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两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转移率。结果两组患者除手术时间、复发转移率无显著差异外(P>0.05),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右半结肠切除术采用腹腔镜具有微创、出血少、愈合快的优点,且能够达到相同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13例腹腔镜下右半结肠切除术的手术配合和护理。方法对术前病人的评估、准备及器械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进行总结。结果 13例手术平均时间225.5min,出血量15~50mL,第10~15d出院。结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使用各种器械仪器以及和外科医生默契的配合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天数。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仪器、器械的正确使用与保养,熟练的手术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与手术保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单切口组)与20例开腹右半结肠切除术(开腹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切口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开腹组[(5.5±0.6)cm比(17.6±2.2) cm、(84.0±31.1) ml比(155.5±43.1) ml、(2.00±0.76)d比(3.75±0.63)d、(5.3±0.6)d比(6.5±0.6)d、(9.3±1.4)d比(13.5±1.5)d],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238.4±19.3) min比(165.3±25.8)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除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切口组术后发生并发症2例,开腹组发生并发症3例,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55个月,中位随访28个月,单切口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2例,开腹组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切口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微创、美观、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在有一定腹腔镜手术基础的医院施行.  相似文献   

4.
庞云鹏 《药物与人》2014,(8):142-142
目的:研究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给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参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不良反应少,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结肠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手术方式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存活28例(93.33%),淋巴结转移复发4例(13.33%),对照组存活24例(80.00%),淋巴结转移复发11例(36.6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淋巴结清扫数等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能有效清扫淋巴,降低患者复发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中间入路法与传统侧方入路法在右半结肠癌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1月在院医治的30例右半结肠癌患者,用掷硬币法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进行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参照组用中间入路法,观察组用传统侧方入路法,将相关情况、疗效、术后免疫功能、并发症开展对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式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术式治疗。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第三站淋巴结平均每人清扫2.6个,吻合口狭窄1例,死亡1例;对照组平均每人清扫1.2个,吻合口狭窄2例,死亡6例。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中线入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效果明显,能够较彻底地清除肠系膜内部淋巴结,降低手术难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在右半结肠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作用。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结肠肿瘤患者59例,均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其中28例(A组)为人工缝合,31例(B组)采用直线型切割吻合器进行缝合,比较两种不同的缝合方式对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复发及转移、术后生存质量等重要指标的影响。结果:与人工缝合组相比,吻合器吻合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感染明显减少(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其他术后并发症具有下降趋势,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LQI调查表结果显示,吻合器吻合对患者的损伤更小,更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能够更加显著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P<0.05)。结论结论:吻合器吻合法操作简便,具有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6,(3):280-281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收治疗的256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81例和对照组75例,对照组实施开腹全结肠系膜根治术,研究组应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的失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18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4.7%(1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结肠癌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各项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淋巴结转移复发率以及生存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21.74%(P0.05);2组1年、2年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年淋巴结转移复发率8.70%显著低于对照组23.91%(P0.05),研究组3年生存率82.61%显著高于对照组63.04%(P0.05)。结论:采用改良右半结肠切除术治疗结肠癌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淋巴结转移复发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用于高危结肠癌患者的临床效果,为高危型结肠癌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83例高危结肠癌患者治疗情况,其中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的39例为腔镜组,44例行开腹结肠癌切除术患者为开放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同时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包括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开放组,术中平均出血量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26%,明显低于开放组的2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可促进高危结肠癌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安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和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记录气腹前5min(T1)、气腹后10min(T2)、30min(T3)、90min(T4)、解除气腹后30min(T5)及术毕(T6)各时点HR、MAP、CVP、气道压力(Paw)、PETCO2、PaCO2、pH、血糖(Glu)和脑电双频指数(BIS),以及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出血量、丙泊酚与瑞芬太尼用量、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发生率。结果与G组比较,GE组患者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减少,术后拔管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P〈0.05)。两组气腹建立后HR、MAP、CVP、Paw、PETCO2、PaCO2及Glu值均增高,pH值下降(P〈0.05)。T2、T3、T6时G组HR、MAP较GE组升高更明显(P〈0.05);T2~T6时G组Glu较GE组升高更显著(P〈0.01)。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较单纯全麻可减轻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伤害性刺激反应,气腹初期及解除气腹后血流动力学波动较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质量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动脉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行动脉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患者96例,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将其分为发生组(n=14)和未发生组(n=82).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高血压、糖尿病、术前白蛋白等,分析动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实验组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T1、T2、T3、T4的VAS评分以及CRP水平,并记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肠镜下结肠巨大息肉切除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0年2月我院电子内窥肠镜发现直径>2 cm的巨大结肠息肉患者124例,对于蒂粗>1.0 cm的48例巨大息肉分为A组,行钛夹后圈套器电切,对于蒂粗≤1.0 cm的76例巨大息肉分为B组,行钛夹后氩气刀切,观察两组的病理类...  相似文献   

16.
高龄左半结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东  王宁  吕进军  赵钢  许文剑 《职业与健康》2008,24(14):1466-1467
目的探讨老年人左半结肠癌伴梗阻的外科治疗原则和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9月—2007年3月38例结肠癌的外科处理结果。结果均采用术中充分的肠道减压和灌冼,行肿瘤切除Ⅰ期吻合术。结论老年患者伴发病多,病情重,必须尽早手术,如病人情况允许,Ⅰ期癌肿切除肠吻合术是最佳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临床有效治疗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可靠手术方法 ,从而为局部进展期结肠癌的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共计136例。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分成了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手术组,每组患者6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实施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①在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术后进食时间等三项指标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均明显的优于开腹手术组,且组间数据差异比较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在总并发症发生率上,组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开腹手术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且数据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813,P=0.0288)。结论在临床针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针对局部进展期结肠癌实施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相关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普通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月腹腔镜下CME治疗右半结肠癌的30例患者,对其解剖要点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28例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率为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1%,平均手术时间(142.4±34.4)min,平均术中出血量(80.5±25.2)mL,平均清扫淋巴结(15.8±6.6)枚,平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3.3±1.5)d,平均下床活动时间(2.1±1.2)d,平均住院时间(12.5±2.7)d;在血管解剖中,回结肠动脉位于回结肠静脉前方5例(17.9%)、前上方13例(46.4%)、前下3例(10.7%)、后方2例(7.1%)、后上3例(10.7%)、后下2例(7.1%)。有结肠动脉独立起自肠系膜上动脉者占43%(12/28),与中结肠动脉共干29%(8/28),与回结肠动脉共干者占18%(5/28),缺如者占10%(3/28)。胃结肠干出现率75.0%(21/28),其中包含右结肠静脉/上右结肠静脉的胃结肠干为89.3%(25/28)。结论:腹腔镜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治疗右半结肠癌是安全可行的,正确的解剖间隙、解剖标志及血管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及手术技巧。方法:选择我院2003年1月~2005年5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9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3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单发肌瘤71例,多发性肌瘤22例;肌瘤直径为0.2~14cm;手术缝扎止血21例,其余采用套扎止血和电凝止血;手术时间40~300min,平均(100.54±47.35)min;术中出血量5~600ml,平均(68.28±111.39)ml;术后住院时间4~13d,平均(7.49±1.95)d;无明显并发症。单发肌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多发肌瘤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壁间深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前壁、后壁肌瘤组(P均<0.01)。后壁肌瘤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前壁肌瘤组(P<0.01),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肌瘤直径≥6cm组术中出血量多于肌瘤直径<6cm组(P<0.05),而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是有效地保留子宫的手术方法;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生长部位及其大小有关。术者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巧和合理选择适应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结肠癌患者为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划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组有5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案,研究组实施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方案。比较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QLQ-CR38评分,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为(130.20±9.02)min,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2.01±0.03)d,住院时间为(6.20±0.60)d,短于对照组[(153.75±16.80)min、(4.30±0.70)d、(10.30±1.6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中出血量为(121.85±8.35)mL,少于对照组(270.30±16.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肠道功能评分为(4.95±1.05)分,心理情绪评分为(2.70±0.75)分,社会功能评分为(1.05±0.20)分,低于对照组[(10.25±2.40)分、(4.30±1.39)分、(2.60±1.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肠癌相比较,应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